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对45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肌电图和F波进行检测。共检测160条运动神经、100条感觉神经、及150块肌肉。结果:MCV减慢为60.6%,SCV减慢为49.0%,EMG提示神经源性改变占66.6%,F波异常占88.42%。结论:GBS为广泛周围神经损害,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的电生理改变。神经电生理检测对GBS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肌电图及神经电图在急性Guillain-Bare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肌电图 (EMG)、神经电图在急性Guillain Bare综合征 (GBS)中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对2 0例急性GBS患者的 60块肌肉 ,80条运动神经 ,60条感觉神经进行EMG和神经电图检测。结果 :EMG出现自发电位占 2 2 % ,每例均有 3条 (不在同一肢体 )以上神经受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减慢占 86% ,远端潜伏期 (ML)延长占 66% ,F波均未引出 ,诱发电位波幅降低 4 8%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减慢 3 3 % ,波形离散 5 2 %。结论 :EMG和神经电图的无创性、简单及可重复使其成为GBS极为重要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的临床神经电生理改变.方法 对1个HNPP家系的先证者及4例家系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并对先证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先证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减慢;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减慢.感觉纤维最易累及的神经为腓肠神经,受损程度以腓肠神经最重.运动神经传导检测结果: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者18条异常率75.0%,所查神经远端MCV异常率87.5%.结论 HNPP患者可伴有大部分神经传导障碍,可靠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HNPP的重要依据,在无症状的HNPP患者及其家属也可出现神经传导障碍.在HNPP患者嵌压处神经更易受损.  相似文献   

4.
30例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对30例CTS患者的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肌电图(EMG)进行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腕管的正中神经不同程度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以SCV异常率较高,严重病例于外展拇短肌记录到失神经改变.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30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肌电图(EMG)检测。结果①30例GBS患者均以周围神经脱髓鞘为主要特点,运动神经异常率84.8%,感觉神经异常率42.4%;②有86.8%的F波出现异常,表现为出现率低,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③肌电图检查有68.0%的肌肉有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出现自发电位,募集反应呈单纯相。结论 GBS患者运动神经损害较感觉神经损害重,肌电图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26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针极肌电图等电生理检测。结果26例GBS患者检测均以周围神经脱髓鞘为主的特点。神经传导表现为末端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及波形离散,其中上肢MCV异常率(23%)低于下肢MCV(44%)(P〈0.05),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高于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P〈0.05);15例患者检出肌电图异常,表现为出现正锐波、纤颤电位,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数减少或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大力收缩时募集电位减少等神经源性损害改变;77%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出现率降低或消失。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为GBS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平山病的神经肌电图特点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患者的神经肌图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每例患者均做M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F波、EMG(针极肌电图)。结果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呈神经源性损害,萎缩肌有纤颤、正锐波,运动电位时限宽,波幅高,部分病例在对侧无萎缩肌肉也有异常改变,MCV、SCV正常,F波潜伏期延长,出现变化。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单肢肌萎缩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以四肢无力为首发症状的GBS患者临床电生理资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肌电图。结果 36例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40.28%,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60.42%;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MCV异常率分别为50.00%、53.53%、66.86%及72.22%;F波潜伏期延长21例,四肢肌肉出现正锐波、纤颤电位。结论 GBS患者运动神经损害较感觉神经损害重,下肢较上肢明显;肌电图检查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56例肘管综合征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肘管综合征的定位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56例确诊为肘管综合征的患者,测定尺、正中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第一骨间肌、小指展肌、尺侧腕屈肌、拇短展肌肌电图。记录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波幅、波形的离散度、远端潜伏期、支配肌有无失神经表现。正常值参照本实验室不同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结果56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所测正中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拇短展肌均未见神经原性损害。尺神经运动神经肘上-肘下传导速度减慢54例(96.4%),与自身健侧对比传导速度减慢2例(3.6%),尺神经肘上-肘下-腕传导速度均减慢10例(17.9%),尺神经感觉神经诱发电位波幅下降42例(87.5%),诱发电位消失14例。伴随肌电图异常38例(67.9%),其中第一骨间肌、小指展肌异常38例,尺侧腕屈肌异常9例(16.1%)。肘上-肘下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指标,诱发电位波幅、波形离散度、肌电图的变化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肘管综合征定位、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已经临床确诊的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和肌电图检测,分析其结果。结果 45例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测阳性率为100%,其中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经腕管段单纯减慢者2例,经腕管段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并感觉电位降低者3例,单纯感觉电位未引出者2例;经腕管段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并运动传导速度(MCV)检测时末端潜伏时延长者5例,经腕管段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并感觉电位降低、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时延长者3例,经腕管段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并感觉电位降低、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时延长并运动电位降低者28例,感觉电位和运动电位均未引出者2例;拇短展肌肌电图有失神经电位者30例,肌电图阳性率为67%。