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复方骨质增生贴剂体外透皮速率测定和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研究复方骨质增生贴剂(CPH)的经皮吸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皮接受液和释放接受液中指标成分-阿魏酸的浓度.结果体外透皮实验和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阿魏酸在24h内以一定的速率0.2142μg·cm-2·h-1恒速渗透,其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此外,该贴剂的体外释放速率为14.53μg·cm-2·h-1/2.结论复方骨质增生贴剂为皮肤限速型的骨架控释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盐酸特拉唑嗪贴剂,研究其耐热、耐寒性、刺激性及透皮吸收性能。方法:以PVA制备盐酸特拉唑嗪贴剂,小鼠皮为模型皮肤,采用Franz扩散池分别进行药物经皮释放试验和渗透试验,并测定了人体透皮速率。结果:盐酸特拉唑嗪贴剂耐热和耐寒性质良好, 对皮肤无刺激性,体外释放速率为13.52 μg·cm-2·h-1,体外透皮速率为11.87 μg·cm-2·h-1,人体平均透皮速率为11.25 μg·cm-2·h-1。结论:盐酸特拉唑嗪贴剂是一种有效的控释型外用制剂。  相似文献   

3.
痹痛宁贴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继勇  顾清  胡晋红  田景振 《中成药》2004,26(6):437-439
目的:制备痹痛宁贴剂(洋金花、麝香、樟脑等)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和透皮吸收行为.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备痹痛宁贴剂,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制剂中东莨菪碱的含量.按中国药典方法进行了体外释放度的测定,利用Franz扩散池研究了贴剂的透皮吸收行为.结果:制备的痹痛宁贴剂含量稳定,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速率为0.4698mg·cm-2·h-1/2.其透皮吸收为零级动力学过程,渗透速率为0.067mg·cm-2·h-1.结论:痹痛宁贴剂为皮肤控释型透皮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青蒿琥酯饱和溶液和青蒿琥酯贴剂的体外透皮行为。方法以离体豚鼠皮肤为屏障,采用Franz扩散池分别对含3%氮酮的青蒿琥酯30%乙醇饱和溶液和青蒿琥酯贴剂进行体外透皮实验。结果测得青蒿琥酯30%乙醇饱和溶液和青蒿琥酯经皮给药贴剂的体外透皮速率常数分别为51.2μg.cm-2.h-1和16.5μg.cm-2.h-1。结论青蒿琥酯适合透皮给药,青蒿琥酯贴剂中青蒿琥酯的释放及透皮吸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阿昔洛韦水凝胶贴剂的最优处方并考察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处方,以配方中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和氢氧化铝为因素,以用量为水平,设计L9(34正交表,测定剥离强度,体外释放度,利用Franz扩散池考察经皮渗透性,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结果 筛选出最优处方,其剥离强度为58.4 s,6 h累积释放率为55.03%,透皮速率为63.13 μg·cm-2·h-1。结论 建立的水凝胶贴剂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剥离强度、释放度和透皮效果为其主要质量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吡罗昔康凝胶离子导入经皮给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考察吡罗昔康凝胶的体外经皮离子导入。方法 以高分子材料制备吡罗昔康凝胶,大鼠皮为模型皮肤,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分别进行药物凝胶的经皮直流电导入和超音频导入(频率为50 kHz,占空比为1∶1),并测定了吡罗昔康从凝胶中的释放速率。结果 与被动扩散相比,电流密度分别为0.1 mA·cm-2和0.2 mA·cm-2的直流电对吡罗昔康凝胶通过大鼠皮的促渗倍数分别为2.01和3.81,对离子型药物的促渗作用较为明显,吡罗昔康从凝胶中呈零级释放,在0.1 mA·cm-2的超音频电流作用下,吡罗昔康凝胶的透皮速率和4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4.2±4.93)μg/cm-2·h-1和(325±27.0)μg。结论 电流对吡罗昔康凝胶的经皮渗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同电流密度的直流电导入和超音频导入对吡罗昔康凝胶的透皮速率和累积渗透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磷酸川芎嗪透皮贴剂,并考察辛夷挥发油对贴剂中磷酸川芎嗪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 选择Eudragit E100、丁二酸、邻苯二甲酸二乙酯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累积渗透量和初黏力为指标优选磷酸川芎嗪贴剂的基质配比;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透皮吸收实验,比较3%、5%、7%辛夷挥发油对贴剂中磷酸川芎嗪的促渗作用。结果 磷酸川芎嗪透皮贴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A2B1C3(Eudragit E100:丁二酸:邻苯二甲酸二乙酯=1.60∶0.05∶0.6)。在贴剂处方中加入辛夷挥发油促渗剂后,药物累积渗透量增加,3%、5%、7%辛夷组的12h累积平均渗透量分别是3 720.114、5 470.13、4115.408μg·cm-2·h-1,其增渗倍数分别为1.123、1.601、1.209。结论 优选出的基质配比可制备质量较佳的磷酸川芎嗪透皮贴剂,黏着力符合要求,5%辛夷挥油对磷酸川芎嗪透皮贴剂有明显促透皮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晓昱  赖瑛 《中草药》2018,49(2):313-317
