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倒班、平均睡眠时间及其联合作用对钢铁工人肝功能异常的影响,为保护钢铁工人肝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以某钢铁公司6 907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 并收集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进行分析。  结果  肝功能异常的检出率为18.0%,且男性高于女性(19.2% vs. 5.1%)。调整混杂因素后,倒班年限和肝功能异常之间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倒班和平均倒班频率>7夜/月患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分别增加1.24倍(OR=1.24, 95% CI: 1.04~1.49)和1.29倍(OR=1.29, 95% CI: 1.07~1.56)。以倒班状态分层,在倒班工人中平均睡眠时间较短(≤5 h/d)和较长(>7 h/d)患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分别增加1.19倍(OR=1.19, 95% CI: 1.01~1.43)和1.22倍(OR=1.22, 95% CI: 1.02~1.44)。且平均睡眠时间较长或较短均与倒班存在正向相乘的交互作用。根据平均睡眠时间分层后,平均睡眠时间>5~7 h/d的各倒班指标与肝功能异常的联系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倒班工作和睡眠时间较长或较短联合作用会增加钢铁工人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倒班工作对肝功能异常的独立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邢台市男性煤炭工人睡眠与肾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为男性煤炭工人的肾脏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收集河北省邢台市2家煤炭公司的3 774名井下男性煤炭工人的问卷和血生化指标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倒班、睡眠时长和失眠或睡眠评分与肾功能异常的关系。  结果  男性工人的肾功能异常检出率为5.3%,倒班、睡眠时长≤5 h、失眠的工人占比分别为63.2%、4.0%及10.0%。调整年龄、睡眠时长、倒班状态、失眠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现在倒班(OR=1.557, 95% CI: 1.078~2.250, P=0.018)、睡眠时长≤5 h(OR=1.886, 95% CI: 1.005~3.540, P=0.048)、有睡眠问题组(OR=1.810, 95% CI: 1.286~2.546, P=0.001)与肾功能异常的联系减弱,失眠与肾功能异常联系无统计学意义(P=0.279)。根据倒班状态进行分层分析,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发现,现在倒班的煤炭工人肾功能异常患病风险随睡眠评分等级的增加而增加(P趋势=0.001)。  结论  每天睡眠时长≤5 h、现在倒班与男性煤炭工人肾功能异常独立相关,且睡眠问题越严重,肾功能异常的患病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8所小学三至五年级儿童6 298名,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儿童学习障碍筛查量表》和《儿童抑郁量表(简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检出阅读障碍儿童174名, 检出率为2.76%。阅读障碍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37.36%)高于非阅读障碍儿童(18.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4, P < 0.01)。与非阅读障碍儿童相比, 阅读障碍儿童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升高(OR=2.65, 95% CI=1.87~3.75, P < 0.01)。母亲每天与儿童相处时间的长短也是儿童抑郁的影响因素之一, 母亲每天相处时间≥3 h儿童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较相处时间 < 1 h儿童降低(3~4 h: OR=0.54, 95% CI=0.36~0.81;5~6 h: OR=0.51, 95% CI=0.34~0.78;≥7 h: OR=0.47, 95% CI=0.32~0.69, P值均 < 0.01)。  结论  阅读障碍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 增加母亲每日的陪伴时间有助于预防儿童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成都市和凉山州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告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单阳家庭感染者的基本情况、配偶告知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等。  结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persons living with HIV/AIDS, PLWHA)的配偶告比例为86.5%(735/850),其中凉山为84.3%(462/548),成都90.4(273/302),两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174, P=0.013)。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成都,不知晓艾滋病知识(OR=4.962, 95% CI: 1.592~15.465, P=0.006)、确诊时间在2016-2017年及2018-2019年(OR=9.057, 95% CI: 1.110~73.926, P=0.040; OR=27.746, 95% CI: 3.625~212.392, P=0.001)的PLWHA告知比例更低;在凉山,其他民族(OR=8.195, 95% CI: 3.489~19.244, P < 0.001)、初中文化程度(OR=2.393, 95% CI: 1.248~4.590, P=0.009)、未合并感染(OR=16.146, 95% CI: 2.178~119.692, P=0.006)的PLWHA告知比例更低,家庭内子女数量≥3个(OR=0.325, 95%CI:0.128~0.830, P=0.019)、最近1个月与配偶性行为2~4次(OR=0.513, 95% CI: 0.288~0.912, P=0.023)的PLWHA告知比例更高。  