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3.0T MRI 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8月间经MRI诊断及临床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43例,采用3.0T超导型磁共振系统,常规MRI平扫、DWI及CE-MRI.结果:前列腺癌(PCa)28例,前列腺增生(BPH)15例.结论:MRI是诊断前列腺疾病较有效的检查方法,DEC-MRI及DWI可明显提高PCa及BPH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术前分期中MRI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43例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各期中MRI的表现。结果 43例中,前列腺形态规则,表面光滑,T2WI外周带内可见低信号,病灶局限于前列腺内者7例,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突破包膜,侵犯精囊腺、前列腺旁血管神经束、提肛肌和膀胱者17例,盆腔淋巴结及骨转移者19例。结论与其他影像检查相比较,MRI对前列腺癌的分期起重要作用,特别是显示淋巴结和骨转移有其独特优势,在前列腺癌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MRS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前列腺癌和3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MRI前列腺形态、信号改变及MRS测量枸橼酸盐(Citrate)、胆碱(Choline)、肌酸(Creatine)的峰值、(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e)/Cit,CC/C]的比值。结果MRS测得PCa癌区和BPH中央带的CC/C平均值分别为(2.24±0.96)和(0.67±0.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9,P〈0.001)。28例前列腺癌患者MRI确诊为前列腺癌21例,准确率75%;MRI联合MRS确诊为前列腺癌26例,准确率为92.9%。32例BPH患者MRI影像诊断确诊为前列腺增生23例,不除外前列腺癌9例,准确率为71.9%。MRS波谱分析结合MRI影像诊断确诊为前列腺增生29例,不除外前列腺癌3例,准确率为90.6%。结论MRI能很好地显示BPH和PCa的形态和信号特点,MRS能提供前列腺良、恶性组织的代谢信息,两者联合诊断有助于提高PCa和BPH的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9,(6):751-752
目的观察MRI多参数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前列腺癌诊断的疑似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MRI检查和穿刺活检。以穿刺活检结果为最终结果,观察MRI多参数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观察前列腺癌MRI扫描的影像学特点,观察最终穿刺活检诊断为良性及恶性患者的T_2WI和DWI图像PI-RADS评分。结果以穿刺活检结果为最终结果, MRI多参数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5.00%(57/60),特异度为94.74%(90/95)。前列腺癌患者T_2WI和DWI的PI-RADS评分分别为(3.81±0.47)分、(4.15±0.79)分,均显著高于良性增生患者的(3.22±0.64)分、(3.10±0.7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I多参数扫描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对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3.0TMRI对9例临床怀疑前置胎盘的患者进行盆腔MRI扫描,分析MRI影像诊断征象,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9例患者均经手术确诊为前置胎盘:完全性前置胎盘共6例,边缘性前置胎盘1例,部分性前置胎盘2例;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4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3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结论:MRI对前置胎盘诊断准确率较高,能直观显示胎盘位置异常,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直肠癌的MRI表现特征,评价高场强MRI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的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特征。结果 14例直肠癌均能显示原发病灶,本组病例术前MRI检查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对比,MRI检查的准确率为85.7%。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直肠癌的部位、形态、大小、浸润程度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临床术式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磁共振功能性成像(functional MRI,fMRI)技术在早期局部肿瘤复发诊断中的作用,介绍了磁共振波谱分析(MR spectroscopy,MRS)、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MRI,DWI)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指出联合使用上述几项技术可更好地检测前列腺癌经多种方法治疗后的局部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8.
