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为防治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NICU内收住的2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的危险因素,对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NICU内重型脑损伤患者院内肺部感染59例,发生率为19.9%,肺部感染的发生受到患者年龄、昏迷程度(GCS评分)、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是否手术、合并基础疾病以及吸烟史的影响(P〈0.05);G菌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病原菌分布,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血清TSGF检测对于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92例肺癌和63例肺部感染患者、41例肺结核及256例正常人的血清TSGF水平。结果:①肺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SGF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98.0%;②肺部感染患者TSGF水平高于健康人(P〈0.01),其假阳性率可达到65.1%,而与肺癌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③肺结核患者血清TS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④肺部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血清TSGF下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明显增高,在排除炎症后,可作为肺癌辅助诊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接受PCI术的老年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接受PCI术的老年患者,回归分析发生CIN可能的危险因素.数据分析均应用SPSS12.0完成。结果基础eGFR〉60ml/min患者发生CIN有21例(13%),基础eGFR〈60ml/min有19例(40%)(尸〈0.0001),年龄≥75岁、三支病变、平均LVEF水平、LVEF〈40%、Cre(ml/d1)水平、Cre〉1.5ml/dl及对比剂总量〉300ml与CIN相关,P均〈0.001。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合并肾功能不全CIN发病率高于单纯糖尿病或高血压病患者,P〈0.01。结论PCI术前肾功能受损及其损害程度是术后出现CIN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年龄〉75岁、LVEF〈40%、多支病变、对比剂〉300ml均为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合的风险因素、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可以增加CIN的临床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慢性宫颈炎后愈合不良与非淋菌性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经激光治疗后愈合不良的慢性宫颈炎患者64例,愈合良好的患者53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宫颈糜烂面积,激光术后检测宫颈拭子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结果愈合不良组衣原体感染率25.0%(16/64),支原体感染率32.8%(21/64);愈合良好组衣原体感染率3.8%(2/53),支原体感染率11.3%(6/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宫颈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后,宫颈呈中、重度炎症。结论非淋菌性感染影响激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迟大明  朱悦 《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2):899-902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气管切开的危险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来收治的颈髓损伤患者l064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价标准分为4级,其中A级243例,B级327例,C级306例,D级188例。除外头外伤、气管损伤和来院时已行切开患者7例,共106例患者急性期需要气管切开。评价损伤节段、年龄、吸烟史、既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合并胸部或肺损伤等因素在气管切开的决定作用。结果 本组气管切开率最高为A级患者(35.0%,85/243);不完全脊髓损伤(B、C和D级)气管切开率只有2.6%(21/814)。A级颈髓损伤中,C3节段损伤3例均需气管切开;C4-5节段损伤患者只占全组的43、2%(105/243),气管切开的患者却占74%(63/85)。脊髓损伤后需气管切开的可能性自C5以下逐渐减少,除了C3水平,C4水平脊髓损伤气管切开的概率最高,与其他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8节段的脊髓损伤则不需要气管切开。C5-7节段需要气管切开的患者年龄通常〉45岁、患有肺部疾患或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完全性脊髓损伤中行手术治疗97例,术后无患者需要气管切开,无切口感染发生。结论 完全性、高节段脊髓损伤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气管切开率。既往肺部疾病、年龄〉45岁是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气管切开不会增加前路手术的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发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发热且PCT表达阳性300例,观察各种疾病所占比例及PCT水平,为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线索。结果:发热且PCT表达阳性300例中,败血症64例(21.3%),腹膜炎60例(20.0%),混合感染56例(18.7%),局部感染组52例(17.3%),肺部感染25例(8.3%),肝衰竭25例(8.3%),不明原因发热18例(6.0%);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非常显著高于非感染性疾病(P〈0.01)。