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22例术后发热者体温在38.5 ℃以上,经多种抗生素及清热 解毒中成药治疗半个月仍无效。男14例,女8例;年龄25~48岁,平均(36.6±4.2)岁。发 热时间15~52日,平均21.2日。周围血白细胞(4.2~18.2)×109/L,平均8.8×109/L,其中>10×109/L者13例。所有患者血及体液(引流液)培养均未发 现致病菌。 1.2 治疗方法:停用抗生素,继续输液,维持水、电解质 、酸碱 平衡,同时采用化湿清热法为主的中医治疗,以蒿芩清胆汤加减。处方:青蒿15~30 g,生 柴胡12 g,黄芩10 g,枳实10 g,大黄6~15 g,竹茹10 g,半夏10 g, 陈皮10 g,茯苓15 g,车前子10 g。热盛者加生石膏30~45 g,知母10 g;痰湿明显者加苍术10 g,砂仁10 g; 失血多而气血虚者加生黄芪15~30 g,当归10 g;阴虚者加生地15~30 g,玉 竹10 g。观察15日。 1.3 疗效标准:治愈:体温降至正常,维持3日以上,症状消失;有效 :治疗后最高体温下降1℃以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疗效达不到以上标准。 2 治疗结果   治愈1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4%。有效者平均服药时间8.2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妊娠期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6日至12月20日收治的15例妊娠期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平均年龄24岁,平均孕周32周,白细胞总数平均值(6.76±3.30)×109/L[(1.30~14.60)×109/L],2例低于4×109/L,最低1.3×109/L;3例高于10×109/L,最高14.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7.62±4.00)%[(79.40~92.90)%],均高于正常.淋巴细胞绝对值(0.70±0.24)×109/L[(0.20~1.20)×109/L],13例(86.7%)低于1×109/L.单核细胞计数平均值(0.10±0.13)×109/L[(0~0.4)×109/L],13例(86.7%)低于0.2 × 109/L,6例计数为0.12例患者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中有6例(54.5%)<1.4,其中5例<1.CDl9相对值21.09±10.39(12~47),其中6例(40%)>18.CD16+56相对值为8.45±3.83(3~15),4例(26.7%)<8,其余所有测定值接近低限.14例患者血乳酸脱氢酶平均(400.84±262.84)U/L[(0.80~850.00)U/L],其中10例(71.4%)增高.肌酸激酶(512.47±1250.67)U/L[(25~5088)U/L],4例患者(26.6%)高于正常值,同时伴有同工酶升高.15例中4例(26.7%)血钾<3.5 mmol/L.12例患者免疫相关检查中有4例(33.3%)补体CA>0.36g/L,1例(6.7%)<0.09 g/L;4例(33.3%)C3<0.75 g/L;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复合物大致正常.15例患者放射影像均确定存在多发、多叶肺炎,主要呈间质样改变或大片实变渗出.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病例影像学特点为双肺弥漫大面积实变影,连续监测进展迅速,符合ARDS影像学表现.4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例合并少量心包积液.患者中有2例晚期妊娠孕妇胚胎死亡,7例及时终止妊娠者病情稳定.结论 妊娠期妇女是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并易迅速发展成为ARDS.妊娠期免疫耐受可能参与重症H1N1流感肺炎肺部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3.
头孢呋辛致粒细胞缺乏症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资料【例1】 男,62岁。因持续发热4周伴周身乏力,于1997年3月27日以发热原因待查入院。患者自3月5日起,因劳累受凉后出现持续发冷、发热,体温波动于38.5℃~39.5℃之间。3天后高热不退,去某市级医院就诊。血常规:白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22。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呋辛1.5g1日1次静脉滴注,连续用药1周,体温仍持续不退,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9℃,全身各系统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0.9×109/L,中性粒细胞0.40,淋巴细胞0.60,红细胞3.85×1012/L,血红蛋白112g/L,血小板139×109/L。肝、肾功能正常。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妊娠期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6日至12月20日收治的15例妊娠期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平均年龄24岁,平均孕周32周,白细胞总数平均值(6.76±3.30)×109/L[(1.30~14.60)×109/L],2例低于4×109/L,最低1.3×109/L;3例高于10×109/L,最高14.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7.62±4.00)%[(79.40~92.90)%],均高于正常.淋巴细胞绝对值(0.70±0.24)×109/L[(0.20~1.20)×109/L],13例(86.7%)低于1×109/L.单核细胞计数平均值(0.10±0.13)×109/L[(0~0.4)×109/L],13例(86.7%)低于0.2 × 109/L,6例计数为0.12例患者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中有6例(54.5%)<1.4,其中5例<1.CDl9相对值21.09±10.39(12~47),其中6例(40%)>18.CD16+56相对值为8.45±3.83(3~15),4例(26.7%)<8,其余所有测定值接近低限.14例患者血乳酸脱氢酶平均(400.84±262.84)U/L[(0.80~850.00)U/L],其中10例(71.4%)增高.肌酸激酶(512.47±1250.67)U/L[(25~5088)U/L],4例患者(26.6%)高于正常值,同时伴有同工酶升高.15例中4例(26.7%)血钾<3.5 mmol/L.12例患者免疫相关检查中有4例(33.3%)补体CA>0.36g/L,1例(6.7%)<0.09 g/L;4例(33.3%)C3<0.75 g/L;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复合物大致正常.15例患者放射影像均确定存在多发、多叶肺炎,主要呈间质样改变或大片实变渗出.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病例影像学特点为双肺弥漫大面积实变影,连续监测进展迅速,符合ARDS影像学表现.4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例合并少量心包积液.患者中有2例晚期妊娠孕妇胚胎死亡,7例及时终止妊娠者病情稳定.结论 妊娠期妇女是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并易迅速发展成为ARDS.妊娠期免疫耐受可能参与重症H1N1流感肺炎肺部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5.
红细胞内疟原虫对仪器法检测网织红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例1,患者男,35岁,于3天前因劳累饮酒后出现发热、寒战、剧烈头痛。转入本院前病情加重,出现昏迷状,检查不合作,颈阻明显,双肺、心、腹、淋巴结、皮肤均无异常。外周血象:WBC6.99×109/L,HGB107g/L,RBC3.37×1012/L,HCT0.310L/L,PLT19×109/L,RET170.5‰(0.5746×1012/L),LFR99.0%,MFR0.9%,HFR0.1%。血涂片经瑞姬氏染色后,红细胞内见大量疟原虫环状体(图1)。图1红细胞内有1~4个疟原虫环状体(瑞姬氏染色10×100)病例2,患者男,38岁,反复发热,有时出现寒战,无规律。外周血象:WBC15.52×109/L,HGB79g/L,RBC2.59×1012/L,H…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男,41岁。2005-06右眼睑及胸、背等处皮肤先后长出无痛性包块,2005-08-22入住某院眼科,血常规:W BC 3.66×109/L,Hb 85 g/L,PLT 121×109/L;凝血功能:PT 14.9 s,F IB 4.25g/L,APTT 63.7 s;凝血因子活力:因子Ⅷ46%,因子Ⅸ37%,未行治疗。2005-08-28转我院眼科,复查血常规W BC 4.01×109/L,Hb 68 g/L,PLT 75×109/L;凝血功能:PT 15.5 s,F IB2.46 g/L,APTT 57.7 s。2005-09-01行右眼睑包块切除术,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包块病理诊断:浆细胞瘤。2005-09-04起手术缝线处出现间断渗血,2005-09-08化验:血常规W BC 3.63×1…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例1:男,27岁。因反复龈血伴皮肤出血点6d,发热1d于1997-09-11入院。曾查血常规示WBC1.1×109/L,Hb102g/L,PLT67×109/L,查体:t38.1℃,P84次/min,R22次/min,BP110/70mm Hg,周身皮肤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巩膜无黄染,咽无充血,扁桃体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HR84次/min,肝脾未触及。血WBC1.07×109/L,Hb107g/L,PLT4.0×109/L,尿常规正常,Coomb′s(-),PT、APTT均正常。B超: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胸髂骨骨髓象示:增生重度减低,粒、红系比例减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胸骨91%,髂骨86%),可见不产板巨核细胞1个,血小板少见。入院诊断:…  相似文献   