目的制备白芷香豆素储库型贴剂,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和离体皮肤渗透性,筛选有效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提高白芷香豆素的透皮吸收速率。方法选取羟丙甲纤维素为储库介质,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为控释膜,制备白芷香豆素储库型透皮贴剂。用Franz扩散池进行乳猪离体皮肤渗透实验,用HPLC测定欧前胡素量,考察凝胶用量、药物用量、促渗剂对药物透皮速率的影响,并对优选的贴剂进行体外释放研究。结果最佳处方为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1%白芷香豆素、3%肉豆蔻酸异丙酯、3%氮酮;由该处方制得的贴剂稳态透皮速率(Js)达到0.713μg/(cm2·h),体外释放速率接近零级。结论储库型白芷香豆素贴剂有较高的经皮渗透速率,体外释药完全,有望成为新型的透皮制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桂枝茯苓透皮贴剂。方法以压敏胶和促渗剂种类、溶剂种类和用量、载药量为影响因素,贴剂外观、成型性、黏附性、提取物分散性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再考察芍药苷、肉桂酸、丹皮酚在大鼠皮肤上的稳态渗透速率。结果最佳条件为Duro-Tak 87-2677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基质),提取物与丙二醇(溶剂)比例1∶0.5,促渗剂3%氮酮,载药量为20%,所得透皮贴剂具有理想的初黏力和持黏力。3种成分平均透皮速率分别为34.32、1.684、72.90μg/(cm~2·h),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26.81、1.523、111.8μg/(cm~2·h),其体外经皮渗透曲线均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桂枝茯苓透皮贴剂制备工艺简便稳定,体外经皮渗透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高乌甲素贴剂的体外释放度与经皮渗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国  李居怡  王雄  吴金虎 《中成药》2012,34(9):1692-1695
目的采用3种不同分子聚合度的聚异丁烯为基质,研究高乌甲素贴剂的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行为。方法按中国药典方法考察高乌甲素贴剂的体外释放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受液中高乌甲素含有量。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比较3种高乌甲素贴剂的经皮渗透特性。结果 3种高乌甲素贴剂的体外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70.040μg/(cm2.h)、122.060μg/(cm2.h)、88.740μg/(cm2.h),体外平均经皮渗透速率分别为96.786μg/(cm2.h)、32.033μg/(cm2.h)、33.270μg/(cm2.h)。结论 3种高乌甲素贴剂在20 h内体外释放曲线和经皮渗透曲线均以Higuchi动力学方程拟合较好,该制剂属于骨架型释药系统。药物从贴剂基质中的释放速率均大于渗透通过皮肤的速率,其透皮过程以皮肤限释方式进行。贴剂的累积释药量与累积透皮量具有因聚异丁烯分子聚合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十一酸睾酮微乳,并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辅料制备外用微乳巴布剂.方法:选用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为油相,CremophorEL为表面活性剂,Larbrasol为辅助表面活性剂,制备微乳.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K-90)、聚丙烯酸钠(NP-700)等为基质,制备巴布剂.对制备的巴布剂进行了质量考察,采用体外扩散池法测定了巴布剂中十一酸睾酮的透皮渗透率.结果:最终制备得到的微乳巴布剂中十一酸睾酮载药量400 μg·cm-2,经皮渗透速率3.822 μg·cm-2 ·h-1.结论:所选择的微乳处方黏度小、粒径细腻、质量稳定,制备得到的巴布剂具有良好的涂展性、保湿性,且黏着力适中.微乳巴布剂具有明显的控释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三黄喷雾剂体外透皮吸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三黄喷雾剂小鼠体外经皮渗透规律.方法:采用垂直式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进行试验,以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HPLC测定接受液中指标成分含量.