结论  凉山配偶告知比例低于成都,可能与不同地区人口学特征、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合并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及家庭关系等因素相关。建议各地因地制宜采取相关措施促进配偶告知,预防艾滋病家庭内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国6省18~75岁人群高钙尿症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高钙尿症及其引发的其他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6省18~75岁2 693名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收集24 h尿标本,检测24小时尿钙水平(24-hours urinary calcium, 24HUC)。  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2 637名研究对象,共检出高钙尿症者258名,高钙尿症检出率为9.78%,其中男性和女性高钙尿症检出率分别是8.47%和11.09%(χ2 =5.124, P=0.0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女性(OR=1.366, 95% CI: 1.051~1.778, P=0.020)、45~<60岁(OR=2.069, 95% CI: 1.404~3.049, P < 0.001)、超重(OR=1.661, 95% CI: 1.216~2.268, P=0.001)、肥胖(OR=2.623, 95% CI: 1.855~3.709, P < 0.001)及患糖尿病(OR=1.988, 95% CI: 1.292~3.060, P=0.002)与高钙尿症的发生相关。  结论  中国人群高钙尿症检出率较高,建议重点人群应开展24HUC的筛查工作,及早预防高钙尿症及其引发的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建筑工人下背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s)的患病现状和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北京市、辽宁省、山东省和广东省等地共8家建筑公司的453名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各部位WMSDs的患病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建筑工人下背部WMSDs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对象WMSDs总患病率为43.7%,其中患病率从高到低排序为下背部24.1%、肩部18.3%、颈部14.6%、上背部12.4%、手腕部12.1%、足踝部6.0%、腿部5.5%、膝部5.1%及肘部5.1%。研究对象的多部位WMSDs患病率为2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初中及以下组为参考组,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是建筑工人罹患WMSDs的保护因素(OR=0.390, 95% CI: 0.179~0.849, P=0.018);长时间蹲或跪姿(OR=1.818, 95% CI: 1.053~3.138, P=0.032)、搬运重物(每次>20 kg)(OR=2.876, 95% CI: 1.629~5.077, P<0.001)、以不舒服姿势工作(OR=2.619, 95% CI: 1.455~4.714, P=0.001)、下背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OR=2.913, 95% CI: 1.640~5.177, P<0.001)和长时间屈膝(OR=2.958, 95% CI: 1.659~5.274, P<0.001)是研究对象罹患WMSD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建筑工人WMSDs患病风险较高,其中最常见的是下背部WMSDs。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特征、劳动类型和不良工效学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南京市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ce tuberculosis, MDR-TB)的影响因素,为降低MDR-TB的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南京市2013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登记管理的6 649例MDR-TB可疑者进行筛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管理系统查询患者一般信息,通过电子病历和电话调查跟踪患者治疗管理情况。描述279例MDR-TB和6 370例非MDR-TB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1∶1匹配筛选出279例非MDR-TB。采用配对资料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DR-TB的影响因素。  结果  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既往二线抗结核药物使用史和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史是MDR-TB发生的危险因素(OR=2.39, 95% CI: 1.46~3.93, P < 0.001; OR=3.90, 95% CI: 2.45~6.21, P < 0.001),初治患者、规律服药是MDR-TB发生的保护因素(OR=1.55, 95% CI: 1.02~2.34, P=0.038; OR=2.63, 95% CI: 1.69~4.07, P < 0.001)。  结论  MDR-TB对患者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极大,临床医疗机构和CDC要加强协作,提高患者的早期发现率和规范治疗管理率,从而控制MDR-TB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并评估2018-2020年辽宁省学生视力检出情况及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防治学生近视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2018-2020年辽宁省学生近视体检资料,3次调查纳入研究对象分别为33 238、49 381和52 083人。