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阳市卧龙区夫妻双方感染艾滋病的情况,为预防该人群HIV感染和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卧龙区2003~2010年夫妻双方感染艾滋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卧龙区共发现夫妻双方均感染艾滋病56对(112例),感染途径为经血液和性行为传播者分别为66(占58.93%)和46例(占41.07%);男方将HIV传给女方的35例,传播率为62.50%,女方将HIV传给男方的21例,传播率为37.50%(P<0.01);农民占92.86%;初中和小学分别为33.04%和59.82%;一方有高危行为,另一方只有婚内性行为的夫妻36对(占64.29%);所生29个子女中经母婴传播6例(占20.69%)。[结论]一方有高危行为感染HIV后,经夫妻间性传播是卧龙区夫妻双方HIV感染和传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阳市卧龙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阳市卧龙区1995-2011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阳市卧龙区1995~2011年共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882例,以30~49岁青壮年为主,占69.39%;男性占58.50%,女性占41.50%;农民占85.60%;初中以下文化的占89.91%;已婚者占60.0g%;经血液传播感染占78.68%,性传播途径感染占19.50%,母婴传播占1.81%。[结论]卧龙区艾滋病疫情呈缓慢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和血液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卧龙区艾滋病(AIDS)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卧龙区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阳市卧龙区2011年共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65例,其中AIDS病人42例,死亡6例。65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男性45例,女性20例;19-29岁11例,30-39岁15例,40-49岁25例,50~75岁14例;初中以下文化占80.00%;农民占73.85%,已婚占44.62%;经性传播途径占56.92%,经血液传播占43.08%。[结论]卧龙区HIV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性传播和经血液传播。  相似文献   

4.
294名性服务人员的艾滋病知识、行为、HIV感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性服务小姐的艾滋病知识、行为、HIV感染状况,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方法]由专业人员制订调查方案并设计调查表,现场问巷同时采集5ml静脉血样。[结果]共查294人,她们对所调查的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回答正确率均高于75.85%、非传播途径勾45.58%~84.35%、进行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人均少于51,30%。最近1次未用主要原因为感观认定客人无病(占33.33%)、客人增加报酬(占29.55%)。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性服务人员大多数已掌握了预防艾滋病的理论知识,在行动中安全套使用率却很低。在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时,重点应及时纠正其进行商业性行为时错误观念,同时加强对男方艾滋病健康教育、来改变其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夫妻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该人群HIV感染和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百色市2005~2009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资料,对其中已婚感染HIV的夫或妻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35对夫妻(470例)双方都感染HIV的90对,阳性率38.30%(90/235)。其中,男方阳性率75.74%(178/235),女方阳性率62.98%(148/235)。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史,男方主要有婚外无保护的多性伴行为,比例为87.64%(156/178),女方主要是男方携带IHV不知情。夫妻性生活未采取保护措施被感染的比例为47.97%(71/148)。发现HIV感染主要原因,男方出现机会性感染住院治疗筛查HIV阳性转介确认,比例为69.10%(123/178),女方配偶阳性通知检查发现感染比例为31.08%(46/148)。职业分布主要是农民工和经商比例54.29%(177/326)和18.10%(59/326)。结论婚外多性伴是夫妻感染和传播HIV的主要方式,农民工和经商职业人口流动大,须加强该人群的高危行为干预措施,减少感染来源和家庭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阳市卧龙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卧龙区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卧龙区发现HIV感染者7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50例,死亡11例。71例HIV感染者中,男性39例,女性32例;2~19岁7例,20~29岁3例,30~39岁20例,40~49岁23例,50~67岁18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占91.55%,农民占74.65%,已婚占59.15%;性传播途径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的各占47.89%,母婴传播占4.23%。