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X线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3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X线检查,观察患者X线表现特点。结果首次检查未发现骨折2例,其余均为多发性肋骨骨折。二次检查后漏诊率由首次9.52%下降至0%。结论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使用X线可以简单、直接的检出骨折情况,但X线仍存在一定漏诊和误诊情况,临床需要提高警惕,以此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总结肋骨骨折首次X线平片检查漏诊的原因,为以后的X线平片检查降低漏诊几率。方法在2017年1月至12月间我院收治的300名肋骨骨折患者中,发生X线平片漏诊22例,对这22例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漏诊原因。结果本次研究样本中共300例患者,发生首次X线平片肋骨骨折漏诊的有22例,漏诊发生率为6.3%。经过其病例回顾可发现,在这22例发生首次X线平片肋骨骨折漏诊的患者中,3名是上部第2肋骨骨折,7名是第4-8肋骨骨折,5名是膈下第10-12肋骨骨折,2名是合并肺气肿肋骨骨折,3例是合并胸腔积液肋骨骨折,2名是合并液气胸肋骨骨折。其骨折病症在患者复查时通过不同方式查出,其中对其加拍斜位片时发现骨折的有5例,痛点定位标记透视下点片发现骨折的有8例,加大曝光条件时发现膈下骨折的有3例,胸腔积液发现骨折的有4例;回顾性阅片发现骨折的有2例。结论诊断肋骨骨折的最常用方法就是进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为了降低肋骨骨折首次X线平片检查漏诊的概率,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经过多方面分析后再做胸部X线平片检查,使肋骨骨折的漏诊率尽量得到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漏诊的原因及最佳检查方法,旨在提高X线平片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肋骨骨折多为外伤所引起,很容易漏诊、误诊.主要探讨以胸部正位片、局部切线位片、多体位透视(结合深呼吸)点片及2周后复查等检查方法,分析肋骨骨折漏诊的原因及最佳检查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5月32例肋骨骨折病例,对X线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以外伤后的X线检查,加上2周后复查为最后结果,对32例肋骨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读片,其中胸部正位片正确诊断23例,检出率为71.9%;胸部正位片加局部切线位片正确诊断27例,检出率为84.4%;胸部正位片加多体位透视(结合深呼吸)点片正确诊断30例,检出率为93.8%.结论 胸部正位片诊断肋骨骨折漏诊率较高,肋骨骨折的诊断一定要多体位投照,定期复查加上认真负责的阅片,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肋骨骨折的漏诊.  相似文献   

4.
王石磊 《基层医学论坛》2012,(34):4576-4577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X线平片的漏诊原因。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100例肋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以及漏诊的发生率和原因。结果经过胸部X线平片检查,共有82例患者确诊为肋骨骨折,总体漏诊率为18%,其中男性漏诊12例,女性漏诊6例。讨论在适当的透视条件和拍摄体位下,通过准确定位骨折部位,能够显著降低肋骨骨折X线平片检查的漏诊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刘云香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865-1866
目的:探讨提高X线平片对肋骨骨折确诊率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X线平片诊断的128例肋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确诊率及误诊发生的原因。结果:首诊诊断为肋骨骨折的121例,漏诊7例,漏诊率为5.47%,漏诊的7例患者中1、2肋骨骨折1例,占14.29%;4~9肋骨骨折2例,占28.57%;10~12肋骨骨折4例,占57.14%;首诊为多发性肋骨骨折的80例,诊断不全9例,诊断不全率为7.03%。结论:为提高X线平片在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应该根据患者的病史、受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摄片部位、摄片条件,同时检查医师要对肋骨骨折与胸部合并症之间的联系进行全面的分析,部分患者采用透视与摄片相结合的方法,可大大提高X线平片对肋骨骨折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X线平片与螺旋CT对肋骨骨折诊断的优缺点与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平片和螺旋CT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120例患者,总计188处肋骨骨折,螺旋CT扫描及图像重建后明确诊断188处,诊断符合率100%.X线平片检查共发现明确肋骨骨折126处,检出率为67.02%,漏诊率为32.98%.结论 螺旋CT检查具有快速连续的扫描方式和容积性数据采集的特点,并具有多角度、多平面重组的后处理功能,能直观、逼真地观察病变,有效地避免了X线检查的不足,降低了漏诊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梁吉勇 《当代医学》2012,(31):44-45
