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的减少甚至消失,伴有纤维组织增生,黏膜肌增厚,胃黏膜变薄,同时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称为癌前病变[1]。现代医学对于CAG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跟踪观察、手术介入为主,无特异性治疗手段。而中医治疗在辨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对于缓解CAG的临床及镜下表现,阻断、逆转肠上皮化生过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安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Hsp70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其重要的作用机制,同时观察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口服"安胃方"每日2剂,每次200 mL;对照组40例,口服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胃黏膜大体观、病理、Hsp70和p53蛋白的表达,并作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治疗组萎缩的有效率为86%,肠化的有效率为78.26%,优于对照组(P<0.01),对Hp感染无明显影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分型脾胃虚弱组疗效优于脾胃湿热组(P<0.05)。免疫组化研究显示安胃方能抑制p53蛋白(P<0.05),上调Hsp70表达(P<0.05)。结论:安胃方对CAG有明显疗效,对病理变化有显著改善,通过下调抑制p53蛋白,上调Hsp70表达,可能是主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郑伟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21-12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痞胀”等范畴。近年来,国内学者用现代科学手段探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微观检测指标,为该病的微观辨证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依据。现就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检查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西医检查项目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10例门诊及住院CAG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胃黏膜活栓作出病理诊断,同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CAG患者性别与辨证分型元相关性(P>0.05);患者的年龄与辨证分型无相关(P>0.05)但总体上偏于中老年者多见;患者HP感染与辨证分型有相关性(P<0.05),脾胃湿热型的HP感染率达100%;CAG、CAG CSG肠上皮化生(IM),出现率总体上与辨证分型有差剐(P<0.05),异型增生(ATP)出现率总体上与辨证分型无差别(P>0.05),需进一步研究.结论:CAG的微观变化与中医辨证结合使其诊断更臻完善、辨证更全面、准确,疗效更理想,为中医辨证施治开创新思路、增填新内容.也符合现代循症医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结果: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总有效率达98%。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及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内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患者317例,并进行Hp检测及中医证型辨证,分析CAG的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及Hp的相关性。结果:1.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证型按照所占比率排序为脾胃虚气滞型>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胃络瘀阻。2.中医各证型与H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6种证型在Hp的阳性感染方面差异有显著性。以胃阴不足及胃络瘀阻型为最低与其它各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p在本次研究中的阳性感染率为45.1%。3.中医辨证各型与胃黏膜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分析表明:①同一证型在不同程度肠上皮化生分布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证型在同一程度肠上皮化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各证型在轻度异型增生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在中重度分布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以脾胃虚弱、胃阴不足及胃络瘀阻3型在重度异型增生时较高。③各证型在轻、中、重度萎缩程度分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轻度萎缩时排序为肝胃不和、脾虚气滞、、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各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萎缩在脾胃湿热和胃络瘀阻、脾胃虚弱较高,与其他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重度以胃阴不足及胃络瘀阻较高,与其他证型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与中医证型之间及Hp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轻度时以实证为主,中度时以虚实夹杂为主,重度时以虚及瘀为主。本研究为该病发病机理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胃黏膜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CAG伴胃黏膜异型增生(Dys)和/或肠上皮化生(IM)患者305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H.pylori检测,分析CAG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胃黏膜病理程度与中医证型与H.pylori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CAG癌前病变的各中医证型分布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虚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阻型;本研究患者H.pylori感染率为24.3%(74/305),不同病理程度的H.pylor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pylori感染率与胃黏膜病理程度呈正相关,即病理程度越重H.pylori感染率越高(P均0.05);不同中医证型的不同病理程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肝胃不和型和脾胃湿热型轻度Dys、IM、腺体萎缩发生率相对较高,胃阴不足型和胃络瘀阻型的中度和重度Dys、IM、腺体萎缩发生率相对较高,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AG癌前病变的病理演变与中医证型及H.pylori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病理程度为轻度时(病变早期)以实证为主,H.pylori感染率相对较低;中重度时(病变中晚期)以虚实夹杂证为主,H.pylori感染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证型与癌前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0例CAG患者胃黏膜进行中医微观辨证分型、病理组织学以及免疫组化检查,比较不同中医微观证型患者癌前病变发生率、免疫组化指标(CD34~+、Ki67)的差异,探讨CAG患者中医微观辨证与癌前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220例CAG患者的胃黏膜组织中医微观证型中,胃阴不足型72例,脾胃虚寒型36例,肝郁气滞型34例,胃络瘀阻型31例,肝胃郁热型28例,脾胃湿热型19例。不同中医微观证型CAG患者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与脾胃湿热型患者肠上皮化生率高于脾胃虚寒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上皮内瘤变率高于脾胃虚寒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CD34~+平均光密度值高于肝胃郁热型、胃络瘀阻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P0.05);脾胃湿热型与脾胃虚寒型高于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P0.05)。