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同时测定千斤拔的不同种、不同药用部位中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含量,以期评价不同种药材的质量,为寻找新药源和新的药用部位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进行测定.应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水(23:77,...  相似文献   

2.
千斤拔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此外尚含有香豆素类、皂苷类、挥发油类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类雌激素及抗雌激素样作用,以及良好的抗炎镇痛、抗血栓、抗氧化、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等生物活性。综述了近代来对千斤拔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血栓、抗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活性,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法分析不同种千斤拔指纹图谱。方法采用石油醚、氯仿、95%乙醇、水等四种溶剂分别提取千斤拔药材不同极性部位成分,测定其紫外、红外指纹图谱,研究各个样品之间的异同。结果该方法可以区别出不同种千斤拔药材。结论该方法便于两个及以上样品之间的比较,应用范围广,为千斤拔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蝶形花科千斤拔属植物蔓性千斤拔 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Merr.et Rolfe Li提供理论依据,为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资料.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蔓性千斤拔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结果:根呈长圆柱形,上粗下细,极少分枝.蔓性千斤拔根横切面主要特征为木栓层细胞6~8列,排列整齐,切向延长;皮层窄,细胞多破碎;韧皮部窄,有少数韧皮纤维聚集成束;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十分发达,木射线由1~5列细胞构成.理化实验表明:蔓性千斤拔根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结论:蔓性千斤拔是一味具有开发前景的民间药材,该研究为开发利用及制定质量标准提供生药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玉米须最早药用记载见于《滇南本草》,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干燥花柱和柱头。为《中国药典》1977年版收载品种[1]。能够利尿消肿,降血压。临床用于肾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高血压症。β-谷甾醇为玉米须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2~4],实验证明β-谷甾醇具有明显的降胆固醇、止咳、抗癌、抗炎等药理作用。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分析β-谷甾醇的方法有毛地黄皂苷法、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ELSD法[5~9]。本研究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测定玉米须中β-谷甾醇,与以上方法比较具有对样品不必进行…  相似文献   

6.
HPLC-ELSD法测定不同时期玉米须中β-谷甾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时期玉米须中β-谷甾醇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玉米须中β-谷甾醇的含量。色谱条件为:VP-ODS柱(150 mm×4.6 mm),甲醇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参数为漂移管温度37℃,载气(N2)流速2.51 L/m in。结果:发现了β-谷甾醇在玉米须生长过程中的含量变化规律,即在7月中旬达到浓度最大值(2.3256 mg/g)后,就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结论:本方法可作为玉米须中β-谷甾醇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影响蔓性千斤拔种子萌发的因子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世鑫  马小军  柯芳 《广西医学》2006,28(6):810-811
目的 探讨影响蔓性千斤拔种子萌发的主要因子,提高种子发芽率。方法 通过破种皮、光照、萌发温度和贮存等不同处理。观察其对种子发芽的作用。结果 破种皮、热水浸种,在25℃~30℃的温度下,蔓性千斤拔的发芽率达90%以上。4℃的低温保存降低发芽率,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降低幅度越大。结论 水分和温度对千斤拔种子的萌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光照或光照强弱对其则影响不大;不同的贮存温度、方法和时间对种子发芽率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大叶千斤拔(Flem ingia macrophylla(W illd.)Prain.)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建立大叶千斤拔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生药学资料,同时为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大叶千斤拔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大叶千斤拔性状鉴别与报道一致。结论:通过比较,大叶千斤拔与同属的其他种的植物组织结构不同,化学成分类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葛根中β-谷甾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18(2.1×100mm,1.8μm),流动相为甲醇-0.1%乙酸水(100:4单泵),流速为0.15m L/min,检测波长为206nm,柱温为50℃。结果:β-谷甾醇浓度在0.0186~0.18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260.5x+1.9164(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8%,RSD(%)值为2.63。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快速、简便、准确,可以用于葛根中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为葛根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蔓性千斤拔种子无菌苗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蔓性千斤拔种子试管萌发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不同的消毒处理方法、培养温度、发芽床和灭菌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培养。结果 在30℃和20℃两个温度条件下,以30℃培养为好;种子经0.1%峨表面消毒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出现吸胀速度减慢、露白时间推迟、发芽所需天数延长、发芽高峰拖后的现象;二次消毒法比一次消毒法灭菌效果好,污染率仅为2.0%,但种子发芽率只有一次消毒法(45.9%)的近一半,为22.4%;水和滤纸做成纸桥为发芽床种子发芽率达68,3%;1/2MS+BA1.0+NAA0.1+3%蔗糖的培养基上种子发芽率仅为45.0%。结论种子萌发可不需外界提供营养成分;30℃培养种子萌发率高;0.1%HgCl2灭菌剂消毒种子和二次消毒法使种子萌发率下降,消毒剂对种子的毒害作用有待进一步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千斤拔不同萃取部位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小鼠连续灌胃10d,给予千斤拔水提物、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进行脏器/体重比值测定、乳酸脱氢酶法测定NK细胞活性、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实验和小鼠碳廓清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千斤拔水提物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组小鼠的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升高、NK细胞活性增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千斤拔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定大叶千斤拔的检查标准.[方法]参照药典方法对大叶千斤拔的水分、灰分及其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大叶千斤拔各批次水分含量最高为13.31%,最低为10.98%;总灰分含量最高为3.35%,最低为2.06%;酸不溶性灰分最高为1.22%,最低为0.16%;水溶性浸出物最高为8.93%,最低为3.56%;醇溶性浸出物最高为12.26%,最低为4.03%.[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为制定大叶千斤拔的检查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半夏中β-谷甾醇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半夏中 β 谷甾醇对自由基的消除能力及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 β 谷甾醇对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 (·OH)的清除率 ;对超氧阴离子 (O·2 )的抑制率 ;及其在猪油中抗氧化活性 ,发现 β 谷甾醇对氧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油脂也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表明 β 谷甾醇具有作为天然油脂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人工栽培大叶千斤拔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栽培大叶千斤拔药材的最佳采收期.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根和茎中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样品用95%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50 min,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波长为510 nm.结果 人工栽培大叶千斤拔根中总黄酮含量高于茎中的含量,根中的含量较高,且含量比较稳定,茎中含量随着生育期延长逐步增加.结论 大叶千斤拔以植株落叶进入休眠期为药材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5.
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活性。胃溃疡模型选用慢性乙酸诱发型和冷浸应激型。实验结果显示,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均有抗慢性乙酸型胃溃疡的活性,其中β-谷甾醇效果似更好。两者的效果均与胃舒平和甲氰咪胍联用相似。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还具有明显抗冷浸应激型胃溃疡活性,而胃舒平和甲氰咪胍联用则无此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半夏、水半夏及其炮制品中β-谷甾醇的含量。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结果:β-谷甾醇点样量在0.6~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回收率为97.48%,RSD=1.70%(n=5)。结论:水半夏生品及炮制品中β-谷甾醇含量要高于半夏生品及炮制品中β-谷甾醇含量。  相似文献   

