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的调节亚单位--p55PIKN端24个氨基酸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以含有p55PIK-N端24个氨基酸(N24)的腺病毒载体Ad-N24一GFP及对照病毒Ad-GFP,感染肝癌HepG2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应用BrdU掺人的方法检测其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内高表达N24多肽后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N24能有效阻滞HepG2细胞周期进程于G0/G1期,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Ad-N24-GFP组各期细胞分布为:G0/G1期(56.3±3.0)%,S期(30.1±2.9)%,G2/M期(13.6±4.1)%.而对照组腺病毒各期细胞分布为:G0/G1期(40.6±2.1)%,S期(42.7±3.3)%,G2/M期(16.7±2.8)%;BrdU阳性细胞比例显示:Ad-N24一GFP组R2为(31.8±5.2)%,Ad-GFP组R2为(48.5±3.7)%,提示N24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DNA合成;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高表达N24对细胞内的AKT磷酸化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在HepG2细胞中过表达N24能有效阻滞肝癌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DNA合成.p55PIK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2.
小儿血管瘤细胞周期分析及凋亡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增生和自行消退的机制.方法收集未经任何治疗的婴幼儿血管瘤手术切除标本37份(增生组24份和消退组13份).先制备单细胞悬液,运用流式细胞术对血管瘤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参数分析,获取S、G2/M和G0/G1各期细胞比例数S%、G2/M%和G0/G1%,得到细胞增殖指数(PI),了解细胞增殖情况.测定血管瘤细胞凋亡情况,得细胞凋亡比例数(AV %).结果增生组和退化组的PI分别是13.49±2.08、7.85±1.78,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增生期的PI明显高于退化期.增生组和退化组的S%分别是5.99±1.85、1.92±0.65;G2/M%分别是7.46±1.82、5.94±1.63,在细胞周期中,增生组处于S期的细胞多于退化组(P<0.01),而处于G2/M的细胞数增生组多于退化组,但不如S期显著(P<0.05).增生组和退化组的AV %分别是9.84±3.05、16.18±4.89,退化组明显高于增生组(P<0.05).结论细胞增殖、凋亡的失衡是婴幼儿血管瘤增生、消退的机制之一,凋亡在血管瘤的消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穿膜融合多肽TAT-N24对S180腹水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穿膜融合多肽TAT-N24对S180腹水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S180腹水瘤小鼠模型,以不同剂量TAT-N24腹腔内注射,观察TAT-N24对腹水瘤小鼠腹水生成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腹水瘤细胞细胞周期进程,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法检测TAT-N24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验证TAT-N24的抗肿瘤作用. 结果腹水测量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腹水为(8.3±2.3)mL,实验组分别为:TAT-N24 5 μL组(3.2±1.2)mL,TAT-N24 20 μL组(2.7±1.0)mL,TAT-N24 100 μL组(1.3±0.2)mL;结果提示给予腹腔注射TAT-N24能显著抑制腹水的生成(P<0.05);BrdU/PI双掺入法检测细胞DNA合成结果显示,对照组BrdU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比例为(25.86±3.54)%,而给予TAT-N24高剂量(100 μL)组BrdU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比例为(5.91±0.5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动物腹水瘤细胞中G0/G1期细胞为(63.88±4.01)%,S期和G2/M期细胞分别为(23.93±2.91)%和(12.19±1.62)%,而TAT-N24高剂量组动物腹水瘤细胞G0/G1期细胞增加至(83.71±1.53)%,S期和G2/M期细胞分别为(7.56±1.40)%和(8.72±0.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融合多肽TAT-N24能有效抑制S180腹水瘤小鼠的腹水生成,阻滞腹水瘤细胞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DNA合成.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观察低浓度三氧化二砷(As2O3)在不同氧环境下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在常氧(21% O2)、低氧(5% O2)、厌氧(0% O2)环境利用0 μmol/L As2O3(空白对照组)、1 μmol/L As2O3、1 μmol/L VP-16体外诱导培养肺癌A549细胞24 h,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法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通过Annexin Ⅴ/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 μmol/L As2O3组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及G0/G1期细胞比例随缺氧加重而增加;厌氧环境下该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G0/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其细胞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与3种相应氧环境下VP-16组相比较,As2O3组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G0/G1期细胞比例、G2/M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均减少(P<0.05)。