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总结劳绍贤教授运用岭南道地药材治疗内外科杂病的临证用药经验,并加以推广。[方法]通过日常跟诊、记录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从经验方药方面论述劳教授运用岭南道地药材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其用药经验和自拟良方进行总结,并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劳绍贤教授根据岭南地理环境及岭南人体质特点,以传统中医药辨证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相结合,临证善用岭南中草药治疗内外科疾病。湿热与毒互结所致慢性肝炎,当治以疏肝健脾、清热解毒,选用田基黄;湿热与瘀滞搏结所致慢性前列腺炎,当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选用广东王不留行;湿热气滞互结所致胃脘痛,当治以清热祛湿、理气止痛,选用救必应;湿温发热当治以透热解表、芳香化湿,选用土茵陈;热毒互结所致实热肿痛,当治以清热凉血解毒,选用肿节风;瘀滞所致胸胁痛,当治以疏肝和络止痛,选用铁包金配穿破石。验案一诊断为胃痞(脾胃湿热证)、胁痛(气滞血瘀证),治宜清热化湿、理气通瘀,方用"清浊安中汤合菖志"加减,方中重用铁包金和穿破石。验案二诊断为胃痞(脾胃湿热证)、牙痛(胃火炽盛证),治宜清热化湿、泻火消肿,方用"清浊安中汤合藿香"加减,其中重用肿节风治疗后均获得良效。[结论]劳绍贤教授针对岭南地域气候特点及人群体质,提出"湿热与滞、瘀、毒互结"之病机,因地制宜采用岭南道地药材治疗内外科杂病,临床疗效显著,其经验及验方值得推广以造福更多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的辨证思路及临床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孙伟教授临诊和学习孙伟教授的医案,从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治疗大法等方面,探析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孙伟教授从医多年,临床经验丰富,认为气阴两虚证为慢性肾衰竭常见证型之一,注重从症状、舌、脉、饮食习惯等多方面辨证,病机总以脾肾气阴两亏为本,湿、热、瘀、毒为标,疾病早期以正虚为主,中期正邪相交,晚期邪实偏盛,治疗上当根据不同病期正邪偏盛辨证施治。在验案中体现了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分期辨证、精准用药的特点,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孙伟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特色鲜明,用药灵活,疗效较好,对临床辨证用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张发荣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侍诊,整理医案及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等方面总结张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张教授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肾虚络损”为基本病机,遵循以治疗糖尿病本病为经,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为纬的“经纬论治”法,以补肾和络为基本治则,补肾善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和络则灵活运用养阴清热宁络、益气养阴行络、健脾化湿通络、豁痰化瘀畅络、清热利湿通络、温经散寒护络等方法。临证中尤其重视虫类药物的使用,以活血通络,同时重调脾胃,不避甘温,内外合治,双管齐下。所举验案辨证为脾肾亏虚、络脉瘀阻证,张教授治以补肾活血通络,兼以健脾祛湿,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张老把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虚络损的基本病机,采用“经纬论治”法,治疗重在补肾和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瘀热搏结病机及临证遣方用药总结首届岐黄学者方祝元教授辨治心悸的学术经验.方教授认为瘀热搏结是心悸的病机关键之一,治疗上应以化瘀清热为要,同时兼顾气阴、脏腑并治.以此学术思想指导心悸的临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俞景茂教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经验。[方法]整理俞景茂教授临证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验案,并遴选验案三则,以阐明俞老师辨证施治、分期治疗以及遣方用药特色,并系统论述俞景茂教授辨治小儿腺样体肥大疾病的独到经验。[结果]俞景茂教授在小儿腺样体肥大治疗中,一般分三阶段施治:初期治以疏风清热、散结消肿;中期治以养阴润肺、活血化瘀;后期治以益气固表,养阴清热。临证中常获佳效,所选验案也获得满意疗效。[结论]俞景茂教授对小儿腺样体肥大辨证论治、分期治疗以及攻补兼施、培固正气的主张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何佳教授分年龄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何佳教授临诊,搜集H型高血压相关医案,结合中医经典基础理论及临床辨证论治原则,总结何佳教授从不同年龄阶段入手、运用补气逐瘀法治疗H型高血压气虚血瘀证的辨证思维及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何佳教授认为H型高血压多为气虚、血瘀入络,治疗以补气虚、逐络瘀为基本治则。从中青年、老年分证论治,中青年多见血瘀入络,治以逐络瘀为主,老年多见气虚入络,治以补气虚为主,遣方用药气血并重,补气逐瘀,巧用虫药,搜风通络,善用介药,滋阴潜阳。所附医案,以独特经验辨证论治,随证化裁加减,临床效优。[结论]何佳教授对于H型高血压气虚血瘀证的辨治独具见解,常获良效,可资同道互鉴。  相似文献   

7.
