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肠外营养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肠手术后应用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方法,以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防止并发症和营养过程中的护理并发症。方法 详细总结、分析70例全静脉营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病人顺利完成治疗计划,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完全胃肠外营养能使病人短期内康复,且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是胃肠外科不可缺少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全肠外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全肠外营养(TPN)是经胃肠外径路补充营养,用于不能进食或不宜进食患者的治疗。其适应证为,①营养不良患者的手术前准备;②手术后并发症,如外瘘,腹膜炎,腹腔脓肿、胃无张力等;③肠道炎性疾病,如局限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④经胃肠道摄人营养量不足者,如肿瘤患者进行化学治疗,消化道畸形症等。其临床价值是:①患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全经胃肠外补充;②补充的营养素全面;③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病人肠外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病死率高。我院于1993年10月至今共收治破伤风病人19例,除给予镇静、冬眠药物和破伤风抗毒素外,应用肠外营养治疗与1993年10月前的11年进行对照其病死率明显降低,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1...  相似文献   

4.
肠外瘘病人营养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外瘘主要是手术后的并发症,也可以是腹部外伤、炎性肠道疾病、肿瘤及放射性损伤等。肠外瘘病人并发症多,病程长,病死率高。2000年—2007年我院普外科收治肠外瘘病人10例,均采用胃肠外营养(TPN)和胃肠内营养(TEN)治疗,同时进行相应的护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5.
高位肠瘘病人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高位肠瘘病人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位肠瘘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感染、败血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且病程长,病死率高,是外科治疗护理中的一大难题。自1992年8月—1997年8月,我们采用三阶段营养支持疗法治愈高位肠瘘病人11例。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992...  相似文献   

7.
杨秀芳  高勇  徐丹丹  彭南海 《护理研究》2012,26(20):1915-1916
Wernicke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是维生素B1缺乏病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因维生素B1本身不能在体内合成,几乎完全依靠从外界摄入,因摄入过少或吸收障碍均能导致维生素B1的缺乏。该病多见于慢性乙醇中毒及妊娠剧吐者。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全胃肠外营养(TPN)术后WE患  相似文献   

8.
肠外营养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刘以娟  朱丹 《护理研究》2002,16(11):635-637
肠外营养在 2 0世纪 70年代进入我国临床 ,现已经过近 3 0年的发展 ,在大中型医院得到了广泛而安全的应用 ,极个别医院已开始尝试家庭肠外营养支持。伴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应用和旧方法的革新 ,相应的护理也不断革新以适应临床。本文就目前国内肠外营养的护理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文中所述的肠外营养包括全胃肠外营养和部分胃肠外营养。1 肠外营养的应用范围  据报道 ,肠外营养主要为普外科各种大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 ,病种涉及重症胰腺炎、各种胃肠肿瘤、肠炎性疾病、短肠综合征、肠瘘等 ,内科主要用于肿瘤放化疗病人、晚期肿瘤病人、慢性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对多发性肠瘘的治疗效果及其实施要点;方法:报告一例多发性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Medline及国内CNKI数据库中的10篇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通过早期使用卡文1920mL肠外营养液联合生长抑素和后期自配三升袋肠外营养液治疗及对其相关并发症的及时处理,经3个月疗程,治愈出院;结论:多发性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肠外营养加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对其效果明显,但应合理选用并注意低热量供给及血糖监测,防止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高位肠瘘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介绍病人 ,女 ,2 5岁 ,因上肢、右手、双臀、双下肢、双足被热水烧伤面积 40 %深Ⅱ度~Ⅲ度合并妊娠 2 0周经门诊清创入院 ,意识清楚 ,表情痛苦 ,血压 16 /12kPa脉搏 12 4/min ,呼吸 30 /min ,给予静脉穿刺补液 ,鼻导管低流量吸氧 ,留置导尿量 ,准确记录出入量 ,提供补液依据 ,平稳渡过休克期 ,入院后第 2周、第 3周两次在全麻下行烧伤创面清创切削痂术 ,加之合并妊娠 ,病人呈贫血貌 ,巩膜苍白 ,化验 :红细胞 2 .42× 10 12 /L ,血红蛋白 75g/L ,入院后第 6周给予锁骨下静脉穿刺 ,全肠外营养 (TPN)支持治疗 ,4周后血常规化验提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高位肠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为22例高位肠瘘患者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采用人工肛门造口袋结合双腔引流管及恒力负压吸引的方法充分引流,并予以有效的护理.结果22例患者住院时间30~71 d,平均41 d,治愈18例,治愈率81.8%.结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治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肠瘘是腹部外科较为多见的严重并发症 ,尤其是高位肠瘘 ,一旦发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机体内环境平衡失调、营养不良、感染 ,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理生理改变 ,病死率高。近年来 ,我们对 7例高位肠瘘病人采取加强内环境及重要脏器功能监测 ,充分引流控制感染 ,联合应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 ,选择应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促进瘘愈合 ,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病例 ,其中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4 4~6 2岁 ,平均 53岁。其中胆道术后十二指肠瘘 2例 ,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后十二指肠瘘 1例 …  相似文献   

14.
高位肠瘘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高位肠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为22例高位肠瘘患者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采用人工肛门造口袋结合双腔引流管及恒力负压吸引的方法充分引流,并予以有效的护理.结果22例患者住院时间30~71 d,平均41 d,治愈18例,治愈率81.8%.结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治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危重病人肠内与肠外营养的效果比较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当代护士》2004,(5):34-34
营养支持是治疗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对于危重病人尽早进行胃肠内营养是防治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之一。并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2年12月对30例危重病人进行了胃肠内营养,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症病人急性期不同肠外营养策略之间的临床结果及护理.方法 将入住ICU并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低氮、低热量组)及对照组(高氮、高热量组),每组15例.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糖、血浆蛋白、氮平衡测定,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两组在入科时血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3~7天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氮平衡测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蛋白及前白蛋白在入科后第7天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1例出现2种并发症,对照组有4例出现3种并发症,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病人早期采用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腋静脉置管用于肠瘘病人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玉美 《护理研究》2001,15(4):229-230
经中心静脉置管补充营养和电解质是治疗肠瘘病人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我院自 1999年以来采用腋静脉置管行完全胃肠外营养 (TPN )治疗肠瘘病人 40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40例病人中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15岁~ 65岁 ,40例病人曾先后在外院及我院接受过 3次~ 4次手术治疗 ,住院时间最长者达 12 0d ,最短者 68d ,接受TPN治疗前营养状况差 ,伴腹腔感染 ,切口部分或全层裂开。2 TPN方法2 .1 材料 美国ARROW中央静脉导管 1副 ,静脉切开包 ,灭菌手套 ,肝素帽 ,3M透明敷料 ,2 %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8.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由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如全肠外营养患者,颅内高压需要4h或6h输入甘露醇降颅压的患者、长期化疗的患者、躁动不安外周静脉无法穿刺的患者等。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为患者提供了中期至长期的静脉通道。多年来我们习惯了外周静脉穿刺的护理,对中心静脉置管和全肠外营养的护理尚缺乏经验,结合我们5年来开展全肠外营养和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经验谈谈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9.
刘萍 《华西医学》2014,(10):1936-1938
目的探讨全肠外营养在新生儿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给予全肠外营养的新生儿病例资料及护理措施,将其行全肠外营养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儿营养状态较行全肠外营养前有明显改善,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得到了有效护理。结论全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新生儿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护理是决定其效果发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一般体重偏轻,又因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差,容易发生溢乳,消化吸收功能不成熟等原因,早期常不能耐受经口喂养,为使其维持其正常能量代谢和促使生长发育,需肠外营养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