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卢现英 《中外医疗》2011,30(1):60-61
目的 妊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母体解剖、生理和代谢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生理性改变,以适应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母体凝血功能表现为一种高凝状态.正常妊娠时,这些改变一直都保持动态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则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及出血性疾病的风险将明显增加.深入探讨妊娠晚期特殊生理条件下凝血功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其对...  相似文献   

2.
汪丽  李力  俞丽丽  唐淑英  王贤华  高家虹  陈静  林建华  林其德 《重庆医学》2007,36(13):1292-1293,1295
目的 了解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变化,探讨妊娠妇女凝血指标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56例正常孕妇和20例健康非孕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进行检测.结果 妊娠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PT、APTT在妊娠早、中、晚期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TT值在对照组、早孕组、中孕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晚孕组的TT检测结果较前三组明显缩短(P<0.05);妊娠组与对照组比较,AT-Ⅲ活性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孕期增加有不断下降的趋势(P<0.01);而妊娠组的D-D、Fg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g在孕早、中期无明显变化(P>0.05),孕晚期明显升高(P<0.01),D-二聚体在孕早、中、晚期不断升高(P<0.01).结论 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孕期进行凝血指标的监测,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异常变化,对预防和抢救产科一些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常妊娠期和产褥期妇女凝血功能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正常妊娠期和产褥期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功能主要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ACL-200型血凝分析仪对163例不同孕期正常孕妇和113例不同产褥期正常产妇及58例健康非孕妇女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结果:PT、APTT、FIB在妊娠中晚期和产褥初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T仅在产褥初期有明显变化。结论:正常妊娠和产褥期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功能多项指标与正常人有差异,医生在诊断孕产妇某些疾病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晚期妊娠妇女的凝血象,来观察凝血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库尔特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320例晚期妊娠妇女及52例正常未妊娠妇女的凝血象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并作比较。结果320例晚期妊娠妇女的血浆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均显示缩短,而Fbg显示增高,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晚期妊娠妇女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处于一定程度的活化状态,血浆处于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妊娠期作凝血象的检测,有助于防治产科中的一些出血或血栓并发症,从而保护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正常妊娠妇女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探讨妊娠对妇女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样本来源于健康非孕组(A组)、孕中期(B组)及孕晚期(C组)的妇女,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三组妇女的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的水平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血浆FDP、Fbg、D-Di水平明显升高(P〈0.05);B组的TT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血液Fgb、FDP、D-Di水平明显升高,随着孕龄增长,升高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208例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检测凝血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CA-15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208例妊娠晚期孕妇(测定组)及104例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PT、INR、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bg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两组TT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检测其凝血功能,可帮助预防或早期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相似文献   

7.
正常妊娠期和产褥期妇女凝血功能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正常妊娠期和产褥期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功能主要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ACL-200型血凝分析仪对163例不同孕期正常孕妇和113例不同产褥期正常产妇及58例健康非孕妇女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结果PT、APTT、FIB在妊娠中晚期和产褥初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T仅在产褥初期有明显变化.结论正常妊娠和产褥期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功能多项指标与正常人有差异,医生在诊断孕产妇某些疾病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妊娠期妇女凝血4项(PT、APTT、TT、Fbg)检测的临床意义,现对我院2007年1月以来的216名临产妇女及60名体检健康的非妊娠期育龄女性的凝血指标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孕妇的凝血功能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8月间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100例临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非孕妇女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纤维蛋白原(Fg)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统计产后巨大儿、胎膜早破、畸形、胎儿窘迫、早产和新生儿发病发生率。结果:孕妇组PT和APTT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T较对照组显著缩短,AT-Ⅲ活性显著下降,Fg水平和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凝血功能的检查可尽早发现凝血功能的变化,对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确保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伟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9):43-45
目的 探讨妊娠期女性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2022 年 2 月于大庆市第四医院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测的 300 例孕妇纳入观察组,同期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测的 300 例育龄未妊娠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女性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水平及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女性的血清 TPO–Ab、TgAb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女性的血清 FT3、FT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血清 TSH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女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及总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 妊娠期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甲状腺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妊娠育龄女性,进行甲状腺功能评估是保证孕妇和新生儿健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孕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3年10月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待产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相关标准选择397例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孕妇作为甲异组,选取46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入院后进行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并随访至分娩后2周。