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对1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其中髋关节置换13例,膝关节置换2例, 全髋关节置换术9例,股骨头置换术4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1例,绞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采取早期主动与被动活动,加循序减压弹力袜及低分子肝素的使用等综合治疗.结果:1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均顺利愈合出院,住院时间15~21天,平均17.2天.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和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出现血栓情况的原因。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并以此为资料,将患者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配合物理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用物理方法治疗,手术完成7天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无出现全静脉血栓的病例,而对照组则出现全静脉血栓5例。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之后,运用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出现的几率。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性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围手术期皮下注射低剂量低分子肝素结合穿戴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32例,术后第1天至14天皮下连续注射低分子肝素0.2 ml/d,同时穿戴弹力袜.对照组28例,未行抗凝措施和穿戴弹力袜.两组患者于术后1 d,7 d和14 d分别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术后1 d和7 d复查头颅CT,术后每天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结果 预防组32例无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2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28.6%),其中6例(21.4%)发生在瘫痪侧,7例(25.0%)发生在脑静脉以下,有症状者2例(7.1%),经溶栓或抗凝治疗好转;发生症状性肺栓塞1例(3.6%).两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颅内出血各1例,经再次手术,病情均稳定.两组间术后再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深静脉血栓28.6% vs 0,P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对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手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对接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者28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围手术期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速避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不应用。结果:实验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总输血量以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的,对手术后伤口出血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涂少龙  陈自主  庄显叶 《河北医学》2014,(11):1811-1814
对比分析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122例进行髋膝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61例患者进行髋膝关节手术前后服用阿司匹林;观察组61例患者进行髋膝关节手术前后注射低分子肝素;两组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差异,用统计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41.00%、19.67%,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都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但是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更有利于预防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颅脑创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性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青 《当代医学》2011,17(9):42-43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性治疗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颅脑创伤手术后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术后第1~14d皮下连续注射低分子肝素0.2ml/d,同时穿戴弹力袜。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未穿戴弹力袜。两组患者于术后1d、7d和14d分别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无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4例(24%),其中7例(7%)发生在瘫痪侧,13例(13%)发生在静脉以下,有症状者5例(5%),经溶栓或抗凝治疗好转;发生症状性肺栓塞9例(9%)。结论颅脑创伤手术患者术后皮下注射低剂量低分子肝素和使用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单纯使用LMWH和联合IPC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12月,74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6例,术后8h开始单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治疗组38例,术后马上开始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术后8 h开始使用速碧林.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观察出血并发症与记录围术期出血量.结果 对照组DVT 8例(22.2%).出血量(814.3±312.4)ml;治疗组DVT 2例(2.6%),出血量(852.2±295.4)m1.结论 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96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9例和47例,观察组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2例,动力髋螺钉(DHS)19例;对照组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1例,DHS17例。比较两组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及双下肢DVT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6.12%(3/49)、25.5%(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49)。结论: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以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于上蔡县人民医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结果:8例患者于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其中术侧6例,健侧2例,出现血栓比例为12.5%。其中股静脉血栓3例,腘静脉血栓2例,小腿静脉血栓3例。立即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后6例完全再通,2例栓子较大,溶栓效果不佳,为防止肺栓塞而行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及时发现深静脉血栓,术前8~12 h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术后尽早活动下肢、术后预防应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比例。尿激酶溶栓效果良好,可以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126-1127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联合足底泵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足底泵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联合足底泵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围手术期出血量、伤口引流量、输血量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如牙龈出血、皮下瘀斑和非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围手术期出血量、伤口引流量、输血量和凝血功能的变化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低分子肝素联合足底泵,利伐沙班联合足底泵可以有效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未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70例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DVT预防手段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基础预防手段,研究组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均未出现非致死性肺栓塞,且两组术中出血量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全静脉血栓、下肢近端血栓及下肢远端血栓等DVT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前下肢周径与深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可积极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并改善患者下肢周径与深静脉学流速度,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方法 食管癌术后患者50例,每一位病人术后当天即予下肢使用医用弹力袜,术后第一天气压治疗两次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结果 经彩超证实无1例出现深静脉栓塞.结论 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使用医用弹力袜和气压治疗仪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并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术前不采用任何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术前12h于腹部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适合于,l当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联合硝冰散与低分子肝素联合下肢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IPC)预防下肢髓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区别。方法:将2006年10月~2007年9月收治的下肢骨干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病人分为两组,低分子肝素钠和硝冰散为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钠和下肢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为对照组,统计血栓出现率和肿胀消除时间。结果:两组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而肿胀消除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硝冰散可以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围手术期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下肢深静脉的患者100例,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纯普通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的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实验组下肢深静脉的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的发生率(60.00%),实验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4.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的发生率(78.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普通肝素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在临床上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疗效.方法 6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应用纤溶酶100u静脉滴注,1次/d,共10d;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共10d,其余和对照组相同.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d,共10d,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加丹参滴注.通过两组比较,评价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75%,对照组有效率74.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的同时,无严重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华法林治疗,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愈率为72.2%,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59.3%。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更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经验。方法对22例(28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采用低分子肝紊钠+足底和小腿静脉泵,并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22例中,1例术后发生腓肠肌静脉丛内血栓。未见股静脉血栓。无一例发生肺栓塞死亡。结论低分子肝素钠结合足底和小腿静脉泵及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法是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51例。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 100 IU/d皮下注射,持续用药2周;利伐沙班组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d口服,持续用药2周。于治疗第2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并检测术前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各项指标和记录术后引流量。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发生深静脉血栓7例(1.7%),利伐沙班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5.9%),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术后引流量、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利伐沙班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机械预防措施与低分子肝素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的差异。方法 6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司匹林组28例,低分子肝素组32例。术后在内服加味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机械预防措施;低分子肝素,置换后根据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伤口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术后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DVT发生率分别为10.7%、9.4%。结论在内服加味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阿司匹林联合机械预防措施在预防全髋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上与低分子肝素相当,低分子肝素出血倾向明显,两种治疗方法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