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经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手术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分别为(42.8±4.8)分、(41.6±5.7)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1),同时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显著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平均排尿时间、平均排便时间、平均出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心理,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产妇产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计划性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计划性剖宫产产妇7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参照组于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产妇术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研究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82%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00%,且研究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 <0.05,差异显著。结论于计划性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降低DVT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宁  刘倩  张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4,(22):218-2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94例剖宫产的产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产妇围术期的护理,并对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94例剖宫产的产妇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后,产妇的消极情绪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术后的恢复情况较好,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结论对剖宫产的产妇进行围术期的护理,改善了产妇的消极情绪,减轻了产妇及其家属的心理、生理负担,进而促进了产妇在术后的恢复速度,提高了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术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择期剖宫产手术孕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手术前、手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所有产妇经过手术室人员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均顺利的渡过围手术期,手术时间45-70min,平均(50.56±7.23)min未发生产时产后并发症,均在术后1周出院,出院后随访结果是:产妇康复良好,新生儿发育生长正常;术后随访孕产妇满意度109例(99.09%,109/110)。结论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术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手术效果,改善了护惠关系,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孕妇的影响。方法 38例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专科护理;选择42例剖宫产患者为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孕妇术中紧张恐惧程度、手术时间及术前、术后SAS、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2组产妇在术中紧张恐惧程度及术前、术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产妇在术中紧张恐惧程度与术后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对促进产妇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剖宫产患者围术期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剖宫产手术的60例糖尿病孕妇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方面加强护理工作,观察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血糖水平等情况以及新生儿的身体情况。结果 60例行剖宫产的GDM产妇术后血糖水平均控制良好,其中2例产妇发生术后感染;新生儿中1例低血糖,3例因高胆红素血症而转新生儿科治疗,未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结论加强对糖尿病剖宫产围术期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控制产妇血糖水平,提高母婴安全的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舒适护理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了解到剖宫产产妇不同于一般病人.她们既对手术产生恐惧和焦虑而引起不舒适.又怕麻醉药效果不好引起疼痛、术中出血、术后出血、并发症等而引起不舒适。护士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同术期给予舒适护理,确保了母子平安,促使其早日康复。结果: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护理.提高了产妇在围术期的满意度。结论:认真做好剖宫产产妇围术期舒适护理,能减少一些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剖宫产围术期的整体护理经验。方法对326例剖宫产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做好整体护理,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 326例行剖宫产术产妇,分娩新生儿333例均存活,经过围术期的整体护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母乳喂养基本达到95%,伤口I期愈合,母婴健康出院。结论做好孕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剖宫产孕妇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我院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不对产妇进行任何特殊的心理干预;观察组对围术期产妇全程进行心理干预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阳性率,术中呼吸、心率、尿量,术后疼痛及恢复进食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状况,调整好产妇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术中生命体征的平稳及手术的顺利进行,减轻了术后疼痛感,促进了术后进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的需求,并根据需求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400例,统计产妇围手术期需求,并针对需求实施护理干预。将需求按程度排序,并对比护理前后产妇心理状态变化。结果护理前心理状态良好率为11.5%,且产妇的分数平均在60分左右;护理后心理状态良好率达到56.25%,患者分数平均处于70~80分。需求方面,依次为并发症、配偶支持、病情进展、人文关怀。结论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应具有针对性,在了解产妇切实需求下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以达到优化产妇心理状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260例择期行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其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变化较大,恐惧占72.7%,焦虑占80.8%,脆弱占92.0%,依赖占81.5%。结论 对剖宫产围手术期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缓解或减轻患者的心理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该院剖宫产产妇240例,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全程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手术的信心率、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产后泌乳时间、48小时泌乳量。结果干预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对手术的信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产妇泌乳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48小时产妇泌乳量多者所占比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术的产妇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可减少产妇的产前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提高产妇对手术的信赖感和依从性,对产后机体恢复和实现母乳喂养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336-1337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我院剖宫产实施舒适护理的720例产妇作为干预组,将2005年1~12月剖宫产产妇680例作为对照组,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产后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可改善睡眠;肛门排气、活动、哺乳、自主排尿时间早,患者及家属满意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提高了剖宫产质量,有利于剖宫产产妇的早期恢复,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认可,同时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手术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该麻醉方法安全、高效、经济,但易发生寒战导致产妇术后出现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剖宫产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1-2]。近年研究发现,围术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产妇寒战发生率[3-4]。本文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并评价剖宫产产妇在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求以及对应的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我院240例剖宫产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并依据护理需求确定围手术期的具体护理对策.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质量得在25~75分之间.分值比较高的产妇其心理素质与适应能力强于分值较低的产妇.产妇的心理特点主要以恐惧与焦虑为主.这是由于大多数剖宫产产妇对手术缺乏心理准备,因而易于出现紧张与焦虑心理.本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产妇的护理需求主要包括:担心并发症、了解病情进展、配偶支持、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与质量以及指导出院后注意事项.结论 加强对剖宫产产妇的产前、产时以及产后护理,能够确保母婴健康安全,避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产妇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6.
136例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方法总结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于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的136例产妇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要点。结果 136例产妇均顺利进行剖宫产,且均于术后0.5~2h内进行母乳喂养。136例产妇中产后出血者1例,术后有腹胀者3例,均给予相应治疗后出血停止、腹胀缓解,无1例出现尿潴留、产后子痫等术后并发症。所有产妇及婴儿均状况良好,术后5~7d出院。结论加强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能缓解产妇焦虑紧张情绪,提高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服务在妇产科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32例和舒适护理组(B组)36例;A组产妇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采取常规措施护理,B组产妇均在采取常规措施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护理满意度及产妇的护理并发症等。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护理满意度、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在围术期采用舒适护理服务,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可切实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该舒适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围术期产妇的临床治疗中,对其应用效果讨论分析。方法本实验共选取剖宫产围术期产妇2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将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护理中,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更低,同时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更显著。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围术期产妇临床治疗中,能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这对于促进产妇身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剖宫产手术实施期间将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到其中,研究剖宫产手术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的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次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资料回顾性分析将产妇分为普通组与优质组各40例,普通组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采取常规护理的措施,优质组在常规护理的措施上增加围术期心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的疼痛指数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结果:经研究得出两组产妇在采用不同的护理后,身体各项指标及相关症状都得到了改善,但采用围术期心理干预的产妇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不仅减轻了术后疼痛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还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分析得知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围术期心理干预的产妇疼痛得以缓解,生活质量明显得到了提升,该举措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维央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307-330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的孕足月产妇1 500例.按手术日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其中对照组744例,护理干预组7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产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传统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0 d内肺栓塞、DVT、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 结果 术后护理10 d内护理干预组产妇DVT、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2.22、9.04,均P<0.01).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护理干预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产妇肺栓塞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