败血症PCT表达水平为(18.69±1.11)ng/ml,局部感染为(8.45±0.66)ng/ml,混合感染为(4.98±1.03)ng/ml,腹膜炎为(3.51±0.71)ng/rnl,肺部感染为(2.71±0.85)ng/ml,肝衰竭为(2.13±0.62)ng/ml,不明原因发热为(1.24±0.62)ng/ml;感染性疾病PCT表达水平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非感染性疾病(P〈0.05,P〈0.01)。结论:及时检测发热患者PCT表达水平,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癌栓组为无手术指征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50例,对照组为原发性肝癌42例,两组患者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率和并发症。结果:对照组和癌栓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50.0%(21/42)和42.0%(21/5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癌栓组门静脉癌栓消失或缩小〉25%者为44%(22/50),两组治疗后肝癌二期手术切除率分别为38.1%(16/42)和30%(15/50),无显著差异;对照组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0/42)、47.6%(20/42)、31.0%(13/42),中位生存期为15.6个月;癌栓组分别为64.0%(32/50)、40.0%(20/50)、24.0%(12/50),中位生存期为14.2个月,组间差异不显著;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用康艾注射液加化疗,并与单纯化疗组(28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35.7%(10/28),对照组有效率为32.1%(9/28),治疗组有效率略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获益率60.7%(17/28);对照组临床获益率46.4%(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KPS)评分改善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提高临床获益率,减轻毒性反应,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控制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人院的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按患者所在病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如抬高患肢、控制血糖、消肿、促进骨质愈合等),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糖控制情况及术后2周切口组织愈合情况。结果高压氧组术后第1天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空腹血糖[高压氧组分别为(5.5±1.1)mmol/L、(5.4±1.2)mmol/L、(5.2±1.2)mmol/L,对照组分别为(7.6±0.7)mmo]/L、(7.4±0.9)mmol/L、(7.5±0.9)mmol/L]、餐后2h血糖[高压氧组分别为(8.4±1.1)mmol/L、(7.9±1.2)mmoL/L、(8.2±1.2)mmol/L,对照组分别为(10.5±1.1)mmol/L、(10.4±1.2)mmol/L、(10.9±1.2)mmol/L]及术后7d糖化血红蛋白[高压氧组为(6.7±0.4)%、对照组为(7.3±O.6)%]高压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术后2周伤口愈合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高压氧治疗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双时相显像在肺部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8例临床疑诊肺癌患者,均行早期和延迟^18F—FDG PET/CT显像。计算早期及延迟显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计算2次显像SUVmax变化率(ASUV)。以SUVmax〉2.5和ASUV〉20%作为诊断肺癌的标准。患者最终诊断均经组织病理学、细菌学或治疗后随访证实。采用SPSS13.0软件,SUV组间比较用t检验,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UVmax、ASUV对肺部病灶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1)78例患者中肺癌60例,良性病变18例(增殖性病变16例,占88.89%)。肺癌组(9.92±5.33和7.94±4.17,t=10.19)和良性病变组(8.54±6.61和7.21±5.74,t=8.23,P均〈0.01)延迟SUVmax均明显高于早期SUVmax;肺癌组与良性病变组间早期和延迟显像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0和-0.91,P均〉0.05);肺癌组与良性病变组ASUV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6.04±14.73)%和(18.09±24.09)%,t=1.67,P〉0.05]。18例良性病变患者中有2例延迟显像SUVmax较早期减低,而肺癌患者延迟显像SUVmax均无减低。(2)以SUVmax〉2.5和ASUV〉20%为诊断肺癌的标准,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56/60)和63.33%(38/60)、22.22%(4/18)和50.00%(9/18)、76.92%(60/78)和60.26%(47/78)、80.00%(56/70)和80.85%(38/47)、50.00%(4/8)和70.97%(22/31);根据SUVmax和ASUV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Z=1.38,P〉0.05)和0.56(Z=0.65,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部病灶临床疑诊为肺癌的患者,如良性病变以增殖性病变为主,则^18F—FDG PET双时相显像良恶性鉴别诊断临床应用价值不大;但延迟SUVmax减低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99Tcm-MDP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其疗效差异。方法:对178例肺癌患者,在系统治疗前均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全身骨显像;85例骨显像阳性患者,单纯放疗40例。综合治疗(放疗同期化疗)45例,在治疗后2月复查骨显像.