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产后护理发现母乳喂养中乳房常见的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和护理,提高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500例顺产及剖宫产后产妇的护理,发现母乳喂养中有乳房问题的有226例,如乳汁不足、乳头皲裂、扎头凹陷或扁平、乳房充盈和胀痛等。结果:对乳汁不足者,指导其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按需哺乳及正确的挤奶方法:乳头凹陷或扁平者指导练习乳头指导练习乳头伸展的方法和使用吸奶器抽吸奶头。结果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8%,奶胀发生率为零,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1OO%。结论:母乳喂养好,然而还有一些因素在影响着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这就要求妇幼保健工作者进行真正有效的哺乳技术指导,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
母乳是婴儿的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其营养均衡且适合婴儿消化吸收,并能满足4个月内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为了使产妇能在产假期间更好地保证纯母乳喂养,我院建立了上门访视工作制度,建立医患联系卡,开通咨询电话。2002年12月~2004年10月对在我院分娩的440例产妇进行了上门访视护理,结果证明访视护理在母乳喂养中起了指导作用,现报道如下。1对象在440例中有初产妇320例,经产妇80例;年龄20~42岁。顺产379例,剖宫产及阴道难产61例。孕周<37周19例,>37周421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8例,初中以上412例。2方法2.1时间安排产妇出院后第3天、14天、28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质量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分娩的12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只在出院前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乳房胀痛发生率、乳头皲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抱奶体位正确率、哺乳体位舒适率、挤奶姿势正确率、含接姿势正确率、未用过奶瓶奶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降低乳房胀痛及乳头皲裂的发生率,提高抱奶体位、哺乳体位、挤奶姿势、含接姿势正确率及未用过奶瓶奶头率,能够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我们对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体会。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70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其次为软产道损伤、胎盘残留、子宫破裂,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存在的孕产妇易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超过1700ml以上严重危及生命。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6.
分娩和哺乳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初产妇在产后两周内特别敏感,情绪不稳定,具有易受暗示和依赖性强等特点,产褥期是产妇的心理转换时期,易受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导致产妇抑郁,从而直接影响了母乳喂养。本文通过对618例初产妇进行调查分析,对产后抑郁的产妇实施了心理护理,现将心理护理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降低婴儿死亡率、保障儿童成长的最基础的措施。我院自创建爱婴医院以来,通过正确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大大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延续护理模式对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出院后接受产后延续护理服务,排除不宜进行母乳喂养的223名初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分娩,排除不宜进行母乳喂养、但未接受产后延续护理的289名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产后延续护理后两组母乳喂养情况以及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9,P<0.05);观察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2,P<0.05)。结论:产后延续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母乳喂养,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10.
11.
产后乳房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1995~1997年对308例产妇进行乳房护理,有效地预防了乳腺炎的发生,并且保证产妇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2.
赵红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650-3651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促进母乳喂养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40例产后第1天无乳或泌乳不畅产妇给予产后合理化护理干预(观察组)与产后常规护理(对照组)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2组在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足够率、母乳喂养率方面的区别。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足够率、母乳喂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促进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产后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雪梅  陶素侠  刘春平 《当代医学》2009,15(10):125-126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具有营养均衡、清洁卫生、方便、易于消化吸收、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等优点。为了使婴儿出生后能及时得到母乳喂养,我们对在鹤岗矿业集团公司妇婴医院分娩的产妇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田红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419-34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8月收治的产妇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产妇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产妇的产后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泌乳分泌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母乳喂养率以及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产后母乳量的分泌和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且促进了产妇和护理人员的良好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产前培训及产后个性化护理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2009年6月来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按产前是否在我院产前检查且接受产前孕妇课堂培训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进行产前以孕妇课堂为主的爱婴医院知识培训,入院待产后实行一对一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产检和常规护理.结果 产后6d统计,观察组新生儿含接乳头姿势正确,母乳充足,实现了100%纯母乳喂养.对照组新生儿有31例拒奶,206例乳量不足,实行混合喂养,123例实现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率为34.1%.P<0.01,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说明产前培训及产后个性化护理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20例母乳喂养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作者认为,正确指导产后4~6个月的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的身心健康,大大降低母婴的患病率,对社会、医院、家庭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初次分娩孕妇8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产妇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化的临床护理方法,给予产妇产前及产后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初产妇分娩后的母乳喂养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产妇1~2 d 以及2~3 d 母乳喂养率要高于对照组(P <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初产妇在人工喂养、混合喂养、0~1 d 泌乳和超过3 d 的泌乳并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加强对初产妇产前与产后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乳是婴儿天然的食品,它不仅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份,而且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使婴儿获得能抵抗环境中微生物的抗体。我院从1994年3月建立了爱婴医院,实行母乳喂养,通过产后4个月随访调查证明:母乳喂养明显优于人工喂养,现将母乳喂养的效果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工临床资料SO例纯母乳喂养,年龄22-36岁,初产妇45例,经产妇5例,其中正常分娩41例,剖腹产7例,臀位分娩2例;SO例人工喂养,年龄ZI-39岁,初产妇44例,经产妇6例,其中正常分娩40例,剖腹产8例,臀位分娩2例。2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比较XZ一个16pmpo.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对产后出血抢救的病人,在通过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等方法无效时,进行母乳喂养促进催产素的分泌和释放,达到止血的目的。方法 在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抢救同时,进行吸吮和皮肤接触,做心理护理。结果 此13例在使用各种常用办法无效的、子宫收缩乏力的患者抢救过程中,通过母乳喂养,子宫出血明显减少,甚至避免了子宫切除手术。结论 母乳喂养不仅对正常产妇有加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作用,而且在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病人的抢救中更有利于催产素的分泌与释放,有助于休克的治疗,切勿忽视。  相似文献   

20.
产后乳房护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