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任子生 《医学综述》2010,16(14):2206-2208
全身麻醉术中出现的术中知晓,是一项严重全麻并发症。出现术中知晓的因素和机制很多。近年来,麻醉学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预防和处理术中知晓,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就术中知晓产生机制、形成的相关因素、降低术中知晓发生率、监测及预防、如何开展对术中知晓的研究等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岳云 《医学研究杂志》2003,32(10):24-25
全麻知晓已成为全球麻醉界急待解决的问题。在美国每年约有3万例全麻病人发生知晓,尤其危重病人和老年病人,术中为了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给予浅麻醉时更易发生。知晓可导致病人术后心理和行为伤害及医疗纠纷等不良后果。据作者初步调查国内全麻知晓发生率远远高于国外,而国内避免术中知晓的研究还是空白,随着我国加入WTO,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全麻下颌面外科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可能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和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330例全麻下手术患者,术后1~3 d内对其术中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术中知晓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330例手术患者中术中知晓患者有4例(1.2%),其中1例感知疼痛并听到医务人员谈话;2例仅听到医务人员谈话;1例仅有做梦感.结论:护士应做好全麻患者术前访视、麻醉诱导期注意手术室环境和配合好麻醉医生麻醉工作、术中注意减少知晓发生因素、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及随访工作,护士应掌握相关的麻醉知识,积极配合麻醉医生,预防术中知晓发生,以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4.
避免麻醉中知晓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焱林 《广东医学》2005,26(6):726-727
全麻期间可能发生麻醉中知晓,患者诉说术中的痛苦文献中时有报道[1]。Vickers(1987)将麻醉深度不够分成两个等级:回忆(recall)和觉醒状态(wakefullness)。回忆或保持记忆是患者能回忆麻醉下发生的事情,知晓(awareness)相当于记忆。产科和心脏麻醉中知晓的发生率较高。Phillips等报道,700例心脏手术患者中,麻醉中知晓的发生率为1.1%。另一研究显示,3076例在全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有1%能回忆术中情况。英格兰一项近期研究报道,常规外科手术麻醉中知晓的发生率为0.2%。最近前瞻性的研究证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在0.0015%~0.2%[2]。美国每年…  相似文献   

5.
何靖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3):3161-3162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应该保证任何全身静脉麻醉都要让病人的意识消失、没有疼痛,同时消除病人的体动,减低应激反应。而术中知晓是指在全麻的过程中发生意识的恢复,是全身麻醉期间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将所遇全身麻醉发生术中知晓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全麻术中知晓是指全麻手术期间患者对周围环境或声音存在一定程度的感知与记忆。美国术中知晓的发生率约为0.12%,心脏手术可达1%以上。在国内术中知晓率平均为2%,心脏手术术中知晓率高达6%[1],急性创伤及重症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也相当高,术中知晓对患者与麻醉医师具有相同的重要意义。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及以患者围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减少术中知晓发生率的途径,调查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 300例行全身麻醉的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一般资料和麻醉药物用法用量,术后2次用标准化询问方式调查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分为3组:无知晓、可疑知晓和术中知晓.结果:肯定术中知晓的有21例(0.91%),术中可疑知晓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全麻的广泛应用,使得麻醉可控性大大提高。然而术中知晓未能完全避免,可能导致患者创伤后应激性精神障碍(PTSD)。本研究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500例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发生情况,以期为术中知晓的防范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术中知晓的发生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中知晓是指全身麻醉术后病人能清晰回忆术中发生的事情,是全麻手术中病人意识存在的标志。术中知晓是现今全球麻醉学界面临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属于全身麻醉并发症,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有痛觉知晓与无痛觉知晓,前者术后问题较多,无痛知晓的发生率为高。术中知晓的患者可能存在听觉、视觉及不同程度的疼痛,而在应用肌肉松弛药的情况下,患者处于完全麻痹的状态,可能感到恐惧、焦虑、无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认为术中知晓病例术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状,因此术中知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患者和麻醉医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郭全  袁萍  况娥  周琴  况娟 《中原医刊》2006,33(4):55-56
全麻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术中知晓,产生一系列相应的生理、心理反应,对患者的精神和肉体具有明显的伤害性,且这种伤害性影响可持续到麻醉手术后相当长的时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麻醉监测治疗方法能完全防止术中知晓的发生。我院近2年来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术中微量泵注丙泊酚,根据手术刺激强度及PRST(P=血压,R=心率,S=出汗,T流泪)计分值,适时追加一定量的芬太尼维持麻醉。有效地预防了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不同时间注射咪唑安定防止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及对苏醒时间的影响。 方法:选择45例胸腹部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D1、D2 3组(每组15例)。用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静脉注射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对照组不辅加镇静剂,D1和D2两组分别在诱导时和诱导30 min后注射咪唑安定。在脑电双频谱(BIS)保持同等状态下比较术中全麻药的用量及手术结束至拔气管导管时间。术后检验术中感知和回忆情况。 结果:加用咪唑安定避免全麻患者术中知晓效果优于对照组,诱导时注射咪唑安定预防术中知晓的效果优于诱导30 min后注射,麻醉苏醒所需时间短。 结论:与诱导同时注射咪唑安定效果最佳,且能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12.