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显像结果,对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①单纯放疗组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2例,有效率(CR+PR)为42.5%;综合治疗组分别为7例。17例,53.3%。两组比较有效牢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综合治疗组中腺癌骨转移病灶有效率45%(9/20);小细胞癌为80%(12/15);鳞癌则为30%(3/10)。三种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灶综合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小细胞癌较腺癌、鳞癌骨转移灶疗效好(P均〈0.05)。③接受综合治疗的患者骨显像共有近期疗效可评价者258个病灶,其中胸部、脊椎、骨盆、四肢和颅骨分别为145个(56.20%)。57个(22.09%),34个(13.18%)。22个(8.53%)。复查骨显像有效率分别为65.52%(95/145)、63.16%(36/57)、58.82%(20/34)、54.55%(12/2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放疗和放化疗联合均可有效治疗骨转移。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应用综合治疗后效果有差异.而不同部位之问疗效无差异。应用99Tcm-MDP骨显像可对肺癌骨转移疗效进行较好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热疗与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行介入化疗栓塞加局部区域热疗。对照组仅行常规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化疗方案采用阿霉素(ADM)50~60mg、丝裂霉素(MMC)6~8mg、顺铂(DDP)60—80mg、5-氟尿嘧啶(5-Fu)500mg。栓塞剂采用超液态碘化油及明胶海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5%(15/20),对照组40%(8/20)(P〈0.05)。两组0.5、1、1.5、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90%,75%;65%,45%;60%,25%;治疗组0.5、1、1.5生存率较对照组无明显提高(P〉0.05),2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毒副反应无差异。结论 热疗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优于单纯介入化疗栓塞术,且不增加毒副作用,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肿瘤^18F-FDG摄取的MTV在肠型胃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NAC前后均行^18F-FDGPET/CT检查的41例肠型胃癌患者(男28例,女13例),根据术后病理分级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化疗前后的原发灶SUVmax减少率、MTV减少率与病理分级的关系进行Spearman分析,利用ROC曲线分析比较MTV减少率、SUVmax减少率预测病理学反应的效能。同时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利用x^2检验比较以传统影像学为基础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0与PET/CTMTV减少率预测NAC后病理学反应的准确性。结果41例患者中,有效组20例,无效组21例。化疗前后SUVmax减少率、MTV减少率与病理分级的r分别为0.434和0.763(均P〈0.01),预测病理学反应的AUC分别为0.789和0.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4,P〈0.05)。以MTV减少率49.4%为评价化疗有效的阈值,其预测病理学反应灵敏度为90.0%(18/20),特异性为90.5%(19/21),准确性高于RECIST1.0[90.2%(37/41)和80.5%(33/41);x^2=7.14,P〈0.05]。结论在FDG摄取的胃癌患者中,^18F-FDGPET/CT可用于NAC治疗反应的评价。MTV可作为评价治疗反应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CEA、细胞角质素片断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以筛选理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0名健康人、91例肺癌患者和1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IGF-1,同时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同一批研究对象的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采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用ROC曲线对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和评价,曲线下面积(AUC)采用Wileoxon检验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及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和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F-1:x2=26.95,P〈0.001;CEA:x2=49.11,P〈0.001;CYFRA21—1:x2=40.63,P〈0.001;NSE:x2=14.76,P〈0.001),治疗后肺癌患者的IGF-1及CYFRA21—1水平比未治疗患者的IGF-1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F-1:x2=5.99,P=0.014;CYFRA21—1:x2=4.99,P=0.025)。IGF-1、CEA、CYFRA21—1和NSE在特异性为95.6%(43/45)时,灵敏度分别为75.6%(34/45)、53.3%(24/45)、66.7%(30/45)和42.2%(19/45),以IGF-1最高;各指标的ROCAUC分别为0.880、0.836、0.891和0.697,以IGF-1与CYFRA21-1较高;联合检测以IGF-1+CYFRA21-1与IGF-1+CEA+CYFRA21-1较好,灵敏度分别达到95.6%(43/45)和97.8%(44/45),AUC分别为0.969和0.984。结论血清中IGF-1、CEA、CYFRA21—1和NSE对肺癌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IGF-1可判断疗效并进行随访。IGF-1与CEA、CYFRA21-1、NSE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效能,IGF-1+CYFRA21—1与IGF-1+CEA+CYFRA21—1是诊断肺痛较为理想的组合。  相似文献   

15.
