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咽癌咽旁受侵不同射野放射治疗长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鼻咽癌咽旁受侵不同射野放射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从1988年3月至1992年3月,经CT诊断鼻咽癌咽旁受侵的病人101例。所有病人均经病理确诊,被随机分为2个组。一组采用面颈联合野,另一组采用双耳前野加面前野。鼻咽部外照射总肿瘤量均为DT68~72Gy,照射34~36次,68~72周。所有病例均随访5年以上。生存曲线按寿命表法计算后绘制,经log-rank检验。结果2个组生存曲线比较:面颈联合野组高于非面颈联合野组(P〈0.05);无复发生存曲线比较:面颈联合野组显著高于非面颈联合野组(P〈001)。咽旁茎突后区受侵,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的生存曲线明显高于非面颈联合野(P〉005);单纯茎突前区受侵的病人,面颈联合野与非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的生存曲线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非面颈联合野组发生1例放射性颈脊髓损伤,2个组急性和慢性放射损伤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对鼻咽癌咽旁受侵的病人宜选用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不同照射野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不同照射野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 1993年 1月— 1995年 12月经病理确诊、CT扫描证实有咽旁侵犯的鼻咽癌 34 8例 ,按放射治疗设野不同分为面颈联合野组和耳前野组 ,对 5年生存率、局控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急慢性放射损伤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面颈联合野组 5年生存率高于耳前野组 (P<0 .0 5 ) ,面颈联合野组 5年局控率明显高于耳前野组 (P<0 .0 1) ,咽旁后间隙受侵面颈联合野组 5年生存率高于耳前野组 (P<0 .0 5 ) ,咽旁前间隙受侵 5年生存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 .0 5 ) ,面颈联合野组发生放射性咽炎、口干反应明显高于耳前野组 (P<0 .0 1) ,放射性脊髓炎、放射性脑病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鼻咽癌咽旁后间隙受侵应选用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无口咽侵犯的T1-2N0鼻咽癌不同设野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6例T1,2NoM0 1992年福州分期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面颈联合野组(A组)和面颈分野组(B组),A组先设面颈联合野和下颈切线野,均照射36Gy后改双耳前野24Gy,鼻前野8—10Gy和颈前切线野14Gy;B组设置双耳前野60Gy,鼻前野8-10Gy,颈前切线野50Gy。结果放疗结束时,鼻咽原发灶消退率A组和B组分别为96.4%和92.9%,两组无显著差异。A、B组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3%和85.7%。面颈分野组1例发生放射性颈脊髓损伤,两组急性和慢性放射损伤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T1-2N0M0鼻咽癌病人选用面颈联合野或面颈分野,疗效无显著性差异。5年生存率及远期放射损伤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时不同射野放射治疗的消瘤率.方法经病理及CT确诊为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的55例病人,分为双耳前野和面颈联合野为主野的两个不同照射组.放疗后,定期CT复查1年.两组咽旁间隙肿瘤消退情况经卡方检验.结果放疗后半年内两组咽旁间隙肿瘤消退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放疗后1年显示面颈联合野组咽旁间隙肿瘤消退率明显高于耳前野组(P<0.05).结论面颈联合野照射可提高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肿瘤的消退率.  相似文献   

5.
64例鼻咽癌双侧咽旁间隙侵犯放射治疗与预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回顾64例双侧咽旁间隙侵犯的鼻咽癌病人的放射治疗,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64例双侧咽旁间隙侵犯的鼻咽癌全部病例经病理和CT证实。面颈联合野治疗28例,非面颈联合野治疗36例,原发灶DT60—70Gy/6—7周。结果:全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1%及36.7%,面颈联合野与非面颈联合野治疗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P>0.05),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双侧咽旁间隙侵犯的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治疗远期效果良好,治疗后CT检查咽旁间隙病变消失与否对判断运期疗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Ⅲ期以上的鼻咽癌占鼻咽癌就诊时的50%以上,此时病变严重侵及周围组织,例如副鼻窦、咽旁间隙、口咽、颅底等等。