分析辽宁省2018-2020年学生近视检出情况及变化趋势,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学生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8-2020年辽宁省学生整体近视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56.15%、54.0%和5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发现,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分类、城乡分类、性别、学校类型、年份、每天早饭情况、中高强度运动情况、班级座椅定期调换情况、课桌椅高度调整情况和每天眼保健操情况(均有P < 0.05)。其中性别女(OR=0.731, 95% CI: 0.711~0.751, P < 0.001)、高年级(小学OR=0.255, 95% CI: 0.235~0.276, P < 0.001;初中OR=0.060, 95% CI: 0.055~0.065, P < 0.001;高中OR=0.031, 95% CI: 0.029~0.034, P < 0.001;职高OR=0.092, 95% CI: 0.083~0.101, P < 0.001)、年份(OR=0.936, 95% CI: 0.909~0.963, P < 0.001)、每天做1~2次眼保健操(1次OR=0.929, 95% CI: 0.887~0.974, P=0.002;2次OR=0.943, 95% CI: 0.898~0.991, P=0.020)、至少每周1次座椅调换(两周1次OR=0.892, 95% CI: 0.842~0.945, P < 0.001;每周1次OR=0.915, 95% CI: 0.866~0.966, P=0.001)、一学期1次课座椅高度调整(OR=0.948, 95% CI: 0.912~0.986, P=0.008)和有中高强度运动(2 d OR=0.942, 95% CI: 0.899~0.988, P=0.014;4 d OR=0.910, 95% CI: 0.856~0.969, P=0.003;7 d OR=0.936, 95% CI: 0.892~0.982, P=0.007)均为近视发生的保护性因素,而经济情况较差(中等OR=1.261, 95% CI: 1.213~1.312, P < 0.001;差等OR=1.127, 95% CI: 1.084~1.172, P < 0.001)、农村(OR=1.239, 95% CI: 1.203~1.275, P < 0.001)、偶尔吃早餐(OR=1.041, 95% CI: 1.006~1.077, P=0.022)都是近视发生的危险性因素。  结论  辽宁省学生近视检出率相对较高,但增长趋势有所放缓,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对于学生近视的防控,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而避免学生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联。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方法,数据来源北京大学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共纳入7 885名研究对象,按照夜间睡眠时长分为5组:≤5 h、>5~ < 6 h、6~ < 7 h(参照)、7~ < 8 h、≥8 h。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并建立3个模型,在调整不同协变量下逐步探索不同夜间睡眠时长对高血压发生的影响,获得OR值和95% CI值。  结果  以夜间睡眠时长6~ < 7 h为对照,夜间睡眠时长≤5 h患高血压风险较高(OR=1.37, 95% CI: 1.12~1.69, P=0.002)。进一步按照性别分层分析,逐步调整混杂后,男性睡眠时长≤5 h组患高血压的风险是6~ < 7 h组的1.72倍(95% CI: 1.14~2.59, P=0.009)。而在女性中,调整混杂后并未发现关联(OR=1.26, 95% CI: 0.99~1.59, P=0.055)。  结论  在中国中老年人群中,夜间睡眠时长≤5 h可能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夜间睡眠时长≤5 h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COVID-19疫情时MSM的HIV检测服务利用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2020年9月—2020年11月,在深圳市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检测与咨询室、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对MSM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各因素不同情况中的HIV检测服务利用,并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IV检测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对象疫情期间HIV检测服务利用减少的比例较高(3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COVID-19高度恐慌、肛交性行为频率减少(OR=0.056, 95% CI: 0.021~0.150, P<0.001)、男性伴侣/男朋友建议不要去检测机构(OR=0.538, 95% CI: 0.297~0.975, P=0.041)、感染了COVID-19(OR=21.979, 95% CI: 4.369~110.559, P<0.001)的MSM人群HIV检测服务利用次数减少可能性更大。  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MSM人群HIV检测服务利用下降,在制定及实施疫情防控措施时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医科女大学生异常子宫出血(AUB)现状及其出血模式构成,为女大学生月经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上海市某高校医学专业912名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于2021年3月进行月经史及相关因素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医科女大学生AUB检出率为39.9%,周期紊乱型和非周期紊乱型检出率分别为24.7%和15.2%。