孙建羽  陆为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1):1255-1257, 1283
[目的]探析陆为民教授治疗口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随师学习,整理陆为民教授相关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等方面分析总结陆为民教授治疗口疮病的临证经验,并附验案四则加以佐证。[结果]陆为民教授认为,口疮病之病标在口,本在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升降功能失常,邪气侵犯口腔,气血壅滞,不得宣泄,发为口疮。脾胃不能升清降浊,是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或兼肝胆郁热、脾肾不足等。治疗上以运脾通降为基础,辅以协同治疗心肝肾,共同发挥功效。所举验案分别为外感风热、胆胃郁热、脾胃气虚、阴虚湿热四个证型,外感风热者治以疏风清热、运脾通降,胆胃郁热者治以清泄胆热、运脾通降,脾胃气虚者治以健脾升阳、运脾通降,阴虚湿热者则治以健脾化湿、滋阴降火、运脾通降,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陆为民教授从脾胃升降的角度治疗口疮病,颇具特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收集整理相关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等方面分析总结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的临证经验,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刘教授论治便秘多从气虚、阴虚、血虚、肝郁气滞、胃肠积热等方面入手,认为胃气不降是便秘的基本病机,临证时重视调理气机,尤重通降胃气,重用生白术、蒲公英,而且善用药对。所举医案,患者辨证为肝郁气滞,刘教授治以疏肝行气通便,疗效颇佳。[结论]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重视通降胃气、调理气机,重用生白术、蒲公英,善用药对,经验独到,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王自敏教授辨治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病案,从病因病机、分期辨证探讨王自敏教授治疗LN的特色经验,对其临证心得进行总结分析,并附医案一则。[结果]王自敏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有内、外因之分,病机可概括为“虚、热、瘀、毒”,病程可划分为急性期(风热瘀毒证)、发展期(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慢性期(脾肾阳虚证、湿热瘀毒证)三个阶段,对其各期不同证型,分别予荆防败毒散合银翘散、黄芪地黄汤、杞菊地黄丸合四物汤、实脾饮或真武汤、四妙丸等进行加减治疗。王自敏教授认为本病治疗宜早、疗程宜长,主张中西医结合,并善用药对精准治疗。所附一则医案,首诊时辨为肝肾阴虚兼湿热证,治以滋补肝肾、清利湿热,针对热淋,予清热利湿、利尿通淋治疗,症状明显改善;而后辨为气阴两虚兼火旺证,治以益气滋阴清热,投以经验方黄芪地黄汤,收效甚佳。[结论]王自敏教授对LN“虚、热、瘀、毒”病机的深刻认识、注重分期分型论治及中西医结合等经验,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邱明义教授运用《伤寒论》八法治疗胃脘痛的辨治要点、方法及临证遣方用药经验。[方法]通过复习《伤寒论》中有关胃脘痛的治疗条文,概述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及部位、症状,结合邱明义教授在脾胃系统辨治方面的经验、临床辨治要点和辨治方法,从临证诊治思维及学术经验入手,总结邱明义教授运用《伤寒论》八法辨治胃脘痛的学术观点及临证诊治思路,并附验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胃脘痛是临床消化系统的常见症状,邱明义教授运用经方辨治胃脘痛,从辨虚实、审新久、鉴寒热、参宏微等方面辨证施治,将《伤寒论》中治疗胃脘痛的内容归纳为益气补虚法、温中健脾法、养阴润胃法、调和脾胃法、清热散结法、降逆和胃法、疏肝和胃法、泄热安中法等8种基本治疗方法。验案一辨为脾胃虚弱、中阳不足证,治以补气健脾、温中祛寒,方用理中丸合异功散加减;验案二辨为肝胃不和、郁而化火证,治以疏肝和胃、降逆清热,方用四逆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均获良效。[结论]邱明义教授善用经方,临证治疗胃脘痛,以《伤寒论》中的八法为基础,随证加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周亨德教授诊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缓解期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方法]通过复习相关中医文献,跟师临诊及整理医案,总结周教授对UC缓解期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以及治疗思路和用药特色,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周教授认为,UC缓解期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证,脾气亏虚为发病之本,湿、热、瘀、滞为发病之标。