8.
无原发病外伤性脾切除患者术后血小板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原发疾病创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处理措施。方法:无原发疾病创伤性脾破裂116例,脾切除术前查血小板,术后每2日连续查血小板,持续2~6周,术后血小板上升至450~500×109/L者,使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直至血小板降至400×109/L以下停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异常的血小板计数升高,大多数在药物处理后2~6周降至400×109/L以下。无1例血栓形成或死亡。结论:无原发疾病外伤性脾切除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血小板升高,血小板计数和血凝四项应作为常规监测指标,及时正确的抗凝治疗可避免继发血小板增多而引起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8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儿科的常见性疾病 ,2001年1月~2002年11月本科在用青霉素抗感染的基础上 ,加用鱼腥草注射液配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188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88例患儿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咽喉痛、扁桃体肿大充血并有脓性分泌物。男101例 ,女87例 ;年龄11个月~3岁61例 ,4~8岁96例 ,9~12岁31例 ;首诊体温>40℃ (肛 )28例 ,>39℃124例 ,>38℃36例 ;病程≤2d34例 ,≤3d74例 ,≤5d48例 ,>5d32例 ;周围血白细胞>20×109/L24例 ,>15×109/L74例 ,>10×109/L58例 ,白细胞正常32例 ;查尿常规126…  相似文献   

