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作者曾从南非芦荟属植物中分离出蒽酮和蒽酚酮,并确定了它们的结构。继之作者又从南非产马氏芦荟(拟)Aloe marlothii和岩生芦荟(拟)A.rupestris中分离出5种化合物,其中3种为新成分。对马氏芦荟的植化研究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2.
《医学教育探索》2007,(1):42-43
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芦荟药用部位为干的叶汁或乳液,其成分蒽衍生物在结肠中可分解成芦荟-大黄素蒽酮,蒽酮可刺激肠黏膜,引起黏液分泌和肠蠕动增加。芦荟可增加结肠的运动,因此能推进并缩短食物转运时间,还可引起液体和电解质在腔内分泌。芦荟可引起胀感。摄入一定量后的10h内发生导泻作用,抑制水和电解液的再吸收。芦荟汁和乳液还可使钾丢失,引起肠肌麻痹。连续使用,剂量必须增加到维持轻泻的作用。蒽类轻泻用途与发生结肠直肠腺瘤或癌无关。  相似文献   

3.
11芦荟(1986一1994)11.1911。20植物化学11.2111.011 1.03从好望角芦荟分得一个新的5一甲甚色酮furoaloesone〔英〕/论文,6大芦荟叶中获枯arboransA和B的分离和降血枯活性〔英〕/文摘,l从芦荟叶中分离的异芦荟苦素的分子结构〔英〕/论文,3木芦荟的水栽法培养卜微量养料(元素)对簇叶的产量和活性物质含量高收率的影响〔英〕/文摘,l芦荟胶的成分〔英〕/文摘,1芦荟中的乙二醛酶I和l:精制、鉴别及与动物中乙二醛酶的比较〔英〕/文摘,1温室中生长的三年期木芦荟鲜叶和干浸膏中所含的主要的化学成分〔英〕/论文,3芦荟叶中芦荟苦素的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4.
芦荟属百合科植物 ,品种多达 30 0种以上 ,但主要药用品种为库拉索芦荟 Aloe vara L .、好望角芦荟 A. feroxMill.和斑纹芦荟 A. vera L . var. chinensis Berg.[1 ] 。芦荟含有上百种有效成分 ,能够医治多种疾病 ,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美容、保健食品及工农业领域。1 药用成分及作用大量的研究报道表明 ,芦荟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1992年美国卡林顿实验室将由芦荟叶中所得的成分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叶片切口渗出的黄色汁液 ,另一部分是黄色汁液渗完后留下的凝胶。前者主要含有蒽醌及其苷、萘酮、树脂、有机酸 ;后者主要含糖类 (单糖…  相似文献   

5.
闽产三种芦荟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TLC法对斑纹芦荟、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比色法对三种芦荟甙的含量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芦荟甙主要成分基本相同,芦荟甙含量以木立芦荟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题录格式:顺序号(可作索取号)中文题目[文种]/文献归类(包括论文、文摘、专利等),页数提取、分离、测定、制备 01从翠叶芦荟叶中提取3种色酮的方法[英]/论  相似文献   

7.
防风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防风药材进行质量标准提高研究.方法 TLC法检定防风药材中5个色原酮类成分,HPLC法测定防风中4个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防风药材中可同时鉴定出防风色原酮Ⅰ葡萄糖苷、防风色原酮Ⅱ葡萄糖苷、防风色原酮Ⅲ葡萄糖苷、防风色原酮Ⅰ和防风色原酮Ⅱ.结论防风药材中含防风色原酮Ⅰ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11 %,防风色原酮Ⅱ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11 %,防风色原酮Ⅰ不得少于0.01 %和防风色原酮Ⅲ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02 %,4种成分的总量不得少于0.40 %.  相似文献   

8.
从斑纹芦荟叶中分得4个结晶,鉴定为芦荟大黄麻,芦荟苦素,异芦荟苦素,2,5-二甲基-8-C-β-D-吡喃葡萄糖-7-羟基对氧萘酮。Ⅲ和Ⅳ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实验基础上了解细菌在用芦荟替代蛋白胨、牛肉膏,血液成分制备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分析芦荟在细菌培养中的作用和应用性价值。方法 用常规方法制备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血平板,再用一定量的芦荟源液替代普通营养琼脂中的蛋白胨、牛肉膏和血平板中的血液成分制备培养基,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于含不同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进行结果比较。结果 致病性金黄色普通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均可在用芦荟替代蛋白胨、牛肉膏、血液成分的培养基中生长,且在一定时间内菌落直径均比普通营养琼脂中的菌落大。结论 一定量的芦荟成分可替代蛋白胨、牛肉膏或血液成分制备培养基,进行体外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0.
芦荟中芦荟甙的提取、鉴别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芦荟中含有蒽醌类成分芦荟甙约25%,异芦荟甙、芦荟大黄素和β-芦荟甙、芦荟苦素大黄酚。此外,还含芦荟树脂酚与桂皮酸所结合的酯约12%,并含有微量挥发油。现代药理证实,芦荟甙具有增加大肠液分泌,增加脂肪酶活性,刺激失调的大肠自律神经,有增进食欲和大肠缓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