结果: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透皮速率分别为42.35,49.99 μg·cm-2·h-1;黄芩苷、盐酸小檗碱6h平均累积透过率分别为19.51%,7.17%.结论:三黄喷雾剂小鼠体外透皮吸收效果理想,透皮行为符合零级方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的经皮渗透性及对白藜芦醇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建立白藜芦醇及当归挥发油中主成分藁苯内酯的HPLC测定方法。以离体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Franz扩散池法考察当归挥发油经皮渗透性及对白藜芦醇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0.5%、1.0%、2.0%当归挥发油经皮渗透8h藁苯内酯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84.88±8.70)、(129.00±8.14)、(157.80±24.52)μg.cm-2.h-1;无当归挥发油与0.5%、1.0%、2.0%的当归挥发油对白藜芦醇透皮吸收的8h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分别为(15.08±4.08)、(16.93±3.11)、(48.11±15.93)、(16.74±1.30)μg.cm-2.h-1。结论:当归挥发油对大鼠皮肤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且呈浓度依赖性;当归挥发油对白藜芦醇具有促透作用,其中以1.0%的当归挥发油对白藜芦醇的促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宣痹凝胶帖膏剂有效成分的透皮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宣痹凝胶贴膏剂中有效成分龙胆苦苷、柚皮苷、原苏木素B的透皮吸收特性。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大鼠腹皮为体外模型,用HPLC测定接受液、皮中、膏中残留的龙胆苦苷、柚皮苷、原苏木素B 3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宣痹凝胶贴膏剂中龙胆苦苷、柚皮苷、原苏木素B的透皮速率分别为3.47,1.59,2.13μg.cm-2.h-1;24 h的累积透过率分别为25.42%,11.73%,17.78%;在皮中的滞留量分别为0.231,0.593,0.568μg.cm-2,滞留率分别为0.027%,0.227%,0.475%;在膏中的残留量分别为2 179,674,278μg,残留率分别为81.36%,81.92%,73.83%。结论:宣痹凝胶贴膏剂中有效成分的体外透皮行为接近零级过程,皮中滞留率相比透过率和膏中残留率来说非常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脉冲电流占空比、电流强度和药物浓度对罗替戈汀离子导入的渗透速率的影响。 方法 采用离子导入作为促透方法,分别测定不同占空比、电流强度和药物浓度下的盐酸罗替戈汀在离子导入后接受室溶液的浓度,计算它们的稳态透皮速率。 结果 固定药物质量浓度为 1.4 g·L-1 ,电流强度为 0.5 mA·cm-2 ,占空比为 1 ∶ 2 时稳态透过速率达到 93.74 μg·cm-2·h-1 ,而 1 ∶ 1 时达到 24.98 μg·cm-2·h-1 ;固定药物质量浓度为 1.4 g·L-1 ,占空比为 1 ∶ 2 ,当电流强度由 0.125 mA·cm-2 提高到 0.5 mA·cm-2 时,稳态透皮速率由 3.03 增至 93.74 μg·cm-2·h-1 ;固定电流强度为 0.5 mA·cm-2 ,占空比为 1 ∶ 2 ,药物质量浓度由 0.5 g·L-1 提高到 1.4 g·L-1 时,稳态透皮速率由 7.96 增至 93.74 μg·cm-2·h-1 。 结论 脉冲直流电占空比为 1 ∶ 2 时可以有效消除皮肤极化现象;且在漏槽条件下,罗替戈汀离子导入的渗透速率均随着电流强度和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并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formula of celecoxib gel by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penetration enhancers on the penetration of celecoxib through skin in vitro. METHODS With sodium alginate as the gel base, factorial design method was used to choose the optimal formula of penetration enhancers among four different formulas to prepare celecoxib gels. The release rate of celecoxib in the release media was detected by modified Franz diffusion cells method, and the steady percutaneous speed (J),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Kp) and the accumulative permeation quantity (Q) in 12 h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accumulative permeation quantity (Q) in 