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胃黏膜c-myc DNA甲基化水平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差异,探讨中医证型与癌基因之间的关系,寻求这些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方法:(1)根据纳入标准,选取180例内镜和病理组织学诊断为CAG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2)C-14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检测;(3)采焦磷酸测序法检测72例患者胃黏膜中的c-myc DNA甲基化表达。(4)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的c-myc DNA甲基化水平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CAG不同中医证型及甲基化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1)c-myc基因甲基化率在CAG中医各证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1),且各证型中c-myc基因甲基化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胃热伤阴瘀毒内阻痰湿凝结脾胃虚寒气血双亏肝胃不和。与肝胃不和组比较,痰湿凝结、胃热伤阴、瘀毒内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寒组比较,胃热伤阴、瘀毒内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血双亏组比较,痰湿凝结、瘀毒内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G中医各证型c-myc基因甲基化与Hp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中医各证型间Hp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Hp感染由高到低依次是肝胃不和痰湿凝结瘀毒内阻胃热伤阴脾胃虚寒气血双亏。结论:(1)c-myc DNA甲基化率与CAG中医各证型有一定相关性。(2)CAG不同中医证型Hp表达存在差异,且实证阳性感染率较虚证更高,中医各证型c-myc DNA甲基化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血瘀证患者p53、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关系,为胃癌的中医分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按照中医分型将其分为血瘀证组以及非血瘀证组,每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胃癌组织中p53以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血瘀证组患者胃癌组织p53阳性表达率为77.50%,非血瘀证组患者胃癌组织p53阳性表达率为4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组患者胃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为92.50%,非血瘀证组患者胃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为5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以及VEGF可能为胃癌血瘀证患者的物质基础之一,同时p53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以作为胃癌血瘀证患者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细胞凋亡基因表达与中医证型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部分中医证型与Hp感染、胃黏膜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相关性,从基因分子水平揭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候的实质,初步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候分子水平的辨证指标体系.方法 电子胃镜下取胃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证型胃窦黏膜组织Hp感染及凋亡基因Fas、bcl-2的表达情况,并设10名正常成人为对照组,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脾胃湿热组、肝胃不和组的Hp阳性率分别为52%、2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0.05).脾胃湿热组、肝胃不和组的bel-2表达率分别为76%和24.2%,前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脾胃湿热组Fas表达率46%,与肝胃不和组(70.7%)、对照组(70%)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肝胃不和组、脾胃湿热组的凋亡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肝胃不和型相比,脾胃湿热型Hp、bel-2呈较高的表达率,Fas呈较低表达率.Hp、bcl-2表达率越高,诊断脾胃湿热型的可能性越大、诊断为肝胃不和型的可能性越小;Fas表达率越高,诊断脾胃湿热型的可能性越小、诊断肝胃不和型的可能性越大.Hp、bel-2和Fas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辨证分型可能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lnD1、CyclinE)及细胞核DNA含量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Hp感染CAG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其中脾胃湿热证44例,脾虚证36例,正常对照组18例,分别采用组织化学免疫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yclinD1、CyclinE和DNA含量,并分析比较它们间的相关性。结果:(1)Hp感染CAG脾胃湿热组的肠化程度明显高于脾虚组。(2)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内CyclinD1、CyclinE主要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Hp感染CAG脾胃湿热组及脾虚组患者胃黏膜CyclinD1、CyclinE表达增强,较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但两组问无显著性差异。(3)Hp感染CAG脾胃湿热组与脾虚组胃黏膜细胞核DNA含量(DI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萎缩组、萎缩伴肠化组、萎缩伴不典型增生组各组间DI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在一定的病情发展过程,脾胃湿热组病情进展较快,病情较重,原因可能是脾胃湿热证与炎症关系密切所致。(2)CycllnD1、CyclinE的表达增强可能与Hp感染及所继发炎症有关。脾胃湿热证和脾虚证之间细胞增殖可能呈递增的趋势,而这种递增可能提示了疾病发展的方向,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可能是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3)Hp感染CAG尚未发展为胃癌的过程中黏膜细胞可能尚处于病变早期或DNA合成速度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肝胃气滞、胃阴不足证胃黏膜组织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Hp阳性CAG病人63例,其中肝胃气滞证32例,胃阴不足证31例;胃黏膜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运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胃黏膜组织中GAS、MTL、SS含量,以比较萎缩性胃炎Hp阳性与阴性及肝胃气滞、胃阴不足证的激素表达水平。结果:萎缩性胃炎Hp阳性组胃黏膜组织内GAS、MTL水平表达高于阴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萎缩性胃炎Hp阳性组胃黏膜组织内SS水平表达低于阴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萎缩性胃炎Hp阳性肝胃气滞证组胃黏膜组织中GAS水平表达高于胃阴不足证组(P0.05);萎缩性胃炎Hp阳性肝胃气滞证组胃黏膜组织中MTL水平表达低于胃阴不足证组(P0.05);萎缩性胃炎Hp阳性肝胃气滞证组胃黏膜组织中SS水平表达低于胃阴不足证组(P0.05)。结论:Hp感染能影响GAS、MTL、SS在CAG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肝胃气滞证组GAS水平表达高于胃阴不足证组;肝胃气滞证组SS水平表达低于胃阴不足证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胃炎不同证候与凋亡调控基因蛋白Bax、Bcl-2和P53表达的相关性,探讨证候的形成机理。方法:对158例慢性胃炎患者辨证分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胃黏膜Bax、Bcl-2、和P53的表达。结果:各证型Bcl-2表达的阳性面积和总光密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证型Bax表达阳性面积、P53平均光密度和总光密度相当,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证型P53阳性面积和总光密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P5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脾胃湿热型和胃阴不足型显著高于肝胃不和型(P0.05)。结论:慢性胃炎各证候的形成与Bcl-2、P53表达的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郁气滞证、冲任失调证和正虚毒炽证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53、Her-2蛋白及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特点和意义。方法:选择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79例,其中肝郁气滞证124例,冲任失调证99例,正虚毒炽证5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证型患者乳腺肿瘤组织内p53、Her-2蛋白及Ki-67表达情况并做统计学比较。结果:肝郁气滞证组p53蛋白阳性表达比例明显低于冲任失调证组和正虚毒炽证组(P0.05),正虚毒炽证组Her-2蛋白阳性表达比例明显高于肝郁气滞证组和冲任失调证组(P0.05),正虚毒炽证组Ki-6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肝郁气滞证组和冲任失调证组(P0.05)。结论: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p53、Her-2蛋白表达程度及增殖指数Ki-67存在相关性,对于冲任失调证、正虚毒炽证和p53、Her-2蛋白及增殖指数Ki-67高表达的肝郁气滞证乳腺癌患者均应加强随访并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8.
