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的经验,提高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90例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6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385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45例.结果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成功率为98.4%,复发率为1.3%,并发症发生率为3.5%.其中AVRT成功率为98.7%,AVNRT成功率为99.6%,IVT成功率为98.0%.结论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小儿不同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复发率、安全性及对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国内8家医院小儿心内科1994年4月26日至2012年9月30日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3 058例,年龄0.33-16.50(7.6±3.8)岁.分析不同心动过速类型RFCA方法及效果、心动过速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的RF-CA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患儿共计3 058例,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SVT)2 561例(83.7%)及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VT/PVC) 497例(16.3%).SVT患儿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 630例(63.6%),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750例(29.3%),心房扑动/切口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AFL/IRAT) 40例(1.6%),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FAT)141例(5.5%).2 958例患儿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6.8%,复发率4.8%,其中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原旁路/消融点复发3.6%,新的旁路/起源部位/心律失常类型1.2%.1 580例AVRT患者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7.7%,复发率4.0%,其中原旁路复发2.4%,新的旁路/心动过速类型复发1.6%.右前/中间隔旁路首次消融成功率较低(88.2%),原旁路复发率较高(19.4%).740例AVNRT患者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9.3%,复发率4.4%,其中原消融类型复发4.0%.40例AFL/IRAT患者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7.5%,随访无复发.131例FAT患者接受消融,首次消融成功率84.7%.其中采用二维标测成功率81.0%;采用三维标测指导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成功率91.5%.FAT患者消融复发率12.6%,其中原消融点复发率11.7%.467例VT/PVC接受RFCA,首次消融成功率93.1%,其中采用二维标测成功率92.1%;采用三维标测指导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成功率100%.起源于不同部位VT/PVC首次消融成功率以左心室中后间隔起源为最高,达96.9%;最低为多源性VT/PVC,为66.7%.VT/PVC消融复发率6.4%,其中原消融点复发5.5%.不同年龄组首次消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CA并发症17例(0.55%),包括完全性房室阻滞4例(0.13%),二度房室阻滞6例(0.20%),血气胸1例(0.03%),麻醉意外1例(0.03%)及血管并发症5例(0.16%).结论 RFCA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成功率高,复发率低,是根治某些类型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低龄患儿RFCA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与其他年龄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消融术难度有所增加,需谨慎选择.采用三维标测指导射频导管消融可明显提高难治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成功率.丰富的经验及熟练的操作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病人1230例,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52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78例(左侧旁道598例,右侧旁道8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30例。结果: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总成功率为97.8%,其中AVRT成功率为98.3%,AVNRT成功率为99.8%,IVT成功率为96.7%;复发率为1.6%。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经验。方法分析7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的RFCA过程,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5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6例。结果消融成功69例(97.2%),失败2例(2.8%),复发2例(2.8%),并发症2例(2.8%)。结论RFCA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并对复发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13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经射频消融(RFCA)术后的电生理检查、消融参数及消融终点判断等资料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其复发情况及原因。结果:135例患者中复发11例,复发率为8.15%。其中AVNRT复发率为6.45%(4/62),AVRT复发率为9.59%(7/73)。4例AVNRT复发者中2例术后慢径残存,73例AVRT患儿复发7例,其中右旁道复发5例,左室旁道复发2例。结论:慢径残存是AVNRT术后复发最主要的原因;旁道未彻底阻断是AVRT术后复发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 (RFCA)在儿童及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西京医院住院行RFCA治疗的 14 8例患者 (其中右侧显性旁道并发左侧隐匿旁道者 2例 ,左侧隐匿旁道并发AVNRT者 1例 ) ,年龄 14 .1± 2 .3(6~ 18)岁 ,病史 2 .6± 2 .5 (0 .1~ 12 )年。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14 1例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7例。结果 :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 (AVRT) 93例 ,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 (AVNRT) 5 1例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7例。RFCA成功率 93.4 % ,其中AVRT左侧旁道、AVNRT成功率达 97%、96 %。复发 11例再次消融均成功。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RFCA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电学治疗、经导管射频电消融(RFCA)治疗及起搏器治疗近年来均有飞跃发展,本文谈谈个人体会。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PSVT包括预激综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等。