缪军  魏大中 《人民军医》2008,51(8):521-522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胸心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良好的处理措施。方法:将胸心外科合并糖尿病98例,根据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程度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术前术中血糖控制为7.1~11.1mmol/L,术后血糖≤7mmol/L;对照组47例,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为4.O~7.0mmol/L。结果:观察组发生与血糖有关的较为严重并发症3例,对照组10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O.05)。两组共发生肺部、泌尿系统和切口严重感染20例,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胸心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控制高血糖先高后低,对降低与血糖有关的较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枝杆菌(微卡)作为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3月-2008年11月期间93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人院随机分组分成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化疗均采用3DRtSLE/6DRtE方案,治疗组加用母牛分枝杆菌(微卡)每2周1次,共9个月。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临床症状等改变情况。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胸部X线病灶显效率分别为89.4%和71.7%(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7.2%和67.4%(P〈0.05);治疗3、6、9个月末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65.9%、83.0%、95.7%,对照组为47.8%、65.2%、78.3%(P〈0.05);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母牛分枝杆菌不良反应:发热1例,皮下硬结1例。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促进肺部病灶吸收,提高痰菌转阴率,且安全性好,是较好的结核病免疫治疗制剂。  相似文献   

17.
18F-FDG PET显像在肺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显像评价新诊断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例新诊断肺癌患者资料,以肺部原发病灶的SUV为显像的预后评价指标,采用SPSS11.5软件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原发病灶大小及SUV均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SUV对不同分期患者的预后价值不同,对Ⅲ期患者预后评价的价值最大。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及原发病灶的SUV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P〈0.05)。SUV〉8患者的死亡风险是SUV≤8患者的2.19倍。SUV每升高“1”,患者死亡风险升高7%。结论 肺癌原发病灶的SUV是独立于TNM分期外的另一个重要的预后因子。分期相同的肺癌患者根据SUV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危险组,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T导向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前后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96例肺部肿瘤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CT扫描,测定肿瘤大小及CT值,并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复查CT。结果原发肺癌82例,肺转移瘤14例,共110个病灶,单病灶89例,多病灶7例。氩氦刀共治疗103次,平均每次治疗1.07个病灶。每次最多治疗3个病灶。肿瘤直径1.2~15.0cm,平均(4.0±2.5)cm。其中瘤灶直径〈2cm12个,≥2~4cm51个,≥4~6cm24个,〉6cm23个。冰球彻底覆盖瘤灶达其边缘外1am者25例。肿块直径〈4am的63个,有效率为100%,≥4~6am的有效率为95.8%(23/24),〉6am的有效率为69.6%(16/23)。肺部肿瘤冷冻后CT可见逐渐增大的低密度类圆形冷冻区,与非冷冻区有明显的界限。冷冻区中心CT值为负值,术后即刻CT值平均下降30~50HU,与术前CT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氩氦刀冷冻治疗前后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2cm的病灶治疗3个月后均已消失。术后12个月CT复查81个被消融肿块,完全消失16个(19.7%),缩小42个(51.9%),稳定17个(21.0%),增大6个(7.4%),总有效率为92.6%。43个鳞癌和28个腺癌经氩氦刀治疗12个月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P〉0.05)。结论肺部肿瘤氩氦刀冷冻治疗后CT影像表现对其疗效的评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18F—FDG PET/CT和CT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分期(N分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资料(术前同期行增强CT和^18F—FDG PET/CT检查,术中清扫各站淋巴结),根据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合影像学诊断,比较CT和PET/CT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确定N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CT和PET/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3.6%,64.6%,64.3%,47.7%,77.8%与87.9%,87.7%,87.8%,78.4%,9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PET/CT诊断N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54.4%和7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在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临床价值高于CT,能够更准确地确定N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救治措施。方法:对5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体分布:细菌42例次(46.2%),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ms,CMV)21例次(23%),真菌11例次(14.3%),结核杆菌6例次(7.8%),支原体5例次(6.5%),卡式肺囊虫3例次(2.6%)。44例(83%)重症肺部感染救治成功,9例(17%)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合并严重肺部感染者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可靠的病原学诊断、及时而有效的综合治疗可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