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和钢丝捆扎固定对胫骨髁间前棘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鄂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72例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患者采用的固定方式分为空心螺钉组和钢丝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术后第3、6、9个月及末次随访,空心螺钉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钢丝固定组,空心螺钉组患者在术后开始进行膝关节功能恢复训练显著早于钢丝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患者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骨折,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5例胫骨髁间棘骨折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复位,使用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15例骨折均一期愈合,无移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3.8分(90-97分).结论:在关节镜监视下对胫骨髁间棘骨折复位直观、准确,应用空心钉固定可靠,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在膝关节及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关节镜在膝关节及周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9月- 2005年12月,46例膝关节及周围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手术,其中36例顺利行镜下手术,10例术中增加小切口下手术。本组镜下手术患者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18~52岁,平均30.5岁。髌骨骨折(均为横形骨折及纵形骨折)26例,股骨远段骨折4例,胫骨平台及髁间嵴骨折6例,均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髌骨骨折采用克氏针或空心螺钉+张力带钢丝固定;股骨远段骨折采用逆行髓内钉固定;胫骨平台骨折采用空心螺钉固定;胫骨髁间嵴骨折采用穿钢丝或空心螺钉固定。结果本组平均住院日8d,随访3个月~3年,平均1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膝关节伸屈功能正常32例,4例术后屈曲轻度受限,平均减小15°,膝上10cm大腿周长平均比健侧缩小1.1cm(0.6~2.0cm),2例膝关节术后轻度疼痛。髌骨骨折、胫骨平台及髁间嵴骨折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6.5+7.6)分。结论关节镜应用于膝关节及周围骨折能起到良好监护作用,可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有效内固定,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创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平行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21例.术后石膏外固定3~4 w,6 w后可扶拐负重锻炼,术后3个月后取出内固定物.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至6个月,通过功能评估,Lysholm膝关节评分平均达到95.24分.结论 关节镜下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损伤小,固定可靠,避免了传统手术的缺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关节镜下骨隧道缝线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缝线组(75例)与螺钉组(75例),缝线组患者行关节镜下骨隧道缝线固定,螺钉组患者行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稳定性与骨延迟愈合发生情况结果 缝线组患者手术时间与螺钉组无明显差异(t=1.308,P=0.193)。术后6个月,缝线组患者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均明显高于螺钉组(t=4.707、3.560,P<0.001、P=0.001),而轴移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异(Z=-1.429,P=0.153)。随访过程中,缝线组患者均未出现骨延迟愈合,与螺钉组患者出现2例骨延迟愈合无明显差异(χ2=2.027,P=0.155)。结论 与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相比,关节镜下骨隧道缝线固定可明显改善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镜下多种钢丝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胫骨髁间棘骨折采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的微创手术治疗,探讨不同骨折情况各种钢丝穿入和固定方法,总结此种技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胫骨髁间棘骨折采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的微创治疗方法。根据骨折情况,固定方法包括单钢丝、多钢丝、三角形或交叉钢丝固定方式。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随访9—30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例单钢丝固定者术后4个月钢丝自打结处断裂,骨折移位不明显;2例膝关节活动度受限,其中1例未完成康复治疗,1例为陈旧性骨折。余患者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为恢复膝关节稳定,避免髁间窝撞击等并发症,对明显移位的胫骨髁间棘骨折应早期实施固定治疗。比较开放手术,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利于功能恢复等优点。根据骨折情况,可采用单钢丝、多钢丝、三角形或交叉钢丝固定等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8"字缝线与带线锚钉固定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笔者收集2007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52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均为Meyers-MckeeverⅡ型、Ⅲ型的患者,28例行"8"字缝线固定(A组),包括男性2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24岁;24例行带线锚钉固定(B组),包括男性19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2岁。比较两组伸膝功能、屈膝功能、关节稳定性及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9.2个月。A组与B组伸膝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40.05),两组屈膝功能、关节稳定性及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疗效优于带线锚钉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下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钦州市中医医院骨科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锚钉组和螺钉组各21例,锚钉组患者行关节镜下带线锚钉治疗,螺钉组患者行关节镜下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膝关节功能变化以及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情况出现。术后均成功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年以上,术后即刻X线检查示骨折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复查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患肢功能障碍。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但锚钉组膝关节功能评分(92.97±3.15)与螺钉组(89.94±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显著增加(P0.05),但锚钉组膝关节活动范围(120.6±11.0)与螺钉组(118.5±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和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均有很好效果,带线锚钉固定无需二次手术取出,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
隋晓辉 《临床军医杂志》2020,48(2):183-184,188
目的比较切开内、外排锚钉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28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切开内、外排锚钉固定的14例患者设为内、外排锚钉组,行空心螺钉固定的14例患者设为空心螺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1周和术后1、3、6个月复查X线影像,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 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评估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并获得随访。内、外排锚钉组手术时间为(42.0±13.5)min,低于空心螺钉组的(65.0±19.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X线影像示骨折均已愈合;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间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内、外排锚钉固定及空心螺钉固定治疗Meyers-McKeeverⅡ、Ⅲ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均具有骨折复位满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点;与空心螺钉固定相比,内、外排锚钉固定手术时间短,对于骨折块大小及骨质条件无特殊要求,且操作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礼明  冯华  夏志林  张树喜 《武警医学》2006,17(11):835-836
