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脓肿在我院相当常见,我们自1971年1月~1980年5月共收治347例,其中阿米巴肝脓肿187例,细菌性肝脓肿160例。诊断依据主要是:1.起病急,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厌食、右上腹痛、肝肿大及压痛等临床表现;2.全部经超声波检查证明肝区有液平段或/和肝脏穿刺或手术引流获得脓液。阿米巴肝脓肿则有特征性的棕褐色脓液或/和脓液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尽管阿米巴肝脓肿和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然一般均有畏寒、发热、肝区痛、肝肿大以及超声波检查有液平段等,根据  相似文献   

2.
小儿肝脓肿是小发热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可由细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前者多继发于身体其他部分的细菌性感染;后者则是肠道阿米巴病的并发症。本文收集本院小儿肝脓肿住院患者21例进行临床分析。一、诊断根据本组病例的肝脓肿诊断根据如下: 1.发热、腹痛及胃肠道症状; 2.肝脓肿大、肝区叩击痛; 3.X线检查有横膈活动减弱,右膈升高及右侧胸膜反应; 4.超声波检查出现肝内液平段; 5.肝穿刺或手术引流出黄白色或巧克力色脓液,部分作细菌培养阳性或找到阿米巴原虫而作出病原诊断; 6.经相应的特效(抗菌素或抗阿米巴)治疗有效。凡有第5项或第4项,加上其余中任何三项,则作出本组肝脓肿的诊断。二、临床资料1.肝脓肿性质:属细菌性者18例;阿米巴性3例(其中2例合并细菌感染)。2.性别和年龄:男11例,女10例。年龄:<1岁1例;1~4岁2例,5~9岁10例;10~14岁8例。5岁以上者最多,占85.71%。年龄最小的1例是出生后4个月,为细菌性肝脓肿。3例阿米巴性肝脓肿年龄均在5岁以上。  相似文献   

3.
脾脓肿1例     
患者 ,男 ,2 5岁。因左上腹隐痛半月 ,加重伴发热 3天入院。入院查体 :T39℃ ,全腹软 ,肝脾肋下未扪及 ,左上腹压痛 ,脾区叩痛阳性。血常规 :WBC8.6× 10 9/L ,N0 .6 9,RBC4 .13× 10 12 / L ,Hb116 g/ L ,Plt52 4× 10 9/L。B超 :脾脏探及 10 .3cm× 5.5cm液性暗区 ,诊断为脾脏脓肿。CT:脾脏稍大 ,上极偏右 ,可见 8.0 cm× 7.0cm低密度区。诊断 :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入院后行剖腹探查 ,见脾脏约 2 0 cm× 15cm×10 cm,与侧腹膜、膈肌、脾床粘连。脾实质内有 10 cm×8cm× 6 cm的脓肿 ,壁薄 ,质脆 ,白色脓液约 30 0 ml,有臭味 ,行脾…  相似文献   

4.
阿米巴肝脓肿易向附近器官、体腔或软组织穿破,影响预后。附属第一、二医院自1957年3月至1964年2月计收治阿米巴肝脓肿130例,发生穿破并发症者29例,占22%。29例中入院时误诊者9例,兹就其误诊原因作一分析。本文阿米巴肝脓肿确诊的根据:(1)肝穿刺抽出大量脓液或巧克力样液体;(2)抽液、切开排脓液或粪便中查到阿米巴原虫;(3)超声波检查肝区出现液平波,经抗阿米巴治疗收效;(4)手术或剖验证实者。此外,并根据穿破后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向胸腔穿破者于胸腔抽得大量巧克力样脓液,部分于胸水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穿破至肺者咳出巧克力色痰液;穿破至腹腔者均经剖腹检查证实。29例阿米巴肝脓肿并发穿破的患者中,共穿破35次,穿破部位8处,穿破部位与误诊数的关系见表1。  相似文献   

5.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乳房脓肿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乳房脓肿的治愈率,我院于1995年1月~1999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乳房脓肿40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均系哺乳期女性第一次哺乳,年龄21~30岁,平均25岁。其中:早期冷热40例;局部肿痛40例;局部红肿、波动明显23例;恶心呕吐18例。实验实检查:血WBC(5.0~21.0)×10~9/L,N 0.60~0.91,其中WBC≥10×10~9/L者31例,N≥0.80者35例。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1989年1月~1998年6月,对32例肝脓肿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加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或/和甲硝唑注射液冲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417岁,细菌性肝脓肿19例,阿米巴性肝脓肿7例,混合性肝脓肿6例。肝右叶脓肿2例、肝左叶脓肿4例、肝左右叶均有脓肿2例。经B超或CT检查脓腔最大12cm×10cm,最小5cm×5cm。单腔脓肿28例、多腔脓肿4例。术中抽出脓液最多500ml,最少80ml。12 操作方法:本组32例均经B超确定脓肿的部位、大小、范围、深度。选择适当皮肤穿刺点,取平…  相似文献   

