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承德地区浅部真菌病的特点以便更好地防治浅部真菌病.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统计方法分析浅部真菌病菌种、病种分布情况.结果:在789例真菌培养阳性的浅部真菌病病例中有6个菌种、8个病种,菌种包括须癣毛癣菌(占62.9%)、红色毛癣菌(占22.1%)、犬小孢子菌(占6.3%)、白色念珠菌(占6.1%)、青霉菌(占2.O%)和暗色丝孢菌(占0.6%):病种包括足癣(占28.8%)、体癣(占22.7%)、股癣(占18.6%),手癣(占11.4%)、甲癣(占7.7%)、头癣(占6.0%)、念珠菌病(占2.8%)和脓癣(占2.0%).结论:承德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以须癣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为主,病种以足癣、体癣和股癣为主,应作为本地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地区患者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拟诊浅部真菌病患者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直接镜检阳性率70.6%(284/402),分离培养出402株真菌,其中红色毛癣菌245株、须癣毛癣菌63株、铁锈色小孢子菌50株、犬小孢子菌28株、念珠菌10株、疣状癣菌6株。结论:头癣主要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大多有宠物接触史,致病菌主要是铁诱色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足癣是其他浅部真菌病的一个重要传染源,因此,及早发现和防治足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近年来陕西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方法我们于2004年12月-2005年12月,采取多中心研究的方式组织陕西省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11所医院,对有典型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进行了致病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共分离出浅部致病真菌1189株,其中红色毛癣菌306株(25.74%)居第一位,须癣毛癣菌236株(19.84%)占第二位,白念珠菌223株(18.76%)为第三位。结论红色毛癣菌仍占优势。白念珠菌从1996年的第5位,上升至第3位,说明在陕西地区,白念珠菌已成为重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海军陆战部队不同季节浅部真菌病的临床与病原学流行情况.方法 对610例浅部真菌病例进行临床诊断分类,依年度与季节进行分析;采集相应标本分别进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菌种鉴定.结果 1、该部队浅部真菌病逐年减低;2、春夏季发病率较高;3、2008年部队驻地南方春夏季气候反常,浅部真菌病显著减低.镜检阳性率为44.4%,培养阳性率为52.6%,菌种分布分别是红色毛癣菌224株(47.0%)、须癣毛癣菌49株(10.2%)、紫色毛癣菌1株(0.25%)、疣状毛癣菌1株(0.25%)、石膏样小孢子菌8株(1.7%)、犬小孢子菌7株(1.5%)、铁锈色小孢子菌2株(0.5%),絮状表皮癣菌2株(0.5%)、念珠菌与酵母样菌28株(5.8%)、马拉色菌148株(31.1%)曲霉菌与青霉菌6株(1.2%).结论 海军陆战部队浅部真菌病发生率与防治水平及气候环境有关;浅部真菌感染中,红色毛癣菌占主导地位,马拉色菌及其所致浅部真菌病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真菌镜检及培养了解真菌病病种及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点.方法 对患者的标本进行直接菌镜、培养及鉴定菌种分析.结果 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644例患者,真菌镜检阳性579(89.91%)例;培养分离菌株237例,9个菌种,以红色毛癣菌最多(40.93%),须癣毛癣菌次之(16.88%).结论 手足癣占的比例最大,其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占主导地位,其真菌培养的阳性率头癣最高.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1015例浅部真菌病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浅部真菌病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情况及其动态变化。方法:对1015例浅部真菌病的临床标本分别进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菌种鉴定。结果:镜检阳性率为40.2%,培养阳性率为66.0%,菌种分布分别为红色毛癣菌313株(43.1%)、须癣毛癣菌78株(10.7%)、紫色毛癣菌4株(0.6%)、疣状毛癣菌3株(0.4%)、石膏样小孢子菌5株(0.7%)、犬小孢子菌26株(3.6%)、絮状表皮癣菌1株(0.1%)、念珠菌与酵母菌249株(34.3%)、曲霉菌15株(2.1%)、青霉菌32株(4.4%),15岁以下年龄组红色毛癣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男性病人的镜检阳性率和癣菌的培养阳性比例都高于女性,春夏季癣菌的检出比例较秋冬季高。结论:浅部真菌感染中,皮肤癣仍占主导地位,念珠菌与酵母样真菌所占比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173例浅部真菌病致病性真菌菌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的构成.方法 对173例真菌涂片阳性的浅部真菌病患者,取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 结果 共分离培养出致病菌株9种,其中红色毛癣菌71株(41.04%);须癣毛癣菌32株(18.50%);白色念珠菌25株(14.45%);其他酵母样菌9株(5.20%);犬小孢子菌22株(12.72%);石膏样小孢子菌4株(2.31%);曲霉4 株(2.31%);链格孢菌2株(1.16%);絮状表皮癣菌1株(0.58%);混合感染3例(1.73%).结论 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仍以皮肤癣菌为主,但其它种类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叫做真菌性疾病。真菌病又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浅部真菌病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光滑皮肤、黏膜、手足、头部、指趾甲所致,也称为“癣”。祖国医学对癣病早有认识。中医所称的癣,不仅指现代医学中的癣(浅部真菌病),也包括其他难治性皮肤疾病,如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皲裂性  相似文献   

9.
徐杰伟  李小平  何艳嫦  马均宝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920-1920,1925
目的:通过对726例皮肤浅部真菌培养结果分析,探讨皮肤致病真菌菌种构成及防治方法。方法:刮取病人皮屑、甲屑、头发、溃疡分泌物,同时进行10%复方KOH直接镜检及改良沙保氏培养基作浅部真菌培养。结果:真菌镜检发现阳性383例(52.75%),浅部真菌培养阳性427例(58.68%),主要致病菌株有:红色毛癣菌343例(80.32%),白念珠菌24例(5.62%)、犬小孢子菌14(3.28%)、须癣毛癣菌13例(3.04%)、热带念珠菌及马尔尼菲青霉各9例(2.11%)、高里念珠菌5例(1.17%)、申克氏孢子丝菌4例(0.94%)、克柔念珠菌3例(0.70%)、紫色毛癣菌、新型隐球菌及甄氏外瓶霉各1例。结论:皮肤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近年来酵母菌和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伊曲康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是一种新型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我们用该药治疗甲真菌病及皮肤粘膜真菌感染共110例,观察了伊曲康唑短程和短程间歇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程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科门诊和住院患者110例,其中男72例,女38例;年龄3~75岁;病程1周~16年。病种:头部脓癣40例,白癣5例,甲真菌病28例,股癣12例,体癣5例,手足癣12例,花斑癣5例,咽部念珠菌感染3例。全部患者均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确诊,其中咽部念珠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