结论1 μmol/L As2O3对A549细胞无明显诱导凋亡作用,厌氧环境下该剂量As2O3可以通过G1期阻滞抑制A549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TS)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320的增殖抑制、凋亡诱导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COLO320细胞中,加20、60及100ng/mL STS和100ng/mL佛波酯(PMA),作用24h后,用MTT法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STS抑制COLO320细胞生长,24h的IC50为55ng/mL.20、60及100ng/mL STS分别作用细胞24h后,发现G0/G1期细胞分别为(47.30%±1.53%)、(49.50%±1.54%)和(51.60%±2.12%),G2/M期细胞分别为(30.45%±1.32%)、(34.50%±1.23%)和(37.70%±1.82%);100ng/mL PMA组G0/G1期细胞为(57.10%±1.89%),G2/M期细胞为(24.70%±0.35%);空白对照组G0/G1期细胞为(50.60%±1.69%),G2/M期细胞为(1.85%±0.78%).20、60及100ng/mL STS组与100ng/mL PMA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STS使细胞G0/G1期均减少(P<0.05)及G2/M期均明显增加(P<0.01).STS作用24h后细胞的G1期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结论 STS通过抑制PKC的活性,使细胞被阻滞于G2期,从而抑制COLO320细胞的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碘化丙啶(PI)和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两种不同染色方法在流式细胞术中对细胞周期检测的影响.方法 A549细胞分别采用PI和DAPI染色法进行染色,于染色后0和24h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G0/G1期、S期和G2/M期的DNA含量,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同时进行细胞计数,观察细胞浓度变化.结果 PI和DAPI法染色后0h上机测定,结果分别为:CV值(7.72±0.19)、(5.92±0.09),G0/G1期含量(69.63±1.16)%、(69.87±1.28)%,S期含量(24.53±0.47)%、(24.43±0.86)%,G2/M期含量(5.85±1.04)%、(5.72-0.65)%,两种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的结果基本一致(P>0.05);染色后24h重新测定,结果分别为:CV值(8.82±0.05)、(6.09±0.30),G0/G1期含量(58.50±0.90)%、(70.47±0.81)%,S期含量(31.73±0.75)%、(23.67±0.45)%,G2/M期含量(9.51±0.47)%、(5.86±0.46)%,两种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I法染色后0和24h测定结果基本一致(P>0.05),而PI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计数结果显示,放置24hPI法细胞损耗为63.14%,DAPI法细胞损耗为12.50%,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24h后PI法细胞开始崩解,镜下见较多的细胞碎片,而DAPI法细胞形态良好.结论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DAPI染色法优于PI染色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脱氧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G)对体外培养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低氧模型,实验分常氧组和低氧组,利用体外细胞培养及流式细胞分析术等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的2-DG对Eca109细胞周期、凋亡和增殖指数(PI)的影响。结果:常氧条件下2-DG浓度为0 mmol/L、80 mmol/L作用食管癌细胞24 h后,G1期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4.87±0.99)%、(64.60±2.17)%,凋亡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90±1.61)%、(7.23±1.43)%;低氧条件下G1期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4.23±1.42)%、(87.74±2.19)%,凋亡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8.02±1.42)%、(68.72±1.47)%,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DG能剂量依赖性地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凋亡,使G1期细胞增多,同时伴有S期、G2/M期细胞比例的相应减少,且在低氧条件下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iRNA)下调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设计合成的SCD-1 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转染后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对照siRNA转染)和SCD-1 siRNA组(SCD-1 siRNA转染)。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epG2细胞SCD-1 mRNA的表达,噻唑蓝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CD-1 siRNA对HepG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SCD-1 siRNA组的SCD-1 mRNA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转染后24、48、72 h,SCD-1 siRNA组HepG2细胞增殖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减慢(P<0.01);SCD-1siRNA组HepG2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SCD-1 siRNA组HepG2细胞在合成前期(G0/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在合成期(S期)和合成后期(G2/M期)的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HepG2细胞在SCD-1 mRNA表达、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NA可通过下调HepG2细胞SCD-1基因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9.
