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分娩,研究组则采用阴道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住院情况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分娩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中的效果显著,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瘢痕子宫产妇采取不同分娩方式后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同时比较同时期本院收治的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150例)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188例)的手术情况、新生儿窒息率和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相较于阴道分娩产妇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术后出血量明显更多(P0.05),且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更长(P0.05);相较于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产后出血量更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分娩方式选择时,需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从而使产妇的妊娠结局得以有效改善,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再次分娩方式的不同将该组产妇分为再次剖宫产组75例和阴道分娩组25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期热、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新生儿的Apgar评分、颅内出血、肺炎的发生率.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的出血量、子宫内膜炎、产褥期热、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两组新生儿在Apgar评分、颅内出血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不是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指征,应结合产妇的具体情况,给予阴道试产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自然分娩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市桥头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自我意愿分组,对照组26例选择剖宫产手术分娩,观察组26例选择自然阴道分娩。比较两种分娩方法对围生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感染、产后发热以及恶露过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若指征符合、条件允许,可对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实施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5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瘢痕子宫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非瘢痕子宫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44例(55%),阴道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试产组产程、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分娩无论采用何种妊娠方式,均有可能引起不良事件;在保证适应证的前提下,瘢痕子宫可试行阴道分娩,以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唐河县中医院80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分组,阴道试产者纳入观察组(n=38),剖宫产者纳入对照组(n=42)。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80例孕妇中,阴道试产孕妇62例,其中分娩成功38例(占61.29%),24例转剖宫产(占38.71%);观察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产褥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无剖宫产绝对指征时行阴道试产,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足月分娩有经阴道分娩条件孕妇经阴道试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瘢痕子宫足月分娩有经阴道分娩条件孕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60例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分娩有经阴道分娩条件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分娩有经阴道分娩条件孕妇经阴道试产并不增加分娩风险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具有较高分娩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其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抽选2014年本院接收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200例,将100例选择二次剖宫产的产妇归入对照组,将100例选择阴道试产的产妇归入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两组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应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预后情况。方法选择二次分娩的产妇150例,对其再次分娩情况与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再次剖宫产130例,均成功(100%);阴道试产20例,成功18例(90%)。分娩后无产妇与新生儿死亡。阴道试产组与再次剖宫产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肺炎、病理性黄疸、脐炎发生率等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新生儿NBNA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评估评分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中,经阴道试产是一个可选择的措施,其成功率高,对于新生儿的病理与神经行为影响少。但是临床上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密切观察产程,提高产科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临床要点。方法:随机选择普宁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疤痕子宫再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非疤痕子宫再妊娠产妇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经阴道分娩相关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出血量较对照组多,产程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两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8.09%(37/42),对照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90.48%(38/42),两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4例,对照组剖宫产3例,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两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经阴道分娩,不会降低分娩成功率,在做好相关检查及监测工作,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及结局。方法:将东莞塘厦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非瘢痕子宫足月初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阴道试产成功率、安全性以及产程情况。结果:瘢痕子宫产妇在新生儿窒息率、第一、第二产程、总产程及阴道试产成功率方面和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瘢痕子宫产妇在第三产程、产后出血率、手取胎盘率、会阴侧切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是可以在严密监测下进行阴道试产及分娩,但要积极处理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适当放宽会阴侧切指征,加速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76例瘢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采取初次剖宫产手术分娩的88例二次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瘢痕子宫二次妊娠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初次选取横切口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剖宫产手术情况显著优于纵切口分娩者(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采取二次剖宫产分娩手术后产妇较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首次剖宫产分娩选取横切口可减少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以及缩短分娩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问题式(PBL)孕期健康教育对瘢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入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100例,作为研究组,参加PBL式孕期健康教育,并选取同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参加普通孕期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的差异、分娩效益以及对分娩过程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选择剖宫产57例(57.00%),其中非医学需要剖宫产占比为36.84%(21/57),对照组分别为81例(81.00%)、54.43%(44/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pgar评分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PBL式孕期教育可有效提高产妇的分娩方式合理性,阴道分娩率高,可有效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的选择率,消除产妇消极恐惧情绪,提高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瘢痕子宫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惠州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分娩方式为依据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剖宫产分娩,观察组则接受阴道分娩,比较两组母婴状况、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状况。结果:观察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在分娩方式选择期间,应以自身实际状况为依据对分娩方式进行选择,阴道分娩方式有助于缩短产妇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体会。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8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采用剖宫产,B组采用阴道分娩,并与同期40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作为C组进行对比,比较三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A组与B组相比,B组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少,而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 0.05);B组与C组相比,B组总产程时间长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产妇产褥期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三组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住院时间,但临床应严格把握阴道分娩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妊娠产妇采用不同分娩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期间湛江市霞山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产妇,对照组产妇接受剖宫产分娩,观察组产妇接受阴道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产程时间和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产妇进行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以减少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不同产科处理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4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统计本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阴道分娩36例,占75.0%,剖宫产12例,占25.0%;阴道分娩产妇的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产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仍然存在阴道分娩的可能,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及存在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应当积极进行阴道试产,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分娩的结局。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孕妇124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无剖宫产病史足月妊娠的孕妇12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分娩方式、分娩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孕妇选择阴道试产比例为30.65%,对照组为90.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阴道试产分娩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为74.19%,对照组为22.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和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严重粘连、切口的乙级愈合、新生儿的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7.74%,对照组为1.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的再次足月妊娠不能作为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对具备试产条件的孕妇,严密动态监测下可予阴道试产,结局安全良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抽取我科室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的子宫瘢痕状态的安全分娩方式,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产妇65例阴道试产,47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84.0%。再次择期剖宫产手术,术后阴道分娩组产妇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临床上根据产妇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在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104例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记录两组分娩成功率、母婴结局,并比较两组分娩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率为94.23%(49/52),与对照组96.15%(50/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尿潴留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选择经阴道分娩,在确保分娩成功率的同时,还可显著改善母婴结局,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