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595 nm脉冲染料激光(PDL)个体化治疗外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2年4月河南大淮河医院治疗的33例(34处)增生性瘢痕,根据VSS评分选择治疗方式,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单纯脉冲染料激光治疗),B组(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 mon,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进行瘢痕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治疗时疼痛程度,并记录显效时激光治疗次数、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根据数据性质,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4处瘢痕治疗后VSS评分总分、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厚度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前后的VS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组VS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伤后病程短于B组,显效时激光治疗次数少于B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腔内激光(EVLT)与传统手术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其中EVLT治疗59例(EVLT组,97肢),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55例(对照组,91肢).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d应激反应[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术后8周及12周切口瘢痕状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切口美容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静脉炎、皮肤烧灼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量、切口长度、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皮下血肿、隐神经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两组血清CRP、COR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对照组高于EVLT组(P<0.05).术后12周,两组切口瘢痕VSS评分低于术后8周(P<0.05),美容满意度VAS评分高于术后8周(P<0.05);且术后8周及12周时,EVLT组切口瘢痕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美容满意度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VLT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与传统手术相当,但EVLT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瘢痕状况好,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使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预防术后瘢痕的疗效。方法:以100例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 验组(伤口拆线后第2天予以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涂)和对照组(伤口拆线后第2天予以尿素乳膏外涂),每组50人。以 温哥华瘢痕量表(VSS)为依据,分别在伤口拆线当日及治疗开始后的第4,8,12,16,20,24,28,32周对患者进行 瘢痕评估。结果:治疗开始后,实验组每次随访的VSS总评分均较低(P<0.05);实验组的色泽评分与对照组各个随访 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管分布评分于第20周开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厚 度和柔软度评分在治疗开始后的各个随访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伤口在头面颈部位的实验组无论是 VSS总评分还是VSS各项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伤口在胸肩背、腰腹臀或四肢部 位的实验组VSS总评分均较相应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伤口在胸肩背部位的实验组血管分布、厚度评分较相应 的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术后及早局部外用多磺酸黏多糖可有效预防瘢痕增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凤真  刘阳  周涛 《长治医学院学报》2021,35(3):200-203,207
目的:探讨耳部瘢痕疙瘩术后采用90锶-90钇敷贴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下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85例耳部瘢痕疙瘩行内核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90锶-90钇敷贴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瘢痕严重程度(VSS评分)、症状(红斑、硬结、瘙痒)积分、局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I型前胶原肽(PINP)表达、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6个月、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SS评分[(1.58±0.69)vs(2.77±0.81)分]、症状积分[(1.73±0.80)vs(2.91±0.94)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P-1[(20.88±2.54)vs(29.24±2.91)ng·mL-1]、TIMP-1[(32.43±3.16)vs(42.74±3.78)ng·mL-1]、PINP[(7.30±1.57)vs(8.94±1.80)ng·mL-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6个月、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耳部瘢痕疙瘩后采用90锶-90钇敷贴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皮下注射可有效促进患者瘢痕减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自体刃厚皮回植中厚皮供皮区的治疗效果,探寻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嘉兴市中医院烧伤整形科就诊并符合入组条件的老年深度烧伤、瘢痕挛缩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患者均选取大腿前外侧为供皮区,切取中厚皮片0.3~0.4 mm,修复烧伤、功能部位及瘢痕整形等创面。治疗组从中厚皮片供皮区旁切取刃厚皮片0.12~0.15 mm,皮片打孔移植于中厚皮片供皮区;对照组供皮区外敷凡士林纱布后加压包扎;比较2组患者中厚皮片供皮区愈合时间、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瘙痒评分情况。  结果  术后第7天治疗组中厚皮片供皮区移植皮片全部成活, 中厚皮片供皮区愈合时间为9.0(8.0, 12.0) d, 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1.0(20.5, 24.5)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供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3.0(2.0, 3.5)分]低于对照组[10.0(9.0, 11.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瘙痒评分[1.0(1.0, 2.0) 分]低于对照组[6.0(5.0, 7.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半年治疗组供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1.0(0.5, 1.5)分]低于对照组[6.0(4.0, 8.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瘙痒评分[1.0(1.0, 1.0)分]低于对照组[2.0(1.0, 2.