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流动人口与HIV/AIDS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 背景相对于 12 . 5亿的总人口数 ,我国HIV报告病例 18,143例 ,这一数字表明中国现在仍有时间通过有效措施阻止AIDS的流行。尽管如此 ,专家警告实际的病例数可能超过 5 0万 ,到 2 0 0 2年将很容易达到 6 0万。如果不采取对策 ,到2 0 1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 10 0 0万或更高 [1 ]。虽然目前的数字还相对较低 ,但实际上中国已处于潜在的 AIDS大流行的边缘 ,其后果不仅仅是引起人们巨大的生理痛苦 ,而且还将对国家卫生保健系统、社会和经济体系带来深刻的影响。Malcolm Gladwell在其著作《TheTipping Point》中指出 ,一些重要事件在发展…  相似文献   

2.
HIV感染/AIDS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本文对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在 1990年 4月~ 1999年 4月收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 2 4例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对象与资料  1990年 4月~ 1999年 4月共收治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 2 4例 ,所有病例的抗HIV抗体均经确诊试验 (蛋白印迹法 ,WB法 )证实。其中HIV感染者 5例 ,AIDS患者 19例 ;男性 19例 ,女性 5例 ;年龄 11~ 2 0岁 1例 ,2 1~ 30岁8例 ,31~ 40岁 9例 ,41~ 5 0岁 2例 ,5 0岁以上 4例 ;文化程度 :大学以上 14例 ,初高中 10…  相似文献   

3.
中国流动人口HIV/AIDS感染现状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加快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原籍涌向大、中城市谋生,对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该群体许多健康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艾滋病流行势态严峻,这必将影响该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也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笔者查阅了近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自 1991年发现第 1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 ,至2 0 0 2年 9月共发现 5 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 ,其中在住院患者中检出 15例 ,对这 15例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为在沈阳市各医院检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收集 15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表 1 沈阳市不同人群发现的HIV/AIDS情况不同人群例数构成比 (% )吸毒人群住院人群涉外婚检献血人群性病患者其它总计2 0 34 51 5 2 5 91 1 1 9 06 1 0 34 6 92 3 4581 0 0 0  结果与分析  (1)检出人群 …  相似文献   

