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在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对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26例患者进行检查,同时行涂片检查真菌菌丝,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6例患者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24例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其中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的确诊率为95.83%(23/24),角膜刮片的确诊率为83.33%(20/24)。结论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是一种快速、有效、无损伤的活体检查方法,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研究中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05/08来我院治疗的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77例77眼,同时行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及角膜组织刮片检查,观察图像特点,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真菌检出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激光共焦显微镜检出阳性66眼,阴性11眼,检出率为86%;角膜组织刮片检查确诊阳性51眼,阴性26眼,检出率为6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敏感性相对较高,如果能将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联合应用于临床,对提高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共焦显微镜在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评价共焦显微镜在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共焦显微镜对52例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进行检查,同时行角膜病灶刮片培养,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有45例临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其中32例角膜刮片培养到真菌,阳性率为71.11%(32/45);43例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到真菌菌丝和/或孢子,阳性率为95.56%(43/45)。结论 共焦显微镜可以在活体角膜上直接观察到真菌菌丝,是一种快速、有效和无损伤的检查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研究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活体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刮片前后的病灶,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进行观察、比较并总结其特点.方法 取45例(45只眼)角膜溃疡刮片、培养确诊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在角膜刮片取材培养前后,采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进行检查,研究其图像特点,并进行对比.结果 在真菌性角膜溃疡刮片取材前,溃疡灶中的真菌菌丝在活体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中结构完整、成像清晰.刮片取材后,溃疡灶中的真菌菌丝在活体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中结构不完整、成像较模糊,菌丝有断裂.结论 角膜刮片取材会造成真菌性角膜溃疡灶中的真菌菌丝断裂,对真菌性角膜溃疡进行活体共焦显微镜的最佳检查时间应在角膜刮片取材前进行,以提高共焦显微镜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检出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非典型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角膜刮片取材,涂片镜检不能确诊的真菌性角膜溃疡),采用暗场显微镜联合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进行观察研究,并归纳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 23例(23只眼)非典型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角膜刮片取材培养前采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对溃疡灶进行活体检查,然后进行角膜刮片取材,涂片常规镜检和暗场显微镜检查,研究其图象特点,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非典型真菌性角膜溃疡灶中的真菌菌丝在活体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中结构不完整、成像不清晰;在常规镜检下,成像不清甚至难以成像;但采用暗场显微镜检查能发现清晰的真菌菌丝.结论 暗场显微镜观察非典型真菌性角膜溃疡有着独特的优点,该方法联合常规涂片镜检及共焦显微镜检查能提高对非典型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常青  王峰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7):1457-1458
目的:探讨激光共焦显微镜HRT3-RCM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2例32眼行HRT3-RCM检查,同时进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在32例患者中,24例在角膜组织刮片中查到了菌丝,阳性率为75%;30例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观察到真菌菌丝,阳性率为94%。结论:HRT3-RCM是利用激光作为光源的新一代共焦显微镜,是一种快速、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可用于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病原学诊断以及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7.
李昂  范忠义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6):1219-1221
目的: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图像特点及菌丝和孢子检出率,探讨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1例41眼经门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行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不同治疗期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活体角膜各层图像特点。结果:共焦显微镜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图像有如下特点:(1)病变部位角膜各层形态结构破坏明显;角膜上皮至基质不同程度水肿;炎细胞浸润;神经结构破坏;基质层结构紊乱,透过度降低;(2)真菌菌丝是本病的特异性诊断依据,不同菌种感染在镜下菌丝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3)不同病变时期和治疗阶段,图像有很大差异,真菌菌丝的检出并不是诊断本病的唯一依据。结论: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具有无创、及时等优点,在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中有重要参考意义,尤其是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8.
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角膜涂片细胞学检查、真菌培养、角膜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4临床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真菌培养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并对其检查的阳性率进行汇分析,以探讨病原学诊断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24份标本中,细胞学检查阳性者168例(51.85%),真菌培养阳性者212例(65.43%),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阳性者277例(85.63%)。结论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快速、有效、无损伤、可以直接在活体角膜上观察真菌菌丝的检查方法,较真菌培养和细胞学检查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共聚焦显微镜联合角膜刮片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我院临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56例56眼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和角膜刮片检查,包括涂片后显微镜下检查和真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或联合手术治疗,统计诊断的阳性率和治疗预后。

结果:入院时共聚焦显微镜诊断阳性率为91%,角膜刮片病原学检测诊断阳性率为54%,共聚焦显微镜和角膜刮片联合诊断阳性率为95%。治疗后,单纯药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者44眼(79%),单纯药物治疗无法控制感染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者12眼(21%)。

结论:共聚焦显微镜具有非侵入性、快速、重复性好等特点,联合角膜刮片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阳性率,更好地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共聚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2例42眼,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同时行角膜病灶组织刮片染色检查。结果: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2例42眼,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观察到真菌菌丝为39例39眼,检出阳性率93%(39/42),行角膜病灶组织刮片染色镜检,观察到真菌菌丝为30例30眼,检出阳性率71%(30/42)。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4,P<0.05)。结论: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无创、高效、直观的检查设备,对真菌性角膜炎的初步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Xie L  Li S  Shi W  Han D 《中华眼科杂志》1999,(1):7-9,I003
目的 评价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共焦显微镜对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43例患者进行检查,并用双盲法同时行涂片或活体检查真菌菌丝,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3例患者中,31例行共焦显微镜检查可见真菌,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32例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共焦显微镜的确诊率为96.9%。结论 共焦显微镜检查是一种快速、有效和无损害的活体检查手段,在真菌性角膜炎的  相似文献   

12.
共焦显微镜在棘阿米巴性角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航  王立  邹留河  孙旭光 《眼科》2003,12(6):336-338
目的 :评价共焦显微镜 (confocalmicroscopy)在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acanthamoebakeratitis)临床诊断 ,尤其是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 2 3例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 ,并同时行角膜涂片及棘阿米巴原虫培养检查 ,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 3例患者中 ,13例共焦显微镜检查可见棘阿米巴包囊和 /或神经炎表现 ,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 ,18例确诊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共焦显微镜的阳性率为 5 6 5 %。在 5例表现为上皮性及浅基质病变的早期角膜炎患者 ,共焦显微镜检查 3例 (6 0 % )为阳性 ,刮片、培养各 1例 (2 0 % )为阳性。结论 :共焦显微镜检查是一种无创、快速和有效的活体检查手段 ,在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诊断中 ,如同时结合实验室刮片及培养和患者临床情况可起到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尤其是在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中 ,可以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Tu EY  Park AJ 《Cornea》2007,26(8):1008-1010
PURPOSE: To report the clinical, confocal microscopic, and histologic appearance of a case of Beauveria bassiana keratitis and response to medical therapy. METHODS: A 58-year-old woman with a 1-month history of a recalcitrant contact lens-related corneal ulcer was evaluated by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corneal scraping for histology and culture. RESULTS: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histology revealed a filamentous fungal keratitis confirmed by culture as B. bassiana resistant to amphotericin B. The keratitis was unresponsive to multiple topical and systemic antifungals but resolved after the addition of oral posaconazole. CONCLUSIONS: B. bassiana is a rare cause of keratitis that may show significant resistance to topical and systemic antifungals but was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the addition of oral posaconazole to topical voriconazole.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corneal smears may be of benefit in identifying and directing therapy for this slow-growing fungu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荧光染色和过碘酸希夫染色对真菌性角膜炎(FK)的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且角膜刮片或真菌培养阳性的FK患者147例角膜标本147份,其中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患者84例,板层角膜移植术(LKP)患者42例,病灶切除患者21例;选取11例单纯疱疹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