10.
高明  顾伟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2):91-91
【病例】女,40岁。因反复发热,伴口干、眼干、咳嗽、胸痛、气喘4个月,双下肢水肿10天入院。近4个月来反复发热,以夜间发热为主,体温最高达40·5℃。3个月前在某医院查血白细胞4.67×109/L,红细胞3·46×1012/L,血小板51×109/L;行骨髓穿刺检查示浆细胞0·04;摄髋关节X线片示右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胸部X线片示支气管炎改变;骨髓、血培养阴性。诊断为支气管炎,予对症、支持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出院。之后反复发热,近10天感口干、眼干、干咳、双下肢水肿。查体:体温39·3℃,脉搏95/min,呼吸24/min,血压135/70 mmHg。慢性消瘦病容,口唇发绀,颈…  相似文献   

11.
两院10年中行脾切除术876例,术后62例(7.1%)有继发性血小板增多(>500×10~9/L)。男44例,女18例;血吸虫肝硬变41例,其他原因所致之门脉性肝硬变21例。56例术前血小板<100×10~9/L。术后血小板升高峰值至500~599×10~9/L者19例,平均在术后15天出现;升高达600~999×10~9/L者37例,平均10.5天出现;升高>1000×10~9/L者6例,平均5.4天出现;可见峰值越高者出现越早。从血小板开始上升至达到峰值的时间平均为16天。在血小板>1000×10~9/L的6例中,4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的血象变化及感染发生率.方法:对40例LN作134次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检查用药后血象变化及感染发生情况.统计学处理,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用x2检验,多变量间相关关系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用药后,血WBC数下降未达显著性水平(8.34±0.53×109/L VS 7.23±0.82×109/L,P=0.186),血中性粒细胞数下降达显著性水平(6.58±0.68×109/LVS4.26±0.47×109/L,P=0.008,95%置信值:-3.94×109/L,-0.70×109/L).带状疱疹发生率17.5%,支气管肺炎发生率2.5%.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主要影响血中性粒细胞数,对已有中性粒细胞数减少的患者应用有一定危险.  相似文献   

13.
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将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文献摘要如下。1洛汀新男,32岁。因原发性高血压给予洛汀新10mg口服,1次/d,用药前WBC6.7×109/L,中性粒细胞为4.2×109/L,用药2周后WBC2.8×109/L,中性粒细胞为1.9×109/L,遂停药,2周后复查血象提示WBC4.3×109/L,中性粒细胞为3.2×109/L,2个月后WBC5.8×109/L,中性粒细胞为4.1×109/L[1]。2奥美拉唑例1:女,45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给予奥美拉唑80mg静滴,1次/d,用药前血常规检查WBC4.5×109/L,用药8d后查WBC3.3×109/L,即停药,3d后查血常规WBC3.7×109/L。例2:女,因上消化道出血给予本品40mg静滴,2次/d…  相似文献   

14.
甄宇洋  刘奕山  崔冀 《新医学》2003,34(11):702-702
1病例报告女,55岁。因反复腹泻3年于2001年9月入院。患者3年前开始觉进食后腹痛,呈阵发性,以脐周为主,继而排稀烂或水样便,无脓血。每日3~5次,服药治疗后好转。但一直未能根治。患者发病后无明显消瘦,无黄疸,无昏迷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入院体格检查无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21×109/L,红细胞4.29×1012/L,血小板270×109/L。血钾3.1mmol/L,血钠139mmol/L,血氯104mmol/L,血糖4.9mmol/L,血淀粉酶90U/L,ALT25U/L,AST24U/L,白蛋白37.1g/L,球蛋白25.7g/L。辅助检查:B超见胰头部一1.9cm×1.8cm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内部回声…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7岁,因糖尿病6年伴近期发热入院。体检:体温38.0℃,血小板17.0×109/L(正常100~300×109/L),白细胞4.7×109/L[正常(4~10)×109/L],中性粒细胞91.6%,胸部X线检查提示双侧胸腔中等量积液。超声检查:肝右后叶见6.2cm×3.7cm强回声团(图1),边界清晰,不光滑。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其内未探及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肝右后叶团状包块(考虑气体或钙化灶)。入院4d后患者体温升至39.0℃,CT检查提示肝右后叶脓肿(图2);甲胎蛋白(AFP)10ng/ml;血培养结果:检出肺炎克雷伯菌。超声复查显示肝右后叶6.8cm×4.2cm强回声团伴部分液化,肝周见…  相似文献   