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是诊断CTS的极具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检查,简便易行,实用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周围神经系统的电生理改变。方法:对17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观察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的变化情况。结果:178例患者电生理检查结果提示有神经源性损害,上下肢EMG异常差异无显著性(P>0.05),SCV和MCV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而SCV的改变更加明显;SCV异常率为81.83%,且异常程度与饮酒年限呈正相关(P<0.05);28例双上肢无临床症状的患者中,12例尺神经MCV、SCV有改变。结论: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周围神经有神经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腓总神经卡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腓总神经卡压的临床特征及病因进行分析,并作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测和分析。结果 21条患病神经中1条神经波形消失。其余有不同程度的传导速度减慢,尤其是跨腓骨小头段,波幅降低,传导时间延长,42块腓总神经支配的肌肉中有30块出现失神经电位。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腓总神经卡压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肌电图检查在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34例MND患者进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肌电图除3例正常外,其余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纤颤电位、束颤电位与病程有关。结论肌电图检查对提高临床诊断MND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有机磷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临床及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临床及电生理特点,为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确诊的32例患者行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 32例均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经治愈出院后发生迟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平均潜伏期18d。肢体远端无力32例,肌萎缩31例。32例肌电图均呈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29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4例。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种以轴索病变为主的周围运动神经病。中毒轻、中、重度均可发病,但中毒的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孕产妇腕管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表现特征。方法研究组孕产妇腕管综合征患者52例,对照组健康体检女性50例,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分别对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感觉纤维动作电位(SNAP)的潜伏期、波幅、MCV、SCV、以及拇短展肌(EMG)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运动传导和感觉传导各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78只患肢中,有56只插入电位增多,50位可见正尖波,患者肌肉进行轻度收缩运动时单位电位时限增宽。结论正中神经的MCV和SCV减慢、SNAP与CMAP的波幅减慢、潜伏期延长均是孕产妇腕管综合征诊断的重要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72侧CT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和电位测定,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查。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末端运动潜伏期(DML)、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的异常率分别为100%、71%、45%、85%和67%;肌电图(EMG)检查的异常率高达79%,均与正常参考值有显著差异。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是CTS诊断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肌电图检查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选取60例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对两组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以及胫神经的MCV和正中神经、腓肠神经、尺神经等SCV比之正常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SCV与MCV之间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CV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SCV则明显低于正常值。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临床症状的患者中其SCV(+)明显高于没有存在临床症状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检查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析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65例糖尿病肌电图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电生理诊断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指标即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末端潜伏期(ML)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65例糖尿病(DM)患者379块肌肉、368条MCV和ML进行了检测。结果:318条肌电异常(83.9%),302条MCV减慢(821%),341条ML延长(92.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电生理检测中有很高的异常率且与病程有密切关系。结论:肌电图多相波、单纯相、混合相、腓总神经与股神经MCV以及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ML均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的神经电图特点。方法对50例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进行常规肌电图和神经电图检查,分析其神经电图的异常形式及特点。结果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神经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的下降,个别可伴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轻度减慢,其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未见异常。结论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变多累及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其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轴索变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腓总神经腓骨小头处损害患者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法:腓总神经运动传导、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腓总神经支配肌肉的肌电图;特殊检测法:短节段性神经传导检测法,共检测了30例经临床诊断并进一步做神经电生理检查以确诊腓总神经腓骨小头处病变的患者.短节段性神经传导检测法重点检测腓总神经运动传导腓骨小头下、腓骨小头上,以寻找其具体损害部位.结果 ①腓总神经病变组中有28例出现腓总神经在腓骨小头下至腓骨小头上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②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下段至腓骨小头上段短节段性神经传导检测结果显示具体病变部位多数集中在腓骨小头上下2 -6 cm内;③腓总神经在腓骨小头处病变者并非均有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肌电图的异常.结论 短节段性神经传导检测法在确定腓总神经在腓骨小头处的具体损害部位时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而常规的腓浅神经感觉传导及肌电图异常能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