凝血酶敏感蛋白-1对人肝癌细胞株HCCLM3生长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及受体CD36、CD47对人肝癌细胞株HCCLM3生长及细胞周期的作用,初步探讨TSP-1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根据处理因素将细胞株分为:TSP-1组(加入TSP-1蛋白,40 mg/L)、空白对照组、CD36阻断组、CD47阻断组.阻断组细胞接种后先加入5 mg/L对应的单抗,待单抗与细胞充分结合后再加入40 mg/L TSP-1.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分别观察TSP-1及CD36、CD47单抗对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增殖指数(PI)及TGF-β1分泌的影响.结果:TSP-1组、CD36阻断组、CD47阻断组细胞生长受抑,且CD36阻断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低于CD7阻断组.TSP-1组G0/G1期细胞数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数减少,与对照组和CD36阻断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SP-1组、CD36阻断组及CD47阻断组PI分别为:(42.70±2.09)%、(27.85±0.71)%、(38.04±1.35)%和(31.78±0.43)%,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TGF-β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SP-1主要通过与受体CD36的结合对人肝癌细胞株HCCLM3的生长增殖有抑制作用.TSP-1对HCCLM3的抑制可能不是通过调节TGF-β1的分泌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伤口愈合和JAK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Ha CaT,采用5 ng/mL的TGF-β1刺激HaCaT细胞建立皮肤损伤模型,采用100μg/mL的三七总皂苷干预TGF-β1刺激的Ha CaT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Con)组、模型(TGF-β1)组和三七总皂苷处理(NT)组。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检测增殖和迁移相关分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2、MMP-9)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JAK2信号通路JAK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TGF-β1组细胞增殖活力、克隆形成数[(107.61±10.63)个vs (44.95±4.77)个]、S期[(33.16±3.13)%vs (22.32±2.04)%]和G2/M期[(18.12±1.09)%vs (13.62±1.04...  相似文献   

11.
肝缺血再灌注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肝缺血再灌注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以探讨移植肝功能不良的可能原因。方法 :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sham) ,缺血 1h再灌注 1h组 (IR1) ,缺血 1h再灌注 4h组 (IR2 )三组。利用肝原位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定量测定各期细胞数 ,观察随灌注时间的延长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IR1组肝组织的细胞周期S期比例降低 ,G2 /M期比例升高 ;IR4组G0 /G1期细胞比例增加 ,G2 /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能引起细胞周期的变化 ,使细胞的增殖和分裂处于抑制状态 ,从而影响细胞的再生和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统藏药总状绿绒蒿体外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30、60、90、120和150 mg· L-1)总状绿绒蒿醇提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白血病K562细胞,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细胞DNA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变化.结果:作用于K562细胞24、48和72 h后,不同浓度总状绿绒蒿醇提物组K562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随着总状绿绒蒿醇提物浓度增加,K562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形态不规则,轮廓模糊,细胞碎片增多.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60、90和120 mg·L-1总状绿绒蒿醇提物组K562细核内DNA片段化、TailDN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细胞周期检测,60、90和120 mg·L-1总状绿绒蒿醇提物作用于K562细胞24 h后,G0/G1期、S期细胞所占比例逐渐下降,G2/M期细胞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分别为(1.88士0.30)%、(5.46±0.57)%和(19.80±1.03)%,各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1.10±0.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状绿绒蒿醇提物组K562细胞周期发生了G2/M期阻滞.结论:总状绿绒蒿醇提物对K562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DNA损伤引发G2/M期阻滞有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甘草单体成分新甘草酚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 低(10μM)、中20μM)、高(40μM)剂量新甘草酚培养HepG2细胞24 h,PBS作为空白对照,索拉非尼作为阳性对照,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cyclin D1、cyclin A 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记(Western Blot,WB)检测PI3K-Akt信号活化。结果 低(10μM)、中20μM)、高(40μM)剂量新甘草酚对HepG2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P<0.05);细胞周期实验表明新甘草酚减少G0/G1期细胞(P<0.05),增加G2/M期细胞(P<0.05),抑制DNA复制和减数分裂过程;RT-PCR结果显示,新甘草酚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A 转录水平的表达;WB结果表明新甘草酚抑制PI3K-Akt信号活化。