7.
脓疡穿刺液分离出紫色色杆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1岁,农民。住院:6740。94年11月8日入院,发热7~10天,腹胀,腹痛5天。体检:血常规:红血球4.0×10~(12)/L,白血球11.0×10~9/L,血红蛋白100g/L。肝功能正常。ALT45μ。尿大便正常,B超检查诊断为“肝脓疡”。以肝穿刺脓液,送细菌培养分离出一株少见的“紫色色杆菌”。  相似文献   

8.
<正> 1976~1992年间,我院共收治阿米巴肝脓肿10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诊断标准本组病例皆符合下列两项诊断要求:(1)临床上符合阿米巴肝脓肿的表现,而超声波探测肝内有明显液平段者;(2)肝穿刺抽出典型巧克力样脓液,或抗阿米巴治疗疗效明显者。  相似文献   

9.
1994年 3月~ 1999年 7月 ,作者采用超声导向经皮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 17例均获痊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肝脓肿 17例 ,男 10例 ,女 7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9岁。患者均有发热及上腹隐痛不适 1~ 2周病史 ,其中 2例在剑突下可触及明显压痛包块。 5例在内科抗菌治疗无效后转我科。脓肿均为单发 ,其中右叶 10例 ,左叶 7例 ,脓腔最大 9.7cm× 6 .2cm× 6cm ,脓腔最小 4cm× 4cm× 5cm ,穿刺引流脓液量为 (穿刺当时 ) 5 0~ 2 0 0ml。脓液做细菌培养 ,9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例为白色葡萄球菌 ,6例无细…  相似文献   

10.
我院外科于 1993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共收治细菌性肝脓肿 4 7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7例 ,男 32例 ,女 15例 ,年龄 9- 5 6岁 ,平均 34 3岁。肝脏原发性脓肿 37例 ,肝破裂术后继发性脓肿 4例 ,胸腹腔感染疾病如阑尾炎、大叶性肺炎、胆囊炎等继发性肝脓肿 6例。 4 7例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均有肝区叩痛和不同程度的肝肿大。1 2 辅助检查1 2 1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85~ 12 7g/L ,红细胞 (2 2~5 1)× 10 12 /L ,白细胞 (14~ 38)× 10 9/L ,中性 0 75~0 92。 4 7例血常规检验均…  相似文献   

11.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罕见,国内尚无文献报道,现将我院近20年中所见的7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7例均为女性,年龄4~60岁,其中40~63岁5例。肿块由鸽蛋至儿头大,有脓肿形成。右叶3例,左叶2例,双侧者2例。局部均有明显触痛,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吞咽时移动度差。局部皮肤发红者5例。形成脓肿有波动感者3例。有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者各1例。7例平均体温39℃(37.9~39.9℃)。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77~3.60×10~(12)/L,血红蛋白70~125g/L,有轻至重度贫血。血白细胞计数,6例为10.1~30.3×10~9/L;中性6例为73~92%。1例作甲状腺吸~(131)碘功能显示在正常低限;甲状腺扫描,病变部位(右甲状腺下极)呈“冷结节”,但放射性稀疏区延及  相似文献   

12.
阿米巴肝脓肿的临床表现较复杂,常造成诊断的困难,我等把我院附属第一医院1958—1963年8月住院最后确诊为阿米巴肝脓肿52例作临床分析,其目的为对今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所帮助。本文阿米巴肝脓肿的诊断根据是:1.临床有发热,右上腹作痛及肿胀,肝肿大及压痛;2.白细胞升高及左移;3.x线或超声波检查有肝脓肿征;4.脓腔穿刺吸出典型脓液;5.特效药治疗痊愈。具有其中4项者则成立确诊。(其中在肝脓肿内抽出或手术时排出典型咖啡色或暗红色脓液30例,痰及胸液呈典型咖啡色各1例。另2例在黄绿色脓液中找到阿米巴原虫)。材料分析性别:男性43例(82.7%),女性9例(17.3%),  相似文献   