虚证可分为脾气亏虚、脾阳不足两型,以益气健脾、温阳健脾为治则,脾气亏虚型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脾阳不足型选用理中汤加减;虚中夹实者在上述证型基础上分别选用疏肝理气、消食导滞、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之品,强调适时调养胃阴,以防燥湿太过。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脾气亏虚,经过益气健脾燥湿、疏肝行气导滞等治疗后,收效良好。[结论]周教授认为UC缓解期多为本虚证或本虚标实证,以脾气亏虚为本,湿邪为标,健脾化湿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其临床经验值得传承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归纳总结徐力教授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并整理相关病例和资料,从卵巢癌的病因病机、分期辨证等方面,介绍徐力教授的临证经验及遣方用药思路。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徐力教授认为,卵巢癌的主要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或久病伤正,正气虚损,脏腑功能紊乱,冲任、气血失调,或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所致从而导致寒凝、气滞、血瘀、痰湿、毒热蕴结,内生癌毒,积聚于胞宫而成。根据卵巢癌不同的治疗阶段可分为3期:辅助治疗期(包括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的治疗)分别以气血亏虚、气阴两虚、阴虚生热为主,治当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清热解毒;维持治疗期以正气不足为主,兼有癌毒内盛之候,治当扶正固本、滋阴填髓、抗癌解毒;姑息治疗期以脏腑盛衰、气血阴阳亏虚的症状为主,重在固本培元,顾护胃气,兼以解毒消癥。并结合"六辨"即辨病变部位、病理类型、指标水平、病机特点、证候虚实、兼夹症状,实施精准抗癌,达到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目的。且以分龄论治作为补充。所举医案,患者晚期,恶液质状态,气血亏虚,水瘀互结,癌毒内盛,治当先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利湿行水为主,后兼顾解毒消癥之力,以"黄芪防己汤"加减治疗,疗效甚著。[结论]徐力教授运用"三段六辨"模式治疗卵巢癌的思路,见解独特,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华荣主任医师从气机升降,调理肝脾论治眩晕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荣主任医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关键在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气机升降失常,或外感邪气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依据病机将眩晕分为四种证侯,分别为脾虚痰湿,肝郁化热证,治宜健脾化痰 、疏肝清热;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治宜滋肾养肝 、熄风潜阳;中气不足,清气不升证宜调补脾胃中气、升发清阳;外感湿邪证宜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使肝、脾、肾调和,气机畅达,而眩晕得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运脾和胃调肝法治疗小儿脾胃病经验。[方法]从小儿脾胃生理、病理特点、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总结用运脾和胃调肝法治疗小儿脾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佐证。[结果]小儿脾胃具有生理上"脾常不足",病理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脾胃疾病多由饮食喂养不当、先天不足或久病重病损伤等所致,脾失健运、脾气困惫、脾湿胃燥、脾升胃降、脾化胃纳等功能失调是其主要病机,若脾胃受损,可衍生多种相关疾病。在临床中将此治疗大法归纳为运脾和胃调肝,并可进一步细分为运脾、健脾、补脾、疏肝、柔肝、泻肝、和胃、清胃、降逆等诸多治法,可应用于小儿厌食症、再发性腹痛、泄泻、便秘等疾病的治疗中,并获得验证。[结论]运脾和胃调肝法是治疗小儿时期脾胃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丁济万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丁济万临床上根据湿温病的不同阶段,采用六经和卫气营血合而辨证的方法,并附少量医案说明丁氏辨证细腻、用药轻灵的特色。[结果]湿温之证,在温病中比较特殊,温是阳邪,湿是阴邪,湿与温合,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所以要根据湿温的变化或从伤寒辨证,或从温病辨证:邪在卫、气,按三阳经治法;湿胜阳微,按三阴经治法;邪热从阳入阴,按温病热传营血治法。