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当前 ,国内、外医药学专家选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实验手段 ,研究开发中药及其制剂防治肿瘤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验研究发现 ,补气、补阴、补阳、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利水渗湿、平肝息风等类中药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癌或抑癌作用。因此 ,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 ,根据不同类中药的药性 ,针对不同的肿瘤选择适宜的中药剂型来防治肿瘤 ,是研究开发抗肿瘤中药制剂的良好途经。笔者现将近年来抗肿瘤中药制剂的发展略加概述 ,若有不妥之处 ,望同行们予以指正。1 .运用栓剂防治宫颈、直肠等癌症栓剂为古老剂型之一 ,不仅能起局部作用 ,且可通过… 相似文献
3.
随着化学药品开发逐渐趋难,以及采用天然药物的兴起,国际药学界对中药的关注逐渐增加。在中药企业外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中药二次开发当是我国医药企业面对国际医药市场竞争的一个较好选择。从中药二次开发的内涵型和外延型开发着手,提出了在中药二次开发中应采取的策略。如中药复方二类新药的开发;中药基础研究的深化;研制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的中药的重要性;提高制剂和工艺水平的重要性等。着重强调了应用现代科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在医疗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医院文化在整个医院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建设具有特有的导向功能,约束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辐射作用,因此医院文化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医院核心竞争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对现代医院实现资本、技术、信息和文化的整合提升整体文明素质,激发全院干部职工创业的激情与活力,促进医院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长期的文化熏陶,员工最终将在不知不觉中将医院的精神和 相似文献
5.
6.
7.
8.
在肿瘤的发展进程中,肿瘤微环境对血管生成的调节,是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环节。肿瘤微环境固有特性、相关因子、信号通路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是我们研究肿瘤的前提和基本,了解中医药对于肿瘤血管增生的影响,有助于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张忠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4(1):56-57
从煎药的容器 ,溶媒的选择和用量 ,药物预行浸泡 ,煎药的次数 ,煎药的火候和时间 ,煎剂药物的特殊处理等方面 ,详细地阐述了中药汤剂煎药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中药在我国源远流长,各种中药及其制剂广泛应用.且被认为安全有效,但其不良反应并没有被充分认识。近年来,中药逐渐被世界众多国家接受和重视,特别是西方国家的认同,使中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引人注目。许多人认为中药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笔者通过查阅有关书刊报道发现并非如此。中药制剂常见的不良反 相似文献
11.
中药实验医学研究中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从肠内细菌生物转化确定中药有效和有毒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现代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的问题,但其确定一直没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基本上处于探索阶段.结合中药的用药特色和现代药学研究成果,从中药原形化学成分的肠内细菌生物转化,到原形化学成分及其肠内细菌生物转化产物的肠吸收和转化、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等串联的研究模式来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可能是一条适合中药特点的途径,亦是中药实验医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中国传统医药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继承传统,走出传统,走向现代。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和复方用药,弥补了西方医学在诊治上的不足之处,这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具有导向性的作用。由于西方医学对治疗疑难症和抗衰老上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使人们对中医药需求增加,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新医学体系将会逐步形成。从研发中药的角度,对传统中医药理论、整理和规范中药材及中药市场、中药炮制、微量元素测定、质量控制、制剂工艺、生物技术及专利保护等方面来探讨中药现代化,实现对传统中药的超越,把传统中药提高到现代药学的水平,能被国际社会所接纳,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3.
中药指纹图谱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全面、定量地反映中药所包含的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包括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在内的色谱法以及包括红外、X射线衍射等在内的光谱法均可用于建立中药指纹图谱。近年来,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及植物药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指纹图谱的方法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中药药理学第二课堂设计与实践。针对学生所需要的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对中药药效及机制等方面工作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专业素质的培养,对中药学相关专业的同学,通过学生专题讲座、课外科研实验、校外调研三方面相结合,进行了以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为对象的中药药理第二课堂设计。结果表明三方面第二课堂均运行良好。学生反馈问卷显示,通过"理论、实验、临床三结合"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综合素质。该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可以在中药药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对第一课堂进行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生命科学已确证真菌独立成为真菌界,又以其为主出现了“菌物”(fungi)的概念和名词。因此,以往归属于中药“植物药”内的“真菌类中药”应冠名为“菌物药”,仍归属于中药,这将有助于对其所研发的新药进行合理定位。菌物药具有“药用真菌”和“真菌药物”二类药用方式,前者以真菌自身组织入药(如灵芝、茯苓等),后者是中药所独创也是唯一的一类生物制药工艺(如古代中药神曲和现代槐耳菌质)。新创立的基于药性基质的“双向固体发酵”工程取得了良好进展,如具抗病毒作用的“槐芪菌质”及对雷公藤进行解毒持效的“灵雷菌质”等;利用中药药渣作为药性基质,进行中药二次开发并涉及环境保护等研究已引起业内各方的高度重视,对此取得的新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7.
提取是中药制药的关键环节,影响着最终药物制剂的质量和成本,以及中药制药业的现代化水平。在简述传统中药提取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近5年来中药提取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研究和应用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这些提取技术包括:超临界萃取(SFE)、连续逆流提取(CCE)、微波萃取(MAE)、超声提取(UAE)、酶提取(ETE)、半仿生提取(SBE)、液泛提取(FE)、压榨提取(PE)、组织破碎提取(STE)、免加热提取(HFE)、空气爆破提取(AEE)、常温超高压提取(UHPE)等,并展望了中药提取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我国1998-2003年授予中药专利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中药专利授权的数量,中药复方与有效成分专利数量、中药职务与非职务专利数量的发展差异,结果表明发明专利明显多于中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中药复方专利大大超过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与中药职务专利比较中药非职务专利占绝对优势。而在授予中药专利中,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中药职务专利的比例,恰恰正是衡量中药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重要指标。这一差异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中药专利创造性较低的现状。在我国中药专利创造性认定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我国专利法应尽快确定并完善中药专利创造性标准,加大力度鼓励企业与个人在技术上提高中药的创造性,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中药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中药行业是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传统行业之一,中药现代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药研究中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特别是应用生命科学的新技术、新理论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中药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对中药微生物的深入研究,是认识微生物相关中药的形成机制、开发珍贵中药的替代资源、对中药进行二次开发、寻找新的中药资源,甚至是研究一些中药药理的重要途径。同时,微生物学在为中药现代化作贡献的过程中,也为微生物学的发展找到其独特的发展空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微生物学研究体系。概述微生物与中药的多方面关系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可以预见,充分利用微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必将为中药发展带来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