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采用自体刃厚皮移植老年中厚皮片供皮区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增生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强脉冲光联合点阵铒激光对痤疮后增生性瘢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2013 年8 月-2016 年7 月收治的135 例痤疮后增生性瘢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强脉冲组、点阵组、联合治疗组,每组45 例,比较治疗前和2 次治疗后的疗效、温哥华瘢痕评价量表(V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和误工期。结果3 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后3 组患者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和VS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均有下降趋势。联合治疗组2 次治疗后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和VSS 评分与强脉冲组和点阵饵激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各项指标低于其他两组。治疗后3 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痤疮症状、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同时期的强脉冲组和点阵铒激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各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组。联合治疗组的误工期与强脉冲组和点阵铒激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均低于其余两组,但3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痤疮瘢痕具有非常好的疗效,治疗副作用较少,安全性高,同时能够降低误工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李小燕  聂磊  郭伟  李琛  孙波  程绍航  冯明智 《安徽医学》2022,43(12):1425-1428
目的 探讨黄金微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62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接受黄金微针联合PRP治疗,对照组仅黄金微针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痤疮瘢痕临床评分量表(ECCA)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CCA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ECCA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停工时间长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金微针联合PRP较单独黄金微针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点阵CO2激光联合生肌玉红膏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接收的增生性瘢痕患者中选取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采用点阵CO2激光治疗,研究组26例采用点阵CO2激光联合生肌玉红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血清TGF-β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SS量表各项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各项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EGF与TGF-β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VEGF与TGF-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瘙痒感、刺痛、瘢痕厚度、瘢痕质地、充血情况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阵CO2激光联合生肌玉红膏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TGF-β与VEGF因子水平,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金  柴磊  吴艳萍  黄铜  徐瑞  黄立军  梁莉  陈俊峰  郭涛△ 《广东医学》2020,41(21):2201-2204
目的探讨改良式减张美容缝合术联合595 nm染料激光预防术后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激光科门诊浅表肿物切除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减张美容缝合术联合595 nm染料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式减张美容缝合术治疗,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随访,通过温哥华评分量表(VSS)总评分值评价疗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患者对术后瘢痕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VSS总评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术后瘢痕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减张美容缝合术联合595 nm染料激光预防术后瘢痕增生,疗效确切,患者满意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复方倍他米松联合曲安奈德序贯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榆林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治疗的115例瘢痕疙瘩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倍他米松联合曲安奈德序贯注射治疗,两组均用药3个疗程,每个疗程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治疗效果、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表达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SS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色泽、厚度、血管分布、硬度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介素6 (IL-6)、白介素17 (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Z成形术在面部直线型瘢痕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整形科接受Z成形术修复的50例面部瘢痕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取2007年7月一2009年7月我院整形科接受单纯面部瘢痕切除缝合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OSAS瘢痕评价量表,由两位观察者对瘢痕的颜色、平整度、弹性、宽度进行评判打分,术前和术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术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瘢痕的颜色、平整度、弹性和宽度均有很大改善,与术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前、术后相比无论从瘢痕的颜色、平整度还是弹性和宽度均有明显的改善,两者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和对照组术后相比,癜痕颜色更淡、瘢痕更平整、弹性更好、宽度明显缩窄,两者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Z成形术应用于面部直线型瘢痕的修复可以明显改善瘢痕的术后效果,是一种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主要表现为妊娠囊和(或)胎盘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处(仅限于孕周≤12周)。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进步,CSP越来越常见,发病率约为1∶1 800。过去几十年,伴随我国剖宫产数量的增加,CSP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尤其是在我国实施二孩政策后,CSP对女性的危害逐渐暴露出来。