其次,湿温主要病变部位在中焦脾胃,三焦的症状无不与脾胃病变有关,所以要兼顾中焦,配以化湿健脾之法。[结论]湿温病是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导致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类疾病。丁氏一派本着"辨病机,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六经体系及卫气营血辨证,大大丰富了湿温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刘健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证,记录、分析整理刘健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病案,从病因病机、用药特点等方面总结分析刘健教授的临床经验,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刘健教授认为脾虚湿盛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围绕脾虚湿盛制定了健脾利湿、温肾暖脾等治疗法则。健脾利湿常用薏苡仁、山药、茯苓、陈皮、半夏等,温肾暖脾常用桂枝、附片、杜仲、桑寄生等,同时善用大黄。验案首诊时辨为脾虚湿盛证,治以温阳通络,后因外感内伤,辨为湿热证,治以清热舒脾,收效良好,充分体现了刘健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圆机活法"的临床经验。[结论]刘健教授从脾虚湿盛论治强直性脊柱炎,善用大黄治疗脾虚夹实证,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王自敏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诊,收集病案,总结王自敏教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探析其从不同临床表现、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同阶段、生活调护三方面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思辨经验,并辅以验案佐证。[结果]王自敏教授认为脾肾两虚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的根本,脾肾功能失调,精微外泄,水湿、湿热、痰浊、瘀血等浊邪潴留,乃发此病,治疗时应以健脾益肾为治疗大法,同时兼以祛邪,标本兼顾。根据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的不同临床表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主张"活血化瘀"法应贯穿疾病始终。王自敏教授常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选方用药,并在糖皮质激素使用的不同阶段辅以中药汤剂,以缓解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阴虚阳亢、气虚、阳虚的证候。同时,王自敏教授亦重视生活调护,指出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预防感冒、防治感染、避免劳累,防止疾病复发。所举案例首诊时以脾虚湿盛、胃失和降为主要病机,治疗以健脾燥湿、理气和胃为大法;而后出现阳虚、外感之象,加以清肺补肾之品。患者久病气阴两虚,故宜益气、滋阴、养肾以调护机体,诊治过程以"活血化瘀"之法贯穿始终,随证治疗3个月余后痊愈。[结论]王自敏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注重标本兼顾,辨证与辨病结合,其临床思辨经验值得广大后辈参悟学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导师谈勇教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性复发性流产的经验,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更多参考。[方法]通过门诊跟师抄方,整理分析临床病例资料,从病因病机及选方用药等方面阐述谈勇教授的临床经验,总结其治疗LPD性复发性流产的学术观点,并列举病案一例加以佐证。[结果]谈勇教授认为LPD病机以肾虚为主,同时涉及心肝脾,病理因素可见气滞、血瘀、痰湿,导致阴阳气血失衡,而发本病。临床上本病以肾阴虚、肾阳虚为本,兼见肝气郁结、脾阳不足、心火旺盛及痰湿瘀阻证,以本虚标实多见,故治疗以补肾为主,佐以疏肝、健脾、宁心、化痰、祛瘀等法。本案患者辨为肾阳虚证,治疗上主要运用滋阴补阳方序贯治疗,黄体期温补肾阳,卵泡期滋补肾阴,在此基础上兼顾疏肝健脾宁心,同时联合西药治疗,配合心理及饮食方面的指导,使阴阳平衡,最终成功妊娠并足月分娩,充分应证了上述辨证思路及治疗经验。[结论]谈勇教授以滋阴补阳方序贯治疗LPD性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胃癌发热属中医“内伤发热”范畴,毛宇湘教授认为其病机主要是浊毒内蕴、脾胃虚弱,兼痰湿内盛、肝气郁滞、瘀热互结、阴虚内热,治疗以健脾和胃、化浊解毒为基本原则。根据病证的不同表现,兼以化痰祛湿、疏肝解郁、清热活血、健脾益气、养阴清热之法,采用自拟方健脾除湿解毒汤、理气化浊解毒汤、活血化浊解毒汤、益气化浊解毒汤、养阴清热解毒汤等加减治疗,病证结合,辨证论治,使浊化毒消,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