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云南省部分地区居民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公众对艾滋病歧视的态度及歧视改变的认识。方法:抽取459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40名感染者/患者进行访谈调查。结果:居民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发生了改变,多数人可接纳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结论:艾滋病歧视现象有所改善,应继续落实国家艾滋病防治有关的政策措施,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公众宣传,消除公众对艾滋病的恐惧,以及由此产生的偏见和歧视。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艾滋病健康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开展健康教育应从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入手,根据对象的需求/需要、认知、行为表现、环境条件及其相互关系,分别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途径和方法.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治和反歧视的支持性环境,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依法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建立多部门参与防治艾滋病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病人自我感知的艾滋病歧视调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了解湖北省部分县市艾滋病病人对艾滋病歧视有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艾滋病病人进行艾滋病歧视有关KAP调查。结果:艾滋病病人对预防艾滋病途径的知晓率为100%,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97.7%,不会传播艾滋病行为的知晓率为97.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艾滋病病人所受不同歧视水平的影响因素依次为与他人谈话、与他人同桌吃饭、家人接受情况、是否接受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结论:艾滋病病人被歧视与自我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应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最终消除艾滋病歧视。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艾滋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及其传播途径的隐秘性,使得人们对艾滋病极度恐惧、对高危人群的不良行为极端鄙视,并由歧视和敌视引发一些特殊的伦理学问题。歧视无助于对HIV感染者及高危行为人群的干预,而采取宽容策略,公正、尊重、善待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则是防治工作的核心。在有利原则下,AIDS患者、HIV感染者、高危人群、一般人群和医务工作者为达到共同的目的一防治AIDS,携手合作,以宽容的心态,消除不同人群间的伦理学差异,唤起人们尊重生命健康权的意识,激发公众防治艾滋病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提高艾滋病的防治效果,有效遏制其流行。  相似文献   

5.
佤族农村社区艾滋病歧视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艾滋病自发现以来,就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医学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病人,一直是阻碍有效防治艾滋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歧视不仅根源于艾滋病本身的生物医学特性,还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粘连在一起.调查并研究艾滋病歧视的表现形式,剖析引起歧视的社会与文化因素,才能找到减少或消除歧视的有效方法.通过采用人类学调查方法,对一个佤族农村社区艾滋病歧视现状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该佤族社区艾滋病歧视不仅受本民族传统歧视文化、信仰文化、语言文化和性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政府政策、当地政治参与者的工作理念和媒体宣传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描述世界和中国艾滋病的发展与现状,阐述艾滋病歧视的主要表现形式,指出在我国社会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艾滋病歧视现象,分析我国艾滋病歧视现象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介绍我国为消除艾滋病歧视而实施的法律、政策等措施,并重点分析我国在反艾滋病歧视之路上的困难与困境,进而提出消除艾滋病歧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大大影响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使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更加隐蔽,不容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艾滋病防治经历了"严打"、"打防结合"和综合防治三个阶段。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传统模式主要采取的公共卫生进路不仅直接造成了艾滋病防治的两个基本价值目标的对立和冲突,加剧了社会对艾滋病的歧视与排斥,而且背离了艾滋病防治普遍可及的基本要求。艾滋病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艾滋病的防治不能采取诸如隔离、追踪等一般的公共卫生措施,而应通过采取以权利为基础的进路,以实现艾滋病防治的普遍可及。  相似文献   

