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的原因。方法将需要做CT增强扫描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300例,对照组650例。两组分别采用静脉留置针和蝶翼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注射对比剂,观察两组患者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外渗情况。结果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增强扫描患者1例发生对比剂外渗(0.07%),蝶翼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注射对比剂,19例对比剂外渗,渗漏发生率(2.92%)。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增强扫描,可以减少对比剂外渗,确保CT扫描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高压注入对比剂时发生渗漏与注射速率的相关性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502例患者注入对比剂时采用2.5ml/s、3ml/s和5ml/s的注射速率,注射过程中均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观察对比剂渗漏情况。结果:采用注射速率为2.5ml/s与3ml/s的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3,P〉0.05);注射速率为2.5ml/s、3ml/s与5ml/s渗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364,18.036;P〈0.05)。结论:对比剂注射速率增大,其渗漏率有增高的趋势。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后能有效减少渗漏的发生及减轻渗漏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加生理盐水冲洗在头颈联合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怀疑有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分为两组,甲组按3.8ml/s的流率注射对比剂100ml,无生理盐水冲洗;乙组按3.8ml/s的流率注射对比剂70ml,之后用相同的流率注射生理盐水30ml冲洗。完成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进行图像处理,评估两组图像的质量及血管显示情况。结果 两组图像血管显示灵敏性、特异性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甲组动脉、静脉显示均好,静脉污染较重;乙组动脉显示较好,远端动脉显示欠佳,静脉少,污染轻。结论 低剂量对比剂(70ml)+生理盐水(30ml)按3.8ml/s的流率注射,不但能减少对比剂的用量,不影响动脉瘤的显示,而且能减轻静脉污染,达到理想的图像质量。还能减轻患者因为对比剂使用产生的肾脏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外渗探测技术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334例CT增强扫描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832例和实验组12502例,对照组常规采用静脉套管针穿刺,实验组在采用静脉套管针的基础上均应用血管外渗探测技术,比较2组患者造影剂渗漏情况.结果:对照组轻度渗漏5例,重度3例;实验组轻度渗漏25例.2组患者局部渗漏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72,P<0.01).结论:应用血管外渗探测技术能有效减少造影剂渗漏的发生及减轻渗漏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血管疚病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参数的优化,以达最佳下肢血管成像。方法搜集了46例双下肢动脉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造影剂用量按1.5ml/kg体重、沣射速率2.5ml/s为一组23例,2ml/kg体重,注射速率3ml/s为二组23例。扫描延迟时间用test Bolus,层厚3mm。数据重建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实时二维(Real time 3D)度容积显示(VR3D)等。一、二组图像分别由两位高年资医师阅片。结果第一组图像对病灶品示不如第二组图像清楚。结论CTA下肢动脉造影用对比剂2ml/kg体重,注射速率3ml/s是一种较好的下肢血管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对比剂团注追踪技术进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时的最佳监测扫描启动时间.方法:前瞻性收集某院行头颅CTA检查的患者400例,按预约先后顺序分为A、B 2组,前200例为A组,后200例为B组.A组在对比剂注射后8 s开始启动监测扫描.记录监测扫描的触发时间、触发时CT值、曝...  相似文献   

7.
高压注射CT增强扫描血管外渗监控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减少使用高压注射器过程中由于对比剂血管外渗造成的局部软组织损伤,研制一种既能检测到血管外渗,又能及时自动停止高压注射的装置。方法:用一个特制的压力感受器探测由于血管外渗造成的局部皮肤隆起,来自动监控CT增强扫描中的高压注射过程。结果:一旦对比剂血管外渗发生,该装置能够发出报警的蜂鸣声,并可自动停止高压注射。结论:该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减少对比剂副作用,探讨三低技术(即低管电压、低剂量、低浓度)联合生理盐水技术在256层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120例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患者平均分为3组:A组采用120 kV、350 mgI/L对比剂60 ml,B组采用120 kV、320 mgI/L对比剂50 ml,C组采用100 kV、300 mgI/L对比剂40ml;流速均采用4.5 ml/s;采用对比剂跟踪技术,阈值为110 HU;3组均在注射完对比剂后以相同速率注射生理盐水40 ml。图像后处理采用VR、MPR、CPR、MIP;测量颈动脉不同水平CT值,观察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有无残留对比剂造成的伪影,统计每个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3组病例颈动脉内对比剂浓度均大于250 HU以上,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图像均满足诊断要求;但在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残留对比剂的干扰方面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A、B组;且辐射剂量减少12.83%~13.12%。结论 三低技术联合生理盐水技术在256层头颈部CTA成像中是可行的,既能保证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又能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技术的最佳扫描参数,强化延时时间及图像重建方法。方法:对21例行主动脉血管造影患者采用团注追踪法CT增强扫描。速率3.0 ml/s、对比剂1.5~2 ml/kg,经肘静脉团注。当感兴趣区对比剂浓度达到阈值后触发扫描,完成增强数据采集,经图像重建处理,显示主动脉。结果:主动脉对比剂流入峰值时间平均为20 s。按2.5 mm层厚重叠50%进行数据重组,然后行VR、CPR、MIP、SSD图像重建。结论:利用Smartprep软件实时追踪对比剂浓度技术,采用优化的扫描参数、恰当的图像后处理技术,MSCT能清晰地显示主动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 4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处理及重建处理。