[结论]卧龙区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性传播和血液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边贸地区长途货运司机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及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BV、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检测368名长途货运司机中,梅毒阳性4例(占1.09%);HBsAg阳性45例(占12.23%);17.39%的调查对象承认有非婚性行为,在与小姐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避孕套的只占65.63%;12.23%的调查对象承认有临时性伴(非商业非固定性伴),在与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从未使用避孕套占了48.89%。结论长途货运司机是HIV、梅毒、HBV感染高危人群,高危行为普遍,有针对性的加强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使其改变高危行为或采取安全性行为,是目前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7-2010年浙江省双方HIV-1抗体阳性夫妻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艾滋病在夫妻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浙江省艾滋病疫情报告资料和个案调查建立艾滋病阳性夫妻数据库,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全省共报告421对(842例)双方HIV-1抗体阳性的夫妻。男性和女性中本省户籍分别占62.00%、51.31%;夫妻主要危险行为是婚外异性性接触和婚内性接触。仅男方有危险行为、仅女方有危险行为、双方均有危险行为者分别占51.00%、22.09%、24.94%。80.52%感染夫妻通过临床可疑和医院体检中发现。80.8%的夫妻检测发现时间间隔在一个月以内。共发现17例经母婴传播感染儿童。结论本省内及外省的农村男性流动人群、外省的女性流动人群是造成夫妻间传播的重要人群。感染危险行为主要为婚外异性性接触,以夫妻一方有危险行为为主,夫妻双方有危险行为比例在增加。加强农村流动人群的高危性行为干预,促进夫妻双方共同定期检测、夫妻间行为干预可能有利于预防艾滋病在家庭内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宜州市性病与艾滋病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宜州市2004~2010年梅毒、淋病、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全市累计报告梅毒、淋病、艾滋病病人/HIV感染者(艾滋病)2705例,年均发病率为61.12/10万。年均发病率,淋病为22.21/10万,梅毒为31.72/10万,艾滋病为7.19/10万;最高的是庆远镇(106.57/10万)、德胜镇(67.75/10万),最低的为北牙乡(29.12/10万)。2705例中,25~54岁占61.03%;农民占55.78%。统计271例艾滋病,经血液途径感染的占1.10%,经性途径感染的占79.34%,经吸毒感染的占17.34%,经母婴传播的占0.37%。[结论]目前宜州市淋病、梅毒、艾滋病处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阶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阳市卧龙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阳市卧龙区1995~2011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阳市卧龙区1995~2011年共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882例,以30~49岁青壮年为主,占69.39%;男性占58.50%,女性占41.50%;农民占85.60%;初中以下文化的占89.91%;已婚者占60.09%;经血液传播感染占78.68%,性传播途径感染占19.50%,母婴传播占1.81%。[结论]卧龙区艾滋病疫情呈缓慢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和血液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11.
李丽廉  刘莹  邱劲军  莫浩联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809-2811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05—2009年HIV/AIDS的流行状况,为AID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田区2005—2009年AIDS常规监测和哨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福田区2005—2009年共监测1022540份血清,发现HIV/AIDS658例,其中AIDS患者63例,阳性率0.064%。在658例HIV/AIDS中,年龄分布以21~40岁的中青年为主,占85.58%,男女性别比为3.39∶1。职业分布以无业、退休或家政、商业服务为主,共502例,占76.29%;感染途径为性接触传播的占52.43%。地区分布以外省籍流动人员为主,共324例,占50.00%;样本主要来源于公安监管场所,其他就诊者,检测、性病门诊就诊者,共检出538例,占81.91%;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为阳性者配偶或性伴(100.00%)。结论福田区的AIDS流行形势严峻,性接触是HIV/AIDS传播的主要途径,HIV/AIDS中以外地流动人口和无业、退休或家政、商业服务居多,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阳性率最高。当前工作重点是加强对流动人员、阳性者配偶或性伴的防治AIDS知识宣传,采取适当的行为干预措施,促使高危人群改变其高危行为,减少危害,预防和控制AIDS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阳市卧龙区艾滋病流行趋势,为制定控制措施、遏止艾滋病流行与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xcel 2003和SPSS 12.0统计软件对卧龙区2004-2009年艾滋病网络直报数据库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共报告确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阳性总数为770人,感染率为0.09%;其中血液传播641人,占83.25%,性传播113人,占14.68%,母婴传播16人,占2.07%;经统计,性途径传播感染HIV的比例由2004年的3.6%上升至2009年1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98,P0.05);农民所占比例由2004年前的98.55%下降到2009年的8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690,P0.05);各年龄组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南阳市卧龙区艾滋病流行状况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特别是性途径传播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4年河南省有偿供血人员大普查后开封县艾滋病新发现的流行趋势,以便研究艾滋病防治的有效预防对策,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开封县2005~2008年艾滋病新发病人和感染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封县2005-2008年艾滋病新发病人和感染者106例(病人79例、感染者27例)。