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降血糖药优降糖因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但其严重副作用是引起低血糖昏迷。低血糖昏迷是门急诊常见的危及生命健康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多表现为心悸、多汗、饥饿感、头昏、躁动不安进而昏迷。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精心护理对病人的预后尤其重要。本文对我院2009年10月17日门诊1例就诊患者因服用优降糖引起低血糖昏迷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病例:患儿女,6岁,15kg,汉族,因"发热、食欲差5天,气促6h,抽搐1次"于2009年4月10日入院。患儿4年前因"走路不稳伴咳嗽8天"在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一直口服肉碱及肌注维生素B_(12)治疗,期间类似病史发作数次。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史,母乳喂养,易吐奶,家长未在意,5月会抬头,10月会坐,1岁8月会走,1岁5月会发"爸爸、妈妈"等简单音节,现走路不稳,会数10以内的数,会背2-3首唐诗,不能正常上幼儿园。查体:神志清,精神差,营养不良外观,剪刀步态,呼吸急促,呈深大呼吸,约48次/min,无特殊气味,皮下脂肪菲薄,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差,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率138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软,肝脾肋 相似文献
4.
目的收集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酮症酸中毒(DKA)的病历,总结其经验教训。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所有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历,分析临床资料和母儿结局。结果2年间共收治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7例,其发病率为0.4%,均未进行正规产检,无糖尿病家族史,占GDM的3.9%,足月活产1例,早产1例,围产儿死亡5例,1例孕产妇死亡。结论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儿安全,应积极诊治和处理。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是因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致使血糖、血酮体增高,导致严重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循环及肾功能衰竭。由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内环境严重紊乱,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所以,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稍有疏忽,即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我院收治的24例中,由于加 相似文献
6.
1病例摘要
女性患者,56岁,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未予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以“头晕、呕吐,左侧肢体活动不灵3天”入院。3天前不洁饮食后出现腹泻数次,为黄色稀水样便,无粘液及脓血,无发热,继之出现头晕、呕吐,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左眼闭合不能。 相似文献
7.
邬红红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1999,5(3):217-217
糖尿病人在接受降糖药治疗中并发低血糖反应是较常见的急症.严重者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脑细胞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甚至死亡.本文就10例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资料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60~94岁,平均75岁,均有糖尿病史和使用降糖药物史 合并肾功能不全5例,感染4例,高血压3例,心衰2例 昏迷6例,意识障碍2例,表情淡漠2例,一侧肢体乏力或偏瘫6例,失语或言语不清3例.快速血糖值在05~2.6mmol/L、Bun>7mmol/L5例.确诊后即用50%GS40~80mL静脉推注,5%GS250~500ml静脉维持滴注,10~20分钟后均能使低血糖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除1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及肺部感染的患者死亡外,其他患者观察1~4天后均好转出院2 讨论2.1 低血糖反应常见于老年糖尿病治疗期,其主要原因是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降解及排泄能力均减弱,降糖药易在体内积蓄,其次肾上腺素系统功能减退,在血糖降低时不能及时分泌升高血糖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相关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机制,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酌情加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结果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应为合理控制高血糖,防止急、慢性并发症,防止低血糖.结论 任何磺脲类药物(不管剂量大小)和胰岛素均可诱发低血糖,进食量减少、活动量增加、肾功能的减退等,均可成为低血糖的诱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危险性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糖尿痛患者低血糖反应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及时诊治预后较好。结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较常见,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如能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危险性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及时诊治预后较好.结论 糖尿病患者低血搪反应较常见,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如能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护理,减少对老年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发生率。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识别能力,加强糖尿病健康宣教,适当运动,定时检测血糖,常备一些应急食物等方法。结果通过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护理,降低低血糖风险,有效控制低血糖发生。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并发症多,常有低血糖发生,且往往病情隐匿,加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护理,是有效控制低血糖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磺脲类降糖药致老年糖尿病严重低血糖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诊断技术的进步,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迅速增加,磺脲类降糖药已被广泛应用,并且,患者自己又缺乏主动监测,致使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我院糖尿病专科三年内共收治2型老年糖尿病严重低血糖1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浅析老年糖尿患者夜间低血糖护理及预防。方法取我院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基础常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40例患者中,低血糖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方案实施,能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几率,有利于患者恢复且能稳定病情,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受者的内分泌和糖类、脂类代谢也发生了变化,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已成为影响患者移植后短期及长期存活率的一项严重并发症,直接影响到人肾存活。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的相关因素,总结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方法,降低死亡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郑州人民医院肾移植科收治的18例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既往肾移植前有糖尿病病史者2例,均为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病史者16例。酮症发生的时间为肾移植后3 d~2.5年。早期临床表现为倦怠乏力、肌肉酸痛、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快出现脱水和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对症给予小剂量胰岛素,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去除诱因以及针对并发症等治疗。
结果与结论:治疗成功13例,人/肾存活良好,成功率72%;3例死亡,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17%;2例患者救治成功,但移植肾功能丧失,恢复血液透析。提示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与抗排斥药物及移植肾功能密切相关的严重的肾移植后并发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处理不当易致严重后果,需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糖尿病多数是由于慢性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经常会伴有低血糖的反应,患者病情较轻的会有头晕、颤抖和出汗等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昏迷和不可逆性的闹损害,甚至能够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所以说要及早发现并且比较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总结了2005年10月到2010年10月的94例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探讨了糖尿病低血糖症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来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和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取病情观察、饮食护理、静脉补液、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28例经过积极抢救控制酮症酸中毒,2例因为严重感染并发心肺肾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通过准确及时的病情观察和严密的护理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糖尿病眼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探讨我院124例糖尿病眼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改善良好32例(51.61%),改善一般24例(38.71%),改善较差6例(9.6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眼病患者及家属加强疾病的相关知识宣传,叮嘱其按时按量地使用药物,均衡饮食合理参加运动对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