赵彬 《新中医》2018,50(3):149-153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证型与癌前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0例CAG患者胃黏膜进行中医微观辨证分型、病理组织学以及免疫组化检查,比较不同中医微观证型患者癌前病变发生率、免疫组化指标(CD34~+、Ki67)的差异,探讨CAG患者中医微观辨证与癌前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220例CAG患者的胃黏膜组织中医微观证型中,胃阴不足型72例,脾胃虚寒型36例,肝郁气滞型34例,胃络瘀阻型31例,肝胃郁热型28例,脾胃湿热型19例。不同中医微观证型CAG患者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与脾胃湿热型患者肠上皮化生率高于脾胃虚寒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上皮内瘤变率高于脾胃虚寒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CD34~+平均光密度值高于肝胃郁热型、胃络瘀阻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P0.05);脾胃湿热型与脾胃虚寒型高于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P0.05)。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Ki67平均光密度值高于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与胃络瘀阻型(P0.05,P0.01),且脾胃湿热型高于肝胃郁热型(P0.01)。结论:CAG患者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与癌前病变有着密切关系,其中肝郁气滞型与脾胃湿热型患者癌前病变发生率更高,应及早予以有效干预,降低胃癌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候胃黏膜基质金属蛋白酶-7 (MMP-7)和组织抑制物-1 (TIMP-1)的表达,同时总结中医证候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将Hp相关胃病的患者256例按照中医证候分型分为脾胃不和证组65例,脾胃湿热证组75例,肝胃不和组65例,脾气虚证组51例。选择同一时期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不同证型胃黏膜Hp感染、炎症影响程度以及活动度情况,观察胃黏膜MMP-7和TIMP-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脾胃湿热证组Hp阳性率为86.67%,脾胃不和证组为80.00%,肝胃不和证组为86.15%,脾气虚证组为80.39%,4组阳性率经χ~2检验,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患者Hp感染率及感染程度与脾气虚证和脾胃不和证比较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胃不和证与脾胃不和证比较,其胃黏膜炎症程度更加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它3种证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胃黏膜炎症活动度比较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不和证脾气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4证候组患者的TIMP-1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脾胃湿热证组Hp阴性患者MMP-7表达水平升高(P 0.05),脾胃湿热证组中Hp阳性患者MMP-7表达水平低于阴性患者。结论:Hp相关胃病的发病机制与MMP-7及TIMP-1的表达密切相关,不同证候表达的差异性明显。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与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及其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1 1 8例CAG患者 ,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 5型 ,即 :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 (含虚寒 )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同时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 :1 1 8例CAG患者 ,Hp阳性 87例 (73 .7% ) ,Hp阴性 31例 (2 6 .3 % ) ;CAG各中医证型Hp感染顺序为 :脾胃湿热(87.5 % ) >胃络瘀血 (83 .3 % ) >肝胃不和 (76 .9% ) >脾胃虚弱含虚寒 (50 % ) >胃阴不足 (44.4% )。实证的感染率明显高于虚证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0 .0 1 )。结论 :Hp感染是CAG病因之一 ;Hp感染情况可作为CAG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宋代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对宋代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论述。认为太平惠民局的成立促进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书。制定了药物炮制规范,对当时医生诊疗疾病处方用药带来很大便利。但生产的成药也存在弊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医学流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保健按摩的繁荣给推拿学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认为保健按摩的繁荣普及提高了全社会对推拿的认知度,扩大了推拿的社会影响力,"倒逼"医院设置推拿科室或推拿治疗项目,增加了就业平台,壮大了推拿队伍,但部分民众、医务工作者和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对推拿不全面、不正确的认知观,导致愿意学习推拿和从事推拿专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减少,对部分推拿医务工作者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成功感和荣誉感等带来负面影响,并大大降低了推拿学科的严肃性,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界定保健按摩在推拿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推拿学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认真加以正视和思考,否则将不利于推拿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探讨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及其职能。一般博物馆的功能包括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同样是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包括中医药文物、标本的收藏、研究、鉴定,传承中医药历史、反映当代中医药科技、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旅游;素质教育;服务社会变革等。因此认为,中医药博物馆的职能重在面向全社会,承担其相应职能。  相似文献   

18.
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综述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与一些基因、多肽和神经系统等相关性,总结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研究对阐明针刺内在机制的贡献,最后在临床应用上展望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宋洁  刘慧灵  薛健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482-2482
目的建立提取物中大孔树脂残留物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乙基苯和萘的含量,色谱条件为:SE-54,(30 mm×0.25 m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FID检测器检测。结果几种残留溶剂加样回收率>95%,RSD<3.0%。结论该方法的精密度、线性关系和回收率良好,且方法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