结论 新甘草酚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活化,抑制了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A表达,从而对HepG2细胞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组人 B7-H4蛋白对宫颈癌患者外周血 T 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B7-H4分别与15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活化淋巴细胞混合培养48 h 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 T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及各亚群 T 细胞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芯片检测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含量。结果宫颈癌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与 B7-H4混合培养48 h 后,G1、G2和 S 期的 T 细胞分别占90.59%、8.55%和0.87%,空白对照组 T 细胞各期占92.83%、6.09%和1.13%;B7-H4组 CD4+ T 和 CD8+ T 细胞的 Ki67阳性率分别为2.13%±0.13%和1.03%±1.33%,空白对照组为2.74%±0.98%和1.71%±1.32%。B7-H4组较空白对照组 CD8+ T 和 CD4+ T 细胞占 T 细胞的比例下降,但 CD4+ T/CD8+ T 比值增高,CD4+ CD25+Foxp3+ T 细胞增多;B7-H4组混合培养上清液中 TGF-β1含量为(259.25±32.78)pg/mL,空白对照组为(202.75±20.17)pg/mL。B7-H4对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活化 T 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B7-H4使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活化 T 细胞被阻滞于 G2期, S 期细胞明显减少;B7-H4抑制 CD4+ T 和 CD8+ T 细胞增殖,但对 Foxp3+ T 细胞增殖和分泌 TGF-β1可能有促进作用;B7-H4对T 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B7-H4在抑制宫颈癌抗肿瘤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它可能成为宫颈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iRNA)下调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表达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卵巢癌细胞株SKOV3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对照siRNA转染)和观察组(AEG-1 siRNA转染)。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AEG-1 siRNA对AEG-1基因表达的影响;甲基噻唑基四唑法观察AEG-1 siRNA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EG-1 siRNA对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AEG-1 mRNA表达、SKOV3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率及在DNA合成前期(G0/G1期)、合成期(S期)、合成后期(G2/M期)的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KOV3细胞AEG-1 mRNA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KOV3细胞增殖在24、48、72 h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显著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KOV3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KOV3细胞在DNA合成前期(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而合成期(S期)、合成后期(G2/M期)的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iRNA可通过下调卵巢癌SKOV3细胞AEG-1基因的表达,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icer抑制对卵巢癌细胞A2780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Dicer在卵巢癌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合成Dicer的小干扰RNA(Dicer siRNA)转染A2780细胞并筛选有效siRNA,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Dicer的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Dicer蛋白的表达,MTT检测细胞生长活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与未转染组相比,siRNA1658转染组Dicer基因mRNA的表达最低,为(0.194±0.002),明显低于siRNA1897转染组的(0.535±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siRNA334组的(0.251±0.01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以未转染A2780细胞Dicer mRNA表达水平为100%,si Dicer-A2780细胞Dicer的mRNA水平相对下降(0.157±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未转染A2780细胞Dicer的蛋白表达水平为100%,si Dicer-A2780细胞Dicer的蛋白水平相对下降(0.153±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种板后第3天、第4天、第5天,与对照组细胞比较,si Dicer转染的A2780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均0.05)。与对照组转染si NC的细胞相比,转染si Dicer 96 h后,si Dicer-A2780细胞的增殖活性平均上升了23%。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si Dicer-A2780细胞中G0/G1期占(44.26±0.48)%,S期占(25.05±1.20)%,G2/M期占(21.53±0.77)%;对照组si NC-A2780细胞中G0/G1期占(52.79±1.11)%,S期占(20.01±1.22)%,G2/M期占(19.80±0.24)%。