9.
熊燕华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1):137-138
目的了解基层妇女干部接受艾滋病防治知识与反歧视培训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的提高程度,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人态度的转变程度。探索对社区工作人员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培训的措施与方法,为加大社区艾滋病宣传力度提供依据。方法培训采用讲座、座谈、知识问答、发放宣传材料等方法。通过观察基层妇女干部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评估其反应;通过培训前后问卷调查评估其习得;通过在社区调查部分居民,评估其行为。结果培训前后基层妇女干部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有显著性差异,培训后对艾滋痛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人的态度有所转变,并能向社区居民宣传所学的艾滋病防治和反歧视相关知识。结论针对基层妇女干部开展艾滋病防治及反歧视宣传培训效果显著,有效地加大了社区艾滋病防治宣传力度,为控制艾滋病在一般人群中的蔓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建筑工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相关行为及血清监测,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该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方法:对大武镇六家大、中型建筑工地建筑工人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行为及血清学调查。结果:300名建筑工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又缺乏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认知水平较低。结论: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的错误认识是导致对艾滋病恐惧和相关社会歧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HIV/AIDS生存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与社会歧视的相关性,为减少社会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歧视,提高其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相关影响因素问卷了解该地区目标人群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应用简体中文版MOS-HIV量表对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现状进行评价,调查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人口学特征和与HIV/AIDS相关特征的11个维度的测评;同时探索HIV/AIDS人群生活质量及社会歧视影响因素.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及用Logistic回归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MOS-HIV量表得分总体情况与国内研究基本一致,不同HIV传播途径影响研究对象的总体健康、认知功能和生命质量(P<0.01),不同的收入人群社会歧视态度不同,在不同歧视态度人群中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主要影响因素是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性别与职业,P<0.01.结论 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社会歧视越高,总体健康、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越低,应减少社会歧视,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库车县维吾尔族女性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社会支持与歧视等情况,并分析影响维吾尔族女性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的因素,为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匿名、自填问卷和访谈方式,对100例经新疆库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确诊为艾滋病感染者的维吾尔族女性患者(患病组)和社区同质未患艾滋病的维吾尔族女性100例(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患病组与对照组在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及家庭月收入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 SF-36量表8个维度中,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及情感职能(RE)5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精神健康(MH)、生命活力(VT)、总体健康感(GH)3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SRS量表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艾滋病患者认为医疗机构存在歧视的占12.83%,侵犯隐私权的占2.25%,就业歧视的占2.43%,教育排斥的占0.50%,社会利益歧视的占13.67%,不存在侵犯知情同意权的情况。结论库车县维吾尔族女性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社会支持等方面均较正常女性差,存在着对女性艾滋病患者歧视的情况,她们更容易受到不公正地对待。减少社会对女性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歧视和改善女性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艾滋病的防治具有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企业员工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企业员工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达到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目的。方法 用参与式健康教育方法。在工厂流动人口中开展“生殖与避孕”、“预防性病、艾滋病”、“安全套的正确使用”等内容的培训,1个月培训1次,共计6次。半年后进行效果验证。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企业员工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正确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恐惧和歧视心理减少,愿意和艾滋病病人一起用餐、握手和工作的人数的比例明显上升(P〈0.01),对性行为的态度趋于理性。结论 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变高危行为,有助于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在健康教育中强调对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可减少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恐惧和歧视,关心和同情艾滋病感染者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娜  王秀全 《吉林医学》2013,(31):6574-6577
目的:探讨基于ABC理论的心理干预法在降低护理人员艾滋歧视中的作用及效果,探索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为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所综合性医院的13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BC理论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进行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护士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结果: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总得分分别为(50.09±3.83)分,(61.04±4.88)分,相关态度总得分为(45.68±3.56)分,(56.34±5.61)分,艾滋病相关职业行为得分为(34.47±2.89)分,(35.09±2.80)分。比较干预前后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ABC理论的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治疗的道德要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中,最大的障碍来自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各国都在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歧视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对医务人员也提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文论述了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治疗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歧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医科大学新生群体对艾滋病的歧视因素亟须进一步探究,通过研究,认为引起医科大学生产生艾滋病歧视的原因受以下因素影响:艾滋病病毒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艾滋病的被道德化;个别媒体不恰当的报道以及来自一些医疗机构的歧视。  相似文献   

17.
过文献研究对现行涉外人群及来华外籍人员艾滋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艾滋病预防法制化提供合理依据。对涉外人群及来华外籍人员在出入境艾滋病检测、健康教育、艾滋病疫情通报、病人与感染者的处理以及境内艾滋病监测工作5个方面的具体监管办法和方案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现行法律针对我国归国公民的入境健康检测有两条不同口径。一方面我国法律提出平等对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得歧视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另一方面为防治艾滋病又提出不准患有艾滋病及病毒携带的外籍人员入境。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的实施,对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需及时制定新的法律制度以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医科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他们对遏制艾滋病的流行与蔓延、消除社会歧视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对医科大学新生进行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建议通过将关注点从“病人”转换到“病毒”、建立反歧视文化机制、艾滋病去道德化、媒体担负宣传责任、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建立拼图课堂等途径降低他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并进一步承担起减少社会歧视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