放射治疗设野应根据具体病变,尤其是面颈联合对穿野照射至一定剂量后,某些重要器官剂量受到限制,了解每个射野边界与肿瘤、靶区及重要器官的关系,正确布野,关系到肿瘤的治愈及病人的生存质量,在没有治疗计划系统的情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水平和研究现状。40年来,该院在诊治与研究上,应用鼻咽纤维镜;面颈联合野及低熔点铅铅挡的应用;鼻咽癌咽旁插值+腔内后装放射治疗;非常规分割和立体定向适形等照射,建立有效鼻咽癌放射治疗QA、QC体系及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及影响预后研究,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鼻咽癌腔外侵犯的情况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总结38例经活检病理证实为鼻咽癌患者的CT图像。平扫11例,平扫加增强27例,横断加冠状位扫描4例。层厚、层距各5mm。(结果)38例均有鼻咽腔变形、局部隆起、粘膜下增厚肿块、咽隐窝挤压、消失等变化。参照黎福祥的咽旁间隙划区方法,94.7%有不同程度咽旁间隙侵犯。咽旁间隙后区受侵者,颈淋巴结转移63.3%(19/30)。口咽受侵者,颈淋巴结转移率为100%(10/10)。受侵部位大于3个者,颈淋巴结转移率为86.6%(13/15)。(结论)CT扫描对鼻咽癌诊断及明确侵及部位具有重要价值。合理扫描可增加肿瘤侵及范围的检出率。咽旁后间隙受侵、口咽受侵及部位多者其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这对放疗设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犯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经病理确诊、CT扫描证实有咽旁间隙侵犯的鼻咽癌348例,按咽旁受侵犯程度分为咽旁前间隙受侵和咽旁后间隙受侵,对5年局部控制率、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5年生存率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咽旁前和咽旁后间隙受侵犯者的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7.1%和29.3%(P<0.01);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47.6%和28.0%(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和43.9%(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咽旁前间隙受侵犯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咽旁后间隙受侵犯者,咽旁后间隙受侵是鼻咽癌患者预后差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引言为了提高鼻咽癌的局控率和降低后组颅神经放射损伤的发病率 ,笔者采用改良的设野方法 ,现将方法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3年 8月~ 1997年12月收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 2 0 6例 ,男132例 ,女 74例 ;年龄 2 4~ 79岁 ,中位年龄 4 9岁 ;低分化鳞癌 2 0 0例 ,高分化癌 2例 ,未分化癌 4例 ;无远处转移 ,KPS评分≥ 70 ,随机分两组放疗 :(1)治疗组 96例 (咽旁侵犯 79例 ;口咽侵犯 39例 ) ,先用面颈联合野照射 4 0Gy ,后用面颈分野照射 ;(2 )对照组 110例 (咽旁侵犯 88例 ;口咽侵犯 35例 ) ,全程放疗采用面颈分野照射。1.2 方法 采用60 Coγ射线连续常规分割的外照射治疗。鼻咽剂量 6 6~76Gy/ 7~ 8周 ,颈部治疗量 6 0~ 70Gy/ 6~ 7周 ,预防剂量 5 0Gy/ 5周。治疗组先用双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前分割野照射4 0Gy ,然后用双耳前野 (辅予鼻前野、咽旁野或颅底野 )加颈分割野照射。对照组采用双耳前野 (辅予鼻前野、咽旁野或颅底野 )加颈前后分割野和颈侧垂直野。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面罩固定整体挡铅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利用鼻咽+颈部CT/MR,采用面罩固定同中心照射,模拟定位摄取颈部X线照片,根据鼻咽癌病灶侵犯的范围勾画照射靶区,制作低熔点挡铅,并在治疗机或模拟机上验证挡块.将2005-2006年收治的124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利用整体档铅治疗组与调强治疗组进行放射治疗,比较1、3年生存率.结果:1)第一步计划常规面颈联合野及下颈部切线野.第二步计划面颈分野+颈部切线野,侵及口咽时,采用小面颈联合野,后界前移到颈椎椎体前缘,避开脊髓,其颈部后三角区采用电子束补偿照射.2)根据鼻咽CT/MR侵及范围相应扩大局部照射野.整体挡铅治疗的患者1、3年生存率与调强放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面罩固定同中心整体挡铅技术可根据鼻咽癌侵及范围勾画个体化照射野计划.2)通过精确适形设野,使鼻咽、口咽、颅底、颈部包括在一个照射野内,靶区设计更合理.剂量分布更均匀,并能有效遮挡附近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12.
