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42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予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脱水剂、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等药物综合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无光感2眼,光感4眼,手动~数指8眼,0.02~18眼,0.2~5眼,≥0.4者5眼。结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视力恢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复元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1例34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18只眼及对照组15例16只眼。治疗组予以加味复元活血汤配合糖皮质激素和神经营养剂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糖皮质激素和神经营养剂进行治疗,疗程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等主要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视野平均缺损、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均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复元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经验.方法:分析2003年5月至2004年1月间收治的5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手术前后的视力变化.结果: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伤后6 h至14 d,均有视神经管骨折(7眼),视神经明显水肿(6眼),视力眼前手动至眼前指数,或无光感.5例(7眼)术后1个月视力均得到改善,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安全有效,应尽早施术并灵活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鼻眼微创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外伤性眶内壁骨折6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2例,慢性泪囊炎26例(29眼),鼻源性蜂窝织炎6例,鼻窦囊肿伴有眶内并发症1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均在鼻内窥镜下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外伤性眶内壁骨折6例痊愈;外伤性视神经损伤2例,1例视力有好转;26例慢性泪囊炎(29眼),痊愈25眼;鼻源性蜂窝织炎6例痊愈;鼻窦囊肿伴有眶内并发症10例,术后视力、突眼、复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术后复视、泪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经鼻内窥镜治疗鼻眼相关疾病比外路途径更便利、损伤更小、恢复更快、且不遗留面部疤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26例148眼视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伤后无光感与伤后有光感治疗有效率经X2检查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2周内开始治疗与2周以上治疗组有效率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伤后立即失明,就诊时间晚者,治疗效果差。结论视神经损伤恢复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多途径给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VEP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视神经损伤患者的70只眼进行了VEP检查。结果视神经损伤眼VEP与患者的健侧眼比较,P100的波幅、潜伏期均异常。结论VEP对于诊断与及时治疗视神经损伤非常敏感。是一种客观、定量、定位评定视神经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鹏飞  陈来照 《中外医疗》2016,(11):187-189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经神经内镜视神经管减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比观察整群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0月山西大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4例原发性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其26例应用神经内镜行视神经管减压,另有28例单纯激素保守治疗,分别在治疗后1月,3月,6月10月,12月进行随访,搜集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将手术组和激素组结果应用x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结果 神经内镜视神经管减压的患者随访3~12个月,有9例最终视力较前提高,其中6例有光感,3例获得实用视力,其余1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34.6%,恢复有效视力为11.5%.对照组中有3例视力较前提高,但均未获得有效视力,仅存在光感,其余2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10.7%.对于手术组和激素组效果是否有差别进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原发性视神经损伤优于单纯激素治疗.结论 原发性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不是视神经管减压的禁忌,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原发性TON优于单纯激素治疗,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创伤小、愈合快、不留瘢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接性视神经损伤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与治疗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间接性视神经损伤38例41眼,均予早期大剂量激素,高渗脱水剂和视神经营养药综合治疗。结果:68.29%的患眼视力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与就诊时间有显著关系,就诊时间小于1d的病例预后明显改善(P<0.01)。结论:间接性视神经损伤应尽早联合用药,积极进行治疗,其疗效与受伤程度、治疗手段及伤后救治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董伟  陈志强 《重庆医学》2008,37(12):1362-1362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28例患者的诊断、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无光感16眼中,12眼恢复视力,其中8例经手术治疗,4例经药物治疗,恢复率达75%。有残存视力的12眼中,视力提高10眼。结论对于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者,一旦确诊后,都应尽早积极采用手术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视神经炎的发病机制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方法 用西医的手段诊断视神经炎,以及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在104例(161眼)的视神经炎中,治疗前视力在0.05以下的有8只眼(4.97%),0.06~0.3有71只眼(44 10%), 0.4~0.9有82只眼(50.93%);然而治疗后的有效眼为4只眼(2.48%), 治愈眼有157眼(97.52%), P<0.208.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全面有效地调整与改善了人体内环境.提高了机体抗病能力,大大地减少了激素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其治疗全面稳健.  相似文献   

11.