术中知晓是指全身麻醉(全麻)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有意识的状态,并在术后可以回忆起术中发生与手术有关的事件。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其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对患者的生理干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过度肥胖的患者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的麻醉特殊性及处置。方法过度肥胖患者18例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腹腔镜胃束带术,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全麻,术后随访。结果患者均麻醉满意,无术中知晓及麻醉意外。结论肥胖患者应重视术前访视、评估。正确掌握拔管时机,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对过度肥胖的患者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的麻醉特殊性及处置.方法 过度肥胖患者18例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腹腔镜胃束带术,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全麻,术后随访.结果 患者均麻醉满意,无术中知晓及麻醉意外.结论 肥胖患者应重视术前访视、评估.正确掌握拔管时机,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张莉 《吉林医学》2011,(36):7758-7758
目的:明确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对可能引起术中知晓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随访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阻滞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共180例,术后1~3 d回访。对存在术中知晓的患者记录知晓时的感知觉、心理反应,进行回归分析对可能与术中知晓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0例中共有4例患者(2.2%)发生术中知晓。年龄是发生术中知晓的影响因素。结论:术中知晓可在多种择期手术中散发。年龄是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影响因素。发生无痛知晓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焦虑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16.
全身麻醉下患者是否存在意识问题一直受关注.有报道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为0.001 5%~0.2%,美国每年有3~4万例患者发生术中知晓[1],近年来逐渐引入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临床麻醉深度,通过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进行定量评估.本研究拟通过观察全麻诱导插管期间AAI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理想的插管条件及可能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监测结合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全麻胸科手术患者术中知晓及术后躁动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行全麻胸科手术并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于本院行全麻胸科手术并给予手术室优质护理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知晓情况、苏醒期相关指标及拔管后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未发生术中知晓,对照组术中知晓发生率为4.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完成指令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5、10、30 min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深度监测结合手术室优质护理应用于全麻胸科手术患者有助于减少术中知晓发生,减轻术后躁动,缩短患者术后复苏时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全麻手术中知晓问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麻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的知晓发生率,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根据麻醉维持方法将241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静脉普鲁卡因复合吸入麻醉;B组采用微量泵持续静推异丙酚复合吸入麻醉;C组在B组的基础上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3组病人术中知晓的发生率.结果 A组知晓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B、C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静推异丙酚复合吸入麻醉和异丙酚静吸复合同时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大大降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连续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以下简称硬全联合麻醉),具有镇痛完全、肌肉松弛满意、通气功能好、术毕苏醒迅速、全麻用药量少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常用的复合麻醉方法。但目前各地在实施这一方法时,具体麻醉方案和用药各不相同,由于应用不当发生严重呼吸循环抑制及术中知晓等并发症时有发生。为此,笔者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对35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对防止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及其对苏醒时间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60例胸腹部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D1、D2、D3共4组(每组15例)。用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静注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对照组不辅加镇静剂,D1、D2和D33组分别在诱导时注射咪唑安定0.05mg/kg、0.1mg/kg、0.15mg/kg。在脑电双频谱(BIS)保持同等状态下比较术中全麻药的用量及手术结束至拔气管导管时间。术后检验术中感知和回忆情况。③结果加用咪唑安定避免全麻患者术中知晓效果优于对照组,D3组预防术中知晓的效果优于其它两组,但麻醉苏醒所需时间无明显差异。④结论 诱导时注射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均能有效地预防术中知晓,其中以0.15mg/kg效果最佳,且能减少全麻药用量,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