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食管癌P27、P53和PCNA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敏  涂远荣  许东坡 《福建医药杂志》2003,25(1):12-14,F003
目的:研究食管癌P27,P53和PCNA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plus法检测88例食管鳞癌中P27,P53和PCNA基因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中P27,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9%和56.8%。P27基因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肿瘤长度,浸润深度,TNM分期不相关,P27蛋白表达与PCNA标定级数呈负相关,而P53基因表达与以上的因素均不相关,P53表达阳性及P27表达阴性提示预后较差。结论:P27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食管癌预后的指标,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并为早期诊断食管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传统的P2P文件共享系统,P2P流媒体系统的激励机制更为必要.分析并总结了当前P2P流媒体系统中已提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激励机制:基于信誉的、基于市场的、基于惩罚的、基于社会福利的以及一种自然的激励模型,并讨论了每种机制的典型实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吴雪琴  梁劲荃  蒋德菊  朱正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9):1494-1496,1587
目的探讨P16、CyclinD1和P53基因产物在葡萄胎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取葡萄胎和正常早孕流产标本各30例,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CyclinD1和P53抑癌基因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早孕绒毛组织中,P16表达100%(30/30),CyclinD1和P53为阴性。在葡萄胎组织中,P16、CyclinD1和P53表达分别为77%(23/30)、23%(7/30)和30%(9/30),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基因随着滋养层细胞增生表达减弱(P〈0.05)。结论P16、CyclinD1和P53基因与人葡萄胎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0例宫颈癌组织中P16与P15蛋白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它们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进行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40例,患者年龄24~72岁。根据FIGO临床  相似文献   

5.
王宗龙  董艳杰  王茜 《中国医药》2006,1(7):416-417
目的 探讨P16和P53蛋白的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60例脑星形细胞瘤中P16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在脑星形细胞瘤的组织学分级Ⅲ、Ⅳ级与Ⅰ、Ⅱ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P53在Ⅰ级脑星形细胞瘤中未见表达,与Ⅱ、Ⅲ、Ⅳ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Ⅱ、Ⅲ、Ⅳ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16、P5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级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3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PⅢP水平,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发现,肝硬化组PⅢP含量高于正常组(P<0.001),Child分级C组PⅢP含量高于A组(P<0.05),肝硬化组PⅢP含量与白蛋白含量呈负相关。说明随肝硬化病情加重PⅢP含量增高,血清PⅢP含量检测有助于肝纤维化病情的观察及反映肝功能的变化。与肝活检相比较,血清PⅢP检测的无创伤性,可重复性使其在估计肝纤维化程度、抗纤维化药物治疗的选择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 P2 1WAF 1 及 P1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两种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术后 5 a生存率等预后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 P2 1WAF 1单克隆及 P16多克隆抗体 ,对 86例乳腺癌石蜡包埋标本进行免疫组化 SP法的检测。结果 :P2 1WAF 1 的检出率为 5 1.2 %,P16检出率为 45 .3%。P2 1W AF 1 的阳性信号定位于胞核 ,为棕黄色细颗粒状均匀分布。P16主要定位于胞核 ,亦可见胞浆着色。P2 1WAF 1及 P16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 5 a生存率显著相关 ,但与腋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的生物学性状与 P2 1WAF 1 及 P16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5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表达阳性率均随着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上升而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阳性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本研究显示,P53表达水平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复发密切相关,随着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的增高而显著增高,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2-T4期)表达水平高于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is-T1期);复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初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结论 P53检测能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和复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病人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时限的影响,方法: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干预组口服倍乐克治疗,12导联心电图中P波最大时限与最短时限的差值为P波离散度,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的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时限较正常人明显延长,干预组口服倍他乐克后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时限较给药前明显缩短。结论:倍他乐克可降低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的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时限,从而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唐文台  揭伟  郭瑞珍  肖庆邦 《贵州医药》2003,27(12):1065-1067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中丙型肝炎病毒 (HCV)的感染与P5 3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133例NHL和 2 5例良性淋巴组织病变 (BLPC)进行P5 3及HCVTORDJI 2 2蛋白的检测 ,对其中 5 8例NHL和全部BLPC进行HCVRNA的原位RT PCR检测。结果HCV感染阳性共 17例 (TORDJI 2 2阳性 9例 ,HCVRNA阳性 11例 ,双阳性 4例 ) ,感染阳性率为 12 8% (17/ 133) ,BLPC中HCV感染阴性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NHL中P5 3阳性 71例 (5 3 4 % ) ,BLPC中P5 3均为阴性。 