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床分期和治疗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是头颈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十分困难。本文系统地总结了22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病例,提出临床分期和三阶段治疗程序。22例中3例因肿瘤局部复发停止治疗;5例经第一阶段治疗达到临床治愈;14例经三阶段的系统治疗后4例好转,10例临床治愈。作者认为,对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为保证手术的成功,术前术后有计划的进行高压氧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扩大截骨术,截骨范围应包括硬化区;抗感染+高压氧治疗-扩大截骨术-术后高压氧治疗是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较合理的治疗程序。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疗后颞骨放射性骨坏死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鼻咽癌放射性颞骨坏死的临床资料,为今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根据骨坏死的范围是否局限,分为局限性和广泛性的放射性颞骨坏死,对1995~2002年期间收治的13例鼻咽癌放射性颞骨坏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局限性骨坏死采用手术清除死骨8例,对症治疗1例;4例广泛性骨坏死采用手术治疗3例,保守治疗1例。结果9例局限性骨坏死,经手术一次性治愈7例,1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保守治疗,经历4年后死骨脱落,无新死骨形成;4例广泛性骨坏死除了保守治疗1例死于鼻咽大出血外,另3例经手术治愈。结论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广泛性的骨坏死可引起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0-2010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93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接受1个疗程放疗,放疗剂量34~90Gy,平均64.6 Gy,其中22例在骨坏死症状暴露前有拔牙或牙槽外科手术等创伤刺激.末次放疗与症状暴露间隔时间为放疗后2周至33年,平均间隔54个月.病变发生于下颌骨79例,上颌骨13例,上下颌骨均有累及1例.结果 56例患者行颌骨切除术并行游离组织瓣修复,49例手术成功,7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其中3例进行血管危象探查,并重新吻合血管皮瓣成活,2例去除皮岛及血管蒂改行游离骨移植并成活,2例行皮瓣摘除直接拉拢缝合.56例患者术后1例坏死复发,53例术后咀嚼、吞咽等功能恢复良好,2例颌骨切除患者仅行钛板修复,术后均出现钛板外露.20例行刮治术,9例术后坏死复发.15例行颌骨切除术后未作修复,2例坏死复发,余术后咀嚼、吞咽等功能均较差.结论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一般发生于下颌骨,手术治疗主张颌骨切除并行游离组织瓣修复,应慎行刮治术及单纯钛板修复.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颅底骨坏死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5例确诊的鼻咽癌颅底骨坏死患者的资料、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方式等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常见症状为恶臭、头痛和鼻衄;内镜表现为鼻咽坏死,可见骨质裸露或死骨形成。CT特征性表现:骨破坏广泛而对称或局限;骨体的表面裸露在气腔中;有死骨形成;软组织内见小气泡。9例局限性颅底骨坏死手术治疗,2例死于放射性颞叶坏死,生存7例,生存时间2~7年。5例广泛颅底骨坏死和1例局限性颅底骨坏死保守治疗,3例死于鼻咽大出血,1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生存2例,生存时间3~5年。结论 颅底骨坏死根据症状结合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MRI)及内镜特征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须病理证实;手术治疗效果最佳。广泛颅底骨坏死伴放射性脑损伤或颅神经损伤者预后较差,鼻咽大出血及衰竭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放疗后颞骨放射性骨坏死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颞骨放射性骨坏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1例(22耳)鼻咽癌放疗后颞骨放射性骨坏死患者,经耳镜及影像学检查16例17耳局限型,5例5耳弥漫型。17耳局限型及1耳弥漫型予耳内镜下死骨刮除术,4耳弥漫型行乳突根治加耳周带蒂筋膜转移填塞术。结果:局限型17耳中,12耳(70.6%)创面完全上皮化,无游离死骨形成而治愈;4耳(23.5%)好转,创面未完全上皮化,但随访无死骨形成;1耳(5.9%)未愈,呈进行性死骨发展。弥漫型5耳中,1耳行有限度的死骨刮除术,创面完全上皮化而治愈;乳突根治4耳中,治愈3耳,1耳死骨形成再次手术,仍有耳漏。