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1 男,33岁.1周前患右侧钾齿冠周炎,后出现高热,颈部显著肿胀、活动障碍.CT检查发现颈部咽后间隙及食管旁间隙感染蜂窝织炎,胸部食管旁间隙蜂窝织炎.  相似文献   

2.
病例1 男,33岁.1周前患右侧钾齿冠周炎,后出现高热,颈部显著肿胀、活动障碍.CT检查发现颈部咽后间隙及食管旁间隙感染蜂窝织炎,胸部食管旁间隙蜂窝织炎.  相似文献   

3.
<正> 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为厌氧性细菌。临床上常选用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患部休息,局部热敷,切开减压、引流等。本文通过对30例急性蜂窝织炎患者在切开排脓后,使用碘伏纱  相似文献   

4.
颈深部感染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颈深部感染是指由机体深部的感染源,如牙、咽、扁桃体、涎腺、食管、呼吸道等处的炎症,感染颈深筋膜浅层以下的组织,如筋膜、淋巴结等,引起的脓肿形成或较广泛峰窝织炎的总称。扁桃体周围间隙、咽后隙、咽旁隙等的感染均属此类,并且  相似文献   

5.
病人 男,45岁.摔倒,左颈部撞到细铁柱上后渐出现胸闷、呼吸困难5 h.2010年3月4日急诊入院.查体:声音嘶哑,颈部无明显伤痕,两侧颈部触及皮下握雪感,双肺呼吸音无减弱.X线后前位胸片示颈部皮下气肿.CT示颈部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体主要在气管和颈椎之间及其两侧.食管钡餐造影示少量造影剂进入颈椎及食管后间隙,滞留在6、7颈椎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儿童牙源性口底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2012年收治的8例牙源性口底蜂窝织炎患儿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牙源性口底蜂窝织炎患儿经抗感染治疗及脓肿切开引流等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要重视儿童牙源性口底蜂窝织炎的预防,其治疗中及早治疗病灶牙以及及早切开引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病人 男,45岁.摔倒,左颈部撞到细铁柱上后渐出现胸闷、呼吸困难5 h.2010年3月4日急诊入院.查体:声音嘶哑,颈部无明显伤痕,两侧颈部触及皮下握雪感,双肺呼吸音无减弱.X线后前位胸片示颈部皮下气肿.CT示颈部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体主要在气管和颈椎之间及其两侧.食管钡餐造影示少量造影剂进入颈椎及食管后间隙,滞留在6、7颈椎前.  相似文献   

8.
病人 男,45岁.摔倒,左颈部撞到细铁柱上后渐出现胸闷、呼吸困难5 h.2010年3月4日急诊入院.查体:声音嘶哑,颈部无明显伤痕,两侧颈部触及皮下握雪感,双肺呼吸音无减弱.X线后前位胸片示颈部皮下气肿.CT示颈部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体主要在气管和颈椎之间及其两侧.食管钡餐造影示少量造影剂进入颈椎及食管后间隙,滞留在6、7颈椎前.  相似文献   

9.
据报告,产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约15%。CT可用于诊断诸如子宫旁蜂窝织炎,败血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因子宫切口坏死而引起的腹腔脓肿或腹膜炎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坏死性蜂窝织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社区获得性坏死性蜂窝织炎的护理,做好病情观察、局部创面处理及全身治疗、心理护理等工作。结果 6例皮肤感染得到完全控制,患者创面愈合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做好病情观察、局部创面处理及全身治疗、心理护理是治疗社区获得性坏死性蜂窝织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29例开放性骨折并发梭状芽孢杆菌肌坏死和蜂窝织炎的治疗。方法 对17例梭状芽孢杆菌肌坏死,12例梭状芽孢杆菌蜂窝织炎,分别采用截肢,紧急清创,双氧水持续灌注,高压氧及大量抗生素治疗。结果 死亡1例,截肢13例,保肢15例。结论 开放骨折合并梭状芽孢杆菌肌坏死和蜂窝织炎仍是骨科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多组肌群发生梭状芽孢杆菌肌坏死应予截肢,对单组肌群发生梭状芽孢杆菌肌坏死或蜂窝织炎,可进行保肢,并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国内、外都已开展了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现总结报道我们开展60例食管癌腔镜手术的体会. 资料和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35~76岁,平均60.5岁.包括食管上段癌21例,中段癌26例,下段癌13例. 33例食管中上段癌患者行胸腔镜游离食管,腹腔镜游离胃,食管胃颈部吻合术. 患者取左侧卧位,游离食管,清扫食管旁、隆凸下及右、左侧喉返神经淋巴结.向上游离至胸膜顶,向下游离至膈裂孔.患者改平卧位,两组同时从颈部游离食管、腹腔镜下游离胃.颈部食管游离完成后掏出食管切断,腹腔游离胃部后将食管拉出,腹部正中切口约5 cm,胃部用闭合器做成管状胃,腹腔镜下将管状胃送入胸腔,关腹.将管状胃拉出颈部,与食管行端侧吻合.  相似文献   