传统的胫骨髁间棘骨折常行膝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目前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利用关节镜技术可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笔者重点对2004年4月-2005年8月,我院收治胫骨髁间棘骨折20例,行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髌内侧入路空心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3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髌内侧入路导入空心钉进行骨折内固定,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术后膝关节侧位片螺钉与胫骨平台夹角平均为(48°±7.3°),随访8~32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6.5±0.6)周,术后8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达到(90.5±1.7)分,随访终末期Lysholm评分达到(94.6±1.5)分。结论:采用关节镜下经髌内侧入路导入空心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伴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11年6月对收治的42例胫骨平台伴髁间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同时行钢丝固定髁间嵴骨折36例,6例未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Ⅲ型8例,Ⅳ型18例,Ⅴ型10例,Ⅵ型6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按Meyers McKeever分型:Ⅰ型6例,Ⅱ型17例,Ⅲ型13例,Ⅳ型6例。结果术后1例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并感染,经清创、负压吸引及II期缝合后愈合,余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2~26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伸直均达到0°,屈膝80°~150°,平均122°;膝关节稳定性检查:3例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 ADT)为阳性;参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6例,良19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3.3%。7例发生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3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未愈合。结论手术治疗胫骨平台伴髁间嵴骨折应重视对髁间嵴骨折的固定,包括无移位的髁间嵴骨折,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维持膝关节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骺板近端三维缝合固定治疗少年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2010年5月,对10例少年胫骨髁间前棘骨折移位患者,在关节镜下行骨折断端清理、复位,C臂机透视下避开骨骺建立胫骨隧道,自制缝针、钩针导引普通丝线于前交叉韧带前1/3、1/2处镜下两次穿越,普通丝线导引钢丝及PDS-Ⅱ线穿越前交叉韧带。固定物在冠状面两次穿越骨隧道-前交叉韧带-骨隧道,骑跨式三维固定撕脱骨块,有效防止撕脱骨块前后旋转、左右摆动和上下浮动。拉紧钢丝及PDS-Ⅱ线,关节外打结固定。术后下肢支具外固定并早期进行功能康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2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患者膝关节无疼痛,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阴性。术前Lysholm评分(45.8±7.6)分,术后(97.2±9.1)分,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骺板近端三维缝合固定治疗少年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创伤小,不损伤骺板,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ISS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法及疗效。方法将3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行锁定钢板、LISS钢板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时间11~34个月,平均24个月,据HSS膝关节评分法评价疗效,优20例,良12例,中1例,差1例,总体优良率达97%。结论锁定钢板,特别是LISS钢板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功能满意,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开窗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10年以上的远期疗效。方法 1997年9月—2001年1月,采用开窗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101例,分析膝关节的Kellgren-Lawrence X线分级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研究骨折Schatzker分型、性别、年龄和植骨方式对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 Schatzker分型越高,KellgrenLawrence X线级别分布越高(P<0.01),膝关节的Lysholm功能评分越低(P<0.01);男、女两组间Kellgren-Lawrence X线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女性组(P<0.01);年龄越高,Kellgren-Lawrence X线级别分布越高(P<0.01),膝关节的Lysholm功能评分越低(P<0.01);自体髂骨植骨与同种异体骨植骨两组间Kellgren-Lawrence X线分级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骨折的Schatzker分型、性别、年龄是影响膝关节远期功能的主要因素,骨移植方式对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We compare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function in skeletally matur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of tibial eminence fractures with that of patients in two other groups: patients who ha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deficiency and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bone-patellar tendon-bone autografts. The Lysholm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evaluate symptoms and KT-1000 arthrometry was used to determine objective knee laxity at an average follow-up of 5.2 years. Knee joint proprioception was assessed with a new method designed to test joint position sense. The Lysholm score for the tibial eminence group was 94 +/- 7. Only the patients in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deficient group demonstrat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axity and inferior proprioception when the injured leg was compared with the uninjured leg. Both laxity and proprioception were statistically inferior for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deficient group when compared with both the treated tibial eminence fracture group and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reconstructed group.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reconstructed and treated tibial eminence fracture groups.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laxity and proprioception when all patien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ppropriate treatment of tibial eminence fractures restores stability and proprioception to the kne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双带线锚钉前交叉韧带(ACL)止点足印解剖重建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1年4月,对15例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行骨折解剖复位、双带线锚钉ACL止点足印解剖固定术。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8例,Ⅲ型5例,Ⅳ型2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1~57岁,平均30.6岁。术前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Lysholm评分为(49.9±3.7)分,IKDC 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53.3±5.3)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5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6个月X线片复查示髁间嵴骨折均愈合,骨折复位良好。末次随访时,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达0~120°;Lysholm评分为(89.6±3.2)分,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90.8±5.7)分,两项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100,t2=20.700,P=0.000)。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双带线锚钉ACL止点足印解剖重建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有利于实现ACL胫骨止点解剖原点重建,对于恢复ACL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