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猪小肠粘膜下层替代兔跟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Gu Y  Dai K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8):1279-1282
目的 制备小肠粘膜下层,用作肌腱替代物。观察其替代肌腱的过程和结果。检验体内组织工程理论的可行性。方法 用猪小肠粘膜下层制成SIS,用制成的SIS替代兔跟腱,观察期为1、4、8、12、16周,各观察期处死4只动物,进行组织学检查和力学测试,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检验。结果 SIS替代肌腱的过程是代谢过程,经过16周,SIS为宿主肌腱完全替代,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与正常肌腱极其接近。结论 体内组织工程理论至少在肌腱再生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轴卷的猪小肠黏膜下层--一种新的人工肌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轴卷的猪小肠黏膜下层 (SmallIntestineSubmucosa ,SIS)作为人工肌腱移植修补缺损肌腱的可行性 ,为肌腱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组织工程材料。方法 将 4 0只 12周的Leghorn鸡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自体移植组 ,B组为SIS移植组。移植术后 3、 6、 9周进行组织形态学、移植免疫学、生物力学的测定。结果 A、B两组移植术后局部反应小 ,伤口一期愈合 ,屈趾功能恢复正常。组织形态学检查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肌腱缝合处胶原纤维相互衔接。生物力学测定证实 9周后两组肌腱抗拉力间的差别无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SIS可作为修复肌腱缺损的异种材料。  相似文献   

3.
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Chen B  Ding X  Liu F  Cui L  Liu W  Shang Q  Cao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6):1105-1107
目的 探讨以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化肌腱体内形成。方法 取猪自体皮肤成纤维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 ,与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乙酸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 ,将该复合物植入手术缺损的右侧趾浅屈肌腱处 ,6周取材 ,对标本进行大体、组织学、电镜检查及生物力学评价。结果 新生组织在大体形态、细胞与胶原排列方式上与正常肌腱相似。新生组织的最大张力和最大应力分别为 1 73 0± 1 8 2与 1 8 9± 1 9N/mm2 ,分别达到左侧同一部位正常肌腱的 57 4%与51 9%。结论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以成纤维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可在动物体内形成肌腱样新生组织并能修复肌腱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工程化尿路上皮结构的构建方法。方法机械分离获取膀胱黏膜层,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取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用DKSFM培养基体外培养扩增。以自制的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为支架材料,将培养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接种到支架材料表面,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表面的生长增殖情况;并将体外构建的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植入裸鼠背部皮下,不同时间点取材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在SIS表面能够黏附、生长和增殖。体外复合培养9d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铺满SIS表面,呈单层细胞结构。裸鼠体内植入4周和8周后,SIS上种植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形成多层结构,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细胞胞浆成棕黄色阳性反应。结论采用组织工程技术能够在体内外初步构建尿路上皮结构,为进一步组织工程泌尿道修复重建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的免疫原性,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取SIS材料制备成体积为10mm×4mm×3mm的组织块,埋植于新西兰大白兔背部一侧骶脊肌内,以术前情况作自身对照,以新鲜SIS组作为阳性对照。分别于SIS材料植入前及植入后1、4、8周从兔耳缘静脉取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家兔外周血中CD4+T和CD8+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脱抗原处理后的SIS植入兔体内后,其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术后一周达最高峰,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逐渐回落,至第4周时基本恢复正常。而植入新鲜SIS组的兔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较术前升高明显,与术前及实验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S植入后T细胞亚群反应初始结果显示SIS有较低的免疫原性,提示其具有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转染VEGF165的鼠膀胱平滑肌细胞种植小肠粘膜下层在大鼠膀胱重建中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将种植了转染VEGF的膀胱平滑肌细胞的小肠粘膜下层(SIS)体外培养后移植至大鼠体内,并以膀胱缺损自然愈合和单纯植入SIS为对照进行观察,于术后10wk内每隔2wk取标本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CD34和VEGFR2的表达,观察支架植入物的组织生长和修复情况.结果:膀胱缺损自然愈合组的大鼠术后1wk时膀胱缺损区已有膀胱移行上皮形成,第2周时新生的膀胱粘膜已覆盖缺损区.在植入SIS的两组动物中,术后1wk时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可见膀胱移行上皮形成;术后2wk时炎性细胞减少,单纯SIS植入组和转染VEGF组均可见完整的上皮形成,两组未见明显的差异;此时已有新生毛细血管,VEGF受体的表达呈阳性,且转染VEGF组中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和VEGF受体的阳性表达细胞数高于单纯SIS植入组(P〈0.05);术后4wk时新生毛细血管形成较第2周时明显增多(P〈0.05),但两组间新生毛细血管数和VEGF受体表达阳性细胞数未见显著性差异,同时两组可见少量平滑肌纤维形成;术后6wk以后平滑肌形成逐渐增多,到第10周时可见明显的平滑肌束,两组间新生毛细血管数和VEGF受体表达阳性细胞数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转染VEGF165的鼠膀胱平滑肌细胞种植小肠粘膜下层在大鼠膀胱重建4wk内有促血管生成作用,6wk后两组新生毛细血管数和VEGF受体表达阳性细胞数未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肌腱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君  柴殿波  于建农 《医学综述》2008,14(10):1452-1454
由于肌腱的特殊结构与功能,使得肌腱缺损后的治疗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组织工程的迅速发展让学者们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随着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力学特性研究逐步深入,组织工程化肌腱的体外构建及体内应用亦随之日趋成熟,使其有望成为临床肌腱缺损修复最为理想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骨骼肌和气动肌腱的力学特点,确定以能模拟肌肉运动的气动肌腱作为肌腱生物反应器的动力元件,并开发肌腱生物反应器的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细胞培养室及换液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肌腱生物反应器系统。采用鸡的趾深屈肌腱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肌腱。通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实验表明:整个肌腱生物反应器系统运行良好,并能成功培养组织工程肌腱达12周。  相似文献   