结论:耳内镜及颞骨CT为该病提供不同特点的诊断价值,对局限型行局部死骨刮除术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弥漫型手术选择应慎重,本病有进行性缓慢发展的可能,需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颅底放射性骨坏死是鼻咽癌放疗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放射性骨坏死的发生率可达5.4%[1],鼻咽癌放疗后出现放射性颅底骨坏死亦不少见[2]。治疗上,颅底以外颈部的放射性骨坏死,高压氧治疗被认为是有效的[3],但不适用于颅底骨坏死。因为高压氧治疗不能将死骨复生,死骨须由手术清除[4]。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 (简称放疗 )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诊断和治疗 ,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15例确诊的鼻咽癌颅底骨坏死患者的资料、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方式等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常见症状为恶臭、头痛和鼻衄 ;内镜表现为鼻咽坏死 ,可见骨质裸露或死骨形成。CT特征性表现 :骨破坏广泛而对称或局限 ;骨体的表面裸露在气腔中 ;有死骨形成 ;软组织内见小气泡。 9例局限性颅底骨坏死手术治疗 ,2例死于放射性颞叶坏死 ,生存 7例 ,生存时间 2~ 7年。 5例广泛颅底骨坏死和 1例局限性颅底骨坏死保守治疗 ,3例死于鼻咽大出血 ,1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生存 2例 ,生存时间 3~ 5年。结论 颅底骨坏死根据症状结合CT或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及内镜特征可作出临床诊断 ,确诊须病理证实 ;手术治疗效果最佳。广泛颅底骨坏死伴放射性脑损伤或颅神经损伤者预后较差 ,鼻咽大出血及衰竭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射性颞骨骨坏死的临床分型和有效治疗方案,为今后的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广泛性放射性颞骨骨坏死的治疗方法并进行临床分型,其中手术治疗15例,非手术治疗12例。结果:15例接受手术者中,4例死亡(3例术后1年多死于颈内动脉破裂大出血,1例术后4年死亡,死因不详);2例失访;另9例生存者中,1例术后随访8年,1例4年多,4例2~3年,1例1年以上,2例小于1年。手术以Ⅲ型疗效最好,Ⅴ型及Ⅳ型中病变未累及颈内动脉者疗效好,Ⅳ型中病变累及颈内动脉者术后生存率较低。12例未接受手术者中,2例死于颈内动脉破裂大出血,余10例追踪观察显示骨坏死范围均有不同程度扩大、加深和反复感染,1例颈内动脉裸露者随时有致死性大出血的可能。结论:新分型标准对病变的定位诊断更明确,在临床治疗中有指导意义。保守治疗对控制广泛性放射性颞骨骨坏死疗效不满意,而手术对控制、改善病情有显著疗效,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后骨坏死仍有可能缓慢发展,因此术后对患者的长期追踪观察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放射性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5例放射性鼻窦炎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其中治愈7例.好转6例,无效2例。结论放疗结束已超过1年的放射性鼻窦炎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鼻内镜术是理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ORN)的临床处理策略。 方法 收集11例确诊为鼻咽癌ORN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特点。 结果 7例鼻咽部放射性骨坏死(NORN)患者中(其中3例合并上颌骨坏死),2例于术后1年分别因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死亡,其余5例生存患者中,3例感染控制,骨质坏死未见扩大(1例随访5年,1例随访3年,1例随访1年),2例骨坏死范围均有不同程度扩大(1例随访1年,1例随访8个月)。4例颞骨放射性骨坏死(TORN),其中3例为局限性,1例术腔完全上皮化(随访3年),2例术腔间断性渗出(分别随访1年、2年),上述3例均未发现有明显的骨质坏死扩大现象。另1例为广泛性坏死,最终死于颈内动脉破裂大出血。11例中有3例行责任血管栓塞治疗。 结论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引起的颅底骨感染坏死病情复杂,早期积极采用内镜下彻底清除坏死骨质是治疗该病的有效途径。责任血管栓塞既可避免突发大出血,降低死亡率,又能降低手术风险,彻底清理坏死灶。  相似文献   

11.
头颈部癌放疗发生合并症者屡有报道,其表现有放射性骨坏死及软组织坏死、纤维化、萎缩、疼痛和口腔干燥。为确定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晚期影响,作者对舌、口底、磨牙后三角区-咽前柱、扁桃体窝的原发癌单用放疗、治愈五年以上、并有4级放疗合并症骨及软组织坏死的128例进行了分析。分级是按照癌瘤治疗欧洲协会放疗组的分类,1~3级为由轻到重的疼痛、干燥和萎缩等症、征,4级则有粘膜溃疡、骨坏死和自发性骨折等。结果:舌原发癌41例,平均随访112个月,25例(61%)有4级合并症,其中14例粘膜软组织溃疡,8例下颌骨坏死,3例同时有溃疡和骨坏死;11例骨坏死者需行下颌骨半侧切除。26例  相似文献   

12.