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Ki67平均光密度值高于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与胃络瘀阻型(P0.05,P0.01),且脾胃湿热型高于肝胃郁热型(P0.01)。结论:CAG患者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与癌前病变有着密切关系,其中肝郁气滞型与脾胃湿热型患者癌前病变发生率更高,应及早予以有效干预,降低胃癌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现代治疗主要是改善、缓解症状,尚无理想治疗方法。中医开展CAG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治疗工作已初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众多的临床及病理研究报道证实,中医药可使部分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或消失,从而改变了胃癌癌前病变难以逆转的观点,使胃癌的药物预防成为可能。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固定方加减、中成药、针灸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指出本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制订统一诊断、辨证、疗效评定标准;指出治疗前后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伴发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被公认为是胃癌前病变。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学辨证属“胃痛”、“胃痞”等范畴,运用各种方法治疗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运用中医辨证疗法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20例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明显早于A组;用药后产生不良反应的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接受治疗的实际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结束后病症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运用中医辨证疗法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与胃肠激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90例,分为脾胃虚弱证30例、脾胃湿热证30例、胃络瘀血证30例。空腹经胃镜取CAG患者胃黏膜组织后,立即称重、均浆、离心取上清液,-70℃保存。同时抽取静脉血,制备血清和血浆,也于-70℃保存。同批运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胃黏膜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胃泌素(Gastria,GAS)、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及血清中EGF、GAS和血浆中MTL、SS含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中医不同证候间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脾胃虚弱证患者胃黏膜中GAS、MTL水平显著低于脾胃湿热证患者和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脾胃虚弱证患者胃黏膜中SS、EGF水平显著高于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中GAS、MTL水平显著低于胃络瘀血证患者,而SS、EGF水平显著高于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脾胃虚弱证患者血中GAS、MTL水平显著低于脾胃湿热证患者和胃络瘀血证患者,而SS、EGF水平显著高于脾胃湿热证患者和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血中GAS、MTL水平显著低于胃络瘀血证患者(P0.05)。结论:胃黏膜及血中GAS、MTL、SS、EGF的异常表达,及其调节关系可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的部分内在因素,是不同中医证候转化的部分客观物质基础,可以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候转化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肝癌中医证型与野生型p53mRNA、N-ras蛋白表达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癌中医证型与野生型p53mRNA、N-ras表达相关性。方法:选择肝癌脾虚证36例和湿热证患者24例,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其肝癌组织野生型p53mRNA和N—ras蛋白表达,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脾虚证组野生型p53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湿热证组(P〈0.05);脾虚证组N—rss蛋白表达水平略低于湿热证组(P〉0.05)。结论:野生型p53mRNA表达与肝癌中医证型有关,野生型p53mRNA低表达是区别脾虚证和湿热证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白花蛇舌草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含药血清分别处理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法观察其对PG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经白花蛇舌草含药血清作用的PG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p53基因表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血瘀证患者p53、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关系,为胃癌的中医分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按照中医分型将其分为血瘀证组以及非血瘀证组,每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胃癌组织中p53以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血瘀证组患者胃癌组织p53阳性表达率为77.50%,非血瘀证组患者胃癌组织p53阳性表达率为4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组患者胃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为92.50%,非血瘀证组患者胃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为5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以及VEGF可能为胃癌血瘀证患者的物质基础之一,同时p53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以作为胃癌血瘀证患者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蝙蝠葛酚性碱对BxPC-3荷瘤小鼠细胞凋亡基因p5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蝙蝠葛酚性碱(PAMD)的抗肿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观察PAMD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皮下异位移植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mRNA表达的影响,以此探讨PAMD抗肿瘤作用机理。结果:PAMD能够显著降低胰腺癌细胞株BxPC-3裸鼠皮下异位移植瘤组织中p53 mRNA表达量。结论:PAMD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裸鼠皮下异位移植瘤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能够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其机理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对人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SGC-7901细胞端粒酶活性为阳性,双苓扶正抗癌制剂(160和320μg/ml)2个给药组其端粒酶活性皆为阴性;对照组SGC-7901细胞的p53蛋白阳性标记率为(41±13)%,双苓扶正抗癌制剂(160和320μg/ml)2个给药组其p53蛋白阳性标记率分别为(15±5)%、(13±6)%。结果显示,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可抑制SGC-7901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结论:双苓扶正抗癌制剂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端粒酶活性和下调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