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严丽萍  陈丽  肖航  孟杰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65-66,8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80例年龄3~10岁、ASAⅠ级择期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实验组1(手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5mg/kg,n=20),实验组2(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5mg/kg,n=20),实验组3(手术前及后均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5mg/kg,n=20)。观察各组患儿在各观察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躁动评分、意识状态(OAA/S)评分。术后24h随访副作用。结果:四组患儿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对比,各实验组在各观察时点的躁动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预防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90例ASA I或II级择期行腹部中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n=30),术前常规禁食、禁饮8h,术前30min肌内注射地西泮10 mg、阿托品0.5 mg。3组患者麻醉诱导均用芬太尼、罗库溴铵、丙泊酚,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中连续监护BP、HR、SpO2,术中麻醉维持以吸入七氟醚及氧化亚氮为主,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A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3 min内注完;B组手术结束前30 min,芬太尼0.6 mg+氟比洛芬酯150 mg+生理盐水73 ml,总量100 ml,2ml/h持续静脉泵入;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麻醉药,以10 ml/min的氧流量开放式自主呼吸,拔管后观察15 min,患者平稳后送回病房。记录麻醉时间;分别在拔管后15、30、45、60 min随访患者;躁动评分;观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畏寒发热、心悸、嗜睡、倦怠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麻醉时间及术后呼之睁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拔管后15、30、45、60 min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C组(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无或轻度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中度及重度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5);术后24 h内3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畏寒发热、心悸、嗜睡、倦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开腹手术的患者90例,将其均分为3组(n=30):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组(F组)、氟比洛芬酯组(D1组)和舒芬太尼组(D2组)。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20min时F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和舒芬太尼0.15ug/kg,D.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D2组注射舒芬太尼0.15ug/kg,记录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记录苏醒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和镇静和躁动评分(sAs)及BP、HR、SpO2,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结果与D,和D2组比较,F组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BP、HR、SpO2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和SAS评分均降低(P〈0.05),BCS评分升高(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和舒芬太尼1.5ug/kg可提高全麻手术患者舒适度,减少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宫建国  迟磊  陈慧妍  赵莹  李忠华  徐勇 《当代医学》2011,17(32):145-14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80例ASA 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进行相关评分,术后24h随访副作用。结果仅实验组1中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肤搔痒,实验组3中有1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及呕吐,余无其他副作用。结论静注氟比洛芬酯能安全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后,对抑制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n=40).F组:术前10min氟比洛芬酯1mg/kg静注;FD组:术前10min氟比洛芬酯1mg/kg+术毕前5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缓慢静注.记录患者基础(T0)、拔管前1min(T1)、拔管后1min(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min(T4)的HR、MAP值并评估患者T3、T4的Ramsay镇静(RSS)评分和VAS疼痛评分,记录患者苏醒、拔管时间.结果:T1 ~T4时间点,FD组HR、MAP升高幅度均显著小于F组(均P<0.05).RSS评分:T3、T4时间点,F组与FD组相比评分显著降低(P<0.05).VAS评分:F组与FD组相比评分显著升高(P<0.05).唤醒、拔管时间方面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10min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术毕前5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 g/kg,可有效降低术后躁动且不影响苏醒、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小儿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切除术后可能会发生苏醒期躁动.本研究采用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比较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对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的苏醒期躁动反应.方法 选择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10岁,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Ⅰ组)和氟比洛芬酯组(Ⅱ组).所有志儿采用静脉注射咪哒唑仑0.04~0.05mg/kg,舒莽太尼0.2~0.3μg/kg.罗库溴接0.6~0.8mg/kg.丙泊酚2~3mg/kg进行麻醉雷导,行气管内插管,Ⅰ组给予生理盐水2ml,Ⅱ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术中均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评价其拔管时间、苏醒期反应、恢复期疼痛评分.结果 二组患儿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恢复室内氟比洛芬酯组怠儿苏醒期熏动评分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前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和苏醒期躁动,可以较好的应用于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8.