17.
用TIC法和紫外光谱鉴定蜘蛛香中含有β-谷甾醇,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其含量为1.3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β-谷甾醇(Sit)及其衍生物的溶解性特征及抗抑郁活性研究.方法 分别测定Sit及其衍生物在溶剂石油醚、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乙醇、水中的溶解度及在正辛醇/水中的脂水分配系数;以瑞波西汀为阳性对照,考察Sit及其衍生物对小鼠悬尾应激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结果 水杨酸-Sit醋(Sit-S)和山梨酸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β-谷甾醇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HCT116并分为β-谷甾醇高(240μmol/L)、中(120μmol/L)、低剂量(60μmol/L)组,设置空白对照组(0μmol/L)。应用不同浓度的β-谷甾醇处理HCT116细胞。24h后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β-谷甾醇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Hoechst 33342细胞核染色法检测β-谷甾醇对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细胞克隆集落形成实验检测HCT116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应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HCT116细胞中PI3K、磷酸化Akt、Akt、抗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Bax等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AutoDock软件实现β-谷甾醇与PI3K和Akt蛋白的分子对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β-谷甾醇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抑制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促进细胞的凋亡;抑制HCT116细胞中磷酸化Akt、PI3K、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Bax蛋白的表达;β-谷甾醇与PI3K、Akt蛋白的结合均较为稳定。结论 β-谷甾醇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HCT116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杜仲有效单体成分β-谷甾醇对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12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β-谷甾醇干预组,每组8只,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术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β-谷甾醇干预组给予β-谷甾醇灌胃,术后8周将各组小鼠处死取材,借助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观察β-谷甾醇干预对绝经后骨量丢失及骨小梁破坏的保护作用,并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对小鼠股骨远端区域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同时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评估小鼠骨吸收与骨形成情况,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样本的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 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β-谷甾醇干预可减少绝经后骨量丢失及骨微结构破坏,HE染色证实β-谷甾醇可有效维持骨小梁数目及组织形态,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雌激素缺乏引起的异常脂肪堆积现象。TRAP染色结果表明,β-谷甾醇并不影响破骨细胞形成,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β-谷甾醇可显著促进成骨标志物ALP的表达。与此同时,β-谷甾醇可增加β-catenin在股骨远端区域的表达,提示β-谷甾醇促进骨形成,可能与其上调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β-谷甾醇体内干预可上调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强成骨分化,促进机体骨形成,从而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