在AUB女大学生中,21.7%同时存在2种或3种月经异常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较差/差的女大学生检出周期紊乱型AUB(OR=2.05)和非周期紊乱型AUB(OR=2.00)的风险均增加;低体质量指数(BMI)(OR=1.66)、体重时增时减(OR=1.76)与周期紊乱型AUB风险增加有关;经常失眠(OR=2.45)与非周期紊乱型AUB风险增加均有关(P值均<0.05)。结论 女大学生AUB常见,且存在多种出血模式共存的现象,周期紊乱型和非周期紊乱型AUB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睡眠质量可能是共同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中国医疗行业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s)发生情况,探究不同岗位不良工效学职业危害因素及WMSDs发生模式。  方法  通过《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修改版)》电子问卷系统对中国6 854名医疗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判定WMSDs方法进行发生结果统计分析。应用潜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 LCA)对主要工种WMSDs多部位发生模式进行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不良工效学因素。  结果  调查样本中,不计部位的总体WMSDs发生率为56.1%。其中,医生为54.15%、护士为58.66%、护工为51.04%、技师为54.05%、药师为48.48%。根据LCA分类结果,医生与护士WMSDs发生模式主要有颈肩型和躯干型;技师主要为颈肩型;药师为颈肩型;护工主要为颈肩型和轻微疼痛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肩型医生发生危险主要来自手腕长期弯曲(OR=1.383, P=0.036),频繁坐位工作(OR=2.110, P=0.020),工作姿势经常不舒服(OR=2.023, P=0.001);躯干型医生发生危险主要有腿部姿势受限(OR=1.413, P=0.044),频繁不舒适工作姿势(OR=4.402, P<0.001);颈肩型护士发生危险主要来自颈部大幅度前倾(OR=2.218, P=0.024),长时间频繁坐位工作(OR=1.533, P=0.006);躯干型护士发生危险有长时间频繁坐位工作(OR=1.883, P < 0.001),频繁不舒适工作姿势(OR=2.137, P < 0.001)。  结论  中国医疗行业WMSDs发生率同世界主流国家地区相比处于中等水平。但行业总体不良工效学危害水平较高,不良作业姿势普遍存在。其中颈部、肩部、上背部、下背部的工效学负荷水平较高,主要与颈部工作中长时间保持不变、长时间低头、颈部大幅度前倾、手腕长期弯曲、长时间保持转身、腿部空间受限、长时间坐姿、作业姿势不舒服等职业因素有关。应通过加强宣教培训、增加辅助助力设施、改善工作组织模式等方式,降低肌肉骨骼损伤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海口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能够有效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  于2019年6—7月,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海口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 100名临床护士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展开调查。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052份。受调查护士“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8.94%)最低;“食用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的益处”(32.70%)、“对自测血压的正确理解”(46.10%)、“吸烟的危害”(69.87%)等题目答对率也较低;其余6道题答对率均在80%以上。受调查护士慢性病防治素养总体水平为22.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获得健康管理师证书(OR=2.536,95% CI:1.308~4.916)、获得母乳喂养师等其他证书(OR=1.507,95% CI:1.032~2.202)是护士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积极影响因素,非本地户籍(OR=0.551,95% CI:0.339~0.894)、门诊科室(相比内科科室OR=0.412,95% CI:0.179~0.948)是消极影响因素。
  结论  海口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慢性病防治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并受客观因素和护士自身因素共同影响,医院应及时加强护士慢性病防治培训工作,鼓励护士提升自身能力,同时关注护士身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殷鼎  王慧  翟锁 《中国学校卫生》2023,44(4):594-598
目的 了解银川市城区小学生身体姿态异常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小学生身体姿态异常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银川市城区9所学校的1 947名7~12岁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Body Style(Model.S-8.0)仪器进行身体姿态异常筛查,并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相关因素。结果 银川市城区小学生身体姿态综合评分为(22.07±2.87)分,异常检出率为71.29%;身体姿态异常检出率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84,13.47,6.46,P值均<0.05),具体表现为女童(73.54%)高于男童(69.07%);7~8岁(68.24%)低于9~10岁(72.17%)和11~12岁(73.54%);肥胖儿童异常检出率(74.91%)高于超重(72.64%)和正常(70.28%)儿童。不良体态指标中,高低肩(40.73%)、骨盆前倾(39.39%)、X/O型腿(38.57%)的检出率较高;总体身体姿态异常分级的构成,表现出轻度(54.32%)高于中度(37.82%)和重度(7.85%)。多...  相似文献   

15.
