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后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7例颅后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20例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7例经术前栓塞后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27例肿瘤均全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3例发生轻度颅神经损伤,康复治疗后恢复。结论 对于颅后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精确的术前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手术计划,必要时行术前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后再行肿瘤切除可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后颅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后颅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栓塞供血动脉后立刻行病灶显微切除术。结果 5例病人肿瘤均全切除,切除术中出血量为(200±80)ml。术后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术后3个月随访全部病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0分,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超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后立即行病灶显微切除术治疗后颅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手段联合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后窝血管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手术治疗的20例颅后窝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5例巨大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术前48~72 h介入栓塞供血动脉。靠近脑干及桥小脑角区6例术中进行电生理监测。结果 20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发生部分偏瘫偏身感觉障碍1例、后组脑神经功能障碍2例、听力减退1例、面瘫1例、脑积水2例。5例术前栓塞均未出现栓塞相关并发症。15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13例未见复发,1例囊实性肿瘤术后9个月肿瘤呈大囊、多点状复发,1例囊实性肿瘤术后6个月肿瘤呈大囊、单结节状复发。结论 联合应用术前栓塞供血动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后窝血管母细胞瘤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神经损伤风险、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延髓背侧实质性多血性血管母细胞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11例延髓背侧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临床效果通过KPS评分进行评价.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了术前的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包括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全脑血管造影(DSA).首先在全麻插管下对异常血管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在凝血指标正常后,即一般在介入治疗后2周内再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结果 11例患者栓塞过程顺利,栓塞后即刻造影显示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未出现并发症.肿瘤均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全切除,术中均未输血,无手术死亡.术后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改善和恢复者10例,1例因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术后的随访显示除死亡病例外,肿瘤全切者无肿瘤复发,且KPS评分均有所增加.手术并发症主要有:交通性脑积水,切口感染,肺炎,切口脑脊液漏等.而且无论血管栓塞还是手术治疗,术中及术后均无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NPPB)的发生.结论 对延髓背侧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进行术前栓塞,对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术前对于供瘤动脉的栓塞范围应个体化,以不损伤重要脑组织供血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术前栓塞治疗方法及其在外科手术中的价值。方法根据脊髓MRI和DSA检查所见,选择具备术前栓塞适应证病例,并制定手术方案。结果共13例患者,选择10例肿瘤供血动脉顺畅、微导管易于通过病变血管的患者行术前栓塞治疗。13例患者均经手术全切除肿瘤,术后症状与体征好转12例、无变化1例。结论脊髓血管造影术能够明确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供血情况,通过术前栓塞治疗可以减少肿瘤血供、降低肿瘤表面张力;术中沿肿瘤界面分离,先离断动脉再处理静脉以减少出血,从而达到肿瘤全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探讨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对38例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例囊性肿瘤均行瘤结节全切除术;随防3~20年,未复发29例。8例实体性肿瘤中,4例先行血管内栓塞后行全切除术,另4例因术中大出血行大部分和部分切除;随访3~12年,全切除的4例未复发,非全切除者1例无变化,1例增大,2例死亡。结论囊性血管母细胞瘤外科治疗易做到全切除,疗效好。实体性血管网状细胞瘤外科治疗因血管丰富,可先行血管内栓塞,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切除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1999年2月-2006年5月施行手术治疗的2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肿瘤位于小脑半球者14例,第四脑室内延髓背侧2例,延髓下部1例和脊髓内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肿瘤患者14例,次全切除7例,其中2例于手术前施行微导管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手术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18例,2例因脑积水症状未改善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手术后并发出血,再次手术。12例患者平均随访25个月,9例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1例遗留小脑性共济失调,2例肿瘤复发(1例再次手术全切除肿瘤;1例多部位复发而行γ-刀治疗。随访7个月肿瘤无增大)。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为良性肿瘤,肿瘤全切除可获得根治。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前供血动脉栓塞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等综合措施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血管栓塞在颅底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颅底肿瘤(嗅沟脑膜瘤8例,鞍结节脑膜瘤3例,蝶骨嵴脑膜瘤12例,三叉神经鞘瘤9例)行术前选择性血管栓塞,使用明胶海绵微粒栓塞供瘤血管,栓塞后72 h内手术.结果栓塞后复查造影,示肿瘤供血动脉末端紊乱血管消失,肿瘤染色面积减少75%以上;术中观察肿瘤均较栓塞前明显缩小,出血少.结论选择性血管栓塞术为手术切除肿瘤提供了明确的解剖定位,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肿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后颅窝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8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后颅窝实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开颅手术前72 h内均予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后予伽玛刀治疗。总结术前栓塞和显微手术的技巧,并分析手术疗效。患者入院、出院时采用Karnoi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开颅术前肿瘤的栓塞程度>80%者4例,60%~80%者8例,<60%者1例。1例患者栓塞术后行MRI检查可见脑干局部梗死,临床表现为中枢性面瘫、吞咽困难加重。13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2例。术中出血量为(620±35)ml,手术时间为(6.5±1.1)h。13例患者术前的颅高压症状均于术后明显缓解。术后新发吞咽功能障碍2例,听力减退1例,新发中枢性面瘫1例。13例患者出院时的KPS为(85.8±4.9)分,较入院时[(76.6±11.3)分]有明显改善(t=3.969,P=0.002)。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中位随访时间为22.6个月),末次随访的KPS为(88.1±3.6)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65,P=0.062)。仅1例次全切除患者于术后9个月肿瘤增大,再次给予伽玛刀治疗后未进展;其余12例肿瘤均无复发。2例患者发生梗阻性脑积水,予以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对于后颅窝实性血管母细胞瘤,术前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甚至可达到分块切除肿瘤,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血管影像学及其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凌锋  刘树山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3):130-131,T007