16.
Wegener肉芽肿病多次误诊一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病例资料女,46岁。因发热3月余入院。患者3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伴乏力、鼻塞、干咳,自服抗感冒药后症状减轻。1周后症状再现,伴咯血、鼻出血。在当地县医院就诊,胸部CT示双肺多发斑片状阴影。血白细胞6.2×109/L,红细胞2.79×1012/L,血红蛋白62g/L;尿蛋白(2+),红细胞(2+);尿素10mmol/L。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给予抗感染、止血、输血治疗后,咯血及鼻出血停止,体温较前下降即出院。出院后间断发热,1个月前在某医院复查胸部CT示阴影无明显变化;血白细胞10.9×109/L,红细胞2.91×1012/L,血红蛋白68g/L;尿素13mmol/L。诊断…  相似文献   

17.
包龙  邢智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2):876-876
1病例资料女,15岁。因咳嗽、咳痰、发热3天收住院。腹部B超检查示胆囊双边征,脾大,双肾密度增强,有腹水。以急性胆囊炎、急腹症转入外科。查体:体温39·3℃,脉搏102/m in,血压90/60 mmHg。发热面容,烦躁,呼吸急促,两肺呼吸音清,心率102/m in;腹软,上腹压痛(+),肝脾未触及,双肾区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5·9×109/L,中性粒细胞0·53,血小板73×109/L,肌钙蛋白15μg/L,羟基丁酸脱氢酶1 186 U/L,乳酸脱氢酶1 216 U/L;尿蛋白(+),尿隐血(-)。不支持外科急腹症的诊断,进一步检测血清流行性出血热特异性IgG抗体1∶1 280(2+…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94年1月~2002年1月收治被误诊的小儿不典型伤寒32例 ,现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患儿最后均确诊为伤寒 ,均经细胞学和/或血清学证实。男15例 ,女17例。1.2临床表现 (1)全部病例均发热 ,稽留热6例 (18.8% ) ,弛张热16例 (50% ) ,不规则热10例 (31.3 % )。 (2)临床体征 :肝大12例 ,(37.5% ) ,肝脾大6例 (18.8 % ) ,伤寒中毒面容4例 (12.5 % ) ,相对缓脉4例 (12.5 % )。 (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WBC<4×109/L14例 (43.8 % ) ,(4~10)×109/L15例 (46.9% ) ,>10×109/L3例 (9.3 % )。嗜酸细胞绝对计数≤0.0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细胞单采对维甲酸所致高白细胞症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连续流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服用全反式维甲酸(TARA)所致高白细胞症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白细胞,并比较已进行和未行白细胞单采患者的白细胞数和症状缓解率。结果15名患者中单采1次的5名患者,WBC采集前为(97±28)×109/L,采集后(93±21)×109/L,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采≥2次的10名患者,WBC单采前为(124±34)×109/L,明显高于单采后的(75±38)×109/L(P<0.05)。15名患者单采前外周血的Plt、Hb分别为(45±18)×109/L、(98±16)g/L,单采后分别为(43±17)×109/L、(91±17)g/L,差别无显著性(P>0.05)。单采后,13名发热者中,9人停止发热,5名呼吸急促者均症状改善。15名单采者同时加用剂量减少的DA方案(DNR、Arac),完全缓解者(CR)14名,无一名发生不良反应;仅用剂量减少的DA方案(DNR、Arac)而未行单采的13名患者中5人死亡;两组的CR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白细胞单采对治疗维甲酸所致高白细胞症有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情况,并对其血小板使用方式进行评价。方法收集了2008—2009年6月的991名患者的1 997例次输注数据,根据Plt和出血表现等因素将血小板输注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当输注前Plt>10×109/L时对原因进行鉴别纪录。结果有66.8%的血小板输注是在输注前Plt>10×109/L。根据治疗的不同,输注前平均Plt分别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14.6×109/L;血液病和肿瘤15.6×109/L;心血管疾病93.5×109/L;其他38.3×109/L。不同组别输注前Plt>10×109/L的输注占该组输注比例分别为:HSCT39.0%;血液病和肿瘤62.3%;心血管疾病97.6%;其他72.9%。总输注中Plt平均提高14.6×109/L。结论大多数输注血小板患者输注前Plt>10×109/L,>1/3的患者其输注前Plt>20×109/L。提示合理的血小板输注指导以及血小板使用中进行性监测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