侯燕 《当代医学》2010,16(26):100-101
目的探讨丁卡因凝胶应用于全麻后留置尿管对于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全麻插管成功后用丁卡因凝胶1~2g充分润滑导尿管前端,对照组用液体石蜡润滑尿管前端,行常规导尿术。观察患者苏醒期躁动等级和全麻诱导前、气管导管拔除后5min时的血压(SBP/DBP)及心率(HR)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等级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等级值(P〈0.05),实验组患者麻醉苏醒期拔管后5min时的SBP、DBP及H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卡因凝胶应用于全麻后留置尿管对于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对鼻内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42例ASA I-II级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麻醉开始前及手术结束前分别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n=21);对照组(手术开始前及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n=21)。观察手术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监测苏醒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躁动评分、镇静评分;术后24 h随访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术毕后各时点的HR、MAP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各观察时点的SpO2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在各观察时点的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静注氟比洛芬酯能安全有效预防鼻内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不明显延长苏醒及拔管时间,不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现代麻醉技术和药物的不断发展,全身麻醉苏醒的质量大大提高,理想的苏醒期是患者安静地配合,拔除气管导管后自主呼吸平稳,血压心率波动小。然而不少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出现躁动[1],剧烈的躁动危害极大,它可以引起缝线断裂、伤口出血、甚至患者自行拔管、肢体受伤等,导致手术失败,同时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并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因此护理干预预防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资料本组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2月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96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1.
全麻诱导后置导尿管增加中老年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术前置导尿管对中老年患者在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探寻适宜的术前置导尿管时机,提高医疗质量。方法100例胸外科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手术的中老年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50)在清醒状态下行导尿术,实验组(n=50)在全麻诱导后行导尿术,比较2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均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中老年患者在全麻诱导后置导尿管可导致麻醉苏醒期躁动程度的明显增加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提高,术前置导尿管术宜在全麻诱导前实施。  相似文献   

12.
李晓军 《中外医疗》2013,32(13):40-41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骶管麻醉下新生儿苏醒期躁动。方法选择40例腹部手术新生儿,随机等分为全麻组(Ⅰ组)、全麻复合骶管阻滞组(Ⅱ组)。Ⅰ组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气管插管,术中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Ⅱ组取左测卧位行骶管穿刺,确认进入骶腔后注入0.20%~0.25%罗哌卡因(2~3mg/kg),均含1∶20万肾上腺素。骶管注药后诱导插管,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记录镇静、躁动评分(SAS)、视觉模拟评分(VAS)、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结果两组停药后SAS评分、VAS评分、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手术全麻复合骶管麻醉,可以降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3.
躁动、恶心、呕吐等是全麻苏醒期常见的并发症。笔1999年1~8月,术前对手术患实施心理护理,术后全麻苏醒后,减少了其躁动,减轻了恶心、呕吐症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抑制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9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F组:气管插管后切皮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 术毕前20 min静脉追加氟比洛芬酯50 mg;T组: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C组:气管插管后切皮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 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并于术毕前20 min追加氟比洛芬酯50 mg。观察苏醒期燥动、寒战、疼痛和恶心呕吐的出现及程度;观察患者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呼之睁眼的时间。结果 C组燥动、寒战和疼痛出现明显减少且程度较轻。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可较好抑制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5.
沟通对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麻复苏过程中沟通的有效性,促进护理人员主动沟通,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对70例妇科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停用麻醉药后护士配合麻醉医生复苏,予以抚摸右手,询问或沟通。对照组患者常规约束肢体由麻醉医生管理复苏。观察两组患者复苏过程中躁动次数,心率波动次数及术后手术室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躁动心率波动次数少,对手术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沟通能促使患者安全复苏,减少意外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全麻苏醒期躁动(EA)是麻醉苏醒的一种不恰当行为,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出现不适当行为,如肢体的无意识动,语无伦次,哭喊和呻吟,妄想思维等。EA是术后一个比较常见的临床现象,危害性大,可能会导致术后出现许多并发症,其处理目前仍是临床上的难题。为提高EA诊治水平,特对我院2005年1月到2007年6月收治EA4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全麻苏醒期躁动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造成患者自身的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对289例全麻患者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苏醒期躁动的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18.
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燕  于洋 《中原医刊》2002,29(3):38-38
躁动是全麻苏醒期病人常出现的一种现象 ,给术后病人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近几年来 ,我科针对术后病人的躁动原因加以分析 ,及早预防 ,收到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择期全麻手术病人 15 0例 ,男 80例 ,女 70例 ,年龄 18~ 6 5岁 ,ASA1~ 2级 ,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减轻或消除全麻患者苏醒期留置尿管的刺激症,使患者能平静的度过恢复期。方法对46例全麻苏醒期患者留置尿管的不同刺激症进行处理及心理护理。结果46例全麻苏醒其患者留置尿管的刺激症均有减轻或消除。结论全麻苏醒期患者留置尿管的刺激症与精神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