过去教科书中认为AVNRT发病率超过AVRT,据我们近1000例RFCA的统计,AVRT占60%,居首位,其中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引起PSVT更多见。AVNRT占32%,居PSVT的第2位。PSVT药物治疗以维拉帕米和普罗帕酮为首选。过去曾提倡快速静脉注射ATP终止PSVT,因其剂量不好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分析本院428例RFCA患者资料,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27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61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28例,阵发性心房扑动(PAF)9例,房性心动过速(AT)3例。结果:消融总成功率96.9%(其中AVNRT97.6%,AVRT97.4%,IVT82.1%,PAF77.8%,AT100%),总复发率4.6%(其中AVNRT2.4%,AVRT4.3%,IVT 17.4%,PAF 14.3%),并发症发生率o.9%,无致命并发症出现。结论: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31例病因包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左上腔静脉畸形引流(LSVT)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常规先行系统电生理检查,然后进行射频消融。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2例、室性心动过速(VT)3例、心房扑动(AFL)2例。结果 14例AVRT,11例消融成功.3例失败;12例AVNRT及3例VT全部消融成功;2例AFL,失败1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本组病例成功率为87.00%,低于同期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行RFCA的成功率97.68%;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12.90%;X线曝光时间略长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认真的术前准备,术中采用适当的对策,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心律失常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CA)在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唐都院近 5年接受 RFCA治疗的 4 9例患儿的疗效。结果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38例 ,占 77.6 % ;其中左侧房室旁路2 9例 ,右侧房室旁路 9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11例 ,占 2 2 .4 %。全部消融成功。术后无 1例复发 ,亦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AVRT和 AVNRT是儿童 SVT中最常见类型 ;RFCA是治疗儿童 SV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军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资料总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汇总分析全军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资料,了解此项工作的现状与不足。方法由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组织进行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资料的注册登记和统计分析。两次注册时间分别为:1993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和2001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结果(1)两次注册共收到全军42家医院共14,599例登记资料,总成功率为96.5%(14092/14599),复发率为2.8%(400/14092),并发症发生率为0.5%(72/14599)。(2)各类心律失常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为8344例(57.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822例(33%)。(3)AVNRT及AVRT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成功率,频发室性早搏成功率显提高。心房颤动(AF)和非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nod—IVT)复发率仍较高,分别为27%和21.3%。并发症共发生72例,其中最多的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3例(31.9%)和心包填塞19例(26.4%)。结论全军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工作发展迅速。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个人的技术水平,仍是将来减少复发率和控制并发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108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3~2003年10年间开展射频消融治疗的110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总结,统计其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射频消融开始时与近期5年的有关指标。结果:①各种心律失常治疗总成功率为96.7%,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98.3%、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97.5%;总复发率3.7%,其中AVRT3.1%、AVNRT2.6%;总并发症发生率0.99%;②近期5年与开始时5年相比,每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1±0.6hvs4.2±0.8h,P<0.001),X线照射时间减少(20.1±7.1minvs40.3±10.3min,P<0.001),复发率降低(1.6%vs6.8%,P<0.001),并发症发生率降低(0.6%vs1.6%,P<0.001),成功率进一步提高(98.40%vs93.20%,P<0.05)。结论:①射频消融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并发症少;②随着治疗病例数增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小儿快速心律失常320例射频消融效果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小儿不同类型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效果,构成比和相应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1年3月~2000年12月我院经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320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320例患儿(年龄6个月~16岁)中,225例为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其中左侧房室旁路消融成功率为98.3%,右侧房室旁路成功率为93%,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58例,成功率为98%,复发率为4.6%;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6例,成功率为83%,复发率为17%;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31例,左室间隔部IVT成功率为100%,右室流出道IVT成功率为85.7%,总复发率为12%.并发症1.6%(5/320),其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1例为左侧房室旁路,2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为AVNRT;动静脉栓塞3例(8个月~3岁),静点尿激酶后缓解.31例IVT心室速率为150~240(198±26)次/min,QRS波时限0.09~0.12(0.10±0.01)s,25例有室房分离.22例室速(VT)起源于左室,9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全部320例快速心律失常中,合并器质性心脏病10例;因心动过速持续发作并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9例,其中4例经射频消融成功治疗后心脏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小儿射频消融术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在<4岁儿童和婴幼儿应严格掌握适应证;(2)AVRT和AVNRT是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3)小儿IVT多呈窄QRS波,室房分离是诊断IVT的有力依据;(4)心动过速心肌病经早期适当的治疗是可逆的,应特别注意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  相似文献   