13.
我院曾收治胃肠型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病)2例报告如下。例1,男,27岁。因高热10天,进行性肝脾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入院。1个多月前曾因急性阑尾炎在外院2次手术,此后一直不规则发热伴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骨髓检查和淋巴结活检均阴性。入院时检查发现:高热39℃;肝肋力3cm;脾达脐平。红细胞3.5×10~(12)/L,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1.3×10~9/L,血小板20×10~9/L;髂骨穿刺,髓象再生低下;胸骨穿  相似文献   

14.
本组11例,均为男性。年龄为8~61岁,其中25~40岁9例。以右上腹持续疼痛10例、畏寒发热7例为主。11例病人体检均有右上腹压痛,双合诊阳性9例。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 10例。B超检查:肝右叶脓肿10例、左叶脓肿1例。脓腔  相似文献   

15.
黄争光 《右江医学》2001,29(2):160-160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 ,重约 1,2 0 0~ 1,5 0 0 g。肝脏受感染后 ,因未及时或正确处理而形成脓肿 ,常见的有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种 ,在临床上都有发热、肝区疼痛和肝脏肿大等表现( 1) 。我院于 1995年 3月~ 2 0 0 0年 9月对 38例肝脓肿患者采用经皮粗针肝穿抽吸 ,配合抗生素治疗 ,全部治愈 ,未转开腹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5例 ,女 13例 ,年龄 18~ 5 6岁。其中细菌性肝脓肿 32例 ,阿米巴性肝脓肿 6例 ;肝左叶 7例 ,肝右叶 2 9例 ,左右肝均有 2例 ;脓腔大小 6cm× 10 .4cm~ 14.5cm× 2 0 …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6年至今诊断5例骨髓坏死,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19~54岁,从确诊到死亡19~56天。均呈全身多部位骨痛,持续性加重,伴发热、出血及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4例有不同程度的肝、脾、淋巴结肿大。5例外周血Hb均低于50g/L,最低者18g/L,白细胞2.8~2.9×10~9/L,血小板均低于50×10~9/L,网织红计数5~18%,分类可见早期粒细胞及有核红细胞。经抗生素、激素、输血治疗无效。5例均经2次以上骨髓穿刺及病理活检,骨髓液外观,1例呈脓样,2例呈果酱样,2例似血水样,骨髓活检均  相似文献   

17.
我室用B超导向自制粗针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脾脓肿,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本组9例均因上腹疼痛、发热、白细胞增高而行B超检查确诊为肝、脾脓肿。其中肝脓肿8例,脾脓肿1例,男5例,女4例,年龄18~60岁。肝脓肿最大无回声区为9cm×9cm,最小无回声区5cm×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10例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患者造血重建的结果。白细胞在平均6.6天降为0,其恢复至0.5×10~9/L、1.0x10~9/L、4×10~9/L时间分别为平均移植后18.5天、23.4天、51.3天;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1×10~9/L、0.5×10~9/L时间为21.6天和33.5天;血小板在移植后4~14天降最低值(2~16)×10~9/L,其恢复至20×10~9/L、50×10~9/L时间为平均16.5天和39天。通过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2005年3月至6月末共收治麻疹病人79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及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表现1.1临床症状及体征本组病例均有发热和皮疹。发热多为不规则型,体温38~39℃之间者占90%以上,>39℃约10%。发热后4~5 d出疹者58例,2~3 d出疹者7例,5 d以上出疹者14例,皮疹密集融合成片者33例,皮疹持续4~5天者56例,6~9天者23例,皮疹脱屑时出现搔痒者33例,多数出现流泪、畏光、眼结膜充血、流涕、喷嚏等卡他症状。1.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在4×109~10×109/L之间有65例;≥10×109/L有10例;≤4×109/L有4例。肝功能:异常者11例。X线检查:单侧或双侧…  相似文献   

20.
<正> 脾脓肿临床少见,国内刘鹏熙曾报道10例。现将我科10年来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例1 患男,60岁。因腹痛伴发热10d入院。10d前出现咳嗽、咯痰,同时感左季肋区疼痛和腹胀,伴寒战、高热。查体:T39.8℃,左肺下叶呼吸音降低,右肺底可闻及少许湿鸣。左季肋区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实验室检查:WBC17.0×10~9/L,N0.85,RBC2.66×10~(12)/L,Hb74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