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比较,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31例和对照组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30例,比较两组治疗指标如呼吸、心电图、意识、颅内压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呼吸异常、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压明显下降更明显;观察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不仅降低颅内压,而且提高脑组织动脉氧分压,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与常规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4例,比较其预后。结果:标准大骨瓣组24例,其中死亡6例(25%),重残/植物生存9例(37.5%)和中残/良好8例(33.3%)。常规骨瓣组30例,其中死亡13例(43.3%),重残/植物生存13例(4313%),和中残/良好5例(16.7%),两组中残使好率、病死率相差显著(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比常规骨瓣减压术可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联合减压术(54例)与常规骨瓣开颅术(54例)治疗,术后2组均经常规治疗。随访1~36(8±1.2)个月。比较2组患者颅内压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减压治疗组有效率为81.5%(44/54),其中恢复良好、中残30例(55.5%),重残14例(25.9%),死亡10例(18.5%);常规骨瓣开颅组有效率为37.0%(20/54),其中恢复良好、中残9例(16.7%),重残11例(20.3%),死亡34例(63.0%)。2组颅内压变化、有效率和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脑膨出、切口疝、切口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痢及术后枕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减压术治疗重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4.
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74例伴中线移位≥5mm的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组和常规开颅术组.前瞻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颅内压、1个月内的病死率、1年后的GO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 大骨瓣开颅术组患者在伤后24、48、72、96h的平均颅内压较常规开颅术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1个月内病死率分别为27%和57%,外伤后1年的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预后较佳(GOS为4~5分)率分别为56.8%和32.4%,发生硬膜下血肿率分别为22%和5%(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病人的有效方法,具有降低颅内压、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作用,但发生硬膜下血肿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刍议临床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依照就诊顺序分为大骨瓣减压术组和常规开颅术组各30例。大骨瓣减压术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常规开颅术组行常规开颅术治疗。将两组的格拉斯哥(GCS)评分、颅内压变化以及预后效果予以评价与对比。结果治疗后大骨瓣减压术组GCS评分高于常规开颅术组;大骨瓣减压术组颅内压水平低于常规开颅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骨瓣减压术组预后恢复良好率为63.33%、死亡率为13.33%,效果分别优于常规开颅术组的36.67%、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促使患者意识苏醒,降低颅内压,预后良好,可在最大限度上救治更多生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5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常规减压手术,对照组给予大骨辩减压术。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2。=4.480,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对于有效控制颅内压增高,改善病情是有积极意义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贾运良 《现代保健》2011,(24):67-68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优势。方法收集近期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40例患者的I临床资料,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并与24例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患者比较,分析两组颅内压及术后GOS评分。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组术后颅内压显著降低,并明显低于常规去骨瓣组治疗后;术后恢复良好率37.5%(15/40),显著高于常规去骨瓣组(P〈0.05)。结论在把握适应证基础上,标准外伤大骨辫治疗重型颅脑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中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中应用。方法: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中出现急性脑膨出,15例行一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单侧组),13例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双侧组),比较两组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和脑梗塞差异无显著性,但单侧组术后切口疝发生高于双侧组;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单侧组低于双侧组;术后两组生存状况比较,单侧组良好及中残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O.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时可考虑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陈哲 《现代保健》2012,(15):27-28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2011 年8 月收治的92 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48 例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44 例采用常规颞顶瓣开颅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结果:标准骨瓣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常规骨瓣组,中残与死亡率低于常规骨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骨瓣组术后并发症12 例(25.0%),常规骨瓣组术后并发症23 例(52.3%),标准骨瓣组与常规骨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江生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529-1531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60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传统组进行常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对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5.0%)优于传统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P〈0.05)。治疗后2周和4周,微创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传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金文晓 《现代保健》2009,(29):88-89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24个月,采用GOS标准评估:良好23例(41.0%),中残10例(17.7%),重残7例(12.5%),植物生存1例(2%),死亡15例(26.8%)。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彻底,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能显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大骨瓣减压与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7月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7例,其中行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48例,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49例,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 C S)、颅内压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行大骨瓣减压术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好于常规骨瓣减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两组患者颅内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P>0.05),术后1 d、2 d及7 d行大骨瓣减压术的患者颅内压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7.86、7.21,P<0.05);大骨瓣减压术组患者并发症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术后颅内压及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32例脑疝形成的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内外减压手术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24例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进行比较,分析其疗效。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组32例中,恢复良好21例(占65.6%),死亡5例(占15.6%);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24例中,恢复良好9例(占37.5%),死亡10例(占41.7%)。2组对比,恢复良好率和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组预后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结论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内外减压手术能明显改善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用于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预后。方法:研究对象为接受我院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0例,随机将其拆分成两组,对照组入选患者10例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治疗,治疗组入选患者10例给予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治疗,比较其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6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用于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高,疗效更佳,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对冲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最佳术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严重颅脑对冲伤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各1 5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标准组死亡率12%明显低于常规组的死亡率43%(P0.05);术后随访中,标准组良好15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例(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能有效防治严重颅脑对冲伤术中出现的急性脑膨出,并能有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standardlargetraumecraniotomy)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清除血肿和去骨瓣减压。结果  38例中 ,恢复良好 2 1例 ,中残6例 ,重残 3例 ,死亡 8例 ,与同期 34例行常规额颞顶骨瓣开颅组比较 ,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适用于急性单侧幕上颅内血肿、脑挫裂伤以及单侧大脑半球肿胀 ,具有如下优点 :(1 )暴露广泛 ,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低 ;(2 )减压充分 ,脑疝易于复位 ;(3)可增加术中硬脑膜修补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105例确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综合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62.26%,明显高于对照组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2.83±4.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8±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方面优于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具有降低颅内压充分、术野开阔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对手术方法和远期效果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方式和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60例,皆采取手术治疗,按照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30例,采取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为预后良好有18例,中度残疾有8例,重度残疾有3例,植物状态有1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GOS评分为良好有10例,中度残疾有11例,重度残疾有5例,植物状态有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良好,对比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占有优势,其预后良好,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伟山 《中国卫生产业》2012,(32):132+134-132,134
目的?探讨冲性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改良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之间来该院治疗的100例冲性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和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预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就实验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冲性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YL-1型血肿穿刺针超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高血压壳核出血30ml以上患者382例,分为微创组192例,开颅组190例。微创组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术,开颅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时随访情况。结果微创组有效率41.15%,开颅组有效率2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病死率为13.54%(26/192),开颅组病死率为25.26%(48/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微创组发生肺部感染32例(16.67%)、中枢性高热45例(23.44%)、应激性溃疡26例(13.54%),开颅组分别为41例(21.58%)、53例(27.89%)、31例(1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微创组Barthel指数70~100分占60.94%,开颅组占37.89%;10~60分微创组占25.52%,开颅组占3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L-1型血肿穿刺针超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有效率高,病死率低,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