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李文光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
目的 观察腕管阻滞加改良针刀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52例患者共56腕接受改良针刀法治疗,同时行腕管阻滞;28例患者共32腕接受传统针刀法治疗,同时行腕管阻滞;15例患者共15腕仅接受腕管阻滞治疗.对三组患者予以疗效评价及治疗后的随访.结果 改良针刀组术后总有效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85.7%和20.8%.传统针刀组术后总有效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81.3%和38.5%.腕管阻滞治疗组术后总有效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46.7%和85.7%.改良针刀组和传统针刀组术后疗效与复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腕管阻滞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改良针刀组未发现与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和损伤.结论 改良针刀手术易于操作,且疗效确切,病人痛苦小,后遗症少,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弓臣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7,36(5)
目的 观察针刀配合揿针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就诊的腕管综合征患者125例,随机分成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分别接受针刀配合揿针治疗(实验组)和单纯针刀治疗(对照组),术后根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肢体神经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评价方法和肌电图对两组患者给予疗效评价。结果 实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肌电图指标(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MCV)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均未发生相关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针刀配合揿针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刀配合揿针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1例和试验组6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针刀治疗,试验组接受针刀配合揿针治疗,术后根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肢体神经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评价方法及肌电图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肢感觉和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功能分级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差值比较,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配合揿针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我院近年来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6例通过1年随访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35例慢性腕管综合征行切开减压、显微镜下松解手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优良率94.3%。结论对慢性腕管综合征,若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切开减压、显微镜下松解,术后配合功能锻炼、理疗等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李献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0):1397-1398
目的 探讨改良微创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护理.方法 微创小切口内镜下微型推刀切开腕横韧带,解除正中神经压迫治疗36例46侧腕管综合征患者,围术期行心理护理及早期康复指导.结果 36例患者经采取细致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等措施后,术后麻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入院心理护理及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切口感染、及时止痛、正确的功能锻炼、适当的出院指导是保证手术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采用内窥镜法和开放手术两种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窥镜组38例40腕,采用内窥镜法治疗。切开组36例38腕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术后经9月~1年4个月随访,平均1年,切开组有4例腕掌侧瘢痕触痛、支撑痛,按Kelly评定标准,内窥镜治疗组优良率92.11%,切开组优良率91.67%。[结论]内窥镜法与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各有优缺点,内窥镜法治疗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但不熟悉镜下操作有损伤神经血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指任何急性及慢性原因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或神经本身的病变,促使正中神经受到卡压而发生功能障碍,占周围神经卡压疾病发病率首位,临床上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多采用手术治疗[1-2].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采用双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17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方法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72例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患者,行肌电图(MEG)、手内肌末梢潜伏期(DML)、正中神经感觉动作电位(SNAP)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测定,并作双侧对比.结果 7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66例(91.6%)正中神经腕以下SNAP消失或波幅大幅衰减;57例(79.1%)正中神经腕以下SNCV较健侧或正常值减慢;48例(66.7%)拇短展肌末梢潜伏期(DML)大于4.5ms;33例(45.8%)大鱼际肌可见失神经电位,募集反应减弱.结论电生理检测能灵敏诊断腕管综合征,其灵敏性依次为:正中神经指到腕SNAP波幅衰减,SNCV减慢,拇短展肌DML延长,大鱼际肌失神经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神经传导检查(NCS)和握力测试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腕管综合征(CTS)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确诊CTS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8例(其中手术组14例行腕管松解术,非手术组14例行局部类固醇注射、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等非手术治疗)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NCS和握力检查,统计比较两组NCS和握力测试报告。