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腮腺和颌下腺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患者共30个腮腺或颌下腺局灶性病变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根据病灶软硬度不同进行评分,并与术后病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超声弹性图中良性病变以1~3分多见,而恶性病变以4~5分多见,两组病变的弹性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4分作为判断恶性病变的标准,其敏感度为72.73%,特异度为84.21%,准确率为80.00%.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可为腮腺和颌下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在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就诊行甲状腺超声检查72例患者共86个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单独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及联合应用二者对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良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涎腺少见局灶性病变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经病理证实的20例涎腺少见局灶性病变的超声表现,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形状、回声、边界、内部血流等情况。结果良性病变14例(包括良性淋巴上皮病变5例,基底细胞腺瘤4例,毛细血管瘤3例,肌上皮瘤1例,嗜酸细胞腺瘤1例),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11/14,78.6%)、低回声(10/14,74.1%)、边界清楚(11/14,78.6%)。14例CDFI分别为:1例无血流信号、4例血流稀少、9例血流丰富。恶性病变6例(包括黏液表皮样癌2例,腺样囊性癌1例,囊腺癌1例,腺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4例圆形或椭圆形(4/6,66.7%),2例形态不规则(2/6,33.3%)。大多为混合回声(5/6,83.8%)、边界不清(4/6,66.7%),其中3例(3/6,50.0%)病灶内见点状钙化。其中5例有CDFI资料,1例无血流信号、1例血流稀少、3例血流丰富。结论了解涎腺少见病变的超声表现有助于涎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部分良恶性病变超声表现有重叠,可能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特征在涎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111例涎腺良性肿瘤和13例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资料,比较良恶性病灶患者性别、年龄、最大径、纵横比、病灶数、回声均匀性、形态、边界、后方回声、囊性变、钙化灶和血流分级等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在边界和钙化灶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界指标诊断恶性肿瘤敏感度46.15%,特异度95.50%,准确率90.32%,曲线下面积为0.708。钙化灶指标诊断恶性肿瘤敏感度30.77%,特异度72.97%,准确率68.55%,曲线下面积为0.64。性别、年龄、最大径、纵横比、病灶数、回声均匀性、形态、后方回声、囊性变和血流分级等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诊断涎腺肿瘤良恶性较为困难,当肿瘤出现边界不清和内部多发钙化灶时需考虑为恶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鉴别诊断涎腺肿瘤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1例诞腺肿瘤患者(124个病灶,良性111个,恶性13个)的超声资料,比较良恶性病灶最大径、纵横比、病灶数、回声均匀性、形态、边界、后方回声、囊性变、钙化灶及血流分级等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特征性超声指标预测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病灶最大径、纵横比、病灶数、回声均匀性、形态、后方回声、囊性变及血流分级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边界和钙化灶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边界指标诊断恶性肿瘤敏感性46.15%,特异性95.50%,准确率90.32%,曲线下面积为0.708;钙化灶指标诊断恶性肿瘤敏感性30.77%,特异性72.97%,准确率68.55%,曲线下面积为0.640。结论仅根据常规超声单一特征鉴别诊断涎腺肿瘤良恶性较为困难,当肿瘤出现边界不清和内部多发钙化灶时应考虑恶性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EUS对涎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87例涎腺病变患者进行CEUS检查,其中良性肿瘤74例,恶性肿瘤13例,观察肿块的增强均匀程度、增强模式、增强边界、增强环和增强后肿块范围,根据肿块及周边腺体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肿块的增强程度、达峰方式和消退方式。比较涎腺良恶性肿瘤间的差异。结果 涎腺良恶性病变间增强程度、增强模式、增强均匀程度、达峰方式及消退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两者间增强边界、增强环及增强后肿块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联合应用增强边界、增强环及增强后肿块范围,其鉴别诊断涎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为84.62%(11/13)、95.95%(71/74)和94.25%(82/87)。结论 涎腺恶性病变CEUS的主要特征是增强后无完整增强环、增强边界不清、增强后肿块范围增大,三者联合应用对涎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细针穿刺细胞学与超声造影在诊断涎腺肿瘤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涎腺肿瘤患者,术前162例采用超声造影,86例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28例采用联合诊断,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诊断结果,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176例良性肿瘤,44例恶性肿瘤被纳入研究。在良性和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超声造影、细针穿刺细胞学及联合诊断的灵敏性分别为69.2%、83.3%、100%;特异性分别为96.3%、96.8%、95.5%;准确率分别为91.9%、93.0%、9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组织病理学诊断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88、0.822、0.9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901,0.977,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超声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超声造影及细针穿刺细胞学在涎腺肿瘤的应用中均有较高的价值,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对涎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涎腺肿瘤的发病率及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涎腺肿瘤首选手术治疗,术前较准确鉴别涎腺肿瘤的性质对手术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超声是涎腺肿瘤的一线检查,传统超声对其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超声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其诊断价值。本文对超声鉴别涎腺肿瘤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涎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涎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分析,结果显示:①良性肿块内无或少血管,恶性肿瘤内血管增粗,棒状或团块状。②恶性肿瘤边缘动脉峰速及均速明显高于良性(P<0.001),谷速也高于良性(P<0.05)。③恶性肿瘤有高速湍流。提示彩超在涎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由二维超声(US)、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超声造影(CEUS)及应变式弹性成像(RTE)构成的多模态超声成像在睾丸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超声医学中心经US检查发现的睾丸病变患者40例(40个病灶), 进一步行CDFI、CEUS及RTE检查。