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切开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44例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桡骨T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桡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优12例,优率为54.54%;良8例,良率为36.36%,一般2例,一般率为9.09%.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90%.对照组优10例,优率为45.45%,良6例,良率为27.27%,一般6例,一般率为27.27%,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2.72%.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尺骨茎突骨折对患者的伤害小,对恢复腕关节的稳定性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分型与内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的腕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对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对尺骨茎突骨折行内固定处理,而B组对尺骨茎突骨折无内固定操作。分析尺骨茎突骨折分型对腕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所有患者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A组Ⅱ型与B组Ⅱ型相比,各指标恢复效果更佳(P0.05),而两组中Ⅰ型患者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B组Ⅰ型与Ⅱ型之间、A组Ⅱ型与B组Ⅱ型之间,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Ⅱ型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各指标及握力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Ⅰ型及A组Ⅱ型(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合并Ⅰ型尺骨茎突骨折对术后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可选择不进行内固定;而当合并Ⅱ型尺骨茎突骨折,对腕关节功能及预后有显著影响,应进行内固定治疗以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及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57例,其中伴有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30例(A组),不伴有尺骨茎突骨折27例(B组).所有患者均行前路锁定钢板固定,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不予固定.术后采用腕关节各项活动度、Gartland-Werley评分及DASH量表评估腕关节功能,通过与健侧对比判断是否存在下尺桡关节不稳.结果 5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18个月.各组术后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均未出现下尺桡关节不稳.结论 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及下尺桡关节不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肘关节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5月-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肘关节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优良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肘关节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优良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肘关节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寻找该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肘关节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67例。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其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参考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1.2)年。67例患者的肘关节脱位均I期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100%。术后尺骨冠状突骨折均愈合良好,未出现肘关节脱位。67例患者的MEPS评分结果为(86.4±6.7)分。其中,优29例,占43.3%;良16例,占23.9%;中14例,占20.9%;差8例,占11.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6%。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肘关节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疗效显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合并与不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67例按AO分类为B型和C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均行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成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组25例,未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组42例。术中未对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特殊处理,术后评估骨愈合及腕关节功能。结果:51例(其中包括19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病例全部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与Werley临床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无尺骨茎突骨折组优20例,良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7.5%;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优12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合并或不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对于腕部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尺骨茎突骨折切开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尺骨茎突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桡骨T型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和切开复位桡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一般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χ2=27.9129、9.5652、13.0193,均P<0.01);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palmartilt平均角度、ulnar tilt平均角度、radial height平均长度和功能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上各个指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4.1257、8.2663、4.0724、3.5227,均P<0.01)。结论:患者的尺骨茎突骨折通过切开内固定法可得到有效的治疗,该方法对于尺骨茎突骨折的治疗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且对患者的伤害小,对于尺骨茎突骨折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8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27例,首先手术麻醉,在患处作一纵行切口,充分暴露术野,对骨折部位实施复位,给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并观察其疗效、不同分型X线测量结果等。结果治疗组总疗效98.28%明显高于对照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分型X线测量结果和随访腕关节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螺丝内固定治疗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维持关节面的复位疗效甚佳;但与尺骨茎突骨折、愈合与否、分型X线测量、腕关节功能回复等无影响,需在以后临床中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尺骨冠状突骨折是一种并不常见的损伤,通常与肘关节脱位并发。其治疗的目的是保留肘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而对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处理理念也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我们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2010年手术治疗的16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36例桡骨远端骨折波及关节面,按AO分类B1型4例,B2型3例,B3型3例,C1型11例,C2型7例,C3型8例.采用Henry氏切口显露,T型接骨板固定,配合克氏针固定.结果 本组36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0~24个月,平均13 5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及骨不愈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为6周.临床评价:优18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86 1%.结论 Henry入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沙爱林 《吉林医学》2010,(33):6088-6088
目的:探讨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Barton骨折1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10~22个月)。疗效评估按照AO组织推荐的Garland-Werley功能评估标准优良率为94%。结论:对于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伴或不伴尺骨茎突骨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76例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评价、功能及影像学结果。结果本组76例中伴尺骨茎突骨折20例,伴与不伴尺骨茎突骨折患者术前及治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伴尺骨茎突骨折组尺侧疼痛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为0.9±177;0.3,较不伴尺骨茎突骨折者明显(0.1±17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的尺骨茎突骨折对预后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文  孙良业  凤晓翔  袁先发  高庆 《西部医学》2023,35(8):1183-1187
探讨尺骨茎突Ⅱ型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DRF)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接受手术的患者68例,按照有无尺骨茎突Ⅱ型骨折和是否行尺骨茎突内固定手术分为A组(无尺骨茎突Ⅱ型骨折,24例)、B组(有尺骨茎突Ⅱ型骨折无尺骨茎突骨折内固定,21例)、C组(有尺骨茎突Ⅱ型骨折又有尺骨茎突骨折内固定,23例)。记录患者AO分型及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和手术后1年的X线片测量数据,对3组组间患者按照解剖学评分[掌倾角(PTA)、尺偏角(RA)、桡骨茎突高度(RSH))]及Gartlant-Werly(GW)功能评分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 68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7~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末次随访时,68例DRF均愈合。3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解剖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GW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患者的GW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者的GW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Ⅱ型骨折,手术行尺骨茎突内固定能够恢复患者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保留尺骨茎突,植骨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对18例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欠佳的患者,通过桡骨远端截骨、撑开加压植骨、钢板内固定骨折端以及保留尺骨茎突,恢复尺桡骨的正常解剖关系,术后评估腕关节功能及骨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按Mcbride改良评分及腕关节评估标准:优11例,良5例,一般2例,优良率88.9%.结论 通过桡骨远端截骨、撑开加压植骨、钢板内固定骨折端以及保留尺骨茎突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有利于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结构,促进骨愈合,使病人获得良好的肢体功能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8岁,农民,于1986年3月28日骑自行车不慎坠下3米深的无水沟内。以双手掌先着地,被行人急送我院。检查:神志清,头颅五宫正常,胸、腹无内出血及内脏合并伤,脊柱及双下肢,神经系统均无异常。双上肢肩、肘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上蔡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0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予以对照组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桡骨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够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8):1437-1440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发病率日益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小夹板疗法是治疗该类骨折的一种可靠方法,不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但传统小夹板固定范围并未涵盖尺骨茎突部位,而尺骨茎突骨折与腕关节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对骨折预后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我们认为尺侧延长夹板能更好改善腕关节功能,并针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展望,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Ⅱ、Ⅲ、Ⅳ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通过随访1~3年,对患者的腕关节的疼痛、运动、肌力、X线片及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32例,良22例,可4例,优良率为93.1%.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