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对小儿肌性斜颈早期干预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治疗的先天性肌性斜颈一岁以内患儿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例。治疗组采取规范的手法治疗(捻揉法、弹拨法和牵拉)和家庭辅助康复训练相结合,对照组仅仅采用规范的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的手法治疗和家庭辅助康复训练相结合对小儿肌性斜颈的痊愈和预后有着显著疗效,在早期干预中要重视家庭康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手术结合术后早期推拿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将75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手术后行颈托固定矫正,治疗组术后3d即开始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锁乳突肌切断术后早期开始中医手法治疗对巩固斜颈手术治疗效果更有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肌筋膜按摩疗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在小儿肌性斜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传统推拿手法结合肌筋膜按摩疗法治疗)、对照组17例(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儿分别按照既定方法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推拿手法结合肌筋膜按摩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其疗效优于单纯传统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天牖五部分刺法联合推拿手法对小儿早期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12月龄以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天牖五部分刺法治疗。治疗后观察颈部旋转受限、颈部侧屈受限、颅面部不对称、胸锁乳突肌(SCM)肿块、胸锁乳突肌肌肉紧张消退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部被动活动度改善、颅面部对称、胸锁乳突肌肿块消退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43%、77.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牖五部分刺法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手法,为临床治疗小儿早期先天性肌性斜颈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推拿手法规范化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肌性斜颈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特色推拿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色推拿手法治疗肌性斜颈患儿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减少治疗时间,且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易于推广,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王金贵  李华南 《新中医》2011,(12):84-86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3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小儿推拿手法配合膏摩、局部热敷方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7%,对照组为82.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越早就诊,治疗效果越好。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效果较好。随访6~12月2组治愈的患儿均未出现复发。结论:推拿配合膏摩、局部热敷综合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天牖五部分刺法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天牖五部分刺法治疗。治疗后通过彩超观察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厚度及挛缩长度,从而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通过彩超观察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厚度及挛缩长度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牖五部分刺法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理学疗法(physical therapy,PT)与传统推拿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2月于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康复门诊就诊的74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年龄20~90天,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牵伸、姿势控制和运动学习等方法,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诱发患儿主动运动,扩大颈部活动范围,锻炼颈部周围肌群力量;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按揉和牵伸被动手法,软化结节,改善颈部活动范围;两组均同时给予环境适应性策略家庭指导。治疗方案为一对一医院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周连续治疗5日,总疗程12周;采用香港中文大学制定的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评分标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颈部旋转及侧屈活动度、胸锁乳突肌肿块及肌肉紧张度均显著改善;观察组疗效优良者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理学疗法与传统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均有效;传统推拿以被动方法为主,而理学疗法内容符合ICF框架下活动和参与、个人和环境及运动学习原理,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小儿包块型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小儿包块型肌性斜颈,将60例小儿包块型肌性斜颈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小儿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传统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基础上结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患侧胸锁乳突肌彩色超声波影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包块彩色超声波影像显示,两组包块厚度治疗后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包块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小儿包块型肌性斜颈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雁玲 《光明中医》2009,24(11):2147-2148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治疗CM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单一手法治疗,治疗组在手法治疗的同时配以"肝素钠"软膏和中药热敷治疗。结果:治疗组各项观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以手法治疗配合"肝素钠"软膏和中药热敷可提高CMT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枕颌带牵引加手法按摩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先天性肌性斜颈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按摩和枕颌带牵引方法,对先天性肌性斜颈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结果56例患儿早期开始治疗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87.5%。结论对不同程度先天性肌性斜颈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马坚  李涛  郑宝  王振 《新中医》2013,(1):122-123
目的:观察运用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采用手法治疗。结果:治疗4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0.5%,随访12周总有效率100%。结论: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毫针点刺治疗小儿硬结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硬结性斜颈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推揉法、拿捏法、理筋法、牵拉法、旋转法等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单纯推拿治疗基础上进行毫针点刺法,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颈部活动度及胸锁乳突肌硬结肿块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刺法对小儿硬结性斜颈的治疗效果确切,且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重度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的肌性斜颈患儿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按摩手法治疗,治疗组应用针刺结合按摩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的有效率分别为85.7%与76.2%,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肿块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包块配合按摩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较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悬吊运动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斜颈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悬吊运动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侧胸锁乳突肌彩超影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0%;治疗组患儿胸锁乳突肌厚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悬吊运动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揉牵"手法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应用"揉牵"手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被动牵拉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5%,对照组总有效率88.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法"揉牵"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米新 《陕西中医》2013,34(8):979-981
目的:观察手法分型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推拿、穴位按摩及外敷药物的方法,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肌性斜颈3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8.88%。结论:手法分型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cKenzie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将204例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颈部推拿,观察组则采用强弱平衡手法配合McKenzie力学技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0.9%(P〈0.05)。结论:McKenzie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6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忠儿随机分为专业手法治疗组200例和家庭治疗对照组36例。治疗组使用三步推拿法治疗,对照组以揉法为主,调整头部姿势为辅。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有效率为91.O%,97.0%,对照组分别为25.0%,75.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O.05)。结论:三步推拿法是一种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小"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三小"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患侧胸锁乳突肌(SCM)处肿块厚度、体征(颈部活动受限程度、头部歪斜度、SCM硬度、SCM两侧对称情况及面部对称情况)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9.31%(23/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侧SCM处肿块厚度小于对照组(P<0.01),头部歪斜度、SCM两侧对称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三小"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