从1984年至1993年,做300余例脊髓血管造影,检出13脊髓血管母细胞瘤。9例肿瘤位于颈部,4例位于胸部和胸腰部,血管造影的主要特征是肿瘤为实性肿块,有丰富的血管床,由多簇扩张的毛细血管团组成,有明确包摸,与正常脊髓有清楚的边界,除1例外均行肿瘤切除。7例栓塞后可明显减少肿瘤血供,减少张力,便于烧灼分离,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其中10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7例恢复正常,1例明显改善,4例维持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HB)术前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肿瘤病区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例后颅窝非囊结节型HB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术前栓塞,栓塞后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观察栓塞后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KP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后颅窝非囊结节型HB多支血管共同参与供血,本组患者完全栓塞5例,大部分栓塞5例,部分栓塞2例。栓塞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全切11例,肿瘤次全切1例。平均手术时间5.3 h,术中出血200~1500 mL,平均出血680 mL。1例患者术后后组颅神经麻痹,发生吸入性肺炎;1例出现颅内感染。术后KPS评分均≥90分,可进行正常活动。 结论术前栓塞是后颅窝非囊结节型HB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椎间孔骑跨型臂丛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7例椎间孔骑跨型臂丛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采用颈部锁骨上窝臂丛神经肿瘤切除术联合后路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1例采用颈部锁骨上下窝臂丛神经肿瘤切除术联合后路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结果 术中未使用椎体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等,颈椎各关节未破坏,颈部活动能力较术前无受限。7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后无脑脊液漏。5例术后症状改善;2例术后同侧肢体肌力下降,药物治疗后恢复至术前水平。7例术后随访9~27个月,平均14.7个月;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术后患侧肢体肌力未见下降,无新增神经功能缺失,肌电图示臂丛神经损害好转。结论 对于椎间孔骑跨型臂丛神经鞘瘤,颈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可以完整切除肿瘤,无需行颈椎内固定,创伤小,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椎弓根置钉技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手术治疗的46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定位置钉26例(观察组),徒手定位置钉20例(对照组)。术后行C臂、CT扫描,按照Gertzbein-Robbins方法评估置钉的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术中射线量、单钉置入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术区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钉穿破皮质骨发生率(16.38%)、不良置钉率(5.17%)、术中调整置钉率(18.10%)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31.11%、13.33%、37.78%;P<0.05)。两组血管神经损伤及术后1年内钉棒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徒手定位置钉相比,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椎弓根置钉,明显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并具减少手术相关的副损伤,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颅后窝实体性血管网织细胞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颅后窝实体性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32例本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前CT诊为本病仅3例(3/32),肿瘤全切除27例,死亡4例。结论 CF分析与临床特征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率,MRI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术中正确的手术处理原则及熟练显微外科技巧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50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50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观察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P<0.05),术后血清TNF-α、IL-6、PCT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74.00%,37/5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20/50;P<0.05)。结论 与开颅血肿清除相比,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显微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显微夹闭术治疗20例(夹闭组),血管内栓塞治疗20例(栓塞组)。结果 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33例(GOS评分4~5分),预后差6例(GOS评分2~3分),死亡1例。夹闭组预后良好17例,术后发生脑缺血3例、颅神经麻痹5例,动脉瘤瘤颈残留1例。栓塞组预后良好16例,术后发生脑缺血2例、颅神经麻痹1例,动脉瘤瘤颈残留9例。夹闭组动脉瘤瘤颈残留发生率(5.0%,1/20)明显低于栓塞组(45.0%,9/20;P<0.05),而两组预后良好率、术后脑缺血发生率、颅神经麻痹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需要显微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协同,权衡每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以获得期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The authors present a preliminary experience with ethyl-enevinylalcohol copolymer (Onyx) for hemangioblastoma vessel embolization before surgical resection.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neck pain, dizziness, blurred vision, vomiting, and loss of balance. Diagnostic imaging revealed a posterior fossa cystic mass with a nodular component. Angiography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vascular blush with arteriovenous shunting that was characteristic of a hemangioblastoma. Tumor vessels originating off the left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were embolized before surgery using Onyx 18 (ev3, Covidien Vascular Therapies, Mansfield, MA, USA). This resulted in complete obliteration of all tumor vessels, transforming a highly vascular tumor into an avascular mass. A safe and uneventful surgical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the next day. Onyx is a valuable embolic agent for preoperative hemangioblastoma vessel embolization. Because of its low viscosity, Onyx penetrates deeply into the tumor vasculature and allows complete obliteration of tumor vessels. Risks of the intervention have to be carefully weighed against the benefits. If preoperative embolization is indicated, the use of Onyx should be strongly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联合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显微手术中定位及实时监测的作用。方法 筛选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35例术中实时超声监测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内肿瘤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35例神经导航引导但未行术中实时超声监测的颅内肿瘤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肿瘤全切率[91.42%(32/35)]与对照组[82.85%(29/35)]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284.1±20.58)min]较对照组[(306.5±11.92)min]明显缩短(P<0.05)。术前,观察组KPS评分[(58.74±2.076)分]与对照组[(56.34±1.381)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观察组KPS评分[(83.21±6.217)分]和对照组[(76.49±4.638)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而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围手术期没有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术中超声可精准定位并实时引导,监测肿瘤残余,提高手术效率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