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西雅 《现代保健》2009,(32):105-106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肺内病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就如何提高穿刺准确性和影响诊断准确率的因素进行讨论。结果60例中,穿刺成功率和准确率达98.3%,穿刺后出现的并发症均为气胸及咯血,其中咯血者8例,气胸10例,发生率为30%。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安全的,可有效提高肺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切割针活检直径≤3cm肺结节的价值。方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肺部病灶直径≤3cm结节101例,病灶用意大利或美国20G活检针至少穿刺取材。结果:肺结节穿刺准确率达100%,病理证实恶性病灶73例、良性病灶28例,其中结节太小取材少不能定性1例。诊断准确率为99.01%,并发症中气胸发生率13.86%、咯血17.82%,无严重并发症,穿刺针通过肺大泡而没有引起气胸1例。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直径≤3cm肺部结节活检的准确性高而并发症较低,可作为肺内3cm以下孤立性结节灶在临床治疗前病理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手术在诊断肺部病变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病灶穿刺活检手术诊断和治疗的120例肺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均穿刺成功,穿刺次数为1~4次;明确诊断118例,诊断总阳性率为98.33%,误诊2例.术后有20例患者术后发生气胸,发生率为16.67%;4例出现靶区少量出血,发生率为3.33%,经保守治疗7d后吸收;所有患者均无死亡.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明确肺部病变具有高分辨率特征,明显提高了肺部肿瘤的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用于肺部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11月采用16~20 G的切割活检针在螺旋CT引导下对125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穿刺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经皮肺穿刺活检后经病理诊断明确118例,诊断阳性率为94.4%;术后发生气胸12例、肺出血5例、咯血9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用于肺部占位性病变安全、方便、准确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对53例肺部周围性病变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分析诊断正确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53例均获取组织标本,穿刺成功率为100%。49例获取阳性病理结果,阳性率为92.45%。术后并发气胸4例(7.55%),少量痰血3例(5.66%)。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简便、安全、诊断准确性高,提高操作技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桑俊文  温凤萍 《中国校医》2012,26(4):293-29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及对肺周围性占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肺周围性占位病变的患者行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中确诊率97.37%,其中恶性诊断符合率为100%,良性诊断符合率为90.9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性占位病变的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并发症较低。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以在有条件的单位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肺部肿块行彩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肺占位穿刺切割活检,探讨微创细针穿刺活检对确诊肺部肿块性质的意义及安全性。方法102例肺部肿块,经彩超或CT薄层扫描定位,活检枪穿刺切割取材,分析组织病理学阳性率、细胞学涂片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T引导肺占位穿刺切割活检成功率100.0%(82/82),确诊77例,诊断阳性率93.9%,发生气胸5例。彩超引导肺占位穿刺切割活检20例,成功20例,确诊19例,诊断阳性率95.0%,未见气胸发生。结论彩超或CT引导下肺占位穿刺活检术定位精确,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均是诊断肺部肿块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取出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8例肺穿刺病例,分析如何选择活检的最佳层面、进针点及进针深度和角度,抽吸或切割病变组织后送检。结果细胞和(或)组织病理检查报告,肺部恶性肿瘤12例,结核3例,炎性3例,无一例局部出血、气胸、咳血等。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并发症小,实用性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2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活检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145例出现气胸,其中4例为大量气胸;166例出现针道周围渗血,其中47例出现痰中带血,大咯血4人;12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例发生急性胸膜反应。无感染、大量出血、血胸、空气栓塞、针道种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病灶周围肺部基本情况、病灶大小、深度、病灶性质是影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要领,以提高阳性率和准确性,减少并发症,提高病变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方法:收集完整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12例,随访其活检材料的病理结果。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活检诊断符合率为92%。并发症包括气胸4例,咯血11例。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的成功能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减少病人的照射量。穿刺成功与否主要与是否熟悉解剖部位,确定扫描体住,穿刺点选定,穿刺针类型及进针角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孤立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对痰细菌学、细胞学阴性、纤支镜不能确诊的48例肺孤立性病变患者,在CT扫描定位下,应用巴德活检针(Bard Magnum Biopsy Needles)经皮肺穿刺活检取材,行病理学诊断,分析其确诊率、并发症及相关因素。