13.
1992年 3月~ 2 0 0 2年 3月 ,我们对食管癌进行改进的食管癌切除 ,经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单层吻合术 ,效果较满意。一、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本组患者男 1 88例 ,女1 32例 ,年龄 2 6~ 80岁 ,32 0例中 ,食管上段 1 3例 ,中段癌 1 82例 ,下段癌 1 2 5例 ,肿瘤分期Ⅰ期 5例 ,Ⅱ期 1 77例 ,Ⅲ期 1 38例。2 .方法 :进胸后常规游离食管及胃大小网膜 ,尽量清除胃左血管旁淋巴结及脂肪组织 ,于贲门处断胃 ,于胃底最高处胃大小弯两侧各缝一标志线 ,与食管残端结扎线结扎在一起。在颈部左侧胸锁乳突肌内缘切一 2 .0~ 3 .0cm小口 ,与颈段食管床会…  相似文献   

14.
皮肤的细菌性感染颇为多见,可以是轻度感染,但重者可危及生命。本文作者重点讨论了以下问题: 1.脓皮病:多为轻度、中度和浅表部位的感染,一般不需住院治疗。包括脓疱病、毛囊炎、疖、痈、甲沟炎、丹毒和蜂窝织炎等。链球菌属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发性蜂窝织炎,是最近确认的一种由外科治疗所致的皮肤感染综合征。其腿部静脉切开处可突然出现痛疼、发烧和红斑。轻度感染者可口服青霉素V,或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破裂的诊断与手术方式。方法 1980-01—2012-06间共收治36例食管破裂与穿孔患者。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34例。单纯食管破裂修补术、食管破裂修补加肋间肌瓣、膈肌瓣、带蒂大网膜覆盖破裂口8例;破裂食管切除、Ⅰ期食管胃胸内或颈部吻合术3例;纵膈引流、胸腔引流或食管"T"管引流加空肠造瘘6例;食管旷置或颈部食管造瘘,加纵膈、胸腔引流及空肠造瘘,Ⅱ期消化道重建2例,其中1例为经胸骨后管状胃与颈部食管吻合;颈部食管旁切开引流术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各1例。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癌、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或支架置入时破裂5例:姑息性食管癌切除、吻合口狭窄部切除再游离胃行颈部吻合术4例,食管破裂修补术加破裂食管对侧Heller手术1例。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肺深部裂伤、脾破裂胃破裂、车祸胸部贯通伤伴胸壁皮肤Ⅱ度烧伤各1例:行肺裂伤修补,胸腹联合切口行脾切除胃破裂修补术加胃空肠造瘘,1例伤后6d,确诊食管破裂,行食管破裂修补及肋间肌瓣加固。1例食管异物40 d,致食管-主动脉瘘(AEF),左心转流下阻断主动脉,修补主动脉破口,切除胸段食管行颈部食管胃吻合,获成功。食管胸中段化学性烧伤致穿孔1例,I期行胸段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食管破裂修补术后再瘘3例:行胸腔廓清、上下胸腔引流及空肠造瘘。结果治愈27例,其中3例并吻合口狭窄,经扩张后好转。死亡9例。结论选择合理方式治疗食管破裂至关重要。要综合考虑食管破裂的原因、部位、时间、大小、原发疾病、并发症、纵隔及胸腔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多为单侧损伤,双侧喉返神经损伤较少,且处理较为棘手.我们遇到2例,现报道如下. 例1男,63岁.2007年3月食管胸上段癌行不开胸食管拔脱,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既往病人有左侧甲状腺手术史.术中自左颈部游离食管,局部粘连严重,左颈部吻合器吻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2012年8月29日1例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辅助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男,58岁,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半年.经胃镜和活检病理诊断为颈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化疗3周期后,分期从T3N1M0降为T2N0M0,行腹腔镜辅助食管内翻拔脱术:腹腔镜下用超声刀游离胃、下段食管和膈食管裂孔,利用腔镜切割缝合器制成管状胃.同时,经颈部游离食管和清理颈部各组淋巴结.腹部悬吊,腹腔镜辅助食管内翻拔脱后,将管状胃牵至颈部,与食管残端吻合.手术时间2 h 50 min.术中出血量约210 ml.术后第7天进清流食,逐渐加量.术后第12天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声嘶等并发症.术后病理:颈部各组淋巴结15枚,未见癌转移.术后3个月,酸反流4~6次/d,多在夜间.  相似文献   

18.
十二指肠后壁、胃贲门与食管交界处以及胃后壁的穿透性溃疡,属于非典型性穿孔.胃或肠内容物不进入游离的腹腔,而进入腹膜后间隙(十二指肠后壁穿孔),或进入网膜囊(胃后壁穿孔),或进入纵膈蜂窝组织(胃与食管交界处穿孔).穿孔时不是立刻刺激腹膜发炎,以后在网膜囊或腹膜后间隙形成脓肿,在晚期通常脓毒症发生.本文报道1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非典型性穿孔,男10,女2,年龄19~44岁.溃疡定位:十二指肠后壁4例,胃贲门与食管交界处6例,胃后壁2例.非典型性穿孔,腹痛开始不很剧烈,不伴随休克.十二指肠后壁穿孔时,病人主诉腰部束带状酸痛: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口底蜂窝组织炎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07年9月~2009年5月收治的16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及护理观察,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结果:患者的高热、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退一得到解决,16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口底蜂窝织炎患者疾病发展迅速,炎症早期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及做好局部切开减压引流是治疗关键.护理上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20.
残胃急性蜂窝织炎伴大出血一例报告王岩,祝晓东残胃急性蜂窝织炎极为少见,患者起病突然,病势凶险,临床早期诊断困难。现将我院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3岁。因上腹痛伴呕血一小时急诊入院,患者13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