si Dicer-A2780细胞S期和G2/M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而G0/G1期细胞则减少(P0.001)。与对照组si NC-A2780细胞的穿膜细胞数相比,抑制Dicer表达的si Dicer-A2780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增加(3.99±0.29)倍(P0.001)。结论 Dicer基因具有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来源于海芒果种子的强心苷化合物β-D-glucosyl-(1-4)-α-L-thevetosides of 17β-digitoxigenin(GHSC-73)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HSC-73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Propidium Iodide(PI)单标法检测GHSC-73对HepG2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Real-time RT-PCR检测S期相关基因在GHSC-73处理前后表达的变化.结果:GHSC-73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作用HepG2细胞24、48、72 h后,IC50分别为(5.18±0.21)、(0.37±0.08)、(1.66±0.16) μmol/L.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S期细胞百分比逐渐增多,而G0/G1期细胞百分比逐渐减少(P<0.05),G2/M期细胞百分比基本保持不变,表明GHSC-73阻滞HepG2细胞于S期.Real-time RT-PCR检测S期相关基因的结果显示:GHSC-73诱导后HepG2细胞GADD153、cyclin D1、p21基因表达上调,cyclin A2、 DHFR、TYMS基因表达下调.结论:GHSC-73可通过S期阻滞来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阻滞作用可能与GADD153、cyclin D1、 p21、 cyclin A2、DHFR和TYMS基因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PTEN基因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对人原代白血病细胞及K562细胞系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携带有野生型PTEN、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PTEN-GFP)及空载体腺病毒(Ad-GFP)转染原代白血病细胞和K562细胞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TUNEL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培养细胞集落并比较不同组间集落形成的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FQ-PER)检测PTEN mRNA水平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PTEN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以感染复数为200转染后,与Ad-GFP相比,Ad-PTEN-GFP转染人白血病K562细胞系后,细胞增殖受抑,凋亡率增加,最大生长抑制率为35.2%,最大凋亡率为30.0%.细胞周期显示G1期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54.9±2.51)% vs (78.5±4.13)%],G2/M期比例降低[(30.2±1.91)% vs (13.6±1.02)%](均P<0.05).结论 过表达PTEN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其对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以200、400、600、800、1 000μg/L(终质量浓度)的IL-17刺激,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培养24、48、72 h。用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MTT法检测IL-17刺激后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IL-17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 IL-17对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00μg/L的IL-17对细胞无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800μg/L的IL-17在细胞培养72 h后对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最明显(P<0.01),1 000μg/L的IL-17对细胞则有抑制作用(P<0.01)。IL-17刺激肝星状细胞后能促使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细胞增殖以S期细胞比例为主。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增殖指数随着IL-17浓度的增长而增加,而1 000μg/L的IL-17则抑制细胞周期,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P<0.01)。结论 IL-17能刺激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IL-17能够促进肝星状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  相似文献   

20.
凌杰  金邻杰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1):780-781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ADS)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对G2/M期的阻滞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DADS对MGC80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ADS对MGC803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30mg/L、60mg/L、90mg/L的DADS对MGC803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1.58%±2.20%、53.87%±4.50%、81.58±1.70%,随浓度增高呈上升趋势;对MGC803细胞周期的影响为G0/G1期细胞比率下降,G2/M期逐渐上升。结论DADS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通过G2/M期阻滞,抑制细胞分裂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