采用CDFI及CEUS确定病灶内是否存在血供, 将无血供的病灶定义为良性病灶, 富血供的病灶定义为恶性病灶。进行RTE检查评估病灶组织硬度大小, 病变组织的硬度被编码为红色(软)、绿色(中等)、蓝色(硬), 将硬度大的病灶定义为恶性病灶, 硬度小的病灶定义为良性病灶。对病灶进行手术切除或穿刺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诊断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多模态超声成像对睾丸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正确分类率、敏感性、特异性、似然比及曲线下面积。结果 40个睾丸病灶中良性病灶24个(60.0%), 恶性病灶16个(40.0%)。CDFI、CEUS、RTE诊断睾丸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0.875、1.000、1.000, 特异性分别为0.833、0.750、0.708, 正确分类率分别为8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经直肠超声造影(CETRU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以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为金标准,将其分为前列腺癌组(n=37)和前列腺增生组(n=65),对所有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Eration值和Emax值,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准确度。结果  前列腺癌组患者Eration、Emax值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ETRU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CETRUS检查,单一技术诊断(81.08%、80.00%、80.39% vs 56.76%、64.62%、61.76%,P < 0.05);CETRU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的曲线下面积为0.748(95%CI:0.534~0.760),大于单一CETRUS曲线下面积0.685(95%CI:0.626~0.851)。结论  经直肠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可通过杨氏模量值来反应组织的硬度,进而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进行诊断,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使用造影剂SonoVue分析卵巢病变的超声造影特点,评估其对卵巢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观察卵巢病变,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6例卵巢良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特点。结果 36例卵巢病变患者中良性病变22例,恶性病变14例。22例良性病变中,常规超声检出19例为混合性病变,1例为囊性病变,2例无明显病变;超声造影检出6例为混合性病变,14例为囊性或类囊性病变,2例无明显病变。14例恶性病变中,常规超声检出9例为实性病变,5例为混合性病变;超声造影检出5例为实性病变,9例为混合性病变。时间强度曲线显示良性病变呈缓升缓降型,恶性病变呈速升速降型。与良性病变比较,恶性病变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始增强度及峰值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增强时间、增强强度及增强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能准确判断病变的囊实性,分析卵巢良恶性病变的灰阶造影增强方式、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及各参数值,能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联合评分对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诊断为4类的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常规超声检查且诊断为BI-RADS 4类的158例患者共172个乳腺病灶行CEUS及UE检查,分别对每个病灶进行赋值评分,以穿刺或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分析CEUS和UE联合评分法对BI-RADS 4类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172个病灶中,病理学诊断良性80个,恶性92个,单独应用CEUS评分法分析乳腺BI-RADS 4类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0.894、84.78%、85.00%、84.88%;单独应用UE评分法分析乳腺BI-RADS 4类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0.844、82.61%、82.50%、82.56%。把造影和弹性评分法联合,以7分为诊断界点(AUC为0.951),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为94.57%、93.75%、94.19%,均高于单独评分法(P<0.05)。 结论应用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联合评分法能够明显提高乳腺BI-RADS 4类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可作为BI-RADS分类的补充,减少不必要的术前活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兴超声技术,在诊断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疾病方面日渐成熟。目前主要用于乳腺疾病诊断的超声弹性成像包括静态/准静态弹性成像、声辐射力脉冲成像以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本文对上述弹性成像技术原理进行介绍,并对其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及临床应用可靠性加以总结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微血流成像技术联合弹性成像评分对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4类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超声科进行甲状腺结节检查的患者136例,共141个TI-RADS 4类结节,所有结节均同时完成超声弹性成像及微血流成像检查,记录其微血流成像评分、弹性成像评分以及联合评分,并与甲状腺细针穿刺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构建ROC曲线分析比较微血流成像评分、弹性成像评分及两者联合评分法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 结果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评分法的诊断敏感度、准确性(86.4%、82.98%)高于微血流成像评分(65.05%、64.54%)和弹性成像评分(75.73%、7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评分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大于弹性成像评分(0.734)和微血流成像评分(0.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超声微血流成像和弹性成像联合评分,能提高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量化肺组织血流动力学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肺部肿块DCE-MRI扫描的患者58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采用DCE-MRI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与血管外细胞外...  相似文献   

17.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良恶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和SonoVue超声造影检查117例胆囊病变的特征,比较胆囊良恶性病变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除胆泥无造影剂进入外,胆囊良恶性病灶在达峰时多表现为高增强、富血供;消退时胆囊癌为低增强,良性病灶多为等增强.对于胆囊癌,常规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65.38%,超声造影为92.31%;胆囊良性病灶,常规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82.41%,超声造影为93.41%.结论 超声造影可提高超声诊断胆囊疾病的准确率,可鉴别胆泥沉积与胆囊癌,了解胆囊癌侵犯胆囊壁的程度及肝内转移情况,但对于腺瘤和单发息肉以及直径小的胆囊癌鉴别较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