易勇 《大家健康》2016,(4):65-65
目的:研究分析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脑外伤以及脑出血手术约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脑肿瘤手术的患者约20例,脑动脉瘤手术的患者约15例,对其临床诊断方法以及手术价值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0例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经手术治疗之后显效120(60.0%),有效70例(35.0%),总有效率为95.0%。结论:采用眶部 CT 检查诊断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采用视神经减压术治疗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疗效非常显著,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神经挫伤患者中视觉诱发电位(VE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2例经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患者进行VEP检测。结果:112例患者(单眼101例,双眼11例)共123只眼,VEP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17例19眼VEP波幅明显降低(15.4%),95例104眼单纯波幅降低(84.5%),潜伏期延长者51例56眼(45.5%)。结论:VEP对外伤后视神经挫伤的检出敏感性较高,因此VEP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6月间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1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外伤导致视神经受损,其中打架所致5例,剧烈碰撞所致3例,车祸所致3例,其他原因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同时进行MRI检查作为对比资料。结果螺旋CT对视神经损伤的检出率为76.9%,明显高于MRI检查中T1WI序列检出率,与MRI检查中STIR序列的检出率持平,但低于MRI检查中T2WI序列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诊断中检出率不差于MRI的检出效果,同时能够清楚地显示视神经损伤的部位及影像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VEP检查在早期发现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284例眼外伤病人全部行VEP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VEP对于早期诊断外伤性眼部病变有重要作用。结论重视外伤性眼部病变的早期发现,VEP检查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出伤眼的视功能,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16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结果:随访3~6个月,16眼中12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有效率为74.9%。有光感以上的10眼中9眼视力有提高;无光感的6眼中3眼视力有提高(P=0.118)。伤后3~7天手术12眼,术后视力有改善的10眼;伤后>7~16天手术4眼,术后视力改善的1眼,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具有视野清晰,无需开颅,侵袭性小,头面部不遗留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前无光感或伤后较长时间者,也不应该放弃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肝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外伤性肝损伤病例的治疗方法。B超或CT确定为肝破裂Ⅰ~Ⅱ级的行非手术治疗。结果本组15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成功14例,中途改手术治疗1例,非手术治疗成功率93.3%。结论对Ⅰ~Ⅱ级小儿肝损伤,非手术治疗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外科治疗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120例(122眼)视神经外伤病变病人,其中治疗组61眼,用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对照组61眼用药物治疗。随访半年~2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3.75%(45/61),对照组有效率45.9%(28/61)(P〈0.05)。结论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01~2008—12收治的103例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格拉斯哥评分5-15分,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50例,非手术治疗53例,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手术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非手术组,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愈合及脑功能、肢体功能恢复均优于后者。结论对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手术内固定,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恰当的局部处理,有利于全身的救治,而且为肢体的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不同手术时机对视神经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以关键词“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手术时机”检索三大中文数据库,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筛查病例,最后收录了16篇国内关于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文献报道,通过目前公认的视神经损伤恢复标准判定方法:“无光感、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指数、视力表0.04以上”,术后与术前视力相比提高1个等级视为有效,分析了这16篇(共670例683眼)文章,讨论选择不同时机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病例的术后疗效。结果670例683眼中外伤后3d以内手术组.手术有效率77.3%;3~7d手术组,手术有效率65.8%;〉7d手术组,手术有效率30%,三组之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在明确诊断下,如有手术指征并且病人全身条件允许,越早行视神经减压术效果越好。外伤后3d以内手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视觉诱发电位在眼外伤视力下降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及探讨VEP在眼外伤视神经损伤中的临床价值,并为损伤程度和劳动能力的法医学损伤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对65例视神经损伤患者的65只眼进行了VEP检查。结果研究发现,视神经损伤眼VEP与患者的健侧眼比较。P100的波幅、潜时期均异常,且异常越明显,预后越差,VEP对视神经损伤程度反应灵敏。结论VEP为视神经损伤的视功能评价、临床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伤残鉴定,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