结果 VR法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重建时,370mgI/ml浓度对比剂效果更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0mgI/ml浓度对比剂的使用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节约资源;采用5ml/s的注射速率相比3ml/s注射速率可得到更优的成像效果。结论一般采用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急性肝动脉血管呈现扫描及处理时,采用370mgI/ml浓度对比剂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宫外孕的价值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由超声引导进行经阴道穿刺后局部注入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36例超声引导下经阴道采用18G PTC针进行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射氨甲喋呤(MTX)治疗;治疗组36例超声引导下经阴道采用22G PTC针进行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射5-氟尿嘧啶(5-FU)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36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病例为32例,成功率88.9%,穿刺出血病例为4例,穿刺后出血发生率11.1%;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病例为23例,成功率为63.9%,穿刺出血病例为13例,穿刺后出血发生率36.1%,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x2=6.06,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阴道采用22GPTC针进行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射5-FU介入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刺消巴布剂治疗血管外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血管外渗患者128例,随床号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研究组45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43例,研究组选择骨刺消巴布剂治疗,观察组选择奴夫卡因湿敷,对照组选择硫酸镁湿敷,观察三组治疗7d疗效及疼痛、肿胀、浮肿体积。结果疼痛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胀及浮肿体积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刺消巴布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优于传统药物奴夫卡因和硫酸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基于手机短信息的老年人跌倒检测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手机短信息的老年人跌倒检测装置。方法:该监测装置由低功耗STC12C5204AD单片机和MMA7260Q加速度传感器,以及TC35 CMS短信模块组成。由加速度传感器判断跌倒事件,通过AT命令,实现单片机控制短信模块自动发送跌倒求救短信息。结果:A、B测试者分别做4组实验,每组25次。第1组为正常行走或站立,第2组为快速的坐下,第3组为向前、向后、侧向跌倒,第4组为上下跳跃。经统计,第1组5次预报警,0次报警;第2组5~15次预报警,0次报警;第3组25次预报警,25次报警;第4组15~23次预报警,0次报警。结论:该装置在人体佩戴实验中,可以区分出正常人体活动与跌倒事件,自动发出跌倒报警信号,从而使用户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静脉留置套管针封管方法。方法:将9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30例,Ⅰ组用5ml肝素稀释液,Ⅱ组用5ml生理盐水,Ⅲ组使用原液进行正压封管,观察静脉留置针阻塞、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Ⅰ组、Ⅱ组、Ⅲ组静脉留置针阻塞、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原液进行封管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节省资源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CT双能量去骨和数字减影脑血管成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CT双能量去骨和CT数字减影在脑血管成像的对比分析,探索其优势与特点,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方法:使用西门子64层双源螺旋CT和双筒高压注射器,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用双能量去骨成像法;对照组用DSACT成像法,每位患者注射50ml造影剂和50ml生理盐水,注射速度为4ml/s。结果:两组脑血管图像无骨骼影干扰,去骨完全彻底;实验组图像有较多的去骨缺损,血管表面清晰度较差:实验组图像有较多的静脉影干扰;实验组患者辐射剂量低。结论:DSACT成像法的图像质量优于双能量去骨成像法.但其辐射剂量高于双能量去骨成像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CT增强扫描时易发生对比剂渗漏现象,设计一种防漏自动控制器,减少CT增强扫描时对患者造成医疗伤害.方法:整个仪器由感应发射器和接收控制器2个部分组成.感应发射器部分可感应注射针头周围的压力变化,并将压力传输到压力传感器,传感器将压力进行A/D转换后供单片机分析处理,当发生对比剂泄漏时,注射针头周围压力升高,在压力超过预先设定的临界值时,仪器进行声光报警,并发出指令让注射器停止注射.结果:经试验,当对比剂渗漏1~2 mL时,仪器即可报警并关闭高压注射器,对患者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该仪器结构简单、可靠,经临床实际应用可以较好地防止CT增强扫描时发生大量对比剂渗漏伤害患者的情况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硒在60例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每日2次,每次2粒。治疗组给予5%GS250 ml+丹红注射液30 ml,西维尔100μg,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硒具有明显降脂疗效。  相似文献   

18.
石艳辉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421-2422
目的探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下简称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以下简称胸水)的护理管理。方法将260例患者(无包裹性)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胸腔置管并注入尿激酶;对照组给予常规间断抽取胸水,比较两组穿刺点感染、穿刺点疼痛、胸膜反应、气胸、复张性肺水肿、胸水排出量、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穿刺点感染者分别为3和10例,有穿刺点疼痛者分别为5和30例;有胸膜反应者分别为3和10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复张性肺水肿、气胸,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水排出量多[(3 891±571)ml vs(2 874±493)ml],住院费用低[(1 417.9±341.8)元vs(2 390.9±606.8)元],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腔内置入导管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水,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但须加强置管后的皮肤和导管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