郭德松  田疆 《中国卫生产业》2014,(4):155-155,157
目的探讨将DWI(弥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PCa(前列腺癌)之中的体会。方法我院收集71例PSA出现异常升高状况的患者,经活检病理诊断,31例为PCa者,称作:探究组,40例为BPH(前列腺增生)者,称作:探讨组,选21名非BPH(前列腺增生)以及PCa(前列腺癌)的正常人员,当做比对组,行DWI扫描。对探讨组(前列腺增生者)和探究组(前列腺癌者)、比对组(正常人员)的ADC数值、b值显示的不同信号强度予以检验分析。结果除比对组和探讨组的前列腺周围带显示的ADC值无显著差异,P〉0.05,剩余小组进行两两对比,ADC值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Ca(前列腺癌)经DWI具备特征性,并且和前列腺增生者所行DWI以及前列腺正常人员所行DWI的特征表现差异显著,所以将DWI(弥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PCa(前列腺癌)之中,诊断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恶性组;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50例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组。两组均接受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参考,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88.00%,准确度为90.00%;恶性组动态增强扫描的峰值时间、峰值、强化幅度、强化率分别为(55.19±12.61)s、(582.43±186.94)、(291.42±123.35)、(2.48±0.81)%,与良性组的(104.27±58.34)s、(495.34±118.42)、(418.42±187.46)、(1.71±0.5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诊断效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MRI在脊髓纵裂畸形诊断中的应用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在脊髓纵裂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共搜索18例脊髓纵裂的临床及MRI资料,均行矢状位T1WI、T2WI;冠状位、横断T1WI位扫描.结果 本组Ⅰ型13例,Ⅱ型5例.结论 MRI是诊断脊髓纵裂畸形最有效的安全的检查方法,特别是横断位是诊断该病的最佳断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DCE序列在前列腺癌磁共振诊断方面的补充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行前列腺常规磁共振+增强扫描,并有穿刺活检结果进行比对的76例男性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磁共振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76例患者经穿刺活检证实47例为前列腺癌,29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病变。前列腺癌患者表观弥散系数(ADC)小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T2WI+DWI+DCE较T2WI对前列腺癌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与灵敏度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在磁共振检查常规扫描序列基础上应用DCE序列可提高诊断效能,为患者综合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MRI对骶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经手术、活检病理或随访证实,其中脊索瘤11例,软骨肉瘤1例,骨巨细胞瘤3例,转移瘤8例,神经源性3例。所有病理经X线及MRI检查,部分行多排螺旋CT(MDCT)检查。结果:各种骶骨肿瘤包括不同的肿瘤范围和不同的肿瘤中心,不同的破坏程度,不同的MRI信号强度及软组织肿块,不同的钙化灶及不同程度的骨髓浸润。结论:MRI对骶骨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病变的范围的确定,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0T 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及DWI技术对前列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34例,前列腺增生26例以及8例健康志愿者,均行MRI常规扫描、DWI及DCE-MRI扫描;选取感兴趣区记录动态增强定量参数Ktrans、Ve和Kep的值以及DWI的信号强度和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经DCE-MRI检查的34例前列腺癌患者中病灶区在DCE-MRI扫描的早期强化,定量参数Ktrans、Ve和Kep值分别为(0.337±0.029)/min,0.208±0.078,(0.701±0.052)/min;26例前列腺增生及8例正常前列腺的Ktrans、Ve和Kep值分别为:(0.263±0.041)/min,(0.171±0.034),(0.651±0.033)/min;(0.213±0.052)/min,(0.161±0.066),(0.634±0.054)/min,各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DWI检查34例前列腺癌患者,病灶在DWI上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ADC图上明显低信号,平均ADC值为(101.86±23.15)×10-5mm2/s,2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平均ADC值为(165.34±56.23)×10-5mm2/s,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及正常腺体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T DCE-MRI及DWI技术在诊断前列腺病变中各自具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对前列腺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前列腺病变(前列腺癌15例,前列腺增生23例)的MRI和MRS进行研究。