徐金燕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11):1323-1327,1337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老年人虐待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及社会支持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南省长沙、株洲和湘潭农村地区抽取1 418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检验。  结果  在控制了人口基本特征变量后,虐待经历、精神虐待、照料忽视、虐待长期性与多重性每提高一个单位,心理健康水平分别下降21.4%(OR=2.14,95% CI:1.49~2.83,P=0.001)、34.2%(OR=3.42,95% CI:1.53~4.26,P < 0.001)、17.8%(OR=1.78,95% CI:1.36~2.41,P=0.001)、25.4%(OR=2.54,95% CI:1.68~2.93,P < 0.001)和13.7%(OR=1.37,95% CI:1.15~2.37,P=0.001)。当加入社会支持变量后,虐待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系数下降了,但男性老年人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观支持比客观支持的调节效应更大。  结论  虐待是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高水平社会支持可以减少虐待对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某汽车灯具生产公司生产性噪声接触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6—12月某汽车灯具生产公司400名单纯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作为噪声接触组,同公司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200名员工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职工的血糖和血脂等健康检查结果。
  结果  36个作业岗位8 h等效A声级测量值范围为65.4~95.8 dB(A),平均(81.00 ± 6.86)dB(A),噪声岗位超标率13.89%(9/36)。噪声接触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和尿酸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噪声接触组的血糖、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异常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噪声接触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异常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 < 0.05)。
  结论  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对汽车灯具生产公司工人的血糖、血脂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家长参与和儿童良好用眼行为形成的相关性,为更精准的近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4—5月,选择温州市鹿城区3所学校2 726名小学生及其家长。通过眼部测量和问卷调查收集儿童眼部参数、儿童用眼行为、家长特征和家长参与情况。  结果  家庭经济水平、家长学历程度、家长是否近视与家长参与行为有关(P值均 < 0.05)。儿童近视风险较低与家长总是/经常参与睡眠和户外活动行为管理有关(P值均 < 0.01)。家长总是/经常参与儿童用眼行为管理对儿童平均每天视屏时间<2 h(OR=1.95,95%CI=1.31~2.90)、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OR=0.78,95%CI=0.65~0.93)、每天睡眠时间>8 h(OR=0.52,95%CI=0.40~0.68)、每天持续读写时间<1 h(OR=1.33,95%CI=1.30~1.56)、读写时距离桌面距离>30 cm(OR=0.57,95%CI=0.34~0.95)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家长参与性高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并降低近视患病率。自身患有近视的家长参与度更高,且家长参与度与家庭总收入和家长文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我国医院从业人员目睹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对其造成的影响,为制定相关的防范暴力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以山东、河南和贵州为样本省份,对抽取的43家医院1 588名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结果  在过去1年里,有54.0%的医院从业人员至少目睹过1次暴力伤医事件,其中目睹暴力伤医事件次数多于3次的占16.4%;目睹暴力伤医事件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占前4位的分别是在工作中更加小心谨慎(占72.2%),工作热情下降(占71.6%),产生郁闷、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占61.0%)和想改行(占52.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分别相比处于一级医院、行政后勤人员,处于三级医院(OR = 1.457,P = 0.020)或二级医院(OR = 1.569,P = 0.009)及岗位是医生(OR = 2.283,P < 0.001)或护士(OR = 1.873,P = 0.007)的医院从业人员目睹暴力伤医事件的风险较大;而相比高级职称人员,未定职称(OR = 0.525,P = 0.021)目睹暴力伤医的风险较小。(2)相比行政后勤人员,医生(OR = 2.903,P < 0.001)、护士(OR = 3.224,P < 0.001)或医技人员(OR = 2.742,P < 0.001)更易对医患关系或子女从医意愿有负面认知;相比高级职称或目睹过暴力伤医事件,未定职称的医院从业人员(OR = 0.487,P = 0.007)和没有目睹过暴力伤医的医院从业人员(OR = 0.410,P < 0.001)有负面认知的风险更小。
  结论  医院从业人员目睹暴力伤医事件的目击率总体较高,对其心理有不利影响,会造成其职业认同感及安全感不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潍坊市女大学生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犹豫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率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潍坊市1所医学院校和3所非医学院校408名女大学生,使用"女大学生HPV疫苗犹豫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使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疫苗接种犹豫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性别护士留职意愿现况和影响因素,为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护士留职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获益感、心理资本、留职意愿调查量表对广东省20家综合医院的421名护士实施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获益感、心理资本和留职意愿间的直接、间接及因果关系。
  结果  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为(4.10 ±0.61)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良好护患关系、自身的成长、团队归属感、亲友认同、正向职业感知。心理资本总分为(3.94 ±0.60)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效能、韧性、乐观、希望。留职意愿得分为(3.64 ±0.72)分。男性护士的留职意愿低于女性护士(P < 0.05)。男性护士的职业获益感总分,正向职业感知、良好护患关系、自身的成长3个维度得分低于女性护士(P < 0.05),男性护士的心理资本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女性护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mos 25.0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职业获益感正向影响心理资本(P < 0.05),男性护士职业获益感对心理资本的正向作用稍高于女性护士。心理资本正向影响留职意愿(P < 0.05),女性护士职业获益感对留职意愿的直接正向作用高于男性护士。在职业获益感对留职意愿的影响中,心理资本存在中介作用(P < 0.01)。男性护士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为0.324,女性护士为0.221。
  结论  男女护士的心理资本均较低,留职意愿欠佳,以男性护士更甚。不同性别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心理资本、留职意愿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考虑护士的性别差异,分别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高护士留职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