9.
萨喆燕  万隆  黄倩茹  许金森 《西部医学》2018,49(1):21-22;25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不可逆电穿孔法消融对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兔肌腱缺损的可行性及消融术后组织转归情况。方法 将新西兰大白兔112只随机分为自体肌腱移植组(A组)28只,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组(B组)28只,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法(IRE)灭活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组(C组)28只和假手术对照组(D组)28只。各组制备动物后肢第3趾深屈肌腱缺损模型,并采用处理后的肌腱修复缺损;分别于术后1、4、8、12周取材行微血管定量、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测试。 结果 术后各组移植肌腱直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织学观察提示B组修复再生速度较慢,表现为成纤维细胞爬行替代及微血管再生能力均低于A、C组。微血管灌注观察提示:微血管有效灌注面积在术后1周时A、B、C组显著低于D组(P < 005),术后4、8、12周时B组显著低于A、C、D组(P< 005),且8周时A、C组显著高于D组(P < 005)。生物力学测试提示:B、D组比较移植肌腱最大载荷及硬度仅在术后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时间点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时间点各组移植肌腱破损形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采用IRE灭活的同种异体肌腱修复兔肌腱缺损切实可行,术后移植肌腱组织形态及生物力学性能恢复与自体肌腱移植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rhIGF-Ⅰ)在肌腱修复术后的作用。方法将48只来亨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只,在吻合口处滴加rhIGF-Ⅰ,对照组24只,于第三趾屈肌腱切断修复术后在吻合口处滴加生理盐水。分别于第3、5、8、12周时切取吻合段肌腱行大体观察及生物力学测试。另取6只作为未手术组,取其第三趾肌腱不行特殊处理即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肌腱最大抗拉力较未手术组均明显降低,实验组最大抗拉力、最大延伸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肌腱模拟主动屈曲度比对照组降低。结论局部滴加rhIGF-Ⅰ可以促进肌腱内在性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改良腓肠肌腱膜翻转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疗效.方法:对46例跟腱断裂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采用改良腓肠肌腱膜翻转修复断裂的跟腱,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年以上,平均18个月.根据Amer-Lindbolm评分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患者评价结果:优41例,良4例,差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994年至1999年间共收治82例115条指屈肌腱损伤,分析其病史后进行总结.其中男58例,女24例,年龄2岁~55岁,平均39岁.用改良Kessler法缝合,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结果按TAM法评定疗效,优38例,良36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91.4%.结论手部指屈肌肌腱损伤显微外科修复加系统的康复治疗,对预防肌腱粘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红花注射液预防肌腱粘连的疗效。方法 60例屈指肌腱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红花注射液组和迪康生物膜组,肌腱吻合术后分别应用红花注射液喷涂和生物膜包裹预防肌腱粘连。观察术后4周和8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及屈指肌腱肌力的变化。结果 60例患者创口均I期愈合,术后4周红花注射液组肌腱总主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肌腱总主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指抓屈力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可应用于预防屈指肌腱损伤术后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14.
脱细胞衍生肌腱生物力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脱细胞处理后的衍生肌腱支架材料(tendon derivation biomaterials,TDBM)生物力学行为,为肌腱组织工程新型支架材料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肌腱用生理盐水冲洗,洗去滑液。浸泡在10%甘油后,冻干处理。后经分丝处理,经一系列化学处理。进行形态应力松弛连续松弛谱、弹性模量(E)、屈服强度(F2)、断裂强度(F3)、屈服应力(d2)及断裂应力(d3)等检测。结果:TDBM的应力松弛连续松弛谱、弹性模量(E)、屈服强度(F2)、断裂强度(F3)、屈服应力(d2)及断裂应力(d3)与正常肌腱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DBM材料屈服应变(e2)、断裂应变(e3)低于正常肌腱。