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比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与颞叶皮质入路早期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01—2014-10我院收治的7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观察组行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结果 2组术后24h血肿清除率相比,观察组28例血肿清除率95%,≤80%者仅1例,血肿清除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5例(14.3%)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3例(37.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DL1~2级、ADL3级、ADL4级的比例分别为77.1%、14.3%、8.6%,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相比,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早期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提升患者术后远期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5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第1天复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90%者53例,其余5例血肿清除<80%.术后存活50例,死亡8例.在存活的50例中,术后6个月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3例,中残18例,重残1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结论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对脑组织损伤小、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02—2014‐03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颞上回切开皮层治疗,研究组给予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36.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联合额叶皮层造瘘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不稳定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7例不稳定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经侧裂-岛叶联合额叶皮质造瘘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结果27例术后按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评定预后:I级5例,Ⅱ级10例,Ⅲ级7例,Ⅳ级3例,死亡2例。结论经侧裂-岛叶联合额叶皮质造瘘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损伤小、疗效佳、预后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3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4 h内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结果 术后24 h内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90% 18例,70%~90%为11例,<70%为4例。术后死亡2例。31例术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26例(83.9%;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Ⅲ级),恢复不良5例(16.1%;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Ⅳ~Ⅴ级)。结论 经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手术路径短,清除血肿彻底,手术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6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3 d内清醒27例,3 d至2周内清醒15例,2周至1个月内清醒12例,持续昏迷状态5例,死亡3例。存活59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1±4.3)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29例,Ⅱ级19例,Ⅲ级以上11例。结论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可减轻术中脑损伤,血肿清除更彻底,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59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经颞叶皮层入路40例)以及观察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19例)。结果 观察组术中责任动脉发现率(42.1%,8/19)明显高于对照组(10%,4/40;P<0.05),术后再出血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8/40;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GOS评分[(3.7±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6±1.4)分;P<0.05],偏瘫侧肌力好转率(82.4%,14/17)明显高于对照组(51.9%,14/27;P<0.05);但两组病死率、失语好转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技术容易掌握,实用性强,术后病情稳定,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6例高血压脑出血采取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显微手术组),并与同期61例行传统骨瓣开颅治疗(常规骨瓣组)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昏迷时间分别为(7.4±6.2)d和(11.5±8.4)d,术后3d复查血肿的清除率分别为(87.9±3.1)%和(64.2±3.8)%,显微手术组明显优于常规骨瓣组(P〈0.05);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显微手术组与常规骨瓣组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2.72%和47.5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对脑组织的破坏轻、手术视野暴露满意、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患者预后好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神经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经外侧裂一岛叶手术治疗的132例基底节区HICH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死亡16例(占12.1%),生存116例。术后21d按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Ⅰ级22例,Ⅱ级37例,Ⅲ级34例,Ⅳ~V级23例。结论经外侧裂一岛叶显微外科手术能直视下清除血肿、止血,并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是治疗HICH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7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ml以上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急诊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结果术后24h以内复查头颅CT,血肿全部或大部分清除者32例(86.5%,32/37),部分清除4例,1例术后大出血。术后随访6~18个月,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评定预后:I级8例,Ⅱ级16例,Ⅲ级9例,Ⅳ级3例,死亡1例,优良率达64.9%(24/37)。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是一种损伤轻、疗效优、预后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经侧裂入路与经颞部皮质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经侧裂入路手术25例(侧裂组),经颞部入路手术25例(颞部组)。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侧裂组血肿清除率(96.00%,24/25)明显高于颞部组(68.00%,17/25;P<0.05)。侧裂组再出率(4.00%,1/25)明显低于颞部组(32.00%,8/25;P<0.05)。侧裂组预后良好率(80.00%,20/25)明显高于颞部组(44.00%,11/25;P<0.05)。结论 与颞部皮质入路相比,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显著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脑组织损伤,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应变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为高血压脑出血;6例为动静脉畸形,2例为大脑中动脉瘤,1例为海绵状血管瘤,均采用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脑内血肿基本清除,动脉瘤全夹闭,动静脉畸形及海绵状血管瘤全切。术后根据改良Rankin评分,0-3分占78%。结论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安全,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9-01-2012-01应用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34例(观察组),与同期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清除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对照,对比2组患者术后2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顶后评分(GOS),观察2组再出血情况.结果 2组术后2周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再出血率8.8%(3/34),对照组为16.7%(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侧裂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血肿清除彻底,术后患者再出血率低,疗效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体化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操作技巧及其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8例,根据临床表现及CT检查等,采取个体化入路手术。16例侧裂前型血肿经额上沟、额中回或额下沟入路手术清除,23例侧裂中心型血肿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清除,19例侧裂后型血肿经颞中回或中央沟下点-脑岛入路手术清除。结果术后复查CT显示血肿清除达到90%以上24例,70%~90%22例,而少于70%6例;术后再出血3例,死亡3例。55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预后,45例预后好(ADL 1~3级),10例预后差(ADL 4~5级)。结论采用个体化入路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及术后合理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额部和经颞部入路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28例采用经额入路(经额组),32例采用经颞入路(经颞组)。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经额组手术时间[(83±27)min]和经颞组手术时间[(81±30)min]无显著差异(P0.05)。经额组血肿清除率[(88±11)%]明显高于经颞组[(79±19)%;P0.05]。经额组预后良好率(67.86%;GOS评分4~5分)明显高于经颞组(40.63%;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时,经额入路相对于经颞入路可以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预后,是较优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及硬膜减张缝合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患者中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去骨瓣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记录的数据包括术前GCS评分,血肿大小,瞳孔反应,ICH评分等。随访指标有30d死亡率以及最近一次的ADL评分。结果 35例患者中27例(77%)30d内存活。27例存活者在平均13个月的随访中16例(62%)神经功能预后良好(ADL评分I-Ⅲ级)。结论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施行血肿清除合并去骨瓣减压术有望降低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一种简单实施、有效的、标准的经冠状缝-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标准化流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按统一标准实施的经冠状缝-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4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术中未使用神经导航及3D-slicer等软件辅助定位。结果 术后24 h内复查头CT显示残余血肿量中位数为2.4(1.1~3.9)ml;血肿清除率中位数为94.0%(90.0%~98.0%)。无术后再出血。出院时GCS评分中位数为13(11~14)分。术后随访6~30个月(中位数15个月),mRS评分0~2分35例,3~4分10例,5~6分3例。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冠状缝-额中回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术方式,无需神经导航及3D-slicer等软件辅助定位,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引流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0年4月引流术治疗的48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481例中,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8例,发生率为5.8%;治愈24例,治愈率85.7%。28例颅内感染中,培养出致病菌26例,其中革兰阳性菌16例(61.5%),革兰阴性菌1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白蛋白水平<35 g/L、术前GCS评分≤8分、置管时间>3 d、鞘内注射>6次、引流管口漏是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是受多种原因影响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