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3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方法治疗,对照组注射玻璃酸钠至膝关节腔内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评分,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3周、4周、5周后VAS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在治疗1周、2周、3周、4周、5周后的VAS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对膝骨关节炎症状有较大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组(穴位贴敷)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星期、2星期、3星期、4星期、5星期后的VAS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1星期、2星期、3星期、4星期、5星期VAS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可以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医急症》2019,(12)
目的观察温经活血外用药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白介素-4(IL-4)和人可溶性IL-4受体(sIL-4R)的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临床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200例,其中本研究纳入研究病例数100例,对纳入患者进行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治疗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经活血外用药穴位贴敷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改善情况、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改善情况、血清生化学指标水平变化来评价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7、14、28 d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更为明显,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提升较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L-4、sIL-4R水平较治疗前组内比较降低明显(P 0.05),同时观察组指标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血清IL-4、sIL-4R水平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呈正相关(r=0.231、r=0.302,P 0.05)。结论温经活血外用药穴位贴敷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膝骨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与预后;IL-4和s IL-4R可以用来预测膝骨关节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作为评估膝骨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样原则进行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研究组予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疗法,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能明显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7.
穴位贴敷联合埋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埋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鹿寨县中医院骨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KOA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痛点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JO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埋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火针经筋针刺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 选取永新县中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2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2组均接受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试验组采用火针经筋针刺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WOMAC)评分以及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OMAC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针经筋针刺法配合穴位贴敷与单纯使用穴位贴敷治疗KOA相比,前者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病情与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河北中医》2021,43(7)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通痹止痛膏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针刺联合通痹止痛膏贴敷治疗,对照组40例予单纯针刺治疗。2组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并在疗程结束后3、6个月随访。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4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36降低(P0.05),Lysholm膝关节评分、JOA膝关节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及随访3、6个月治疗组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Lysholm膝关节评分、JOA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 05)。结论针刺联合通痹止痛膏贴敷治疗KOA,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并降低关节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三针电针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就诊的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瑞昔布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膝三针电针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3周后对比两组的VAS评分、WOMAC评分、总有效率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6、TNF-α、IL-1β水平的变化情况,随后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WOMAC总评分比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血清中的IL-6、TNF-α、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0.00%(27/30),对照组为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三针电针联合穴位贴敷组与艾瑞昔布片组均可改善KOA患者的膝关节活动障碍,减轻膝关节疼痛,以及下调血清中的炎性因子。膝三针电针联合穴位贴敷的临床疗效较艾瑞昔布片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延缓KOA病情...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究中药熏洗联合穴位贴敷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90例2019年9月—2021年7月于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研究组加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穴位贴敷在KOA治疗中可获得确切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促智药物及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42/44);优于对照组的68.18%(30/44)(P0.05)。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为(6.51±1.24)d,短于对照组的(8.44±2.45)d(P0.05);治疗1个月后2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8%,与对照组6.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芳香型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芳香型穴位贴敷(吴茱萸、肉桂、苏合香)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常规穴位贴敷(吴茱萸、肉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各项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总分)及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各项指标[总睡眠时间及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Ⅰ期、NREM-Ⅱ期、NREM-Ⅲ期、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 REM)期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2、4周后除睡眠时间外,其余各项PSQI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2、4周后除睡眠效率外,其余各项PSQI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2、4周后睡眠质量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16.
<正>膝骨关节炎(KOA),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僵硬变形、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展性、退行性关节性疾病。西医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由于大多患者年龄较大,对消炎止痛药物、腔内注射以及手术治疗耐受性差,且不良反应多、安全性差。针灸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1-2]),腧穴存在着"敏化"现象,"敏化"现象不单是特殊的病理表象,更是针灸施治的有效位点,具有提高临床疗效的效 相似文献
17.
<正>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软骨退变为病理基础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以局部疼痛、变形以及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2],晚期常出现关节畸形,进一步影响关节功能[3]。国内调查发现,55岁以上人群KOA患病率达到88%[4],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刺治疗KOA的有效性已被众多临床试验所证实[5],并被临床指南所推荐[6]。本研究传承东垣针法学术思想,在针刺组方思路上进行创新,观察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KOA的效果,以期为KOA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5月—2020年7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接收的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股骨颈、腰椎L2~L4骨密度明显高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骨密度,并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69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上星、印堂、迎香、鼻通、合谷、足三里穴);穴位贴敷背部腧穴(大椎、风门、肺俞、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膻中、命门穴)。结果:总有效率为91.3%。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与对照组30例(口服双氯芬酸钠缓解胶囊),观察治疗3、6、12个月的疗效,及治疗3个月疼痛积分情况及治疗过程中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变化,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的疗效、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疼痛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解胶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是治疗原发性痛经较为有效的方法,止痛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