放射治疗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全组 178例鼻咽癌行单纯放射治疗 ,38例采用双侧面颈联合野 ( A组 ) ,14 0例未用面颈联合野 ( B组 )。颈部 :面颈联合野组 ( A组 )先采用超分割治疗 ,后用颈前切线常规分割 ,均采用 6 0 Co;非面颈联合野组 ( B组 )均采用常规分割 ,多为 6 0 Co颈前切线 180 KV X线。对各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放射野和分割方式对颈淋巴结疗效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多因素分析 :仅 N分期与颈部淋巴结局部控制率有显著性意义。性别、年龄、T分期、放射野 (分割方式 )与颈部淋巴结局部控制率无明显相关。颈部超分割 常规分割即面颈联合野组 ( A组 )和单纯常规分割即非面颈联合野组 ( B组 )的 5年颈部淋巴结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82 .7%、83.8% ,差异无显著性 ( P=0 .6 0 4 9)。结论  N分期是影响颈部淋巴结局部控制率的重要因素 ,不同放射野和分割方式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疗效的控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影响N0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复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颈淋巴结阴性(N0)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放射治疗的N0期鼻咽癌211例复发因素。结果211例N0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49例复发。采用面颈联合野放射治疗,上颈预防剂量>50 Gy比面颈分野上颈剂量50 Gy者颈淋巴结复发率低(t=12.93,P=0.000)。咽旁间隙受侵,T分期高,颈淋巴结复发率高(t=14.91,P=0.001及t=8.78,P=0.003)。全颈预防照射比单纯上颈预防照射的下颈复发率低(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85例M0期鼻咽癌患者,按咽旁间隙的侵犯程度进行划分,无咽旁侵犯记为0级,有咽旁侵犯而无颈动脉鞘区侵犯记为1级,有颈动脉鞘区侵犯记为2级。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咽旁间隙受侵与颅底骨质破坏有明显相关性(r=0.15,P=0.041)。多因素分析显示咽旁受侵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但颈动脉鞘区受侵是影响鼻咽癌总生存、无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单纯的咽旁受侵不影响预后,颈动脉鞘区受侵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用中药减轻放射的急性反应的疗效。方法60例鼻咽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根治性放射治疗(先面颈联合野放疗),在放疗过程中,治疗组口服复方斑蝥胶囊配合放射治疗,对照组含漱朵贝液配合放射治疗。结果治疗组口腔、咽黏膜的急性放射损伤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93.3%(P<0.01);结束放疗时,治疗组原发灶残存率为13.3%,对照组为16.7%(P>0.05);治疗组口服复方斑蝥胶囊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能明显减轻放疗引起的口腔、咽黏膜的急性放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不降低放疗近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放射治疗中急性放射损伤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中不同的照射方法对急性放射损伤的影响。方法:自1996年8月-1999年8月共受治鼻咽癌患56例,其中耳前野加颈部切线照射21例,面颈联合野照射35例,其中后程超分割照射17例,6MV-X线照射,总剂量68-72Gy。分组观察急性放射损伤,包括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和疼痛等。结果:三组急性放射损伤均存在显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鼻咽癌面颈联合野及后程超分割照射应积极预防急性放射损伤,选择超分割照射应慎重,避免放疗中断,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改进鼻咽癌放射治疗技术的研究——(Ⅱ)临床近期疗效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罗伟  张恩罴 《癌症》1996,15(4):280-282
于1993年10月至1994年12月,选取在我院行放射治疗的病理确诊的Ⅰ~Ⅳa期初诊鼻咽癌病人64例,按T、N、M配对分为对照组(单纯面颈分野组)和实验组(综合面颈联合野+面颈分野,采用低熔点铅挡块组)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放疗后2~3月临床和CT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鼻咽原发灶基本消退率5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5%,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放射反应方面,实验组皮肤反应、口腔口咽粘膜反应、进食困难和胃肠反应均轻于对照组,两组差别统计学有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本期重点讨论鼻咽癌的分期和治疗,北京的少数病例说明茎突前或后区受侵在没有后组颅神经受累时,疗效无差别,广西报道554例鼻咽癌一壁或多壁受侵而无超腔时疗效没有区别,这与我国92’分期和香港分期是吻合的。魏宝清教授在全国鼻咽癌会议上讲了为什么要做CT冠状位扫描,现在把这个问题安排在讲座里,这对分期、治疗方案的设计有重要作用。关于预后,国内有几种报告,广西资料是颈淋巴结≤6cm~8cm和>8cm时疗效有显著差异,颈淋巴结阴性者5年生存率达78%,琐骨上淋巴结转移预后差,广州用自己的测量方法得出结论是肿瘤≤2cm者预后良好。 在照射方法上北京提出面颈联合野在36Gy时缩野,而国外文献是照至50Gy才缩野,亦未报道有脉颅神经损伤,对于较晚期病例,尤其有口咽及茎突主动脉受侵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疗效.方法:40例初治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采用分两阶段对原发灶及颈部放射治疗.第一阶段用面颈联合野常规放疗DT 38Gy,第二阶段用3DCRT DT 30-36Gy,鼻咽癌原发灶总剂量70~74Gy,颈部用切线野常规分割放疗,射野上界保持与主野下界衔接,对颈淋巴结阴性照射DT 50Gy,淋巴结阳性照射DT66-70Gy.结果:局部肿瘤消退率(有效率) 100%,完全缓解率93.85%,1年生存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加后程三维适型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对综合面颈联合野、面颈分野(采用低熔点铅挡块,等中心照射)和常规单纯面颈分野两种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方案进行靶区剂量分布的测量。结果显示改进治疗方案与常规单纯面颈分野方法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靶区都受到较高均匀的照射;2.保护口腔、喉腔,颞顶叶和脑干受照射的体积大大减少;3.避免面颈分野在头颈交接处产生“热点”或“冷点”;4.体位不变,剂量计算较准确;5鼻前野照射时,颅底位于射野中心;其不足之处是与常规面颈分野相比脊髓量偏高,但仍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耐受的剂量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