结果:手术组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及非手术组治疗后,患肢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快,握力增加(均P<0.05)。结论:腕管松解术治疗CTS可以使得患肢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和握力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特点和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CTS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结果 33例CTS中76%为女 性患者,共有病变51侧,单侧病变15例,双侧病变18例.以桡侧3个半手指为主21只手,5个手指均有症状30只手.临床表现为手指麻木、疼痛,可向肘部和肩部放射.电生理检查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占96%,正中运动神经潜伏期(DML)延长占66.7%,运动传导速度(MCV)异常54.9%,拇展短肌呈神经源性损害占33.3%.结论 CTS以中年女性多见,临床上以手指麻木、疼痛为主要特点,活动和甩手可使症状减轻.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内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CE CENTRAL、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这些数据库1989年至2012年8月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偏倚风险评估、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21篇,包括手术1 863例,内镜组982例,开放手术组881例,内镜组和开放手术组在术后握力值、两点辨别觉、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术后症状缓解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返回工作时间、捏力值、术后疼痛率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内镜组在返回工作时间、捏力值、术后疼痛率方面要优于开放手术组,其他相关指标两种手术方法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无症状型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腕管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选取49例SSc患者,对照组选取30例健康人,应用高频超声分别测量腕管豌豆骨水平处的正中神经截面积(median nerve area,MNA),正中神经横径(median nerve transversal diameter,MNT)以及正中神经前后径(median nerve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MNAP),计算正中神经扁平率(median nerve flattening ratio,MNFR)同时记录病程、类型(弥漫型或局限型)及皮肤受累阶段(水肿期,纤维化期,萎缩期)。结果 SSc患者正中神经横截面积,正中神经横径,正中神经扁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中神经前后径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扁平率与病程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结论高频超声在早期诊断无症状型SSc患者腕管综合征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背景]观察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学特点.[病例报告]14例患者的双侧尺神经SCV及末梢ML均正常;28块拇短展肌中8块患侧拇短展肌呈神经源性损害,5块存在纤颤或(和)正锐波;28条正中神经中23条指1-腕出现传导速度减慢.[讨论]腕管综合征肌电图检查中应行感觉潜伏期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22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运动与感觉传导速度测定,以及大鱼际肌、小鱼际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在22例患者中,双侧上肢均有病变者7例,单侧上肢病变者15例,共有29侧上肢病变。22例CTS患者中29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均延长,29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21条正中神经感觉诱发波幅降低,28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延长,28条正中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1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和诱发波幅正常。19块正中神经支配的大鱼际肌呈神经原性损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重度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微创技术治疗重度腕管综合征67例,分为微创组(32例)及对照组(35例),分别应用不同切口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口愈合时间、治疗优良率、瘢痕痛发生率.结果 应用显微外科、微创技术治疗重度腕管综合征均获得满意疗效,微创组手术时间及术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瘢痕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显微、微创技术治疗重度腕管综合征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超声引导下腕管内类固醇药物水分离正中神经联合针刺松解腕横韧带(TCL)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经临床及电生理确诊的轻中度CTS 38例患者(双腕患者4例),共42只患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腕管内正中神经类固醇药物水分离并针刺松解腕横韧带,对照组仅行腕管内正中神经类固醇药物水分离。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评估Boston腕管量表评分(SSS、FSS)、电生理(SCV、DML)及CSA、正中神经扁平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SS、FSS、SCV、DML、CSA、正中神经扁平率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6月评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腕管内药物水分离正中神经联合针刺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腕管内药物水分离正中神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腕横纹小切口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和优点,阐明腕横纹小切口腕横韧带切开术的独特临床疗效。方法:切口长约2 cm,位于中间腕横纹水平,掌长肌作为手术标记位于切口中点。切开皮肤、皮下,辨清掌长肌腱显露正中神经,显露腕横韧带近侧部分,于掌腱膜与腕横韧带之间向切口远端钝性分离;提起掌长肌腱和皮肤,将腕关节背伸约15°,用钝头组织剪直视下沿正中神经尺侧环指中轴延长线纵向将腕横韧带完全剪开。结果:术后随访,2周后27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示、中指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潜伏期缩短;3个月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示指指腹平均两点辨别觉恢复至(5.0±0.5)mm、拇短展肌肌力部分恢复,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的远端潜伏期(DML)明显缩短、波幅有所增加;术后1年,所有患者均无临床症状,拇对掌功能正常,各项神经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未发现切口瘢痕痛和其他并发症。结论:腕横纹小切口腕横韧带切开术是一种治疗轻中度CT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