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脑瘫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按摩、水疗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双侧足三里穴,每次留针20 min。2组均以9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时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和分级。方法 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康复有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Myo Trac治疗仪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入组前均进行粗大运动功能88项测试量表(GMFM-88项)评定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治疗组予靳三针疗法结合Myo Trac并辅以常规运动疗法;对照1组予靳三针疗法结合常规运动疗法;对照2组予Myo Trac结合常规运动疗法。患儿分组治疗4周后、8周后和12周后分别进行GMFM-88项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评分(50.95±20.83)明显高于其入组评分(36.52±18.70)(P0.01),且疗效(50.95±20.83)明显优于对照1组(38.54±23.30)(P0.05)和对照2组(39.99±19.64)(P0.05)。此外,在治疗12周后GMFCS为Ⅱ级的患儿平均提高分明显高于Ⅳ级患儿(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Myo Trac与常规运动疗法相结合疗效确切。GMFCS分级为Ⅱ级的患儿在经过治疗干预后其粗大运动功能提高幅度高于Ⅳ级的患儿。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9,(12):2629-2631
目的:探讨功能导向的"引带导督"推拿法结合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根据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组间均衡的原则,配对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以旨在提高核心稳定性、促进脑功能重塑的收引带脉、点按腰部夹脊穴为主的推拿手法,联合抗重力姿势维持与运动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每日治疗1次,每次40 min,每周治疗5 d,共观察3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两样本MAS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样本组间比较(P 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样本GMFM量表百分比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P 0. 001),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引带导督"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在提高粗大运动功能方面疗效优于传统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刘氏小儿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n=30)和刘氏推拿组(n=30),常规对照组仅采用以Bobath疗法为主的康复训练并辅以针灸、电疗,刘氏推拿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刘氏小儿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①刘氏推拿组总有效率为86.7%,常规对照组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且刘氏推拿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评分(MAS)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且刘氏推拿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刘氏小儿推拿能进一步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提高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且其疗效优于以常规康复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6.
徐军  汤艳  洪永锋  张润 《吉林中医药》2020,40(8):1096-1098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痉挛肌治疗仪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40例给予推拿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推拿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股角和前臂旋后角度、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以及步行能力。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2组治疗后股角、前臂旋后角度和握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股角、前臂旋后角度和握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GMFM评分高于治疗前,其中试验组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儿的步宽小于对照组,步长和步速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痉挛肌治疗仪可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感觉统合训练对脑瘫高危儿大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儿童康复科病房收治的脑瘫高危儿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早期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前后大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干预治疗,两组脑瘫高危儿的大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水平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提高脑瘫高危儿的大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水平,特别是在综合智力改善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蒸气浴结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痉挛型脑瘫患儿72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蒸气浴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功能训练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肌张力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对照组为7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肌张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药蒸气浴结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瘫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康复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生物反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头穴丛刺结合中药水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结合传统水浴组(传统组)、头穴丛刺结合中药水浴组(结合组),每组30例,采用Peabody运动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定,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peabody运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结合组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中药水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有缓解、降低作用,能明显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循经推拿,对痉挛性脑瘫患儿肌张力与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痉挛性脑瘫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循经推拿手法,观察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循经推拿.观察对比治疗前、治疗12周后两组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10m步行速度(10 MWT)...  相似文献   

12.
徐磊  李琳  杜俊涛  童心  卢燕  李飞 《针刺研究》2022,(2):154-159
目的:探讨针刺华佗夹脊穴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核心肌群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核心肌群训练组和综合组,每组32例.针刺组给予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取第5、7、9、11胸椎及第1-5腰椎相应的华佗夹脊穴;核心肌群训练组给予核心肌群训练;综合组在针刺华佗夹脊穴的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运动功能训练治疗脑瘫的效果.方法: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两组均用康复运动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结果:GMFM和ADL量表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运动功能训练治疗脑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智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间,于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儿共205例,随机分为采用针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法的治疗组102例和单纯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法的对照组103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表评分、综合功能量表评分和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级相对于治疗前都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都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GMFM表评分、综合功能量表评分和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级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综合功能量表评分改善有效率93.1%优于对照组的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痉挛症状改善有效率83.4%优于对照组的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针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功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平衡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78例脑瘫患儿,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9例,根据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依据神经发育学的规律按抬头、翻身、坐、爬、跪、立、行的大运动项目进行训练,治疗组采用平衡疗法,对照组采用的Bobath和Vojta法,所有病例在训练前及训练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对二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评分均值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GMF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的康复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平衡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康复的治疗效果较Bobath和Vojta法更好,且操作简单、实用、患儿易于接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发育落后儿童经感觉统合训练后的粗大运动能力变化.方法:选择接受感觉统合训练的粗大运动发育落后儿童25例,训练期间接受过2次PDMS-GM评估,评估间隔6个月.用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评估(Peabody Development Measure Scale Gross Motor,PDMS-GM)的固定、移动和操作能区的原始得分进行分析.结果:PDMS-GM的固定能力分值和移动能力分值在两次评估结果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操作能力分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过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粗大运动发育落后儿童固定和移动能力水平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靳三针疗法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与单纯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靳三针疗法,穴取四神针、脑三针、智三针、颞三针、膝三针、足三针及承筋、承山等,然后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并辅以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连续进行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估及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估。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GMFM评分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55.32±17.10vs 47.48±17.1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腓肠肌Ashworth痉挛分级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36/40)vs(72.5%(29/40),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疗效优于单纯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头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头针治疗,观察组则此基础上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定量表(GMFM-88)、Berg平衡功能量表和ADL评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88、Berg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GMFM-88、Berg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头针能进一步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8例脑瘫儿童为观察对象,按训练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以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步态以及平衡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患侧步行足长、步宽和步速改善优于对照组,轨迹长、矩形面积、外周面积、左右偏移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单位面积轨迹长增大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