目的分析肋骨骨折X线检查的漏诊原因并探讨临床对策,以有效降低肋骨骨折X线检查的临床漏诊率.方法总结2010年2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肋骨骨折X线检查后漏诊的患者9例,分析以上患者X线检查的漏诊原因,并探讨减少肋骨骨折X线检查漏诊率的临床对策.结果9例漏诊肋骨骨折患者伴有12处骨折,肋骨双侧病变7例(77.8%),单侧病变2例(22.2%);前肋部2处(16.7%),后肋部2处(16.7%),肋弓部5处(41.7%),膈下肋3处(25.0%);7处(58.4%)为不完全骨折,3处(25.0%)位于膈下,1处(8.3%)被胸腔积液掩盖病变处,1处(8.3%)因阅片漏诊造成;8处(66.7%)因患者疼痛换体位摄片后复查出,4处(33.3%)在患者治疗1~4d后换体位摄片复查出.结论肋骨骨折因解剖结构的影响、摄片时患者体位的限制、胸部解剖结构的影响、投照条件不佳的影响、体位因素的影响和阅片不细致的影响易导致X线检查漏诊的发生.通过加强多角度摄片检查、对X线摄片仔细观察、结合患者病情分析结果和加强阅片人员责任心措施,可有效减少X线检查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X线平片漏诊的原因,从而提高X线平片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放射科对81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首次做X线平片时未发现肋骨骨折16例,其中后肋部有3例,前肋部有5例,膈下肋2例,肋弓部6例,占总病例的19.75%.结论 选择适当的拍摄体位与合适的透照条件,准确确定检查部位,是减少漏诊的基础,必要时行进一步检查可以有效地减少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胸部的各种外伤为临床常见损伤.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层螺旋CT,PET-CT等先进技术也被逐渐应用,但传统的X线检查仍为诊断肋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技术,因肋骨走形特殊以及影像重叠,肋骨骨折的漏诊率很高.我院广泛应用X线透视下多方位点片,显著降低了漏诊率.现将我科2010年 1月-2010年7月78例肋骨骨折的X线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常规胸部肋骨正位片进行对照,探讨透视下点片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传统X线平片与数字化X线摄影(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诊断检查方式进行分组,80例行传统X线平片检查,作为X线平片检查组;其余80例行DR检查,作为DR组,观察两组诊断效果.结果:传统X线平片检查组诊断准确率76.25%(61/80),漏诊/误诊19例;DR组为96.25%(77/80),漏诊/误诊3例(P<0.05).结论: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可以取得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R应用于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研究所有对象是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62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均给予X线检查和DR检查,观察并对比2种方法的确诊率。结果:经X线检查的确诊率为37.10%,经DR检查的确诊率为95.16%,DR检查的确诊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应用DR检查,确诊率比较高,并具有较高安全性,大大降低误诊率或漏诊率,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胸外伤患者约 40%有肋骨骨折.临床上一般经 X 线检查(X 线、胸部透视)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诊.但在少 数情况下 X 线检查却不能发现肋骨骨折征象或难以确诊骨 折, 以致造成漏诊或伤情评定错误.螺旋 CT 的问世以及三 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 为肋骨骨折的诊断和伤情评定提供 了一种新的客观检查手段.本文对 60 例肋骨骨折临床病例, 比较 X 线、CT 平扫及螺旋 CT 三维重建图像的优缺点及互补 关系, 探讨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杜飞 《中外医疗》2012,31(7):178-178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X线平片的漏诊原因。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0例肋骨骨折患者,其中发生X线平片漏诊有20例患者,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X线平片肋骨骨折漏诊20例,漏诊发生率为6.7%。其中,上部第2肋骨骨折有2例,第4~8肋骨骨折有4例,膈下第10~12肋骨骨折有6例,合并肺气肿肋骨骨折的有3例、合并胸腔积液肋骨骨折的有3例、合并液气胸肋骨骨折的有2例。患者复查时,对其加拍斜位片时发现骨折的有3例,痛点定位标记透视下点片发现骨折的有5例,加大曝光条件时发现膈下骨折的有4例,胸腔积液发现骨折的有2例;回顾性阅片发现骨折的有6例。结论胸部X线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选择适当的体位、合适的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可以显著降低肋骨骨折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胸外伤患者(109处骨折),对其进行胸部X线平片和16层螺旋CT检查,然后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和漏诊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排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为92.7%(101/109),明显高于普通X线平片的73.4%(80/109)(P<0.05);16排螺旋CT的漏诊率为7.3%(8/109),明显低于普通X线平片的18.3%(20/109)(P<0.05)。