结论:衍生肌腱支架材料具有与天然肌腱相似的生物力学性能,可作为肌腱细胞的有效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应用透明质酸钠(SHP)作为防止肌腱粘连的辅助药物,Ⅰ期修复鞘管区屈肌腱损伤28例46指,配合早期功能练习,经8个月以上随访,按TA法评定疗效,优良率88.4%,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P〈0.01)。就SHP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高分子SHP具有促进肌腱愈合、防止或减轻术后粘连、改善肌腱滑动的作用,并强调无损伤操作和早期功能练习的预防肌腱粘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与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2月在本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50例,其中应用自体腘绳肌腱患者24例,应用异体胫前肌腱患者26例,术后随访指标包括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髌上10cm大腿周径、主动屈膝角度、有无膝前痛、局部压痛、感觉减退;同时,采用Lysholm评分表、Tegner评分表、IKDC膝关节主观评价表评价患者主观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髌上10cm大腿周径、有无膝前痛、局部压痛、感觉减退、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各方面均无明显差别(P<0.05),而异体胫前肌腱组在主动屈膝角度上大于自体腘绳肌腱组(P<0.05),受伤前后患者Tegner评分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和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均可获得满意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腱鞘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是临床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肌腱粘连的发生主要是在修复过程中,肌腱周围组织通过腱鞘向损伤处增生和侵入,形成异常的纤维化瘢痕愈合。因此,保持肌腱腱鞘的完整性,抑制肌腱外源性愈合,对防止肌腱粘连具有重要作用。但腱鞘的损伤或缺失很难原位修复,所以选择一种良好的腱鞘替代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he main goals of flexor tendon surgery are to restore digital motion by providing tendon healing and to preserve tendon gliding. Our purpose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5-fluorouracil (5-FU) on tendon adhesions in partially divided profundus flexor tendons (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 [FDPs]) following surgical repair and in partially divided FDPs without surgical repair, and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the repair versus the nonrepair of zone two injuries via macroscopic and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s of tendon adhesions.

Methods:

We used 32 adult male European rabbits (Oryctolagus cunniculus) weighing from 2.5 to 3.5 kg.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the deep flexor tendons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digits of the right hind paws of the rabbits; thus, a total of 64 tendons we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Based on the results achieved in our experimental study, the load (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subgroup 1a in which the tendons were surgically repaired and were not treated with 5-FU compared with subgroup 2a in which tendons were surgically repaired and treated with 5-FU.

Conclusions:

The load (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subgroup 1a in which the tendons were surgically repaired and were not treated with 5-FU compared to subgroup 2a in which the tendons were surgically repaired and treated with 5-FU. Therefore, these results revealed a decrease in adhesion formation in the subgroup that was treated with 5-FU due to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tendon adhesions during their excursion through the tendon sheath, which in this case required greater traction fo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