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工作制在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12月神经内科住院需要静脉输液治疗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选取2011年1~3月同类患者50例为实验组,实施责任包干工作制静脉输液,观察、比较两组平均每日案例静脉输液完成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每日案例静脉输液完成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输液实施责任包干工作制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在综合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靖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900例,其中2016年1~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30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1~12月和2018年1~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600例均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护理干预。比较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实施前(2016年)、后(2017年、2018年)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比例、护士静脉输液质量考核评分以及用药错误、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017年、2018年静脉留置针、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比例均显著高于2016年,一次性钢针使用比例均显著低于201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8年静脉留置针使用比例均显著高于2017年,一次性钢针使用比例显著低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7年、2018年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00%、3.67%,均显著低于2016年的15.00%,2018年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7年、2018年护士士静脉输液质量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2016年,2018年护士士静脉输液质量考核评分显著高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在综合医院中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以及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治疗小组(简称静疗小组)在提高静脉输液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5月400例输液患者设为对照组,无静疗小组干预;将2013年6~10月400例输液患者设为观察组,由静疗小组全程干预输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输液方式、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对输液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建立静疗小组后,患者输液的方式构成,输液患者静脉炎、静脉外渗等并发症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与建立静疗小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疗小组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静脉输液专业化水平,确保了静脉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危急重症患者的静脉输液护理管理中采用责任包干制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外科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11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病例均给予传统的静脉输液护理干预,研究组病例在输液过程中则采用责任包干制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单日输液时间为(1.81±0.68)h,单次穿刺成功率为98.21%,输液差错率为14.29%,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及重症静脉输液护理中采用责任包干工作制可明显提高临床服务质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小组在临床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静脉输液多,护士人力不足,静脉输液服务质量下降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成立静脉输液小组,重新调配班次及工作内容,制定工作规范,使病房输液服务质量及综合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穿刺技术水平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在提高产科输液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成立QC小组,以"提高输液服务质量"为课题,围绕课题,应用PDCA循环,经过现状调查、目标确定、原因分析、要因确认、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检查效果与巩固等阶段,开展了持续的QC活动。结果住院孕产妇对输液服务过程的满意率由85.8%提高到96.6%,p=0.000。结论QC小组在提高产科输液服务质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夏旦  吴慧芬 《护理与康复》2013,12(4):382-383
为提高对输液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降低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建立静脉输液小组,制订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开展PICC护理门诊及护理会诊,对护士进行静脉输液的专科护理培训,每月对各病区进行静脉输液质量评价。通过静脉输液小组建立与实践,提升了专科护理水平,提高了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变频工作制在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某三级医院门急诊输液室为对象,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变频工作制实施前实施后高峰时段患者等候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在相同配置的情况下,通过资源的变频调节,输液高峰时段患者等候时间由(46.32±10.16)min缩短为(28.79±8.92)min,患者满意度由80.3%上升至90.8%,护士工作满意度由76.7%上升至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频工作制应用于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最终提高护士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冯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0):1276-1276
静脉输液在现代医学领域治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作者科室于2007年7月成立了静脉输液小组,与原有的静脉输液服务模式相比较,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静脉输液小组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朱亚  葛学娣  黄莹 《护理与康复》2010,9(9):802-803
探讨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质量控制中的职责及作用。通过成立院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管理流程,实施静脉输液全程质量控制,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一次置管成功率提高、置管操作时间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下降、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提高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及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职能有了明显的扩展。静脉输液也在不断扩展的护理职能中,从最初的护理技术操作逐渐发展成一门专业的学科。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院于2005年成立了静脉输液治疗团队,简称静疗团队。我肿瘤中心为配合院静疗团队的工作,以院静疗团队为依托,紧随其后建立了肿瘤中心静脉输液治疗小组,简称静疗小组,成为院静疗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我院静脉输液治疗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管理小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建立静脉治疗管理小组前的8 11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12月建立静脉管理小组后的8 245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通过明确职责、制定计划、专科培训、建立静脉治疗质量持续改进监督体系,并开展全院值班会诊制度,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静脉置管感染率及护士静脉治疗专业知识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专业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静脉治疗管理小组有利于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为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组优化合作学习及反冲输液器使用在静脉输液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级专科护理女生160名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已完成2学时的静脉输液理论学习,学号前8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模式及常规输液器练习操作;后80名学生设为研究组,小组优化合作学习模式下应用模拟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练习.比较实训结束时两组护生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并记录实训期间操作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对研究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组理论成绩平均(46.20±3.20)分,现场操作成绩平均(46.50±2.90)分,整体技能操作成绩平均(92.37±6.8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7.50±3.90)分,(39.70±2.80)分,(80.60±3.16)分(均P<0.01);研究组一次排气成功率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P<0.01);排气过程中,研究组失液量为(0.14±0.01)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0.37)ml(P<0.01);研究组无针刺伤发生,对照组发生15例(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学生使用不同输液器在输液器再利用时液体排空时间分别为(11.64±2.63)s、(5.89±0.76)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高度评价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论 小组优化合作学习联合反冲输液器应用于静脉输液实训教学,实现了理论与临床实际的紧密衔接.将枯燥单一的流程转化为形象生动的临床小组整体护理,并利用反冲输液器安全实用等优势,解决了操作中资源浪费、耗时耗力等问题,能够活跃学习氛围,促进团结协作,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整体实训教学效率与效果.该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科室建立静脉输液质量监控小组对甘露醇致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在建立静脉输液质量监控小组前后(2011年及2017年)观察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使用甘露醇患者的静脉炎发生及分级情况,2011年观察结果作为建立质量监控小组前基线数据,将基线数据与建立质量监控小组后的2017年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建立静脉输液质量监控小组前(对照组)观察58例,建立后(观察组)59例。对照组有49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发生率为84.0%,其中Ⅰ级13例,Ⅱ级25例,Ⅲ级7例,Ⅳ级4例;观察组有30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发生率为50.8%,其中Ⅰ级12例,Ⅱ级13例,Ⅲ级5例;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级别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留置相同时间和使用相同量甘露醇静脉炎发生率及分级隋况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在ICU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4例经中心静脉治疗的危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用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评分表进行督导、管理。对照组予常规静脉治疗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感染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62, P<0.01)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36, t= -3.55,P<0.01)。结论 静脉治疗质量管理在ICU静脉治疗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减少导管感染,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前馈控制在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输液护理。方法运用前馈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成立专业化管理组织,建立和完善输液制度,规范输液操作流程,实施专业化培训。结果培训后护士考核成绩提高,护士能运用护理程序进行输液护理,输液质量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前馈控制是静脉输液管理的有效手段,能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输液护理质量,确保静脉治疗安全。方法 组建静脉输液小组,实现静脉输液系统的实践与管理。 结果 提高了临床护士的静脉治疗专业水平,及时解决了静脉治疗中的疑难问题和异常情况 结论 静脉输液小组有利于提高静脉护理质量,满足临床治疗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