12 h of celecoxib from the gels made with the four different formulas were 27.93,25.12,18.79 and 19.35 ??g??cm-2, respectively. The gel with 1% azone and 1% menthol as penetration enhancers had the maximum Q value, 27.93 ??g??cm-2, its penetration process conformed to Higuchi equation, and the steady percutaneous speed (J)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Kp)were also higher than the other three experimental groups. CONCLUSION With sodium alginate as the gel base, azone and menthol have a synergistic effect on the percutaneous penetration of celecoxib gels, and the best formula is 1% azone and 1% menthol.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芥子涂方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给药的渗透特性,为其临床穴位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提供实验支持。方法:以白芥子涂方中延胡索乙素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定量,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涂方离体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的渗透特性;在体渗透实验,采用冰冻切片法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中各层药物的分布,并用荧光显微镜进行可视化验证。结果:24 h内,离体试验中延胡索乙素经穴位皮肤的累积透过量为(13.53±3.92)μg.cm-2,是经非穴位皮肤的4倍(P<0.05);穴位皮肤稳态透皮速率(0.659 1μg.cm-2.h-1)是非穴位(0.147 2μg.cm-2.h-1)的4.5倍;离体透皮试验和在体渗透试验中,24 h皮肤中药物滞留量均为穴位>非穴位(P<0.05),切片显示皮肤各层的药物含量为角质层>活性表皮>真皮层>皮下层。结论:白芥子涂方浸膏在穴位皮肤的透过量和皮肤滞留量均显著高于非穴位皮肤,验证了涂方临床使用以穴位经皮给药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祖师麻关节止痛膏生产工艺由溶剂法改成热压法后对产品体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剂法和热压法制备3批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考察祖师麻关节止痛膏中指标成分(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情况。结果:溶剂法样品中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质量分别为73.72,494.67μg/贴;热压法样品中二者质量则分别为159.21,2 638.99μg/贴。溶剂法样品中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24 h平均累积释放量分别为2.04,12.21μg;热压法样品中二者的24 h平均累积释放量分别为2.16,36.24μg。溶剂法样品中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24 h平均累积透过量分别为0.38,2.79μg;热压法样品中二者的24 h平均累积透过量分别为0.40,7.49μg。热压法样品中祖师麻甲素的24 h累积释放量、累积透过量与溶剂法样品接近,无统计学差异;热压法样品中水杨酸甲酯的24 h累积释放量、累积透过量显著高于溶剂法样品(P<0.05)。结论:热压法对祖师麻关节止痛膏中祖师麻甲素、水杨酸甲酯的保留优于溶剂法,工艺变更对该制剂中祖师麻甲素体外动力学影响不显著,但由溶剂法改成热压法后,祖师麻关节止痛膏中水杨酸甲酯具有更高的累积释放量和累积透过量。  相似文献   

19.
芒果苷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和体外经皮渗透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制备的芒果苷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和经皮渗透性能。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芒果苷脂质体,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并对粒径、电位进行表征;以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Franz扩散池比较芒果苷脂质体和水溶液的体外经皮累积渗透量。结果芒果苷脂质体的粒径为(97.7±1.2)nm、电位为(10.7±0.2)mV,包封率为44.1%。芒果苷脂质体组与水溶液组24 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71.9±13.43)、(102.5±3.97)μg/cm2。结论脂质体给药系统可有效促进芒果苷的经皮渗透,为芒果苷经皮给药新制剂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