5.
吕淑萍  汪淼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36-4438
目的:调查分析龙城区未婚流动人口及其对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相关认知的现状,为开展AIDS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 605名在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居住3个月以上、非龙城区户籍、年龄在14~29岁、未婚(包括离异和丧偶)的流动人口,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他们的HIV/AIDS相关认知现状。结果:被调查对象AIDS相关知识整体认知水平较低。农村/乡镇户籍、文化程度低、临时职业/无职业人员,比城市户籍、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和有固定职业的人员低。流动人群存在(潜在)AIDS感染的高危行为但缺乏风险意识;获取AIDS相关知识途径广泛但与知晓度不成正比。结论:为提高流动人群AIDS相关知识认知度,应构建疾控中心、社区、用工单位三级AIDS预防网络,拓宽宣传渠道内容和深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正在形成流动人口的高峰。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处在生育旺盛期的育龄人口。研究表明,流动人口是性病/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也是控制艾滋病性途径传播的重点人群。上海市已成为东部地区最大的流动人口聚集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4 — 2015年江西省某县嫖客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商业性行为特征、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性病的检测情况等,为指导在嫖客人群中开展防治艾滋病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4 — 2015年在江西省某县对近1年内发生过异性商业性性行为的男性开展横断面调查。  结果  2014 — 2015年共调查662名嫖客,平均年龄为(37.93 ± 12.35)岁,以在婚(占79.3 %,525人)、初中文化(占50.3 %,333人)、本省(占99.1 %,656人)为主;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82.8 %,较2014年,2015年调查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有所上升;最近1年在本县区找小姐的次数主要为2~3次,找小姐的地点主要为洗脚屋/发廊;最近1次与小姐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有明显提高(χ2 = 6.339,P = 0.012);最近1年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较2014年,2015年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有所下降,所有调查对象尿液吗啡、冰毒、K粉检测均为阴性。  结论  江西省某县嫖客人群年龄较小、以本省的在婚男性为主、文化程度较低;艾滋病防治知晓率有所提高;HIV、梅毒呈现低流行水平,嫖客人群感染性病的比例较高;安全套使用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农村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HIV相关性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2003年底,我国的HIV感染者估计84万,感染率已达0.07%。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即使HIV感染率没有非洲一些国家高,但降低我国HIV感染率就能降低全球的HIV感染率和减少全球的HIV感染者数。我国HIV流行的一大特征是80%的感染者是农村居民,且最初的HIV感染是由于农村地区居民吸毒和输血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 60岁HIV感染者/AIDS病例(HIV/AIDS)感染HIV的主要原因、行为特征和造成HIV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6年7-8月,选择≥ 60岁HIV/AIDS例数及构成比均较高的邓州市、鹤壁市浚县和许昌市襄城县作为研究现场,招募新报告≥ 60岁HIV/AIDS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详细了解其确认前的行为特征和相关因素。结果 共访谈33名≥ 60岁HIV/AIDS,男性2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7.4岁。感染途径均为性传播。访谈结果显示:商业异性性行为是≥ 60岁老年男性感染HIV的主要因素,商业异性性行为的对象主要是低档暗娼,安全套使用率低;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是老年人不能正确认识HIV感染危险的主要因素;老年男性病例还存在同性性行为和双性性行为;晚发现导致的夫妻间性传播是老年女性感染HIV的主要因素。结论 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和无保护性行为是老年人感染HIV的主要因素,需制定有针对性的防制策略,控制HIV在老年人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流动人口与HIV/AIDS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80年代第1例AIDS病人在美国发现以来,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在全球迅速蔓延。据UNAIDS2002年12月报告,全球共有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4200万人,其中2002年新感染者达500万人,AIDS病人死亡的有310万人。我国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估计也高达100万人。专家估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05年,HIV感染者将高达500万人。本文根据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和HIV/AIDS流行特征,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流
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南开区、河北区以及东丽区的四类流动人口
进行整群抽样,共抽取4804名调查对象,收集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以及性行为等资料,采用
SPSS15.0软件进行χ
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天津市流动人
口中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答对6个及以上问题的比例为79.89% (3838/
4804),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有46.83% (2249/4804) 的流动人口不
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同事继续共事,其中以建筑工人的比例最高,达50.14% (2408/4804);天津市流动
人口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率主要受年龄、婚姻状况以及文化程度的影响,而安全套的使用率则与文化程度
有关。结论 流动人口已被视为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脆弱人群和桥梁人群,因此应加强流动人口艾滋病宣
教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控制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的传播。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行为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12 04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2000~2001年HIV/AIDS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目的 分析广东省各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的感染情况及高危行为,寻找适当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广东省2000-2001年HIV/AIDS常规,哨点,行为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2000-2001年共报告HIV/AIDS1874例,感染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但已开始向周边地区蔓延;静脉吸毒是目前的主要感染途径,占81.3%。性途径占3.7%;感染中90.6%是男性,女性为9.4%;16-35岁的青壮年是最主要的感染人群,占79.4%;吸毒HIV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暗娼和性病门诊就诊,分别为2.31%,1.02%,0.18%;静脉吸毒中有52.69%共用针具;暗娼中仅有32.13%的人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 广东省HIV/AIDS流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静脉吸毒中共用注射器情况仍然严重,性乱人群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仍然偏低;当前工作重点是尽快采取适当的行为干预措施。促使高危人群改变其高危行为,减少危害,预防HIV/AIDS从吸毒人群向暗娼以及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HIV/AIDS干预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流动人群已经构成全球许多疾病发生与流行的社会因素。在流动人口中探索性病艾滋病(HIV/AIDS)干预模式,是预防与控制HIV/AIDS的重大课题。2001-01/2002-12,项目组在通江县诺江镇城西办事处对外出务工人员实施健康干预策略研究,筛选出了优化的“六三”套餐健康教育模式,收到了显著的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4.
中山市流动人口HI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5.
凉山农村彝族人群HIV/AIDS知识及相关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农村彝族一般人群的HIV/AIDS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特征 ,为开展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 3个彝族聚居的行政村 ,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调查 ,共调查到 15~ 4 9岁彝族村民 10 0 8人。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村民普遍缺乏HIV/AIDS防制知识 ;8 4 %的村民曾尝试过吸毒 ;13 5 %的人有多性伴现象 ;外出者中近 4 0 %为盲流 ,为吸毒贩毒创造了条件。结论 该地区农村彝族人群存在多种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 ,缺乏知识和贫困导致的盲流是该地HIV传播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及时开展形式多样的HIV/AIDS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同时开展扶贫工作 ,使艾滋病防制工作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HIV感染与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甲、乙、丙、丁四型肝炎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HIV/AIDS疫情估计与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IV/AIDS)易感高危人群的特殊性、感染人群的隐匿性、社会歧视以及感染人群的健康意识普遍淡薄导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率较低,使得HIV/AIDS病例报告数不能真实反映HIV/AIDS疫情状况。因此在病例报告数与实际感染情况差异较大的地区HIV/AIDS疫情估计成为了解人群实际感染情况的重要手段。HIV/AIDS估计预测是掌握艾滋病流行现状及趋势、政策开发、项目设计和评价以及资源配置的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相关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从1997年以来,为了解HIV/AIDS的流行程度和速度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半年对各国的HIV/AIDS流行情况做出评估。并根据估计结果,决定抗HIV/AIDS的国际资源如何分配到各个国家。  相似文献   

18.
流动人口艾滋病(HIV/AIDS)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学者对人口流动和艾滋病(HIV/AIDS)两者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群相对于固定人口更容易感染HIV,且更容易传染给一般人群,人口的流动已凸显出作为HIV/AIDS传播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在国家艾滋病防治系统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流动人口中的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在获得基本卫生保健、医疗服务和社会支持方面不同程度地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阻力,这些阻力会促进HIV/AIDS传播流行。因此,HIV/AIDS预防控制工作应从多部门,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并贯穿于人口流动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昆山市流动人口性行为等情况、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及对艾滋病知识的信息需求等。方法抽取三星级和四星级宾馆各5家、五星级宾馆1家的400名流动人口进行结构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多数处于性活跃期,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不高。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总体较低,总知晓率为51.00%。27.25%的流动人口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工友一起工作。结论应建立和完善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常规机制,加强艾滋病知识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扭转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态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预防艾滋病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HIV/AIDS有关的社会行为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HIV/AIDS有关的社会行为学研究进展李河张孔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主要以3种方式传播:①性接触传播,②血液传播,③母婴垂直传播。而家庭内生活及一般社交活动不会传播HIV/AIDS。在这3种途径中,前两者均与一定的高危社会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