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方法将出生24h内入住nic U,胎龄≤33周、体重≤1000~250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早产儿喂养护理,观察组实施包括口周、口腔及非营养性吸吮等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经口喂养进程、体重增长及早产儿的喂养效率、摄入奶量、疲乏、应激、吸吮吞咽无力的比例,以评价口腔运动干预护理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相应胎龄、完全经口喂养相应胎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过渡时间、管饲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促进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增强,是早产儿建立全经口喂养的早期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表现的影响.方法 选择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早产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早产儿喂养护理,干预组实施包括口周、口腔及非营养性吸吮等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经口喂养进程、表现、体重增长及不良事件.结果 干预组开始经口喂养纠正胎龄、完全经口喂养纠正胎龄、喂养过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开始经口喂养摄入奶量比、喂养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完全经口喂养摄入奶量比、喂养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体重、每日增长体重、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喂养不良事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口腔运动干预促进早产儿吸吮吞咽反射建立和协调性,缩短经口喂养进程,改善喂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进阶序贯式护理在有创通气极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1月入院的50例极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21年3月至2021年11月入院的50例极早产儿作为干预组。对照组于撤呼吸机改鼻导管给氧后行口腔母乳滴注、重力喂养、非营养性吸吮及口腔功能锻炼;干预组采用进阶序贯式护理,包括有创通气阶段的母乳口腔滴注,无创通气阶段的母乳口腔滴注、非营养性吸吮、口腔功能训练,鼻导管给氧阶段的重力喂养、非营养性吸吮、口腔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极早产儿拔除气管插管后和遵医嘱给予经口喂养时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PIOFRA)量表评分、出现吸吮动作时的纠正胎龄、成功开始经口喂养所需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所需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日均体重增长。结果 两组气管插管时PIOFRA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极早产儿遵医嘱给予经口喂养时PIOFR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极早产儿出现吸吮动作的纠正胎龄、成功开始经口喂养所需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所需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日均体重增长方面,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口腔运动干预对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过程的临床价值。方法机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满足条件的早产儿共计72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喂养,观察组接受口腔运动干预治疗,对比两组喂养过程各指标与喂养效果。结果两组经口喂养开始时纠正胎龄分别为(32.98±0.84)、(33.01±1.21),静脉营养支持时间分别为(24.99±13.58)、(24.45±11.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纠正胎龄为(33.61±1.10),过渡时间(10.01±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0±1.51)以及(15.0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开始经口喂养效率为(5.54±3.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9±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口喂养开始时的摄入奶量比与完全经口喂养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口腔运动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的口腔运动功能以及经口喂食效率,对促进其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口腔操协同非营养吸吮对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障碍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 对60例吸吮吞咽障碍的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并非营养性吸吮;常规治疗并口腔操协同非营养性吸吮.观察记录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的增长.结果 常规治疗并口腔操协同非营养性吸吮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的增长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口腔操协同非营养吸吮可以改善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使早产儿尽快达到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早期口腔运动训练联合新生儿抚触在晚期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西京医院收治的204例晚期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0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新生儿抚触干预,观察组接受早期口腔运动训练联合新生儿抚触干预,两组均干预至晚期早产儿可以完全经口喂养。比较两组喂养情况、体重变化;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结束时的智能发育评分[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评估]。结果 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喂养进程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及完全经口喂养时的体重、矫正胎龄37周时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结束时,两组MDI、PDI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MDI、P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口腔运动训练联合新生儿抚触可改善晚期早产儿的喂养情况,增加晚期早产儿的体重,促进晚期早产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口腔操协同非营养吸吮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吸吮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对60例吸吮吞咽障碍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并非营养性吸吮;常规治疗并口腔操协同非营养性吸吮.观察记录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的增长.结果 常规治疗并口腔操协同非营养性吸吮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的增长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口腔操协同非营养吸吮可以改善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吸吮吞咽功能,使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尽快达到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8.
靳铁霞 《当代医学》2011,(22):10-11
目的探讨口腔操协同非营养吸吮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吸吮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对60例吸吮吞咽障碍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并非营养性吸吮;常规治疗并口腔操协同非营养性吸吮。观察记录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的增长。结果常规治疗并口腔操协同非营养性吸吮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恢复至出生体重后体重的增长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腔操协同非营养吸吮可以改善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吸吮吞咽功能,使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尽快达到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9.
王菊  张冉  王钦  翟芳  张雪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2):2063-2067
目的 探讨改良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7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NICU住院的14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发育支持干预,研究组采用改良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干预至可完全经口喂养为止。观察2组患儿经口喂养能力、喂养进程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当天,2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PIOFRA Scale-CV)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2组PIOFRA Scale-CV得分呈现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4.297,P组间<0.001)。2组静脉营养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成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效率、完全经口喂养效率、完全经口喂养成效、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31%,对照组为2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7-79+83
目的探讨早期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出生的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早产儿予以早期口腔运动干预,包括口腔刺激及非营养吸吮两部分。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腹部按摩。观察并比较两组早产儿治疗后喂养不耐受及经口喂养情况,并比较治疗2周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及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早产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0,P0.05)。结论早期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用于早产儿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提高喂养效果,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尽早达完全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11.