14.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常规RFCA治疗PSVT患者。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5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3例,计有旁道70条,显性旁道35条,隐匿性旁道35条,其中位于冠状静脉窦憩室颈部心外膜旁道1例,双旁路2例均为左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2例,均为慢-快型,其中有两例患者术中未能诱发出心动过速,予RFCA阻断慢径治疗。RFCA治疗PSVT总成功率为99.1%,其中房室结双经路介导的PSVT成功率高达100%,复发率为3.6%,均复治成功,并发症发生率5.6%。结论采用常规方法RFCA治疗PSVT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汇总分析全军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资料,了解此领域工作的现状与不足。方法由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对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全军医疗单位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资料进行注册登记和统计分析。结果①此次注册共收到全军40家医院共9 934例注册资料。开展射频消融(RFCA)工作的医院共33家,注册病例数6 242例,其中开展三维标测技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医院有9家,病例数达180例;开展心脏器械置入治疗工作的医院共39家,病例数3 656例。②6 242例RFCA注册资料总成功率97.45%,复发率2.12%,并发症发生率0.54%。各类心律失常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最多,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次之,AVRT和AVNRT成功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心房颤动(AF)的复发率最高。34例并发症中血管并发症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占绝大部分。③多家单位开展了新型三维标测系统治疗复杂快速性心律失常。180例注册病例中,AF最多、共110例(61.11%),成功率99.09%,复发率24.55%;非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non-IVT)次之、共26例(14.44%),成功率88.46%,复发率8.33%;其余类型心律失常完成例数较少。④3 656例心脏器械置入病例总成功率99.92%(3 653/3 656),并发症发生率1.94%(71/3 653)。在各种器械置入适应证中,病窦综合征占最大比例,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双腔起搏比例远超过心室单腔起搏。三腔双心室起搏器及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尚较少。结论全军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对52例PSVT进行射频消融,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4例,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AVRT)28例,均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寻找最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总成功率98%,无1例严重并发症,随访1~20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治疗PSVT时充分的人才、技术及设备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 (房颤 )是房室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及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国外报道发生率为 19%~ 44% ,并因其对显性预激患者具有潜在的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及猝死的危险而倍受重视。射频消融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AVRT和AVNRT的一线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AVRT和AVNRT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后房颤的发生情况 ,从而分析成功的射频消融慢径及房室旁路对房颤的预防作用。资料和方法对象为 1994年 1月~ 1999年 12月在我院导管室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 90例AVRT和AVNR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儿童心律失常患儿射频消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期间,因心律失常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治疗患儿的心律失常类型及疗效。结果 95例患儿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其中4例在术中未诱发心律失常,未行射频消融治疗。91例患儿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7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4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9例,房性心动过速3例,室性心律失常21例。91例患儿射频消融术后随访(15±8)个月。84例消融成功,成功率92.31%;复发7例(7.69%),其中左侧隐匿性旁路复发3例(3/16),B型预激复发1例(1/23),左后分支室性心动过速3例(3/7)。只有1例患儿出现股浅动脉闭塞的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患儿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对52例PSVT进行射频消融,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4例,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AVRT)28例,均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寻找最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总成功率98%,无1例严重并发症,随访1~20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治疗PSVT时充分的人才、技术及设备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复发的原因。方法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30 0例 ,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房室折返性过速 (AVRT)、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心房扑动 (AF) ,快心室率心房纤颤房室结改良。结果 其中 10例复发 ,复发率 3 4%。复发病例包括 :AVNRT 2例、AVRT 5例、IVT 2例、AF 1例。结论 分析复发因素可归纳为 :AVNRT :①以双径路现象消失为最佳终点 ;②电生理检查中 ,最长A2 H2 间期 >32 0ms ,复发率增高。AVRT :①选择最佳靶点除强调AV或VA融合外 ,更强调V或A提前 ;②温控消融电极和Swartz鞘的应用可降低复发率 ;③正确识别和处理某些特殊病例。AF :对峡部的消融要达到峡部传导全部阻断。IVT :①选择最佳靶点 ;②导管与组织的密切接触或采用温控消融电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