17例HCV阳性NHL中P5 3阳性 13例 (P <0 0 5 )。结论 (1)HCV感染与NHL之间有相关性 ;(2 )HCV可能通过调控P5 3的表达而参与NHL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波最大时间P波离散度预测阿霉素引起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了130例肿瘤患使用阿霉素前,同步12导联心电图的P波最大时间P波离散度。结果 观察组70例,用药前P波最大时间及离散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60例(P<0.01)。以及两相结合对使用阿霉素后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90.0%,准确性为79.2%。结论 P波最大时间≥110ms,P波离散度≥40ms,是预测使用阿霉素后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P16及P53蛋白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本文观察了10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病变中抑癌基因P16、P53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时的癌变倾向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办公系统都是基于客户/服务器(C/S)模式,可靠性、扩展性差.而基于P2P的协同办公系统,是在研行究了P2P思想和JXTA架构的基础上,应用P2P技术,以JXTA协议为支撑,结合现代企业办公的特点及功能,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更适用于现代企业办公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正>心电图中的P波可以直接反映左右心房的心电活动,又可以间接反映心房的形态改变。窦房结发放的激动最先引起心房除极,心电图上最先出现的就是P波,在心房激动消失或几乎消失时,或P波被QRS-T波掩盖时心电图上可看不到P波。在某些情况下虽然心房内依然完成了完整的除极活动而产生了典型的P波,但是该P波又可能与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P21、P27和P53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关联。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144例经外科手术切除的原发性结肠癌组织标本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染色,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计算出阳性细胞率和染色强度,并最终确定阳性率等级。结果P21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达70.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的阳性率(3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性很小(P>0.05)。P27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达84.8%,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的阳性率(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肠癌高中分化阳性率(80.6%)高于低分化阳性率(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性很小(P>0.05)。P53蛋白在结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相关性大(P<0.05),但是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性小(P>0.05)。结论 P21、P27、P53蛋白表达可以作为结肠癌的辅助诊断指标,3种蛋白在判断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上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是人体内代谢各种内外源性物质最重要的酶系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重组技术的飞跃发展,对哺乳动物来源的CYP450cDNA进行精细操作并将使其在异源系统中表达成为可能。目前已经有多种异源系统被用来进行哺乳动物CYP450的表达,每一种系统都各具优缺点。哺乳动物CYP450在大肠杆菌上的表达是在实验室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但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的蛋白量不一样,而且对蛋白酶的活性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蛋白纯化手段的选择也会影响CYP450表达方式的应用。本文拟对哺乳动物CYP450在大肠杆菌上的表达纯化现状和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字签名(Digital Sign)技术由于可以提供网络身份认证功能,因而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分析P2P网络的路由算法入手,利用门限密码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P2P网络的分布式多重数字签名平台,重点讨论了VSS可验证子密钥的生成和分发,最后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和密钥分发(VSS)时间的测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P波离散度(Pdisp)、P波最大时限(Pmax)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与58例对照组患者的P波离散度(Pdisp)、P波最大时限(Pmax),两组有可比性,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01);且以Pdisp≥40ms为标准时,预测房颤的敏感性为83.9%,特异性为81.2%,准确性为82.5%;以Pmax≥110ms为标准,预测房颤的敏感性为83.9%,特异性为70.3%,准确性为83.4%。结论心电图Pmax和Pdisp是一种预报房颤的新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 Wip1和 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鳞癌34例,腺癌31例;高分化15例,中分化30例,低分化20例),按临床 TNM分期(Ⅰ﹢Ⅱ期41例,Ⅲ﹢Ⅳ期24例),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40例,无淋巴结转移25例)和20倒正常肺组织做为对照组,测定2组肺组织中 Wip1/ 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Wip1 mRNA 在非小细胞肺癌以及正常肺组织中都有表达,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Wip1和 P53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之间,Wip1和 P53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在非小细胞肺癌是否伴随淋巴结转移之间 Wip1和 P53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Wip1和 P5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 ﹤0.05)。结论 Wip1和 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较高,能成为确定肿瘤恶性程度的分子生物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和P27、P53在皮肤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皮肤癌组织中CyclinE和P27、P53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与皮肤癌Broders标准分级之间的关系,以及CyclinE与P27、P53的相关性。结果皮肤癌组织CyclinE、P27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χ2=12.05;χ2=25.15,P<0.05)。在各级鳞癌组织间比较,CyclinE和P53表达差异明显(χ2=9.84;χ2=8.85,P<0.05);P27在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较对照组低(χ2=3.98,P<0.05),P27在鳞癌组织各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P>0.05)。结论 CyclinE、P27、P53在皮肤鳞癌中有异常表达,在皮肤鳞癌中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