比较分析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甲异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和贫血的发生率(15.62%、13.60%、8.82%)明显高于对照组(4.78%、8.0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异组胎盘早剥的发生率(0.76%)与对照组(0.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异组低体重儿、早产儿和流产的发生率(6.05%、4.53%、4.7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96%、1.96%、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异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1.26%)与对照组(1.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孕妇及妊娠结局都有不良影响,只有在最大程度上将孕妇整个孕期的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孕妇获取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57-59
目的探讨妊娠期凝血功能检测所展现出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医院中进行产前检查的人员共34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时间在医院中进行检查的非妊娠健康女性共34例,纳入对照组。对妊娠期女性的凝血指标进行检测,高凝组19例,低凝组15例。对两组检查人员的凝血酶功能检测指标及妊娠晚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孕早期两组凝血酶功能检测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孕中期观察组TT、FIB较高,APTT、PT较低;孕晚期观察组TT和FIB较高,APTT和PT较低,差异明显(P0.05)。自然流产、妊娠期血栓发生率高凝组低于低凝组,产后大出血率高凝组高于低凝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孕早期,妊娠期女性与非妊娠期女性的凝血功能差异不明显,但是在孕中期及孕晚期阶段,妊娠期女性的TT、FIB较高,APTT、PT较低。妊娠晚期阶段高凝血女性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刘伟  邱小华 《吉林医学》2013,(8):1430-1431
目的:了解药米非司酮对早期妊娠行药物流产妇女的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妊娠198例患者进行药物流产,于流产前及流产后2周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对比流产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药物流产前后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对患者出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V)孕妇阴道菌群分布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于深圳市南山医院产科门诊常规产检建册、诊断为AV的孕妇15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门诊常规产检的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取阴道分泌物涂片及微生物培养,AV阳性依患者意愿治疗。分析AV孕妇阴道菌群分布情况,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AV孕妇分泌物一般为黄色或黄绿色、稀薄脓性。阴道菌群主要以GBS(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粪肠球菌为主。AV孕妇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克林霉素治疗后,以上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孕期AV可导致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等,规范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娩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A-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360例临产妇(分娩组)与8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T、APTT、TT、Fbg及D-D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分娩组PT、APTT、TT、Fbg、D-D分别为(9.44±0.90)s、(29.86±6.20)s、(13.41±1.86)s、(3.28±0.87)g/L、(1.08±2.23)mg/L,对照组PT、APTT、TT、Fbg、D-D分别为(12.24±1.08)s、(30.18±3.19)s、(16.31±1.03)s、(2.55±0.53)g/L、(0.27±0.08)mg/L。与对照组比较分娩组PT和TT均明显缩短(P<0.01),D-D和Fbg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应建立孕妇分娩前凝血各项指标和D-D的正常值参考区间,并常规检测分娩前的凝血功能和D-D,对防止异常出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凤 《中外医疗》2012,31(25):11+13-11,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户籍和孕产次影响孕产妇行产前检查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于该院分娩且有病史记录的孕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户籍、产次、糖筛查、贫血情况。结果 200例孕产妇中,行产前检查的有123例(61.50%),本地户籍112例(92.56%),外地户籍11例(13.9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行产前检查的经产妇有27例(30.68%),初产妇有96例(85.71%),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观察组中于外院行产检者有4例(66.67%)糖筛查阳性者未进行糖耐量检测。结论非本地户籍孕产妇和经产妇是未接受产前检查孕产妇的高危因素,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产前检查的学习以及宣传产前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孕妇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平均网织红细胞分布体积(MRV)、球形红细胞平均体积(MSCV)、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LR%)五项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Beckman 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618例孕妇组、100例健康非孕对照组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及变化,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贫血孕妇组与正常孕妇组及正常非孕组比较,5项网织红细胞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孕妇组与正常非孕组比较的RET%、IRF、H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V、MS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测定孕妇网织红细胞参数有助于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和机体对贫血的反应情况,对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延安市孕妇弓形虫感染状况,以便对孕妇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采用捕获ELISE法对2850例孕妇进行弓形虫IgM抗体检测,对比不同孕期、不同年龄、不同动物接触史孕妇的抗体阳性率.结果 延安市孕妇弓形虫感染率为1.05%.不同孕期及各年龄组间比较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动物密切接触史的孕妇感染率明显高于无此行为者(P<0.01),有不良饮食习惯者与无此习惯者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延安市孕妇有一定比例的弓形虫感染,应加强对育龄妇女尤其是孕妇的弓形虫血清学检测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血液稀释在孕产妇失血性休克中对循环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孕产妇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组(Ⅱ组),每组25例。Ⅱ组于麻醉后、手术之前,在15~25min内经颈内静脉加压输入RLS及6%HES15~30ml/kg(晶∶胶=1∶1),使血容量迅速恢复。Ⅰ组除外血液稀释,其余处理同Ⅱ组。组间和组内比较各时点血流动力学、Hct、Hb、PLT、输血量及凝血功能等的变化。结果:血液稀释完成即刻(T1),Ⅱ组各生命指征与入室时(T0时点)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显示休克生命征明显缓解;T1时点Ⅱ组各生命征与Ⅰ组比较,休克生命征缓解,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Hb、Hct和PLT、APTT、PT、FiB在T1时点较T0时点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显示血液明显稀释;输血量Ⅱ组明显少于Ⅰ组(P<0.01)。结论:急性血液稀释能迅速缓解孕产妇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休克生命征,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并不影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