CSP是一种医源性疾病,可以造成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如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子宫破裂、周围脏器损伤甚至子宫切除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殖健康甚至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妇女至关重要。目前对CSP的发病机制说法不一,对CSP治疗方案的选择国内外均没有规范化的标准和指南以及较好的循证医学证据,缺乏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因此,本文将对CSP的病因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SP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疤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8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有3例初诊误诊,误诊率为37.5%。8例中7例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另1例术后确诊。7例患者药物治疗加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均治愈;1例诊断为宫内早孕11周行钳刮术,术中、术后大出血达1 700 ml而行急诊开腹子宫全切除术。结论:剖宫产疤痕妊娠误诊率高,超声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药物治疗加B超引导下清宫术可有效杀胚,减少大出血风险且避免子宫切除,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局部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于建模后第4周,右侧兔耳瘢痕组织内注射内皮抑素(实验组,n=10),左侧兔耳瘢痕组织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n=10),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于建模后第7周,分别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兔耳瘢痕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瘢痕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微血管标志物CD34表达,TUNEL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凋亡。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将不同浓度的内皮抑素加入Martrigel培养体系中,观察内皮细胞在Martrigel上形成微血管管腔数目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增生性瘢痕缩小明显,紫红色逐渐减退,瘢痕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胶原疏松。实验组兔耳瘢痕组织内CD34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21±0.39)%和(6.11±1.32)%(P〈0.05),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6±1.54)%和(5.21±1.11)%(P〈0.05)。体外实验观察发现:在未加入内皮抑素的Martrigel培养体系中,内皮细胞形成较多微血管分支,随着内皮抑素质量浓度的提高,微血管形成管腔的数目逐渐减少。结论内皮抑素局部注射具有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并促进其成熟消退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微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Ki-67在病理性瘢痕以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7例增生性瘢痕,22例瘢痕疙瘩,16例正常皮肤组织Ki-67的表达。结果病理性瘢痕中Ki-67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瘢痕疙瘩组织中Ki-67表达高于增生性瘢痕。结论瘢痕增生与细胞增殖增高呈正相关;Ki-67的表达可以作为鉴别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组121例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患者(无1例为新鲜烧伤),根据病情程度分别采用"Z"成形术、厚皮片移植术、"Z"成形加厚皮片移植术、邻位皮瓣移植术和邻位皮瓣加皮片移植术进行手术整复。对于烧伤后颌颈瘢痕严重挛缩的患者,采用仅对挛缩瘢痕切开松解而不切除的手术方法,灵活设计切口,利用挛缩部位已成熟的瘢痕形成较大面积三角形瘢痕瓣来修复创面;切口解剖深度直达舌骨甲状软骨沟平面并彻底松解挛缩组织,以塑造明显的颌颈角。结果本组121例患者的瘢痕挛缩得到最大程度的松解,均获得满意或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患者颈部活动自如,外观改善显著,颌颈角明显。结论对于供皮区缺乏的严重颈部瘢痕挛缩的患者,利用特殊切口及设计面积较大的瘢痕瓣修复部分创面,同样可获得满意疗效;切口解剖至舌骨甲状软骨沟深度,并彻底松解所有挛缩的软组织,可显现较为美观的颌颈角。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疤痕平对增生性瘢痕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抗瘢痕的机制。方法:选择14例双下肢深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病人,以左下肢为治疗组,外用疤痕平,每日2次,以右下肢为空白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对双侧瘢痕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治疗组成纤维细胞较少、胞浆内细胞器减少,糖原颗粒明显减少;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血管数量减少。结论:疤痕平可有效地防治增生性瘢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参提取物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探讨其作用的相关分子的表达.方法:建立15只大耳白兔的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兔耳腹侧中段随机做2~3处伤口,并分为空白对照组a,生理盐水注射组b,人参皂苷Rb1 c组(0.2 mg/ml),d组(0.4 mg/ml),e组(1 mg/ml),5组.术后任其愈合,观察创面愈合和瘢痕增生情况.上皮化后26 d按组别进行相应处理,每3d给药1次,共3次,用药后分别于第2,4,6周取材,每次取5只兔子,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测量并计算HI,计算胶原纤维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测Caspase 3的表达.结果: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分别与c,d,e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药物浓度增加HI、胶原密度下降,但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c组和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见于Caspase 3的组织化学结果,高浓度干预组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人参提取物Rb1成分能减少瘢痕组织中胶原的合成,诱发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从而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妇科收治的63例CSP患者的治疗方案及结局。结果6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是少而危险的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MTX局部注射或子宫动脉栓塞后行清宫术是安全可行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史在1年以上,瘢痕处于成熟期,病情稳定的增生性瘢痕患者共36例。每例选择两处瘢痕相似的部位,进行自身对照。治疗组采用射频消融祛除瘢痕;对照组不做处理。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对瘢痕进行评分。结果在射频消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温哥华瘢痕评分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经射频消融治疗后,瘢痕的颜色、厚度、柔软度都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增生性瘢痕可使瘢痕颜色变淡、厚度变平,是一种理想的祛除瘢痕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