结论16排螺旋CT技术能够将患者的肋骨骨折情况多角度而完整准确地显示出来,提高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诊率,与普通X线平片检查相比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并比较CT与X线诊断胸部闭合性损伤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1年9月收治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07例临床C T及X线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手段肋骨骨折、肺挫伤、肺不张、血气胸及创伤性湿肺等临床检查符合率.结果 X线与C T两种检查手段肋骨骨折临床检查符合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C T诊断肺挫伤、肺不张、血气胸及创伤性湿肺临床检查符合率均明显优于X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X线诊断肋骨骨折经济、方便、准确率高,能够清晰观察胸廓,但C T诊断肺挫伤、肺不张、血气胸及创伤性湿肺临床符合率较高,两者在临床中可联合应用,以有效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CR肋骨骨折漏诊原因,探讨预防方法,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对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9月32例肋骨骨折CR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32例漏诊病例中,23例最初仅摄正位像;18例为病史不详及检查时误定位.15例为车祸或酒后外伤后因伤病情严重检查时不合作;6例首诊时仅发现胸部皮下气肿或少量胸腔积液;4例为阅片欠仔细;2例为胸部CR和X线电视透视均未发现骨折.结论 用CR对外伤性肋骨进行诊断时,影像科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病史,明确检查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及投照条件.采取严谨、认真、仔细,全面的诊断步骤,短期随访以及合理使用X线电视透视,CT等方法,可以减少肋骨骨折的漏诊率,对避免医疗纠纷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超与X线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将58例肋骨骨折患者的B超与X线检查结果总结分析,比较检出率。结果:58例肋骨骨折患者79处肋骨骨折中,X线和超声均能检出的有70处,超声检出而X线未检出的有8处,X线检出超声而未检出的有5处,检出率为93%,超声及X线均未检出,检出率为90%,超声及X线均未检出,而CT检出的有2处,漏诊率为2%。结论:超声可作为诊断肋骨骨折的重要方法,超声和X线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赵初营  朱益斌  畅克有 《吉林医学》2011,(30):6408-6408
目的:分析17例肋骨骨折误诊、漏诊原因。方法:抽取普通X线照片及其所附申请单、诊断报告单150份,对影像及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结果:其中2例与患者严重外伤配合检查欠佳相关,占漏诊率的11%。1例为左下11肋骨折伴横突骨折漏诊,占误诊、漏诊的5%。结论:应加强技术投照业务技能,增强医生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就诊的疑似肋骨骨折75例胸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平片、多层螺旋CT轴位、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检查,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肋骨骨折、骨折数量检出情况。结果临床、影像学检查及复查确诊肋骨骨折165处,CT轴位、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例数检出率分别为96.00%、98.67%,较X线平片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数量检出率为99.39%,较X线平片、CT轴位的71.52%、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情况:X线平片漏诊41处,其中以肋软骨附近漏诊最多,占58.54%;CT轴位漏诊24处,其中肋软骨附近、腋段肋骨漏诊各5处;CT后处理技术未漏诊,可疑骨折数1处。结论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骨折数量检出率高,漏诊率低,能有效弥补X线平片、CT轴位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对比双排螺旋CT和DR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的诊断价值,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肋骨骨折患者96例,其中总共发生肋骨骨折数为184,入院分别行数字化摄影(DR)与双排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肋骨骨折确诊率、漏诊率、骨折并发症检出等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结果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排螺旋CT确诊170根,确诊率92.4%,显著高于DR方法下的确诊率81.5%;双排螺旋CT漏诊14根,漏诊率7.6%,显著低于DR方法下的漏诊率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排螺旋CT在并发症检出气胸18例,并发肺挫伤11例,检出情况方面,DR未检查出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螺旋CT和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均具有重要的价值,DR具有简单快捷的优点,是常规检查的首选,但存在一定的漏检率,双排螺旋CT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是DR检查的重要补充,在患者创伤情况较重时应及时行双排螺旋CT检查,以便及时作出准确诊断,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