结果 48例患者共行穿刺49次,阳性46例(95.8%),阴性2例(4.2%),其恶性病变诊断率97.4%(38/39),良性病变诊断率88.8%(8/9),术后咯血3例,气胸2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对肺孤立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艾滋病合并肺部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 对6例艾滋病合并肺部病变病例及其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胸闷,4例咳白色泡沫痰,3例高热(>39.5℃).WBC升高2例,降低4例;血沉增快3例;1例癌胚抗原明显升高达52.20 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肺内病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皮肺穿刺活检肺内病灶的患者资料,根据病灶部位的不同,采用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经病理明确诊断61例。结果 63例患者超声引导穿刺14例,CT引导穿刺49例。穿刺后结果示:恶性肿瘤共48例,其中原发性肺癌41例(鳞癌17例、腺癌21例、未分化癌3例),由其他部位或器官转移性肿瘤6例,胸膜间皮瘤4例(良性3例,恶性1例),诊断为结核者2例,炎性假瘤8例,不能明确诊断2例。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为96.8%,均未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性高、确诊率高的方法,对于肺内病灶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病灶部位的不同正确选地择超声或CT引导,利用其各自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安全性和准确性、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强 《中国辐射卫生》2014,23(3):266-267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4例肺部病变患者行低剂量(30或50mA)CT引导下肺穿刺,穿刺成功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肺穿刺214例,辐射剂量降低85%或75%分别为169例、45例,取材全部成功,确定病理诊断211例,总确诊率为98.6%。结论 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辐射剂量低、定位准确、安全可靠、阳性诊断率高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部结节病灶、条块病灶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及检验方法选择.方法:对比分析某医院66例肺部结节病灶、35条块病灶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资料、病理及手术、随访资料.结果:66例肺部结节病灶穿刺取材成功65例,2例是凝血块,其中腺癌25例,鳞癌19例,小细胞癌4例,转移癌6例,结核球3例,异常细胞2例,腺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1例,支气管囊肿1例;35例肺部条块病灶穿刺成功35例,取材成功28例.诊断炎性病变9例,肺结核6例,鳞癌5例,脓疡4例,腺癌2例,炎性肉芽肿2例.结论:肺部病变CT引导下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节病灶准确率为95%,条块病变准确率为78%,条块病变需要多种方法取材并与病菌检查相结合,以提高穿刺活检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在CT引导下使用自动切割针对肺部局限性病灶组(84例)和肺部弥漫性病灶组(7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分析病理学资料;观察气胸和咯血的发生。结果根据穿刺物病理学资料,2组共有88例成功穿刺活检到病灶组织;肺穿刺成功率96.7%(88/91)。局限性病灶组穿刺成功率(98.8%)高于弥漫性病灶组(71.4%)(P<0.01)。局限性病灶组肺癌占91.7%(77/84);弥漫性病灶组肺癌占14.3%(1/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计两组肺部病灶临床总确诊率为95.6%(87/91)。两组合计发生气胸18例;咯血12例,其中1例发生大咯血窒息。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病灶,尤其是局限性病灶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气胸、咯血的风险仍应强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CT引导下肺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及并发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29例中,恶性肿瘤21例(72.41%),其中腺癌12例,鳞癌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良性病变6例(20.69%)中,结核球3例,炎性假瘤2例,慢性肺脓肿1例;未能定性2例(6.90%)。并发气胸3例(10.34%),痰中带血2例(6.89%)。诊断准确率为93.10%。结论CT导引下经皮肺病变穿刺活检,准确性高、并发症少、费用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346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并发症种类、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措施。结果除6例需行二次穿刺外,其余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并发症主要为气胸(45例)及肺出血(31例),气胸主要与病灶部位及穿刺针行径有关,肺出血主要与病灶部位及大小相关。少量气胸或出血无需特殊处理,大量气胸或出血较多时需及时行胸膜腔穿刺术,必要时留置胸膜腔闭式引流管。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具有协助明确诊断及指导进一步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抽吸活检和切割活检对肺部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3月至2009年11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抽吸活检患者52例(抽吸活检组),切割活检患者79例(切割活检组),对比两组活检方法诊断结果的正确率.结果 抽吸活检组恶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92.9%(39/42),良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60.0%(6/10),总诊断正确率为86.5%(45/52);切割活检组恶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98.5%(64/65),良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92.9%(13/14),总诊断正确率为97.5%(77/79),两组良性病变诊断正确率及总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对肺部疾病的诊断正确率高于抽吸活检,更易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临床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制穿刺活检固定仪在CT引导下经皮肺占位穿刺活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内占位性病变行穿刺活检的患者216例,回顾性研究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16例患者中,恶性病变188例,良性病变23例,穿刺活检成功率97.69%。病灶良恶性及病灶大小对穿刺活检成功率有显著影响(P〈0.05)。并发出血24例(11.1%),气胸27例(12.5%),气胸发生率与病灶大小及病灶距胸膜距离显著相关(P〈0.05)。结论自制穿刺活检固定仪的应用能够提高肺穿刺活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