其中。经吸毒感染1例、经性传播途径感染21例,采血浆感染65例,输血感染15例,母婴传播2例,传播方式不详2例。[结论]开封县艾滋病总的流行趋势是性传播逐渐上升,将成为今后艾滋病防治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连云港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的传播途径。方法对1996--2007年的HIV感染的途径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性传播29例,占49.2%。血液传播16例,占27.1%;其中有输血、供血史5例,占血液传播的31.3%;吸毒11例,占血液传播的68.8%。既有危险性行为又有吸毒史2例,占3.4%;垂直传播3例,占5.1%;传播途径不详9例,占15.3%。结论连云港市HIV的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所以采取干预措施阻断性行为传播是该市预防艾滋病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沈阳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并预测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分析沈阳市1991—2009年的艾滋病疫情。结果至2009年底,共发现HIV/AIDS 1 052例,男933例,女119例;20~49岁年龄组报告的例数最多,占82.7%。人群分布:1997年前HIV传播是从外来输入到高危人群,近几年则扩展到各人群,并从以血液传播为主转变成以性传播为主,到2009年经性传播占59.9%,同性传播是异性传播的2倍,血液传播占15.9%。结论沈阳市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经性传播引起的HIV/AIDS将越来越多,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董兴华  常利民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34-1635
目的了解天津市宁河县艾滋病(AIDS)流行趋势,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2007—2011年宁河县AIDS的流行病学监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宁河县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HIV)/AIDS 18例,其中AIDS患者11例,死亡3例;HIV感染者7例,死亡1例;18例HIV/AIDS中男性12例,女性6例,男女比例2∶1;外出打工农民占33.33%,其次是干部,占22.22%,家务、医生、无业各占11.11%,工人、不详各占5.56%;经性、吸毒、血液及不详途径传播分别占77.77%、5.56%、5.56%、11.11%。结论宁河县HIV/AIDS呈上升趋势,报告人数逐年增多,应进一步加强对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进行AIDS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减少高危性行为,大力开展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有效预防控制AIDS。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盐城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盐城市1999~2008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盐城市1999年首次在流动人口中发现HIV感染者,到2008年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9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3例,死亡13例。2008年发现28例其中病人5例,死亡2例。98例HIV感染者中,来自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9例。本省南京市3例,肯尼亚1例,本市45例;年龄3~66岁,其中20~39岁占70.41%;无业人员占43.88%,农民、民工占32.65%;性途径感染的占46.94%(异性接触、同性性接触分别占总数的40.82%、6.12%,血液途径感染的占44.90%(注射吸毒感染占总数的41.84%),母婴传播感染的占2.04%,感染途径不详的占6.12%。[结论]盐城市艾滋病疫情有扩大蔓延向一般人群传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报告的艾滋病配偶间性传播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河南省189个县区通过国家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感染途径是“异性传播”且接触史是“配偶HIV阳性”的配偶间性传播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共调查557例HIV配偶间性传播感染者,其中男性占37.7%,女性占62.3%,70.7%的HIV感染者是40岁以上;49.7%的感染者感染前配偶间性生活频次在2~3次/月,得知配偶感染后73.4%的感染者性行为次数减少;46.9%的感染者从未使用过安全套;58.3%的感染者不习惯使用安全套,13.3%的感染者由于不知道配偶感染而没有使用安全套;38.4%的配偶间性传播者其配偶属于异性传播,59.3%的配偶间性传播者的配偶因既往采供血或输血感染HIV;50.3%的感染者是由医务人员告知其配偶感染HIV,73.6%的配偶双方HIV检测确认时间差值在3个月内。结论报告的HIV配偶间性传播者中属于配偶双方同时检测确认的比例较高,应采取定期随访检测、早期抗病毒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预防HIV配偶间性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