常规MRI评估前列腺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及信号特点;MRS观察枸橼酸盐(Cit)和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e)的波峰及化学位移,并测定(Cho+Cre)/Cit值。结果:15例PCa在T2WI像上表现为外周带信号减低,其中9例为单侧局灶性,6例为双侧弥漫性;23例BPH在T2WI像上表现为前列腺移行带和中央带增大,其中14例为局灶性结节状高、低信号,9例为弥漫性体积增大,呈均匀低、等信号。MRS显示PCa的Cit峰明显下降,Cho峰升高,(Cho+Cre)/Cit值升高,而BPH病灶各代谢物波峰变化不明显,两者间(Cho+Cre)/Ci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MRI平扫联合MRS有利于提高PCa和BPH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脊柱嗜酸性肉芽肿MRI影像学资料。结果:单发例12例,多发2例(图A.B.C),颈椎3例,胸椎9例,腰椎2例,多发病灶均位于胸椎。病灶表现为病变椎体不同程度压缩变扁,信号异常,可伴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及椎旁软组织肿块,邻近椎间盘信号未见明显异常。结论:MRI对病变范围、软组织改变及周围结构是否受累显示非常清楚,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MRI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提高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应用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效果。方法: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在本院手术治疗(2017年2月~2018年2月),同时已经得到手术病理确认,将以上所有患者的磁共振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7例弥漫型,磁共振影像为:子宫内膜结合范围存在弥漫型增厚现象,另外子宫显现存在明显增大,T1WI信号为等信号,而T2WI则显示为雪花状;②13例局灶型,磁共振影像为:子宫体以及宫底存在局限性增大,T1WI信号为等信号,而T2WI则显示为斑点形态高信号影;③30例患者增强扫描后发现,强化的程度和时间都迟于正常子宫肌层,另外,在病灶中心以囊样体现,同时出血位置不强化。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鉴别子宫腺肌病中具有诊断结果可靠性、准确性等优势,尤其在鉴别和区分其他内膜疾病中的优势更加显著,对提升医生的诊断准确性、治疗方向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脑室占位病变的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四脑室占位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其中经手术证实83例;经3名以上专门从事神经放射诊断工作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确诊7例。结果:本组病例中包括髓母细胞瘤(27例)、管室膜瘤(1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1例)、转移瘤(7例)、星形细胞瘤(6例)、胶质瘤(混合型或未分类5例)、表皮样囊肿(5例)、脑囊虫(4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静脉血管畸形(3例)。肿瘤形态呈类圆形及不规则型,可为实性或囊实性。增强检查多数病灶可强化,少数无明显强化。结论:四脑室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MRI的影像学征象,在诊断时应注意区分原发于四脑室内或外侵至四脑室的病变,以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S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PSA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前列腺疾病患者行MRS检查,分析各组间MRS与PS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肿组PSA值明显高于增生组(BPH),前列腺癌肿组的MRS与PSA值具有正相关性(P=0.049)。结论:3.0T体表线圈MRS对前列腺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联合PSA值及MRS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乳腺炎与乳腺癌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到本院进行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炎或者乳腺癌的3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诊断出乳腺炎的患者有13例,诊断出乳腺癌的患者有16例,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这30例患者进行MRI诊断。结果:13例乳腺炎患者通过MRI诊断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乳房增大、乳头凹陷、皮肤增厚、腺体内出现条片状的异常信号,且信号不断增强,13例乳腺炎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脓腔、2例患者的乳腺内侧呈现出形状不规则肿块并且边缘毛刺;16例乳腺癌患者通过MRI诊断发现,其中1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多发界面以及单发界面不清晰、出现了不均匀强化肿块,边缘较为毛躁,有4例乳腺癌患者通过MRI诊断没有发现肿块,且腺体的信号强度不均匀,在临床表现上出现乳房增大、乳头凹陷、皮肤增厚、且乳晕明显强化的情况。结论:在临床医学上乳腺炎和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均有各自的特点,但某些特殊的乳腺炎和乳腺癌类型容易在诊断的过程中出现混淆的情况,需要采用MRI进行鉴别。通过MRI对乳腺炎及乳腺癌进行诊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通过各种参数成像、软组织分辨率等特点为主治医生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