报道5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所引起的后遗症一蝶窦病变。其潜伏期长达8~14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复视、头痛;视力下降发展到视神经萎缩。出现岩尖综合征1例,周围性面瘫1例。经二种途径三种术式治疗后,效果良好。病检报告为潴留囊肿2例,肉芽增生2例,骨坏死并坏死组织潴留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咽癌(NPC)放射治疗后放射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笔者对2005年9月~2008年9月收治的经保守治疗无效的37例放射性鼻窦炎患者(放疗后10个月至8年)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37例NPC放射治疗后鼻窦炎患者治愈15例(40.5%),有效20例(54.1%),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6%。结论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放射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医源性功能性失声的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源性功能性失声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通过对病史询问及喉动态镜检查,23例其他医院声带手术后完全不能发音或只能发耳语音的患者,被诊断为医源性功能性失声,并应用发音训练法治疗。为了避免医源性功能性失声的发生,2003至2005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对1028例行声带手术患者,术后采取只休声、不禁声的预防措施。结果23例医源性功能性失声患者20例1次治愈;2例经2次治疗而治愈;1例4次治疗治愈。采取预防措施的1028例声带手术,术后无医源性功能性失声的发生。结论医生对手术治疗嗓音疾病后的不当医嘱可以引起医源性功能性失声,经发声训练可治愈。术后不禁声可预防医源性功能性失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眶爆裂骨折与鼻窦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报告应用CT扫描诊断的50例眶爆裂骨折与鼻窦损伤病人的治疗经验。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7~54岁,平均26岁;撞击伤27例(54%),车祸13例(26%),跌伤5例(10%);单纯眶下壁骨折23例,单纯眶内壁骨折5例,眶内、下壁复合骨折22例,手术复位44例,保守治疗6例,成功率92%,失败率8%。本文就该病的发生机制、临床分型、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进行讨论,认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此病获得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挽救性手术入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复发挽救性手术入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月对13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复发进行挽救性手术治疗。手术采用经口腔硬腭入路2例,鼻锥内翻入路2例,上颌骨外旋入路5例,经颞下窝入路4例,术后随访2~5年。回顾性分析4种不同的手术路径与方法、适应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T1和T2a各2例患者经硬腭入路和鼻锥内翻入路,随访生存均达3年以上。3例T2b和2例13上颌骨外旋入路,分别在术后2个月、2年死亡,1例术后复发光敏治疗后带瘤生存13个月死亡;2例健在,随访分别达2年和4年。T44例经颞下窝入路,术后咬殆)功能均有影响,术后1年内死亡3例,1例随访2年健在。13例均无术中并发症,术后发生鼻咽部颅底骨坏死、脑脊液漏并发颅内感染、上消化道大出血各1例,2年生存率54%(7/13)。结论根据鼻咽复发肿瘤的部位、侵犯范围,以尽可能小的创伤获得足够的显露的原则选择手术入路。T1和他病变可外科手术根治,手术效果良好。肿瘤侵犯咽旁组织和中耳者,预后较差,手术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7.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MRI检查7例为桥小脑角胆脂瘤所致,5例为桥小脑角脑膜瘤所致;均经乙状窦后进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切除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2例三叉神经痛全部治愈。随访3~18个月,无复发。结论:MRI检查是诊断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依据;乙状窦后进路显微手术是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9例特发性声门下狭窄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14年间收治特发性声门狭窄病人的治疗经过及长期随访情况。结果:9例病人全部进行了喉裂开及喉气管成形术。6例获一次性治愈,2例经过2次手术治愈,1例经过3次手术治愈。随访1~14年,全部病人拔管后未复发。结论:特发性声门下狭窄需经手术治疗,去除黏膜下病变、移植加宽气道前壁、腔内放置支撑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病变中鼻甲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90侧,56例病变中鼻甲患者,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 经6~12个月随访复查,治愈69侧,占76.67%;好转13侧,占14.44%;有效82侧,有效率为91.11%;无效8侧,占8.89%。结论 经鼻内镜对病变中鼻甲的正确处理有利于鼻内镜手术(术野开阔,便于手术)、避免术后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减少了复查次数,对术后恢复和提高临床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院从1995年起在鼻科门诊中采用综合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并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经确诊慢性肥厚性鼻炎216例,男性156例,女性50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2.5岁;病程1~22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鼻塞,流粘液样涕。体检:下鼻甲肿胀或肥厚,对麻黄素收缩性差,全部病史均为双侧发病。并随机分为三组,三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等均无显著性差异。1.2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组:患者取坐位,局麻后,采用(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生产的)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