口腔白斑及鳞状细胞癌中c-Myc及hTERT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Myc和hTERT蛋白在口腔白斑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二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白斑48例、鳞状细胞癌4l例和lO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c-Mye和hTERT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在正常口腔粘膜组、单纯增生性白斑组、异常增生性白斑组和OSCC组c-My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0(0/10)、21.43%(3/14)、52.94%(18134)、75.61%(311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口腔粘膜组、单纯增生性白斑组、异常增生性白斑组和OSCC组hTERT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0(0/10)、7.14%(1/14)、32.36%(11/34)、58.54%(24/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yc蛋白、hTERT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及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检测OLK恶变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着重分析了目前我们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便提高大学生的口语表达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端粒酶激活与口腔白斑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30例口腔白斑(10例上皮轻度异常增生、10例中度异常增生、10例重度异常增生)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并与10例正常口腔粘膜及10例口腔粘膜鲜癌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从正常口腔粘膜到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白斑到口腔粘膜鳞癌,端粒酶活性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除上皮轻度异常增生白斑与正常口腔粘膜、上皮重度异常增生白斑与口腔粘膜鳞癌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它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端粒酶激活出现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的中晚期阶段,是细胞癌变的特异性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两种口腔卫生宣教方式对固定矫治患者口腔卫生的影响,寻求较佳的口腔卫生宣教方式。方法:选择准备行固定矫治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口述组(A组)和多媒体组(B组)。每组男女各10人。选择16、26、31、41四颗牙,检查16、26的近远中唇(颊)面以及31、41的唇面和舌面,于固定矫治开始时及开始后1月、3月、6月分别检测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 I)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结果:口述组的G I和PLI明显高于多媒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固定矫治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时采用多媒体形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国人使用口服4-去甲氧柔红霉素(IDA)的药代动力学,力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反向高压液相技术(HPLC)检测6例初发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口服IDA后药物在血浆、单个核细胞和尿液中的药代动力学变化。结果 药物在单个核细胞内有较高的浓度,其变化与血浆内浓度变化一致;连续3d用药,血浆及细胞内的浓度高峰出现于第2d用药后的60min,或第3d用药后的2h左右;6d后还能测出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6.
系统比较6种口腔厌氧菌(产碱韦荣氏球菌,Va,牙龈类杆菌,Bg、脆弱袭杆菌.Bf、核梭杆菌,Fn、伴放线放线杆菌,Aa、黄褐色二氧化碳噬纤维菌Co)内毒索与肠道需氧菌(明尼苏达沙门氏菌,Sm)内毒素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口腔厌氧菌内毒素均能表达典型的内毒素活性,如双相发热反应,鲎试验凝集活性和局部施瓦氏反应等;生物活性又有显著差异,细胞毒秩序为:Fn>Aa>Bf>Co>Bg>Va>Sm,局部施瓦氏反应大小顺序为:Sin>Fn>Aa>Va>Bf>Bg>Co。提示口腔内毒索可直接损伤组织,或造成类似动物的局部施瓦氏反应等间接损伤口腔组织。  相似文献   

17.
口腔扁平苔藓7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方苔藓片和昆明山海棠对72例口腔扁平苔藓(OLP)进行治疗,并用去除口腔局部刺激因素加以对照观察疗效。结果表明,复方苔藓片治疗OLP有效率为84.37%,而昆明山海棠的有效率为61.5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除药物治疗外,去除口腔局部刺激因素是治疗OLP重要的一环,它能使OLP得到客观积极的改善,从而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8.
Since 1960,so far,has half a century,long-term oral vitamin K antagonists(VKA)for anticoagulation main plan,b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VKA but not allow to ignore:(1)the VKA effect to be slow,VKA after diagnosis should be immediate treatment,this plan have to start  相似文献   

19.
考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口腔贴膜制备过程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SOD活性的影响及不同厚度药膜药物释放度的差异测定药膜中SOD的活性及其回收率、体外溶出、皮肤刺激性及药膜中SOD稳定性;并进行药膜重量差异检查和卫生学检查;建立制备动物口腔粘膜溃疡模型,从溃面直径和愈合期两个方面考察药物的疗效。结果表明65°C下保温2h,SOD基本保持原有的活性;药膜厚度增加释药时间会延长;Cu,Zn-SOD和EC-SOD药膜的药物含量分别为(504.69±27.31)U/cm2和(489.0±22.4)U/cm2,并在15min内药物全部溶出;无皮肤刺激性,4°C下保存一个月药膜中药物含量稳定;与空白组比较,SOD药膜能显著减小溃面直径,缩短溃疡愈合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口腔手术后碘伏口腔护理预防感染的应用。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的120例进行口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编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做口腔护理,观察组给予0.5%碘伏口腔护理。观察并记录手术后口腔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黏膜完整性、牙龈是否肿胀出血、口腔气味、口腔感染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利用0.5%碘伏口腔护理,有利于降低口腔手术后的感染率,患者的满意程度很高,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